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时间:2021-01-22 10:48:51 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我要投稿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1】

  【摘 要】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方本科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 实践教学 改革研究

  一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颇,影响实践教学开展

  由于传统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在教学资源、人员、资金配备等方面,都向课堂理论教学倾斜,使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虽然很多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也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数,然而仍有很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践教学被普遍弱化。

  3.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影响实践教学开展

  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由于高校的教师多数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这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也没有到企业、工厂进行生产实践,导致实践教学能力较弱。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从企业中外聘的教师,他们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很难把专业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4.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产学研合作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但是,地方本科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校和业界还没有很好地联合,形成合作育人机制。

  学校未能很好地通过实习、实训、科研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养成;二是学校也没有发挥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形成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的合作局面;三是在学校和业界合作过程中,学校要求业界为自己服务、支持自己的多,而学校为业界提供服务的少,教师的应用性科研能力还很不足;四是缺少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政策和机制。

  学校缺少有效地引导和鼓励教学部门和教师积极与业界联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措施。

  二 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

  1.遵循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实践教学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择业、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注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面向不同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

  因此,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强化面向地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2.遵循教学资源整合原则

  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和改变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的总和”。

  促进教学资源整合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原则,这其中就包括整合校内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等多方面的资源。

  3.遵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发展原则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要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构建,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由高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模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高校的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中具有特定办学层次和类型的教学型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实用性与应用性知识教育为主、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发展思路与策略”,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也应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特色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 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理念,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一个延续,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切入点。

  对于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而言,实践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要更新实践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整合单一性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积极探索工程性、研究性和个性化实验。

  同时,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开设与单一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与课程群相对应的实验课,以及独立开设的实验课三类实验课程。

  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并把操作使用先进仪器设备作为本科实验教学的“必修课”。

  在实验课程安排上,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教学顺序,不仅有理论课之后的实验,也有理论课之前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

  在教学方式上,探索“少台套、大循环”的教学模式。

  传统实验教学实行“多人、多台套”,不仅耗费大量的设备资源和资金,而且实验教学也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实行“少台套、大循环”模式教学,不仅降低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学生探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开放式管理。

  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延长开放时间,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进行实验,同时依托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做实验,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复修正试验方案、研究现象与分析试验结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计、研究环境,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教学组织上,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

  为强化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各院系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配备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实验项目开发和实验教学组织。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更应具有较强的产学研合作能力。

  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改革中去。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一支质量过硬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学校应聘请企业或工厂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教师找出企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差距,及时了解生产一线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可靠的信息。

  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应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既具有高超的专业工作技能,又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和注册(或工程)师这两种角色或两种能力与素质在教师身上的整合。

  4.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建立“全员参与、全员监控、全面评价”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员参与”指在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过程中,从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从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到教师、学生都是教学质量的责任人,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主体和参与人;“全程监控”指对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建设,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离校等,并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或项目的不同分类设计不同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全面评价”指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仅涉及教、管、学等各个方面的内部质量评价,还涉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社会机构评价、同行专家评估等社会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要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成为一项制度化、长期化的常规性工作,要建立一个涵盖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系统,开通教学质量监控网页、专用邮箱和监控电话,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全校师生反映的教学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与高效化。

  5.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第一,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成立由学院教授和企业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专业需要聘请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让他们在模块化课程的某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上进行教学以及参与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第二,结合实际,毕业论文“真题真做”。

  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注重与工程实践、生产、社会相结合,还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题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力求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争取做到“真题真做”。

  第三,校企共建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校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场地,出台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来学校,与学校共建实验室。

  这样既可以改善实验室条件,又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还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推进校企双方多出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本科院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欣韵.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

  [2]王建民、谢芳.实践教学指导[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40

  [3]张铟.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初探[J].南洋理工学院学报,2009(4):103~106

  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论文【2】

  摘 要:实习基地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

  分析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和意义,结合我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路,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实习基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实习基地 建设 产学研 改革思路

  目前,素质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心。

  如何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

  优质的实习基地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专业实习,提高专业实习质量、就业率和产学研全面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地方本科院校飞速发展。

  然而高校在人数飞速增加的同时,高校的实习基地建设速度并没有随着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也有一定程度的冲击。

  这些导致了实习基地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人数剧增,而实习基地建设没有跟上

  这样实习分组人数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实习流于形式,采用参观型实习,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只有一人讲解,学生实习根本起不到理想中的成效。

  2.实习指导教师人数不足,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随着高校扩招,很多新进的青年教师也是扩招和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下进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的。

  而高校传统理念是重理论、轻实践,往往会指派一些年轻教师充当实习指导老师。

  这些指导老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工作经验不够丰富。

  这样导致了学生实习质量不高,学不到东西。

  3.企业对学生实习缺乏积极性

  企业考虑到技术保密性和生产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往往把实习当做一种负担,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

  以往的一些企业实习基地,都是靠领导关系或者是校友等人为因素左右。

  国外企业承担了学生实习,政府会在税收、年检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而我国缺乏社会制度来约束企业参与大学生实习,因此企业对参与大学生实习缺乏动力。

  另外,由于实习经费、人身安全等原因,各高校对学生校外实习也采取尽量压缩的方针。

  平时跟企业联系较少,只是在实习前做简单的交流,缺乏对实习内容系统性的安排。

  学生实习学不到系统化的实习内容,造成了实习教学质量不高。

  二、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地方本科院校因为办学质量、办学经费等因素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是建设前提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有限。

  实习基地建设应该秉着实用性原则,不要盲目建设没有实际用途的实习基地,也不要过高配置建设实习基地。

  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的建设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要保证教学质量,要能为学生实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所开设的实习项目要能满足实习教学需求。

  2.产学研模式,合作双赢是保障

  实习基地建设要推动产学研发展,校外实习基地要做到合作双赢,双方共同受益才能保证实习基地长远稳定持续发展。

  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企业参与到高校学生实习。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会接受学生来企业实习。

  因此只有让企业真正受到益处,才能激发和调动企业参与学生实习中来。

  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利用高校师资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同时高校承担企业员工的培训进修任务,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素质。

  而企业承担高校学生实习基地任务,协助高校完成学生实习任务。

  同时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技术攻关,高校完成科研课题任务,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力,双方共同受益。

  3.实习效果是关键

  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能否学到东西,学习效果怎么样,是建设实习基地成败的关键。

  高校与实习基地平时要多联系,多探讨制定学生实习的大纲,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全面建设的基础上,高校要重点立项支持,建设重点、示范实习基地。

  三、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路

  目前的社会形势使得实习基地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适应社会形势,更好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更好的加强实践环节建设,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已经是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难题。

  以下是结合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阐述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思路。

  1.推动制度建设,强化规范实习基地管理

  只有稳定、规范的实习基地,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才能保证学生按照规定完成实习内容。

  我校根据多年实习经验制定了《湖南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规范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内容。

  各院系根据专业制定了符合专业特色的实习基地建设办法和管理办法。

  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实习内容,使得实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行。

  学生学到扎实的实践知识。

  2.产学研模式,建立合作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高校、学生形成了互为资源要素的供求关系。

  企业需要高校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高校和学生需要企业提供实习基地,以助人才培养。

  校企结合,产学研模式能互惠双赢。

  高校具备较高的理论优势、人才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人才输入。

  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科研上一些技术难题。

  高校的科研成果也可以优先在实习基地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同时,实习生可以在校把企业的一些项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校依托岳阳兴长有限公司,建立的石油化工实习基地,收获颇多。

  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与实习基地开展横向项目的立项,鼓励教师将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来改革原有课程计划教学内容,让学生与社会近距离融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设置合理的实习项目,充实实习内容

  实习项目的好坏是决定实习效果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设置合理的实习项目,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实习项目的制定要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同时要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在实际操作中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还要具体结合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

  还可以鼓励学生把毕业设计结合到实习中去,企业的一小部分工作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通过企业严格的审查,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这也是一种考核,来检验学生的实习情况。

  4.充分发挥一切资源,推动重点示范实习基地建设

  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同时还可以把一部分实验课时不多、设备利用率低的实验室作为实习基地来建设,两者兼顾。

  可以利用原有设备供学生实习使用,一方面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率,另一方面为高校节约了办学成本。

  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示范实习基地中去。

  高校还可以开设重点教改项目来完善重点示范实习基地建设。

  四、结束语

  实习基地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组成部分。

  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特色结合本校专业实际情况大力建设优质的实习基地。

  我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建立了一批稳定、优质的实习基地。

  为我校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同时推动了地方产学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顺寿,曹其新.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1-13.

  [2] 王启广.实习教学改革与能力培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69-70.

  [3]杨镇光.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366-368.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论文01-26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教学论文03-27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03-27

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论文12-26

工程教育认证的地方高校本科论文教学管理论文03-26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10-29

高校本科文秘教育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11-16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培育机制研究论文10-28

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论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