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保温建材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篇建材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保温建材市场调研报告 1
一、调查报告的目的
建筑材料是指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其种类:
1.无机材料
2.有机材料
3.复合材料。
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建筑工程总造价中,建筑材料的费用占50%—60%。为了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XX市XX区建材市场供应网点分布状况、供需状况、供求平衡态势,为编制建筑材料供应计划、进行材料管理、材料储备管理提供依据。我们对XX市XX区建材市场将做进一步调查。
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XX市XX区建材市场及建材供应网点。
调查单位:随机访问的建材市场各个建材供应商 。
三、调查报告的项目
各种常用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
四、调查时间
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五、调查方法
直接调查,走访入户调查,问卷调查
六、XX市XX区建材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今年,随着牧民定居、抗震安居、廉租房、干部集资建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水泥、钢材、红砖、砂石料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较往年有较大增长,水泥、红砖存在供需缺口,价格上涨明显。
从整体情况看,XX市XX区各类建材商品供应充裕,市场流通活跃,经营秩序良好。价格调控效力显现,物价水平总体平稳,结构上涨,价格政策执行情况良好。
七、经全面深入调查了解发现建材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市场发展定位较低,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旌阳区的商贸集散地,大部分建材商店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和较好的商业发展前景。而建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其发展战略定位不是很高。表现在二个方面:
1.是市场建设档次不高,大部分建材经销商虽能够归行入市,但是经营方式仍停留在摊位式经营,商品以低、劣居多;
2.是市场销售覆盖面不广,目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多销在本地,及周边一些县城,知名度低,辐射范围不广,销售量有限,影响力低下。
(二)、政策法规配套不协调,进一步发展受阻。表现为:一是行政引导不力,造致了市场分散。当前旌阳区市内还有很多建筑材料店铺未能归行入市。如公园路上的建筑涂料店和其它各种装修材料店,工业品市场附近的管材店和灯饰店,城南市场路上的铝合金(不锈钢)窗(门)店等等。
市场的分散既不利于市场的管理,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市场品位的费政策过紧,各种征费过高。行内业主普遍反映,本市场与广东的佛山、东莞、顺德、珠海、湛江、茂名以及区内百色、钦州等地的同类市场相比,同类征费偏高,这无疑会打击业主的投资信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市场设施不完善,消费服务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门店(货位)面积大小不一,不合适。业主普遍反映是小户不够用,大户用不完。
2、钢材货位场地没有硬化,场地沆洼不平,积水疏排不畅,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3、无地磅设施。
4、仓储设施不配套,仓库容量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要。
5、缺乏对装运队的有效管理。
6、生活设施不配套。
(四)、地理位置区位因素已不相适应城市发展要求。随着更多的建材公司建成以及城区的扩展,目前市场已进入市区之中。承载建材商品的重(大)型货运车辆将不再适宜进出市区内的市场,在市区内设置建材市场,一方面对其自身发展是一个限制,另一方面影响到城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到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五)、缺少规划、无序发展。在全国各地有普遍性。大城市对市场管理者,经销商、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规划不好,应加强的占81%,原因是建材流主管部门、规划部门、工商管理等部门缺少协调;对市场需求、市场布局、数量、业态缺少研究、指导;缺少市场成立的听证、论证、准入等制度六)、业态落后、现代化水平低,流通方式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而现代流通方式又能推动生产的现代化,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从整体看,我国建材市场的业态还是比较落后的。据七个城市的调查,从市场数量上,建材连锁超市只占4.5%左右,商场化市场和购物中心占5.2%左右,90%还是那些初级的摊位制市场。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推进市场业态的创新提升,以满足建材工业、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提高和发展的需要。
八、XX市XX区建材市场发展趋势
(一)、几种市场业态将长期共存,摊位制市场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提升。当前建材市场的几种主要业态摊位制市场(包括以零售为主的和以批发为主的)、商场化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超市将长期共存。这主要的原因是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流通资本相对集中的.程度,居民收入对市场需求的水平决定的。这些因素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摊位制市场将会长期存在。但是它需要不断的提升、改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商场化市场、主题购物中心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这主要原因是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的这十几年,经济快速发展,流通资本相对集中,人民生活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增长所趋使。
九、建设新的建材市场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市场定位。新建市场应按照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要求,建设范围内唯一的综合性建材经营地,成为专门、集中、门类广泛、品种齐全、管理统一、服务优质的专业市场,成为区位优势,充分展现商贸都会魅力,有品位、上档次、有影响力的专业建材市场;进一步建设成为旌阳区以建筑材料为主,集展示、交易、信息、仓储、服务为一体的建材贸易集散中心。
(二)、新建市场选址。建议选择设置在旌阳区城中心附近。主要是因为建材产品多属体重量大产品,对运输条件要求较高,而该地段铁路和公路运输交通方便,空地较多,便于建设和使用,同时也可拉动该地段的经济繁荣和劳动就业。此外,新建市场近邻的新体育馆,对今后组织开展商品会展活动也相当有利。
(三)、市场的管理和经营。市场的管理既可保持原有模式,继续由市场服务部负责,或是实行股份制,由股东董事会负责实施经营管理。经营方式采取先进的敞开式、超市式经营,里面经营商品齐全,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实现“一站式”采购,提供细致周到的售后服务。
十、对策与建议
(一)、 建材市场建设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① 超前性——流通市场是先导产业,城市市场的建立,应注意超前性、前瞻性;
② 协调性——市场的发展要规划有序;
③ 适度性——市场的规模取决于需求,不是越大越好,越豪华越好,要适度;
④ 业态平衡性——市场业态满足不同目标群体要求;
⑤ 效益性——经营行为最终表现为效益;
⑥ 持续发展性——不断调整、提升。 办好市场要认真抓好几个战略环节。
① 抓服务,以服务立市。服务是市场经营的中心环节;
② 抓管理,以管理强市。管理是强势市场与市场效益的手段③ 抓营销,以营销兴市。营销是市场的主要功能;
④ 抓科技,以科技建市。科技是市场现代化的武器;
⑤ 抓人才,以人才托市。人才是市场的根本;
⑥ 抓创新,以创新升市。创新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 市场要营造好三个环境:
① 消费者的购物环境——舒适;
② 经销商的经营环境——宽松;
③ 市场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美好。
十一、调查报告心得体会
这次市场调研是我们的挑战,更是机会。它引导我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接受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此次社会实践缩短了我与社会的距离,同时也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明确了对未来的短期目标。这次,我们终于可以走出学校,去真正的接触自己所学的东西,我感到很激动,也很高兴。
深入全面的建材市场调查,使我对建材市场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起到巩固的作用,我相信经过这次调查,将会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帮助,也会给我以后参加这样的调查活动积累经验。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得到尽可能真实的回答,调查对象的选择等等。而且我从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平时很缺少的经验。这次调查令我获益匪浅,我会学到的每一个点,每一个思想,做法等铭记于心,都应用到我日后的工作当中。
保温建材市场调研报告 2
一、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
2025年中国建筑保温材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其中聚氨酯板占35%、岩棉板占28%、XPS挤塑板占22%。
全球市场至2026年将达340亿美元,中国为亚太区最大消费市场。
区域分布
华东地区占全国市场份额38%(受益于严格节能标准)。
冷链物流领域增速最快(年增超15%)。
二、产业链核心问题
生产端两极分化
头部企业(如瑞泰科技)主导高性能材料市场,产品合格率98%以上;
35%小作坊仍使用淘汰工艺(如膨胀珍珠岩),环保设施缺失。
政策执行短板
A级防火材料普及不足,部分企业难达B1级阻燃标准。
三、技术发展趋势
材料创新
气凝胶复合板导热系数低至0.018W/(m·K);
无铬环保型耐火材料研发投入年增20%。
智能化转型
AI辅助设计缩短研发周期,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加速。
四、政策与市场驱动
关键政策
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标准;
2027年前需完成80%产能环保改造。
新兴需求
光伏玻璃窑炉用材料2030年占比将达18%。
五、建议对策
企业层面
头部企业:深耕工业/光伏领域高性能材料;
中小企业:转型专精特新(如无铬材料开发)。
政策层面
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绿色建材认证。
附件建议:
区域市场份额分布图(华东38%);
材料性能对比表(聚氨酯vs岩棉vs气凝胶)。
注:本报告数据截至2025年6月,引用政策文件需核对最新版本。
保温建材市场调研报告 3
一、行业概况
市场规模与增长
2025年中国建筑保温材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900亿元,2017-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4%。其中聚氨酯板、岩棉板和XPS挤塑板分别占据35%、28%和22%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至2026年将达340亿美元,中国为亚太区最大消费市场。
区域分布呈现明显差异:华东地区因严格的节能标准占据全国38%市场份额;冷链物流领域增速最快,年增长率超15%。
产业链结构
上游:原材料如高纯度碳化硅粉体需求年增15%,价格波动显著;
中游:头部企业自动化率超80%,小作坊仍占35%产能;
下游:光伏玻璃窑炉用材料需求2030年占比将达18%。
二、政策与技术驱动
政策环境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2024年)要求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标准;
2027年前需完成80%产能环保改造,强制淘汰膨胀珍珠岩等落后工艺。
技术突破
材料创新:气凝胶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低至0.004W/(m·K),保温性能为传统材料的8-10倍;
工艺升级:AI辅助设计缩短研发周期30%,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生产精度。
三、竞争格局与痛点
企业分层明显
类型 代表企业 技术特点 市场份额
头部企业 瑞泰科技 纳米气凝胶复合板(合格率98%以上) 35%
中小作坊 - 膨胀珍珠岩工艺(吸水率超标2.8倍) 35%
核心问题
环保合规:30%企业未达B1级防火标准;
成本压力:原材料价格波动挤压利润空间;
国际竞争:外资品牌本土化加剧中端市场竞争。
四、细分市场分析
产品类型对比
材料 导热系数(W/(m·K)) 防火等级 主要应用
聚氨酯板 0.022-0.028 B1级 民用建筑(45%)
岩棉板 0.040-0.045 A级 工业厂房(30%)
气凝胶复合板 0.004-0.018 A级 光伏/冷链
新兴领域
光伏建筑一体化:2030年相关材料需求占比将提升至18%;
旧房改造:2025年节能改造面积新增2亿平方米。
五、发展趋势与建议
未来方向
绿色化:无铬环保材料研发投入年增20%;
轻量化:钛金属复合材料应用扩展;
智能化:AI质检覆盖率将达60%以上。
战略建议
企业端:
头部企业聚焦工业/光伏高端市场;
中小企业转型专精特新(如无铬材料)。
政策端:
加快绿色建材认证体系建设;
强化区域性环保标准(如华东先行试点)。
附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及实地调研(覆盖20家企业);
调研方法:抽样检测(吸水率、导热系数等关键指标)+专家访谈。
【保温建材市场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建材市场调研报告10-17
建材市场调研报告10-26
建材市场调研报告06-02
建材市场调研报告10-12
【热】建材市场调研报告09-19
【荐】建材市场调研报告10-09
建材市场调研报告【热门】10-23
[热门]建材市场调研报告06-02
关于建材的市场调研报告范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