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浅谈调节阴阳平衡治疗亚健康

时间:2022-10-06 20:52:43 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调节阴阳平衡治疗亚健康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本科毕业医学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浅谈调节阴阳平衡治疗亚健康

  【关键词】 亚健康;未病;阴阳失调;调节;阴阳平衡

  【摘要】亚健康是一种功能不足,介于非病非健康状态,也是许多疾病的前期症兆。中医称为“未病”,为阴阳失调所致,中医治“未病”是指既要未病先防,同时要已病防变,调节阴阳平衡是预防和治疗严健康的基本原则。

  1现代医学

  对亚健康的基本认识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之称谓[1],是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的状态,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症兆。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2]。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未及时调理纠正,可进入“潜临床”状态[3],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出现躯体亚健康,心理障碍,社会适应性、道德方面活力下降、适应力减腿 。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三种减退[4]: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亚健康表现错综复杂,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反应程度的一种状态,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主要是功能性的问题。

  2中医对亚健康的基本认识

  我们通常说“疾病”,祖国学认为“疾”与“病”是两个不同含义。“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病”。这种患病的状态,现代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医学中称“未病”[5]。

  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平和,阳气固守,两者相互调节,维持其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来自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失去应有的调节能力,即“阴阳失调”,就是在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出现虚损或某些功能不足,但不一定是有病,现代人们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中医称为“未病”。对“未病”的解释则不应简单地认为是没有疾病,而应视为人体在未呈现明显自觉症状及体征前的各种状态。它既可是尚未患病的健康状态,也可是某些疾病的潜伏、隐匿阶段,亦可是某些疾病的稳定期以及尚未发生和认识的无症状疾病等,这些亦可称为未病状态。

  3阴阳失调是亚健康的主要病机

  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是亚健康的主要病机,辨别阴阳偏盛偏衰是治疗亚健康重要基础[6]。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阴平阳秘”,即完全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盛衰之偏,可以概括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痰湿、血瘀等诸证,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中医把“阴平阳秘”的阴阳平衡作为心身和谐的健康标准;“阴平阳秘”,这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是体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在机体体的自身平稳调节作用下达到内环境与外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果能维持平衡则机体各功能系统正常,如果“阴阳失调”,不平衡机体就会不正常,也可能出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只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疾”或“病”的发生、发展,都不外乎阴阳的偏胜偏衰,“阳虚侧寒,阴虚侧热”、“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皆为“阴阳失调”所致。

  4中医治“未病”在防治亚健康中的作用

  中医学倡导“消患于未兆”。“未兆”,中医以“治未病”为先的原则。“上工治未病”的观念,是中医“治未病”重要学术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臂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千金要方》也提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中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一方面是强调“未病先防”,另一方面是重视“已病防变”。亚健康也即中医的“未病”状态,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阴阳的平衡和顺;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治疗,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的思想,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即健康”的理念,为亚健康状太的调治指明了方向。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提出临证做到“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防治亚健康从整体的调节平衡出发,使阴阳平衡,脏腑气血失调恢复正常。具体体现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调节阴阳平衡是中医学治疗的基本原则,常以益气温阳、滋阴降火、健脾祛痰、清热利湿、理气活血等治法,使阴阳和调,恢复平衡,调节到正常体质,达到“阴平阳秘”,及时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防止疾病的发展。

  5调节阴阳平衡,防治亚健康调节阴阳平衡

  为中医治疗亚健康的基本原则[7],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里的“平”与“秘”均指平衡,是以阴阳平衡为纲,是“精神乃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素问·调经论》也对平人进行定义:“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正常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未成显著疾病的状态即可为亚健康。根据阴阳盛衰,利用药物“温、热、寒、凉”之气,“升、降、沉、浮”之性,可单味,也可复方,逆其病势,“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期平衡。如情志抑郁,胸胁胀痛或痞闷不舒,善叹息,月经不调者,为气郁,可疏肝解郁调理;如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精神萎靡之气虚证。可益气补虚。对于在大常生活中,并不是补药或保健品人人皆可服用,要根据其性味之偏加以选择。因其性有寒热之异,补有阴阳之分,偏泻者亦不乏有之,谨遵“阴平阳秘”,来养护正气。因此在使用时,要全面了解它的功效特点,根据体质的阴阳盛衰,最好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选用。饮食要营养全面合理,既要重视五味对人体的促进作用,又要防止五味太过而损伤五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当是对合理饮食的极好指导。调和阴阳,是防病摄生的关键,中医几千年的养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多种方法:运动、气功、导引吐纳、情志疗法等。阴阳平衡要求大家在方法选择上注意劳逸结合,平衡适度。早在《内经》中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寒暑过度则伤形,七情过度则伤神”。例如喜可让人情志愉悦,血脉通利,但过喜则“气缓”伤心。适量运动可促进气血运动,疏通经络,改善体质,增强机能,但过劳则伤津耗气。总之要“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适合个体为法,以“阴阳平和”为度。亚健康证候表现错综复杂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无论何种方法,只要秉承“辨证论治”的原则,以“调节阴阳平衡”为宗旨,就是合理的方法。传统中医理论对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有明确认识,并具有丰富的防治经验,经过深刻研究,必将为亚健康的防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会南.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特色优势.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660.

  2王珑德.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原则.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31-1034.

  3夏忠诚,李敬会,赵霞.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刍议.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113(1):4.

  4周英,尤黎明.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715.

  5赵歆,陈家旭.亚健康状态常用评估方法.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709.

  6姚秀琴.伤寒论治未病重在脾胃.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2):101.

【浅谈调节阴阳平衡治疗亚健康】相关文章:

浅谈中医学治疗糖尿病10-01

浅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10-08

浅谈藏医药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体会10-08

阴阳先生杂文随笔11-13

如何走出亚健康10-06

平衡车作文04-13

《平衡游戏》教案10-07

调节情绪的教案12-03

情绪调节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