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报告

时间:2022-10-07 10:26:54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报告

  摘要:辅导员职业认同对辅导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析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报告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工作效能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对工作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这支队伍的稳定及其工作效率的发挥。这支队伍的稳定以及工作成效对高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探寻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职业认同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辅导员职业化是指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职业,它具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等职业化素养。职业认同作为职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作用。

  (一)职业认同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通常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职业认同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对自身角色认同,热爱辅导员工作,其工作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会出现对工作不满意甚至职业倦怠。良好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促进辅导员个体职业发展,是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一个内在心理条件。

  (二)职业认同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感。工作效能是在进行某个任务时,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比值。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提高教育效果、管理水平,改善处理日常行为问题的方式,给学生思想行为发展以正能量的影响,忽略不良工作条件带来的心理不愉快,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感。

  (三)职业认同有利于克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所要扮演的角色日益多重化。在工作中,各种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工作倦怠存在相关性,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有着良好职业认同的辅导员,会积极调整心态,降低职业倦怠水平,坚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意志。

  (四)职业认同有利于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给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安全稳定的和谐校园环境,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这些目标给辅导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认同度好的辅导员往往能够成功处理压力并积极应对变化,从而能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相反,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较低则会限制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发展。[1]

  二、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目前,国家从政策层面对辅导员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在实际工作中,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大多数高校有重学术和科研、轻学生工作的现象,认为辅导员只会空洞说教,辅导员工作任何人都可以胜任,轻视辅导员的作用。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将凡是涉及学生的工作都压给辅导员,大量琐碎的日常工作使辅导员整日疲于应付,根本没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认同感,从而产生人心不稳的现象。

  (二)辅导员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是大学生成长、成材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需要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知识等。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所学专业不一,教育和管理能力欠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得不到学生和学校的肯定,最终使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降低。

  (三)工作职责杂,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办理请假手续、开具遗失证明、撰写活动方案、召开班团会议等是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工作简单化、流程化,使辅导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找不到工作的成就感。辅导员的工作成效无法完全量化,见效周期长,使得他们的工作成绩不能得到及时的认可,不易建立一套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他们的报酬远远达不到自己付出努力后所得的期望,结果造成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降低。

  (四)辅导员缺乏职业生涯发展指导。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这样的规定从理论上可以增大辅导员发展的弹性和空间,既可以向专职教师发展走职称评定,又可以走党政管理晋升职务。现实中的情况,辅导员平时从事的学生管理工作耗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没时间进行学术研究,且开班会、团日活动等折算的课时达不到职称评定的要求,边缘化的角色地位使他们竞争不过专职教师,他们的弱势地位走职务晋升又竞争不过行政管理人员,这样的职业发展寰呈顾们的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三、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豪感。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2]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的各级领导要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政策时,要认真落实中央和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给辅导员队伍以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使辅导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

  (二)加强培养,树立辅导员的良好的职业形象。辅导员是一支有特定资格要求、专业性较强的除队伍,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选拔辅导员时,要严格把关,在提高学历门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提升他们的专业工作能力。要从本校需要出发,像培养教学骨干那样,制定辅导员培养规划,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同时鼓励辅导员开展德育研究,积累学术成果,创造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使他们逐步成为专家型辅导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得如何,与方方面面存在关系,最主要的是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保证。通过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估,可促使他们及时总结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考核的结果可为辅导员的晋级、调动、奖惩等提供可靠依据。科学的考评体系给予辅导员公正的认可,鼓励、鞭策、督促他们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降低工作倦怠感。

  (四)加强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动力。辅导员是做好各项学生工作的主力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辅导员做好职业规划,对于维护学校稳定以及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对辅导员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提高他们对辅导员工作的热情。[3]对辅导员的职业规划要贯穿于职业发展全过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升他们的职业品味。要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步骤,使辅导员具有成熟的职业心理,贴近实际的职业心态,以此增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发展的动力。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高校辅导员培训心得11-01

高校辅导员工作心得06-12

高校辅导员培训心得07-13

高校辅导员工作计划10-07

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心得05-03

高校辅导员工作计划06-10

高校辅导员培训学习总结10-28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11-16

高校辅导员面试自我介绍04-27

高校辅导员学期工作总结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