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1-02-05 09:58:16 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四川中小企业发展分析

  四川中小企业发展分析

关于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4年3月,我局增挂省中小企业局牌子后,为切实履行好省委、省政府赋予的职责,针对我省中小企业缺乏基本统计数据的状况,立即组织了10个调查组分赴各市州,就我省中小企业产业和行业分布现状、融资担保现状、科技水平发展现状、外贸企业现状、信用体系建设现状等10余个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走访了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企调队、省科技厅、省商务厅、成都海关、省药监局及各行业办等20余个省级有关部门,收集整理了我省中小企业的基础数据和资料。通过对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积极探索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一、基本情况

  2003年,我省共有各种经济类型的中小企业177.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占全省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在促进我省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城镇就业、繁荣城乡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工业企业成为我省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我省共有中小工业企业39.5万户,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9%。据调查,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利税及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1.1%、68.1%、67.3%和51.7%。 2003年,我省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63户,其中,中小工业企业4929户,占总数的93.7%。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27.3

  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572.4亿元,利税总额155.9亿元,从业人员116.9万人,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9.4%、47.0%、40.4%和58.5%。

  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6405个,实现增加值1023.5亿元,同比增长31.1%;产品销售收入2851.5亿元,同比增长35.9%;利税总额298.9亿元,同比增长31.9%;企业资产总额达3974.6亿元,同比增长13.3%;企业职工总数154.1万人,同比增长5.6%。

  (二)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中小企业已成为就业的主要场所。目前,我省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超过1000万个。据统计,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达678万人,占全省已转移劳动力的50%,全省乡镇企业还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21万人。

  (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

  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8.5%,比GDP增长速度快6.7个百分点,比全省公有制经济快10.3个百分点。我省新增个体工商户13.9万户,同比增长10.7%;新增私营企业2.6万户,同比增长30.7%。到2003年底,我省已有个体工商户143.4万户,私营企业11.0万户。我省个体私营企业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达87%,在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5.4%。

  (四)中小企业是我省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3年,全省1436户外贸企业中,中小企业达1363家,占94.9%。全省对外贸易总额56.4亿美元中,中小企业实现对外贸易额28.8亿美元,占51.1%,其中全省出口总值32.1亿美元,中小企业出口值16.6亿美元,占51.7%;全省进口总值24.6亿美元,中小企业进口值12.2亿美元,占50.2%。

  (五)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合成材料制造业等行业迅猛发展,有力拉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2003年底,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918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60亿元,创利税12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所占份额均达95%左右。据统计,近5年来,我省340家获国家资助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项目执行期中总计投入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约45亿元。

  二、主要问题

  (一)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促进和规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完善、不配套、不具体,缺乏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和与其配套的规定制度;二是有关部门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的服务不到位,还存在着职责不明、体制不顺,多个部门、多头指挥造成了无人指导,多头管理造成了无人管理,使中小企业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无人问津;三是企业负担较重,“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各种收费名目繁多,变相收费、搭

  车收费、甚至强行收费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都不同程度存在;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公益性、扶持性服务机构数量少,中介服务机构收费高、管理不规范,对企业所需的创业辅导、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教育培训等服务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二)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银行出于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更为严格,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一般都要求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不少中小企业为租赁经营,无资产可抵押,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银行现行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授权授信”措施,上收信贷权力,调整信贷重点,紧缩信贷银根,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进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门槛。同时,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缺乏诚信意识,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比较多,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全银行资产,把一些地区列入重点风险防范区,基本不予贷款。再加上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负债高、实力弱、信用等级偏低等原因,很难找到稳定畅通的融资渠道。第三,信用评价、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我省有各类担保机构127家,注册资金总额26亿元,与全省177.3万户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需求还不相称;第四,贷款手续繁琐、环节多、收费高、时间长。企业办理抵押担保贷款需“进五门、过四关”(即房管、国土、工商、公证、保险等五道门槛和评估、登记、

  缴费、办证等四道关口),办完上述各个环节所需费用大约占贷款总金额的10%。

  (三)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产业发展滞后,总量小、带动力小、技术水平低,三产业发展不足、经营范围小、领域窄,传统服务业多,现代服务业少,服务质量和水平低;二是布局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丘陵山区与平原地区发展不均衡,各地企业发展水平不一、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企业分散,聚集度低,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滞后,很难发挥企业聚集洼地效应;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多而全,初加工产品多而粗,名特优新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少,特别是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医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优势不突出;四是规模企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在企业总数中的比重过小,对企业群体的拉动作用有限,大量的是规模小、技术低、效益差、作坊式的`微型企业。据统计,去年我省规模以下的小型工业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0%以上。食品、饮料、医药、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少,经济结构不甚合理。

  (四)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企业设备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有20%的企业使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的设备,34.6%的企业使用八十年代后期的设备,17%的企业使用的是八十年代前期的设备,甚至还有近10%的企业仍在使用七十年代的设备;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能力弱。企业技术创

  篇二: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区域篇四川

  “现在有大单不敢接,受资金限制,怕不能按时完成。”徐志盛是四川省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最近,他正在发愁怎么能够筹到一笔钱,扩大德东电工的生产规模。“有个2000万到3000万差不多了。”6月2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目前成都私营企业达到20万户,占内资企业总数超过80%,个体工商户达到77.8万户,这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绝大部分为小微企业。2011年成都中小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730亿元,同比增长21.1%,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小微企业面临原材料、劳动力、融资成本上涨压力,资金供求矛盾比较大。

  记者在德阳市调查时发现,这里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内外交困”,因国内外形势和经济增速放缓,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德阳中小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经营出现困难,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外扩减少、“三角债”突显、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升等,有40%的企业已面临生存问题,有一批小微企业关门倒闭。

  中国经济时报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四川小微企业近四成(38.5%)销售增长,三成企业销售持平,三成企业销售减少。目前,近三成(26.7%)企业利润很高,超三成(33.3%)利润低或亏损。从目前持有的订单情况看,近六成(58.3%)企业销售同比增加了;42.8%的企业预计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较去年乐观。

  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货币政策有适度微调的迹象,但金融机构受货币政策影响,相对2009年货币宽松环境下对成都市货币投放减少了近一半,同时,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仍没有根本转变,企业获得资金的门槛仍较高,这里众多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能得到较好满足。”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金协调与融资担保处处长文彬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成都市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主要表现三个方面:融资难仍然突出、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贵。”文彬告诉记者,由于受信贷规模影响,金融机构定价标准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情况有所不同,但普遍上浮,正规途径加上担保费、贴现费等在内融资成本为10%—18%,对企业信用等级一般的融资成本可达到15%—25%,民间融资可达到15.4%—29.2%,有的甚至更高在34.28%—48%.此外,融资方式还比较单一,在用到外部借款渠道的小微企业中,自筹资金者占绝大多数。数据显示,成都市1807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意向通过银行解决资金占到98%以上,采用股权投资、三级发债、拟上市、融资租赁等创新融资方式占不到2%。

  记者在德阳市调查了解,小微型企业融资难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从二月份的数据看,目前德阳市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贷款只有30%流向了民营企业,80%的民营企业缺乏资金。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尚不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遭遇玻璃门,资金看得见,却拿不到。

  人工成本增幅大,流动频繁

  困扰长三角等地区的“用工难”问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四川地区也非常突出。“因为用工成本增幅比较大,2008年到现在涨了近一倍多。”四川华德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洪文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公司工人工资是每人1000元,现在是2000多,增长了一倍多。

  因为今年形势不佳,企业利润空间收窄,企业员工走了近一半。

  “行业里面,这个季节按道理是大家最忙的时候,但现在大家都在喝茶,打麻将,有的是在轮休,我们公司就有一些员工也在轮休或放假。”

  朱洪文说,公司员工走了近一半,不过管理人员比较稳定。“现在企业招聘很困难,工人对工资待遇很挑剔。我也是打工的,很能理解,人家在这工作,最后养家糊口都难。”

  记者随同朱洪文来到了他们的厂区,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只有不到一半的机器在工作,工人仅有10个。走近看到,很多“休息”的机器上挂着“正常待用”字样。

  朱洪文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的机器开启,需要100多人,现在只有60人在工作,分三班倒。

  不仅该朱洪文所在的企业,整个成都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

  他指着厂门口的大马路向本报记者描述,在蛟龙港区,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繁忙的时候,特别是在早上8点半上班高峰,厂区门口的马路上有很多人出出进进,但现在这个时间段,根本看不到那么多人,园区安静了许多,除了几个大厂,其他厂的工人比以前少很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受访省份小微企业大部分反映招工和往年一样难,只有少数经营比较好的企业今年招工好于去年。

  但即便是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员工“流走”的担忧。成都魔法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玮琦告诉本报记者,像他们这样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加速成长期,尤其需要稳定且技术过硬的团队,但因为在成长中,没有足够高薪酬吸引高端技术型人才过来,而自己公司培养的尖子人才,往往会被别的大公司挖走。

  “梯形融资模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记者采访中了解,在成都市工商局累计注册登记的内地企业超过24万家,98%以上都是小微企业。

  文彬认为,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要在短时期内全部克服还有难度,一是小微企业本身就没有实力创造独立的市场品牌,大多是依附于大企业的发展,大企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小微企业日子就难过;另外,小微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市场一旦不好,就会形成恶性竞争;此外,很多小微企业都遭遇融资难的问题,企业越小,银行贷款的风险越大。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成都高新区探索出的“梯形融资模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该模式主要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包括企业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

  等环节,目前这一理论创新不仅直接推动了成都高新区的金融实践,而且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的破解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这一模式的提出者——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金融学博士汤继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随中小企业发展而动态适配的政府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投资解决方案,不仅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了“融资路线图”,为各种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明确了参与方式,还界定了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责任,政府应该也必须在促进以中小企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创新上下更大决心。

  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光耀告诉本报记者,根据“梯形融资模式”,成都高新区以政策性担保贷款为核心,构建起了多层次债权融资服务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提供不同融资产品的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涵盖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财政性再担保在内的多层次担保增信服务体系,累计帮助1600多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担保贷款65亿元,信用贷款5亿元,知识产权贷款1.5亿元。

  扶持小微,政府推出多个专项措施

  为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今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增设小微企业扶持方向。文彬告诉记者,2012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升级升规、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产品发展开发以及创业载体能力建设。支持重点包括:小型企业升规培育所进行的改扩建、生产设备购置等项目。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内专、精、特、新的小微企业配套项目,以及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产品开发项目。还有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创业环境改造等提升创业孵化能力的项目。

  受访小微企业主们普遍呼吁,政府应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税费等负担,推动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立,并能适当给予小微企业在招工、用工等环节协助或补贴。

  四川省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绍国认为,小微企业本身,在面对经营成本高、竞争激烈等困境,要主动调整,譬如面对成本的高企,采取电子商务手段拓展市场,降低营销成本;主动进行技术升级,摆脱对原材料价格的过度依赖等。德阳市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主要依靠“夫妻店、父子兵”式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他们大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小型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海林告诉记者,四川省在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建立完善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组织机构;研究拟定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专项措施;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今年1月份,四川经信委牵头成立了由18个省级有关部门组成的四川省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全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据王海林透露,四川经信委组织对近年来尤其是去年10月以来全国各省市出台的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了整理研究,拟定了《关于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目前正在征求省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18个成员单位和有关专家意见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近期有望出台。

  资金方面,四川省鼓励并支持各地从工业发展资金中列出专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在四川省中小

  企业发展专项中专门安排5000万元小型微型企业扶持资金。当地政府部门尝试多层次、多角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升级、开发特色产品,引导各类服务机构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能力,并加大对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补助。与此同时,他们还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并逐年增加扶持资金规模。

  王海林说,下一步他们将突出抓好万户小微企业创业、千户小微企业“升规”培育,推动小微企业转型成长、加快发展。

  篇三:关于开展2015年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2014-2015年度“小巨人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各扩权县(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省级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做好示范性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为基础,“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为引领,促进中小企业梯度培 育。现结合我省中小企业工作实际,启动2015年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2014-2015年度“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第二批)申报工作。现将有 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标准

  (一)基本标准。

  1.在四川省境内依法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中小企业。

  2.近两年连续盈利,营业收入与税收稳定增长(政策规定免税企业除外)。

  3.会计信用、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

  4.企业近两年未发生过安全、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无偷、漏税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二)专项标准。

  1.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符合专项标准所述一项特征的中小企业,均可申报 “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标准按照我委《关于开展2014年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申报工作的通知》(川经信企业函〔2014〕788号)标准执行。

  2.省“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在2015年3月底前列入我省规模以上企

  业。其中,“小巨人”企业年销售收入标准为1亿元以上至10亿元以下。“成长型”企业年销售收入标准为2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以下,“三州”“成长型”企业下限放宽至1000万元。

  二、申报要求

  (一)已列入2011-2014年的省“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不再重复申报“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拟调整至“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的需重新申报,并备注)。

  (二)对已列入我省2014年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再重复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 “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两类别培育企业可重复申报。

  三、申报程序

  (一)企业申报入库。

  4月20日前,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入库申报(不需提交纸质申报资料)。未完成网上入库申报的,不予受理。

  (二)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审核推荐。

  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扩权县(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按属地原则对入库企业审核确认并完成网上推荐后,由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统一形成推荐文件(含扩权县市)并附基本情况汇总表(由网络平台导出),于4月25日前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企业处(一式一份)。

  省属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经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三)其他。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扩权县(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初审并加强对培育企业的指导、督查、协调和服务,严格统计上报和跟踪管理,确保效果。

 


【关于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5-28

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调研报告10-26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5-31

最新企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5-29

上课情况调研报告01-10

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7-29

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12-24

关于我市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07-29

风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0-24

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