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本科会计教学模式创新

时间:2021-01-21 10:20:07 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我要投稿

本科会计教学模式创新

  本科会计教学模式创新,下面带来本科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本科会计教学模式创新

  本科会计教学模式创新【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然而作为输送会计人才的大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现行的会计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会计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建立起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需要,有利于宽口径、厚知识、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会计教学模式创新培养目标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不断趋向多样化和实用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使整个社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必然对会计人员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输送会计人才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如何适应环境需求的变化,如何走出困境,唤发高校会计教学的生机和活力,如何加速会计教学改革,这是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全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本科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就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专业人员素质。

  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和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是会计专业教育的首要问题,它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起着决定的作用,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科技及会计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相一致,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明确为: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对这种专门人才的培养,既要包括对会计专业素质(如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会计职业道德、对经济现象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包括对其基础素质(如政治思想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的培养,换言之会计教育的目标不能只局限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会计人才,而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方面。

  对学生而言,大学毕业本身并不表明已掌握了会计工作的经验和技能,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才是学生成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前提,也才是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意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

  基于对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对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最迫切的是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现行的会计教学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需要,有利于宽口径、厚知识、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1.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会计专业既定的培养目标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是培养会计专业素质与基础素质兼备的会计人才的前提条件。

  从目前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导致就业机会减少,这样会计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大大减弱了。

  所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培养合格会计人才成为关系到大学会计专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鉴于此,一套合理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应该做到:首先要具备超前性,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否则,学生毕业后就难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其次,要体现灵活性,教学计划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并不是多年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每年都对以后各年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既体现会计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性,使多学科的知识相互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教学计划的制定不应一言堂,要充分听取专业教师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使之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因此,考虑到我国的实情,可以多渠道地建立会计院校与会计人员需求部门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可以利用政府部门作为中介,建立起会计院校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

  政府部门定期地邀请会计院校和需求单位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一些调查研究等。

  另一方面是发挥各级会计协会的作用。

  如国家和各省市的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他们一向关注会计教育,并且与实务界具有广泛的联系,可以在沟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是各个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可通过邀请会计人员需求部门座谈、授课等形式,主动与会计人员需求部门接近。

  通过这些方式,了解会计人才的需求动向,将信息反馈给教育部门,制定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

  2.全面改进会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而目前我们的会计教学课堂仍被“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所垄断,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以在会计教学方法的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在传授知识方面,要将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教学相交融,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和巩固会计专业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教师的讲授、辅导、作业等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

  教师作用的关键是启发、引导。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和实践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精心安排,避免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打破或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

  采取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查阅有关参考资料,然后抽时间组织学生讨论,阐述他们的观点,并要求学生注意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最后将所有的观点和意见由学生进行整合,形成总结式的结论。

  这样做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与其他学科相比,会计学带有十分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对这种技术知识的掌握更多地依靠实践。

  所以,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应是与课堂教学并重的一个环节。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建立自己的模拟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

  从目前实施的模拟实践来看,可以说各个院校都有模拟实验室和整套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学生可以通过在模拟实验室中教师的演示和亲自动手了解具体会计行为的操作。

  但目前学校主要是手工模拟实验室,而社会上的会计电算化已基本普及,我们应该在手工的基础上,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教学,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仿真,使学生从计算机上体验会计工作的乐趣,体会到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人员分工协作的必然性和严肃性。

  二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是会计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岗位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实习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因为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实际经验较少。

  这样可以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教学水平;又使学生感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适应性;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培养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判断和怎样行动。

  在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更积极的教学法――是案例教学。

  为了达到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我们既要保证全部案例使用的是真实资料,既体现我国企业经营的特点,又体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地看问题。

  在内容安排上,尽可能的反映会计课程的基本问题、知识要点和难点。

  充分体现会计在理论、实务与政策方面的统一,体现会计对特定的经营环境和案例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要求。

  我们又要保证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我们所有的案例资料在正式列入教学之前,都要经过教师们精心选择,认真分析。

  在案例的选取和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的反映会计类课程的基本问题、知识要点,既要全面考虑,又要把握难点。

  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极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与理论应用紧密结合,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学生们在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时,都能做到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参与热情非常高。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慎密地精心思考的习惯。

  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

  锻炼学生再不圆满的条件下做出自己决策的能力。

  现实的经营活动中,很多的问题是没有一种精确答案的,这不仅仅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到了综合知识掌握对解决问题的益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模拟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不仅仅是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过程,而是要运用会计资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使其会计职业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在教学手段方面,要筹集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才力,大力推广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会极大地推动教学改革,在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现代化的技术将为会计教育的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既有助于直观、形象地组织教学,又有利于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更重要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将会在我国逐渐普及,会计实务工作如果还停留在手工上,将会被时代淘汰。

  总之,会计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也将快速驶入快车道。

  我们深信会计教育必将从单纯的传授知识为主,向对学生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会计教育必须从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向多样性、多层次、突出各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方向转变。

  其中培养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即如何学习是会计教育改革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底萌妍:高等院校本科会计教学若干问题思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

  [2]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3]宋胜菊刘学华: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当代会计前沿问题探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新准则对本科会计教育的影响【2】

  [摘 要] 本文就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本科会计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适应新准则要求的教育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加强会计基本理论的教学,应用网络技术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关键词] 教育目标 职业素质 职业判断能力

  进入21世纪,中国的会计环境主要特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实务日趋复杂。

  适应新的会计环境,2006年2月,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颁布,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

  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本科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准则对本科会计教育目标的影响与对策

  教育是一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宗旨,有目的的培养人才的活动,其中确定适应需要的教育目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会计教育目标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新准则的颁布和陆续实施正是适应这种新形式的需要,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奠定坚实的会计基础。

  新准则在2007年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其中之一就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难以满足新准则的要求。

  在这些会计从业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受过全日制本科会计教育。

  由于不能理解会计新准则、新制度,所以无法将其正确贯彻到位,无法正确指导实务操作。

  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开始反思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应该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目前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多数定位在“专才教育”,即“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我国目前的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目标定位有明显的就业导向。

  这种就业导向的会计教育目标是和当前我国大学生,当然包括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

  尽管这种就业导向的会计教育目标有一定社会现实意义。

  但这样的目标很容易造成会计教育中只重视技能的培训,而忽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导致很多的毕业生在大学四年中辛苦获得的会计技能可能还未出校门,就已经落后淘汰,而面对新的会计环境、会计法规无所适从尴尬局面。

  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究竟该如何定位?会计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异,会计教育是为会计职业服务的.,由于会计职业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较大,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

  因此会计教育应该以会计职业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培养为主要任务。

  事实上学生一出校门就能直接从事会计职业的急功近利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一定的专业素质教育,还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的学习才能胜任会计职业。

  那种将学生训练成一出校门就能直接从事会计职业的急功近利的目标未免过于短浅和狭隘。

  我们的本科会计教育要为学生的会计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此我们将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会计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对会计领域涉及的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有终身学习要求和能力,能进入会计职业界的综合型人才。

  二、新准则对本科会计教学内容的影响及对策

  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直接涉及到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层次。

  目前,大学本科会计课程设置基本遵循了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这样一个框架,基本上遵循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这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都非常重视实务操作。

  甚至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

  但对实务操作中为什么要如此确讲得很少。

  教材内容的编写特别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教材主要以准则或制度为导向,强调的是如何依据各准则进行实务操作,关注的是按照准则怎样处理,至于为什么应该这样,即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原理并未加以重视。

  目前我国处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新准则本身就是一个开放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有新的具体准则不断颁布,也会对现在颁布的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订。

  要求学生将大量的现行规章制度背下来,反复操练来应付考试,显然会造成教师疲于应付增补教材,学生疲于应付更新会计知识,四年的本科学习并未真正掌握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髓。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围绕会计最基本的原理,要让学生理解应该怎样做的理由。

  而不是必须这样做的框框。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定由“规则导向法”向“原则导向法”的转变。

  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应变能力,综合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科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由实务为导向的教学转为以理论为导向的教学。

  不能机械的传授实务知识,而应以原理为导向,注重会计理论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有较高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才。

  而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教师和学生甚至谈理论而色变,认为理论离实务偏离太远,学理论一点也不实用。

  殊不知会计理论是人们从会计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关于会计知识的科学总结,产生于会计实践,并用于指导会计实践。

  会计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会计理论的精髓,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不是现行的会计规章制度。

  正可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就是会计理论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属点。

  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中国但不受制度限制,放眼世界也不拘泥于当前国际惯例,保持必要的前瞻性,让学生面向未来,关注会计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以理论为导向的会计教学,要将原来在研究生层次专门作为会计理论课的部分内容分解下放到本科层次,结合会计要素进行介绍,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各项具体准则,而且掌握了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理念。

  如新准则中会计目标由经管责任向经管责任与决策有用转化,会计计量由强调历史成本向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转化,财务报表观从损益表向资产负债表转化等。

  这些内容都是会计理论的基本内容,要加入本科的会计教学中,可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也可融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中。

  在具体教学中,要重点把理论讲透彻,才能领会和掌握会计准则目的和精神,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三、新准则对本科会计教学方法的影响及对策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

  国家发布的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会计标准愈加准确、简练,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加大。

  在本科会计教学中加强对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责无旁贷。

  那种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会计学习产生畏惧、厌倦心理,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得以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

  教育理念的变革推动着教育方法的变革,也必将对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带来冲击。

  目前很多高校开始网络课堂的会计教学,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多种学习方法组合在一起,进行以自学为主的知识吸收、消化、创新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光盘提供的多媒体课件或直接从互联网上浏览或下载与会计专业有关的互动式网络课程的网页开展自学,根据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课堂教学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在线讨论;教科书和专业辞典用于会计课程的学习辅导,利用在线的测试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使学生随时掌握学习进度。

  课后,学生可通过E-mail、网上论坛和即时通讯等网络信息工具进行多群体的互动学习活动。

  传统的单向传授式的学习模式正在逐渐被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双项互动的新型学习模式所替代。

  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要保证。

  通过实践不仅可以验证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职业经验,增强分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多样化的,目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校内模拟实验,通过校内手工核算实验可以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通过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则可以掌握电算化核算的操作方法。

  校内的模拟实训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还应加强与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参与社会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经常了解各行业、各单位会计核算、经济管理的情况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让学生在真实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磨练,并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使其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得到根本性提高。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2]朱建国:《会计教育》.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8月

  [3]张 前: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会计之友,2001年3月

  [4]刘忠玉:会计信息化,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大趋势.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8月

【本科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相关文章:

本科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探讨论文12-08

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析论文10-24

会计理论技术创新模式的论文12-2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创新论文10-26

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论文12-26

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创新分析论文04-10

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模式及其创新06-18

本科会计教育改革与创新论文04-16

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的应用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