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肺部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临床病理

时间:2021-02-12 14:59:44 本科毕业医学论文 我要投稿

肺部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临床病理

  肺部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临床病理【1】

  【摘要】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巨大孤立性纤维瘤 病例资料、术后切除组织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情况,并进行术后随访。

  结果28例中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34阳性24例,CD99阳性16例,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19例,Bcl-2阳性6例,另4例SMA阳性,3例Actin阳性表达。

  术后21例生存,未见肿块复发,1例死于心肌梗死, 6例失访。

  结论肺孤立性纤维瘤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治疗方式,且术后预后较好。

  【关键词】 肺; 孤立性纤维瘤; 临床特点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间皮下纤维组织起源的良性肿瘤, 又称局限性纤维性肿瘤或间皮下纤维瘤。

  肺部孤立性纤维瘤是SFT肺部常见表现,因其早期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临床诊断具有一定难度。

  为探讨肺部巨大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治疗28例肺部巨大SFT病例,以此为SFT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28例肺部巨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术前穿  刺活检确诊16例。

  男性13例,女性15例。

  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5.15±11.67)岁。

  9例以胸背部隐痛为首发症状,7例表现为胸闷气短,4例咳嗽咳痰,3例出现呼吸困难,5例出现空腹血糖降低,1例有远端骨关节肥大,3例无任何症状。

  1.2病理学检查方法肿瘤组织均经 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同时采用即用型 Envision 二步 法,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苏木精对比染色,并对标本的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选用抗体包括 CD34、Vimentin 、CD99、 Bcl-2、Actin 、Calretinin、SMA。

  1.3阳性结果判定抗体阳性反应细胞呈棕黄色,CD34 、Vimentin 均为胞质染色,Bcl-2、CD99为膜染色。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切除肿瘤,术中探查见病灶位于左肺下叶9例,右肺中叶 5例,右肺下叶 14例。

  瘤体直 径7~29 cm,平均直径(17.68±5.24)cm。

  22例可见一血管蒂与相应肺组织相连,肿块活动度良好,于蒂根部以直线切割器切除病变,肺组织一侧血管缝扎。

  另6例因与肺组织粘连明显无法完全剥离,联同肺组织行肺叶切除4例,肺楔形切除2例。

  术中出血量50~350 ml。

  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25±2.16)d。

  术后常规病理显示:良性 20例,恶性8例。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CD34阳性24例(85.71%),CD99阳性16例(57.14%),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19例(67.86%),Bcl-2阳性6例(21.42%),另4例(14.29%)SMA阳性,3例(10.71%)Actin阳性表达。

  2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

  28例患者中21例生存,术后未见肿块复发,1例死于心肌梗死,6例失访。

  3讨论

  孤立性纤维瘤,1931 年由Klomperer和Rolin首次提出,被认为是一种起源于间皮下纤维结缔组织的梭形细胞软组织 肿瘤[1]。

  该类肿瘤分布较为广泛,多见于浆膜器官,如胸膜、腹膜及后腹膜,也可见于浆膜腔以外器官,如肺内、眼眶、纵隔、肝脏等。

  临床中SFT多为良性,恶性SFT约占20%[2]。

  SF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相等,发病原因尚未明。

  肺部巨大孤立性纤维瘤是孤立性纤维瘤病在肺部的特异性改变,指肿瘤直径>7 cm的肺部孤立性病变。

  因早期肺部SFT常无典型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查胸片时发现,伴随肿瘤不断增大,可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及咳嗽。

  本组28例患者中14例以胸背部不适、胸闷及咳嗽咳痰症状就诊。

  部分肺部巨大SFT患者随着瘤体增大,也可产生非胰岛素瘤性低血糖症(Doege-Potter syndrome),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导致低血糖症[3]。

  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出现空腹血糖降低,但未见低血糖性昏迷。

  也有学者报道,SFT可出现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导致杵状指[4] 。

  本组有1例。

  SFT组织病理学特点:大体上,良性SFT通常为单发,边界清楚,且有完整包膜的带蒂肿块,光滑或有圆形隆起,肿瘤可有包膜,切面灰白或偶为黄褐色、灰红,有束状、编织状、旋涡状条纹,形态类似子宫的平滑肌瘤[1]。

  恶性SFT则多表现为部分或不带蒂生长,常伴有局部出血坏死及周围器官浸润。

  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所构成,细胞核形态不  一,呈类圆形或梭形,边界不清,肿瘤细胞与胶原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细胞密集区与疏松区,两者交替存在,被纤维间质分隔,密集区内常可见到核分裂象,部分区域富于间质血管,类似血管外皮瘤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