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稿

专题讲座报道稿

时间:2020-12-29 18:17:08 报道稿 我要投稿

专题讲座报道稿

  专题讲座 报道稿1

专题讲座报道稿

  8月19日上午,信号工培训班在教学楼401教室,举办了针对信号施工安全的讲座。

  我校邀请了高级工程师,刘专家,举行了信号施工安全讲座。

  信号工培训班55名学员聆听了讲座。

  信号工在当前铁路建设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愈来愈受到重视,为提高此次培训班的培训效果,我校精心组织了本次讲座。

  刘专家是信号专业的资深专家,有着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在讲座中,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先后对信号施工安全知识进行了重点讲解,侧重讲解了安全的重要性。

  当场解答了学员们提出的问题。

  并结合当前形势,对信号专业知识进行了全面解读,使学员们认识到,信号安全知识是将来施工中必不可少的。

  学员们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秩序井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讲座休息期间,刘专家还与学员们亲切交流,分享他多年的工作经验。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受益匪浅,学到了好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听到这样的讲座。

  专题讲座 报道稿2

  识字与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非常重要,学生识字写字技能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

  识字与写字历来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理念仍然是“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一)小学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总目标是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和写字的学习目标如下。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程标准在识字量的确定和字种的选择上都有所突破。

  一方面,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即由“1600~1800”降为“1600左右”;另一方面,在“附录”中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两个字表,它们将为教材及教学中字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最近几年,很多老师关心识字写字怎么评价、评价的依据是什么的问题。

  比如说,教材中对识字写字要求的差距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

  小学一年级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识字写字、选择字种等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两个字表,特别是基本字字表会给我们的教学、评价提供非常明确的依据,同时也给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空间。

  (二)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建议

  1.要充分认识小学低年级认一定量的字的战略意义

  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尽快地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是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学生识字的速度比较慢,识字量比较少的话,就不能达到阅读的要求。

  时间长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不能满足的话,也会对今后的阅读产生一个阻碍,产生一个不良的影响。

  从儿童认知发展来说,具备阅读能力为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相对于现实世界,阅读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无数新奇、可能的想象、幻想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世界丰富性和多样性认识的发展。

  然而,实现独立阅读的前提是识字,因此识字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写字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

  任何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都会注重本国家文化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

  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

  但是,这些内容不应该简单地作为口号,向学生灌输或强迫记诵,而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习识字写字的过程中。

  另外,应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汉字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意识到学习汉字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既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学习汉字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也要让他们逐渐感知汉字本身的魅力,而这些都是简单的说教不能够奏效的。

  因此,课程标准对小学学段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一学段)。

  这样的.目标与原来仅仅注重识字与写字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其价值本身就异常重要,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为了解决学习汉字的动力问题。

  2.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

  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课程标准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时,明确提出来“认识”和“学会”两种不同的目标,继续体现了实验稿提倡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理念。

  课程标准识字写字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认写分流,认写讲用,不是齐头并进,采取的是分进合击的思路。

  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要很好地落实这个理念。

  比如说,要认识一个字,首先字音和字形能够对上,但是对这个字的理解,对这个字的应用,要进行分流。

  同时认写讲用也要分流,对于一个字,字音和字形对上了,但是怎么写这个字,以及怎么理解这个字,怎么用这个字,要实现分流。

  很多人认为汉字学一次就可以完成认写讲用的任务,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它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当中大量重复地出现,在不同的语言情境当中反复地体会和认识才能够理解,才能够会使用。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是符合汉语言文字自身规律的做法,它汲取、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

  传统语文教育在识字写字方面的教学经验是分进合击,即不追求认、讲、写、用的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先是各走各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

  众所周知,传统的识字教学是先让学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开始认的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而开始写的则是“上大人,丘乙己„„”认和写不是同步的,讲和用也不是同步的,认、讲、写、用更不是同步的。

  “为什么有那么一段时间,要各走各的路呢?因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步调。

  一切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当分则分、当合则合,别看都是‘字’,认、讲、用、写可并不是一回事。

  可以说,认写分流,是根据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作出的选择。

  3.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了实验稿中对第一、第二学段写字量的要求。

  如第一学段,写字量由“800~1000”降为“800左右”。

  又如,第二学段的写字量由实验稿的“2000个左右”降低为“1600个左右”。

  识字写字量不是越多越好。

  到了一定程度,多认字对于学生阅读的帮助概率会越来越小。

  1600~1800个字可以覆盖目前出版物的90%以上。

  这样既为学生阅读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也为学生继续多认字留有空间,学生遇到一些不会认识的字,可以尝试不同的识字方法,识字策略自己去解决。

  很多地方和学校做了大量的实验,认识1600个字左右的话,就达到了进入阅读状态的基本要求。

  如果追求2000~2500个字的话,从全国来说,识字量、写字量比较多,会造成老师学生的过重负担。

  识字量要求下降,还有利于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养成。

  如果一开始施压给他的认字量比较多的话,老师急于完成任务,有的时候就会忽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

  看似从内容上、从显性的数量上减弱了,但是对一些隐性因素来说,可能对学生后期的可持续性学习汉字有所帮助。

  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还对写字教学提高了要求。

  现在社会、家长等各方面都认识到我们的写字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这些年来,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写字教学受到了一点影响,学生的书写能力有所下降。

  有识之士,包括老师、家长都认为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历史证明,每一次书写工具变革以后,汉字的艺术都是朝前走了一步,而不是退后。

  课程标准要求保持好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因为写字的姿势好了、习惯好了,字才写得好。

  写字的姿势正确还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

  写字是培养一个人心气的有效途径。

  郭沫若先生说,中小学生写好字能培养细致耐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粗枝大叶,不为别人着想,将来是会误事的。

  写好字还是一种审美享受。

  所以,课程标准对每个年段都增加了这样的要求,而且对每个年段都有非常详细的要求。

  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这个文件是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制定来的。

  该文件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

  首先,要求中小学生打好写字技能的基础。

  写字是个技能,要写得横平竖直,写得端正,写在格子里面,写得正确。

  其次,是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应该开始写毛笔字,练名家书体,注重书法的修养,到了初中的时候应该写一点行楷字,适当地知道一点我们中国书法的源流,大致有几种字体,会喜欢一些非常好的名家书体。

  写字教育对我们老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写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话,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引领、引导和影响。

  因此,所有学科的老师都要练字,我们大家来享受书法艺术的熏陶,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专题讲座报道稿】相关文章:

跳绳报道稿12-31

献血报道稿10-04

接力报道稿09-23

中秋报道稿09-19

军训报道稿09-13

讲座报道稿09-12

报道稿20009-06

活动报道稿09-04

跳高报道稿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