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

从甲午中日战争看李鸿章的外交

时间:2022-10-26 11:01:30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甲午中日战争看李鸿章的外交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免不了都要写论文,下面文书帮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从甲午中日战争看李鸿章的外交

        [摘要]李鸿章,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的人物,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妥协、避战、用人不当、没制定恰当抵抗政策,是个不折不扣的“误国”者。抛开个人情感,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他确实是个“误国”者。

  [关键词]李鸿章;误国之实;中日甲午战争

  一、误国之实

  (1)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李鸿章外交的软弱与妥协

  李鸿章进入满清权力中心不久后,就开始广泛参与各种国际事务与洋务事物,然而在他外交生涯之中,对日外交可谓早早提上了日程,不幸的是李鸿章的外交,在一定程度上讲最大的败笔就是对日外交,标志性事件则是甲午中日战争。

  东学党起义事发之后,日本紧随清政府,调重兵入朝,李鸿章深知此举“是其蓄意与中国为难,全力专注,非此胁韩而已。”[1]面对日本伊藤博文咄咄逼人的气势,李鸿章也曾强硬相抗,“怫然曰:‘朝鲜事中国并未办错,其错处全在竹添。若因此决裂,我惟预备打仗耳’”。[2]但李鸿章认为朝鲜非日本对手,中国亦无战胜的把握,因而他还是一如既往,忍气吞声,力保对日和局。其时,驻日公使汪凤藻自东京拍电报建议:“为大局计,不惜迁就”,袁世凯亦拍电建议:“日本欲寻衅,何患无隙,为避免衅自我开,我先撤亦无损。”[3]这无疑坚定了李鸿章的对日和局思想。东学党起义后,清政府应朝鲜之邀,出兵朝鲜,日本借口《天津条约》,不请自来,中日双方在朝形成对峙。日军重兵压境,驻朝官员多次“请添重兵”,但李鸿章却不作战守准备,复电说:“我再多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耶。”甚至在日军向驻牙山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仍电告清军统帅叶志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4]“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谁即理拙,切记勿忘。”[5]

  李鸿章在军事上极力避战求和,在外交上则推行“以夷制夷”的方针,把解决中日争端的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调停”上,这无异于与虎谋皮。1894年6月20日李鸿章首先向沙俄驻华大使馆的官员提出“调停”要求。因沙俄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垂涎已久,所以他曾劝告日本从朝退兵,但为日本所婉言拒绝。沙俄担心若强力压迫日本,自己在远东的主要对手英国“很可能站在日本一边”,于自己不利。沙俄向李鸿章表示:“俄只能以友谊力劝日撤兵……未便用兵力强勒日人。”[6]李鸿章对饿外交失败后,又转向英国,希望从中得到帮助。英国为了自己在华的政治经济的利益优势,防止沙俄趁战争之际扩张势力,当然愿意居中调解中日争端,以维护远东现状;但日本若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却可以帮助其抵制沙俄势力南下,权衡利弊,英国更倾向帮助日本侵华。7月16日,英国与日本签订了《英日通商航海条例》。7月23日,英国正式照会日本,“上海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因此当日后中日两国开战时,希望日本同意不在该港及其附近作战”。[7]这就表明了李鸿章的对英外交也宣告失败了。但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李鸿章仍对他的“以夷制夷”政策不死心,继而转向美、德等国请求调停,不出意料也相继化为泡影。

  李鸿章调停活动失败后,日本不宣而战,正式挑起中日战争。

  (2)在战争爆发后,李鸿章避战求和、用人不当

  战争爆发后,清政府的战略总方针是“海守陆攻”。在海路,由北洋舰队集结旅顺或威海卫,“做猛虎在山之势”,使日舰“不敢轻与争锋”,确保京师门户安全。在陆路,“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8]将陆路战斗限制在朝鲜境内。由于卫汝贵等四支军队援军行动迟缓,8月上旬才陆续到达平壤。此时驻平壤的清政府军队有2万余人,而李鸿章命谎报战功的叶志超任诸军统帅,各军将领均不服。而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叶志超既不主动南攻汉城,也不择险据守平壤,而是将军队收缩于平壤城内,坐待日军来攻,致使日军很快将平壤战略包围。以致在平壤战役中,叶志超指挥不利,并在左宝贵死后,命人树起白旗,率先远遁,狂奔500里,渡过鸭绿江,退入中国境内。

  黄海战役战败后,北洋舰队5艘军舰沉毁,伤亡近千人,小败于日本。但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更不愿“以北洋以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9],因而命北洋海军聚泊于威海卫军港,实行“保船置敌”的消极防御方针,使日本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二、历史地看待李鸿章的外交

  首先,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他没有积极备战,尽管李鸿章积极去实践他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可惜没有看清列强之间的关系,想“制夷”,却被“夷制”,还有他在备战中没有选派精兵良将,而是选派自己的亲信,致使昏庸无能、胆小如鼠的叶志超担任了清军统帅,致使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其次,在战争爆发后,也没有主动献策,并在战斗中指示北洋军将领消极备战,把北洋军作为自己的私产和政治资本。而且在战争中总是想着“议和”,尽管这是在晚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指示与支持下的,但他作为当时晚清政府极具有影响力的外交大臣和军事大臣,没有积极献策,而是瞻前顾后、畏手畏脚,没有积极做战斗准备,消极抗战。所以说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作为、思想、外交及军事各方面是不尽意的,说他误国是有确凿历史事实的。

  参考文献:

  [1]戚其章.中日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一)[M].北京:中华书局,1911:56-57.

  [2][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3103.

  [3]张声振.中日关系史(卷一)[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47.

  [4][5][6][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电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12;25;49.

【从甲午中日战争看李鸿章的外交】相关文章:

安徽李鸿章故居导游词06-19

贺李鸿章70岁寿诞的经典对联08-17

《甲午风云》观后感10-15

甲午风云观后感09-01

外交官风采大赛策划书11-10

职校对外交流工作汇报05-21

甲午风云观后感(精选18篇)03-01

涉外交际握手和鞠躬礼仪常识10-13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03-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教案(通用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