MBA毕业论文

中外合作MBA项目的营销渠道(3)

时间:2022-10-05 23:24:43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外合作MBA项目的营销渠道

  申请项目学员往往希望叫上一两个好友共同学习以相互督促和进步,从而形成这种陪伴效应。

  关于如何利用校友资源,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定期对已毕业学员进行“跟踪回访”以完善项目“售后服务”;还可以定期召开校友联络会,召集已毕业学员以聚餐或集合形式多加沟通,并以他们为媒介借机宣传扩大项目影响。

  4、与语言培训机构或留学中介合作。

  中外合作MBA项目特点是“不出国”的留学且对语言有一定入门要求,因此可以寻求与语言培训机构和留学中介机构的合作。

  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为项目寻找恰当生源,如出国未果或因某种工作原因要留在国内但仍希望体会国外教育的人员;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委托他们提升申请学员的语言水平也间接地为他们营造了市场。

  因此,双方存在市场合作基础。

  5、招生代理。

  这是较为简单而实用的营销方式之一,所需注意的是代理的实际资质水平以及合同形式确定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特别是佣金计算问题。

  此外,需要对代理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与评估,并对其进行统一的营销语言培训以明确标准统一的对外宣传口径,避免宣传口径不一对项目造成不利影响。

  6、媒体宣传。

  媒体形式多样,选择恰当媒体进行项目宣传,是中外合作MBA项目应着实考虑的。

  此外,作为合作MBA项目的载体是国内高校,与国外私立院校不同,不能像企业一样有雄厚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因此必须有的放矢找到适合的方式。

  首先,较为适合的是报纸、杂志,其优点是相较于电视广告,受众更明确,成本更低,较适合资金本不宽裕的高校;其次,网络宣传也是不错的选择,可利用专业性网络(如研招网)和学生论坛(学生口碑很重要),费用较报纸杂志低,受众更广泛;再次,利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进行项目宣传,如地铁站、公寓、写字楼电梯间等。

  可采用将宣传海报或资料放在等车或等电梯人可以看到取到的地方,但前提是要征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总之,对于中外合作MBA项目的营销策略,应结合自身优势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分析客户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在积极探索营销渠道的同时,对各种宣传形式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从而找到最适宜的项目宣传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红.MBA教育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趋势.现代教育,2003.3.

  [2]WEBER M J,RUSS R R,Scholarship assessment perceptions of human sciencesadministrators and~cdty in higher education,Journal of Family andConsumerSciences,1997.89.4.

  [3]赵曙明.MBA教育与中国企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2.3.

  [4]蔡四平.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现代大学教育,2004.2.

  [5]卿涛,吉罗・弗郎克.中英MBA教育的比较.财经科学,1999.6.

  [6]尚智慧.从文化的视角看中外MBA教育.上海管理科学,2008.1.

  [7]宋之杰,毛清华,贾波.MBA教育创新研究.教学研究,2007.1.

  [8]郑茵香.MBA教育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新探.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1.

  [9]段丹.倡导理想培养模式提升MBA培养质量.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6.

  [10]郭文婷,谢平.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看MBA教育管理改革.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7.

  [11]邢立娜,彭晋.对加强MBA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出国与就业,2010.4.

  [12]孙晓音.加强MBA教育改革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纺织教育,2009.2.

  [13]张跃华.浅谈MBA教育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14]梁学玲.全球MBA教育调查分析及其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15]俞国梅.上海交通大学MBA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9.

  [16]高军,王睿.省属工科院校MBA教育项目品牌建设策略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10.5.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2】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产物,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国家不断规范与调整,各办学单位也力求创造品牌、提高声誉。

  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结合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实例,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特点和难点,探讨合作项目管理的方法,力求在更好地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把握中方教育主权。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管理 高等教育 教育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日趋成熟。

  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也极为重视,先后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并在2004和2005年对所有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和项目进行审查和复核,整顿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

  笔者从2005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的刑事司法学硕士项目秘书,深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有着深远影响,而其中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对于提高办学单位声誉、维护受教育者利益更显得尤为重要。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有其自身特色,笔者试分析其特点和难点,并试图探析中外合作项目管理的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在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把握中方教育主权。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特点

  1、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以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举办的刑事司法学硕士项目(Master of Criminal Justice,以下简称中美MCJ项目)为例,其招生对象为具有学士学位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不限本科专业、不限是否在职、不限年龄大小,这就使得合作项目学生的生源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在管理中要注意各类学生需求的特殊性,及时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既要引导应届本科毕业生逐渐进入硕士角色、参与科研。

  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进行合作研究的团队精神,又要兼顾在职人员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引导他们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

  与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不同,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管理特别强调对学生英语能力方面的教学与管理。

  中外合作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时刻都离不开英语:入学需要参加英语水平测试,或参加托福、雅思的培训及测试;外方授课前需要预习专业英文著作或论文:外方授课过程中需要与授课教师课堂互动或参加随堂测试: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英文;毕业论文的答辩需要英文。

  为此,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多为学生提供锻炼英语能力的机会,鼓励其多听英文专业讲座、开展英语沙龙、与留学生交流等,更好地体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开拓更广的视野和就业空间。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主要授课时间在中国,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多通过网络,这就要求在学生管理中注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运用。

  从入学开始,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制作幻灯片(PPT)能力的强化;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查找外文资料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通过网络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提问和提交作业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规范地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