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

小议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建构论文

时间:2022-10-08 08:02:50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议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建构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议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建构论文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不鲜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过程有着太多的相似性,多数学校存在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不鲜明的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办出特色,办成具有文化内涵的高等院校,就必须认真研究、总结办学特色,提炼出鲜明的办学理念。其次,学术制度不健全。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保证,学校好的文化氛围和好的学术环境需要强有力的学术制度加以保证。但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是从专科升格而来,因此学术制度不是很健全。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制度建设时特别要尊重学术权威,重视学术制度的建设。再次,校园文化活动层次偏低,学术氛围不浓。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科研活动和师生文体活动等行为文化现象时常可见,但大都层次偏低。学术科研活动开展得不多,学术氛围不浓,没有完全发挥大学应有的影响力。最后,经费投入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合并升格为本科的,由于资金有限,导致大多数院校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只考虑到最基础的教学设施,尚未对营造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做深入的思考。因此,在创建校园物质文化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全面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种形态为着力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准和品味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学校的本身应当是一个快意的场所,校内校外看去都应当富有吸引力。在校内,房屋应当清洁明亮,墙上应当饰以图像。这种图像应当是受人崇拜的人物的照片、地图、历史图表或别种装饰。在校外应当有一个空旷的地点可以散步和游戏,并且还应当附属一个花园,让学生们时时进去,在那里欣赏树木、花草、植物。[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学校的长远设想,科学合理规划校园的物质与文化建设。要在建设校园的过程中注重建筑工程与校园风格的协调性,讲究整体规划与校园文化内涵的一致性,考虑花草树木的物质效果,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准和品味,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师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从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第一,在营造校园环境时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校园的建筑物既要考虑实用也要考虑美观,使其既具有先进合理的使用功能,又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第二,在校园绿化方面,要讲究与建筑物的和谐,使其与建筑物在比例、对称、均衡上相协调,使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给人以美的感受,成为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及生活的乐园,使师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第三,可以将升格前与学校有关的历史人物或是其他对学校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人物设置为寓情寓教、富有感染力的人文景观,做好学校文化的历史传承,提高师生的修养,净化师生的心灵,增强校园环境的感染力。第四,图书馆作为大学师生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要着力充实和丰富图书馆的馆藏,注重藏书的全面性和针对性,这对新建本科院校尤为重要。此外,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引导他们在校园环境的设计、建设以及维护中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与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制度规范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助推器[2]。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为维持正常运转和教学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规范性和组织性,对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及日常行为具有引领和约束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则,促使各部门形成合力。而新建本科院校无论在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在学校定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因此,必须在整合原有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提升和引导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制度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

  1.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贯彻依法治校的原则。制度文化建设必须贯彻依法治校的原则,要按照法律原则和相关规定,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的和谐校园氛围。首先,新建本科院校应从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等方面入手,完善制度建设,依靠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和办学程序。其次,在全校范围内构建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抓紧时间形成一整套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并制定规划、程序以及监督执行办法,使本科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尽早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

  2.在制度文化建设中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文化建设不仅是校园制度的建设,更多的应是使制度深入人心,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只有当高校校园制度这种“外在文化”转化成全体高校校园主体的“内在文化”时,才能真正发挥高校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3]。学校制度是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师生的普遍要求来制定和完善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参与制度的设计,拓宽渠道,群策群力,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度的制定、修正过程中,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人文关怀。一是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对人格的尊重,为师生钻研学问、增强本领、提高素质,创造一个理性、有序、公正的环境。二是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在目标的激励下,鼓舞师生员工的士气,使其为实现这个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三是在具体工作中始终遵循“整体管理、过程管理、层次管理”的原则,在整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给予师生员工工作和学习客观的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做法,重视工作能力、效率和绩效的评估,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进一步细化学校内部机构组织的职责,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达到学校管理的系统化。四是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学校领导要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作用。教职工要以身作则,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觉悟。

  3.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制度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不能脱离原来各学校的基础,但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办学思维和模式上,而要善于挖掘原来各校在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结合新的办学思想和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创新[4],从而才能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孕育出与新环境相协调的制度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自发走向自觉。而只有这种制度文化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并成为切实可行的规范,使广大师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学校的使命和责任,自觉树立荣辱与共的大局意识,发挥其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实现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强化制度的规范作用,促进新的制度文化的生成。

  (三)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培养和谐优秀的校园人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在长期的读书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理想理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目标追求。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一所高校如果没有精神文化,就无法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在精神文化构建上,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真正做到合校合心,就必须根据自身定位以及学科专业特点培育独到的、能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

  1.提炼和塑造校园文化的核心思想,并使这一思想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校园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设过程。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质性融合、构建新的办学理念和新的发展观时,应为师生员工提供相互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平台,及时开展全校性的办学思想大讨论,提炼和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核心思想,并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学习、讨论,从而获得广大师生员工对新建本科院校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整合、提升和发展,形成新的文化自觉,克服原有文化对新文化建设的阻力,从而形成全校上下一致、团结一心的良好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向前迈进。

  2.挖掘和建设校史,培养师生的爱校情感。爱校是校园师生的精神支柱,培养和增强师生的爱校情感,是发展校园文化精神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自身的文化底蕴比较薄弱,大都呈现的是一种现代化的气息,看不到多少历史的痕迹。事实上,组建升格前各院校所具有的文化积淀与精神传统,可以为新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提供养料。因此,要通过爱校教育,使师生了解学校合并前的历史和现状,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珍惜学校的荣誉,努力融合组织内部的多元文化,围绕以自身特色为主的文化来创建可共享的价值观,并以此增进师生员工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凝聚力,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和谐的校园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在于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新建本科院校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由单一的专科教育向多科性本科教育的转变,师生在新校区的建设和学校的快速发展中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的快速发展中奋勇前进。一是领导者在精神文化的创建上要起表率作用,充分利用学校仪式、典礼、人物故事等形式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积极营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二要加强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能将自身的价值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激励自己努力奋斗;三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职工爱岗敬业、遵守职业纪律的良好品德,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四要加强师生的家庭美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自觉遵守恋爱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

  (四)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手段,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

  行为文化是高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反映,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外在表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了强化师生员工的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

  1.倡导以先进行为为特征的校园文化活动。当前,社会对校园人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对校园人的行为形象期望也越来越高。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都亟待提高。因此校园行为文化的内容就不能只停留在浅层面的寓教于乐上,而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将高层次、高品位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每一个校园人的心中。要结合时代特征,积极倡导以先进行为为特征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赋予符合本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新的色彩。例如,紧紧抓住本校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结合本校的重要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全方位、多侧面的教育。同时,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思想理论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明确指出什么是优秀的校园行为文化,什么是不良的校园行为文化,让师生在行为文化的认知上达到共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对人的教化作用,不断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更高层次,为建设优秀的校园行为文化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针对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造性的特点,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针对青年人的心理和专业特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水平与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意愿和文化需求,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与智慧、意志与能力以及特长在校园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保证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3.使校园文化活动向多样化、多元化和立体化发展。学校在组织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时应精心设计,尽量使它朝着多样化、多元化和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一是在内容上加强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意传播科技常识,为大学生补给知识、开阔视野。二是在形式上从单一的娱乐活动,向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经济文化型活动互为补充、相互交叉的方向迈进,形成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日常社团活动与大型文体活动相补充的多方面、多渠道的活动结构形式,从而保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充实、形式新颖。三是合理运用网络、校报、学报、校园广播等媒介,引导师生员工吸收先进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总之,新建本科院校要立足自身传统和优势,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种形态为着力点,加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小议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建构论文】相关文章:

本科院校投资学论文10-09

本科院校工程管理的论文10-09

地方本科院校成人教育论文10-09

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10-09

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论文10-09

小议医学院校建立虚拟教室的条件论文10-09

本科院校电子专业能力培训思路论文10-12

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分析经典论文10-09

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教育分析论文10-09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分析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