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

民居的导游词

时间:2022-10-01 01:36:45 导游词 我要投稿

民居的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

民居的导游词范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民间建筑化石”夕佳山民居做客,我叫**,是大家此次在夕佳山民居的景点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或者*导。今天我们将领略夕佳山民居的耕读文化,今天的游览路线是:前厅、堂屋、客厅,然后大家自由游览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我们在前门口集合登车。

  夕佳山民居修建于明万历四十年间,经过清、民国时期的几次大的修葺,至今保存完整。民居的主人是在湖光填四川时入住四川的,那大家知道湖光填四川的家庭标志是什么吗?大家就充分发挥你们那发现美的眼睛吧。

  关于夕佳山民居名字的由来,我这里有一个传说,传说在明万历四十年间,江川入夏的黄氏家族修建的夕佳山民居,民居的主人黄应江在民居后面种了很多桢楠树,这些树木长大后引来了几百只白鹭安营筑巢。每到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一群群白鹭飞回树林,黄应江看到这么美的境况,就把民居命名为“夕佳山民居”。这也印证了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句。

  我们现在到前厅了,大家看这里的门,这是很精致的木门,有着“十四抹,二十八扇”雕花带窗式木门。在中门两侧四扇门上的雕刻图案,分别是“渔、樵、耕、读”,除了刀法简练,色彩艳丽,它们蕴含的内容,更是意味深远:渔,是寓意不要竭泽而渔,做事要留有余地;樵,是就俞伯乐、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告诫我们世人知音难寻,要珍惜我们的友谊;耕,借用大舜劝人农耕的故事,意思是万象更新;读呢,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梨山攻书的典故,体现了当时人们“唯有读书高”的处世立身思想。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当时民居主人的处世思想和农耕文化对他们的影响。

  好了,各位游客,请大家往前走,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民居的重点建筑—堂屋。堂屋是作为祭祀、议论重大事情和举行隆重仪式的地方。大家看堂屋的门楣上“伯仲增辉”匾额,是黄氏的亲友所赠。堂屋的大门是传统的“三抹六扇”雕花木门,还记得我刚才问的湖光填四川家庭的标志吗?对,这就是其中一个。在这里还供奉着湖北来的移民们视为命脉的宝物,就是他们祖辈的遗骨,还有他们家乡的泥土。大家看,这就是神龛,其实,我们一般很难看出这个神龛的精妙之处,那究竟这精妙之处在哪儿,请大家仔细看看这神龛上面的几个字,“天地君亲师位”。这几个字的笔法都遵循从古至今的固定规律,那就是“天不顶一,地不离土,君不开口,亲不闭目,师不并肩,位不挤立”。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崇尚习俗在祭祀习俗中的集中反映。可以这样说,民居主人的祭祀活动深深地印上了农耕文化这个烙印。祭祀时,不仅有丰富的祭祀品,而且主人在早上要敲钟三下,并在口中念“创业难”,晚上,敲四下钟,并在口中念“守成不易”,通过这个祭祀活动也勉励子孙要艰苦创业,谨慎守业。在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一下“朝三暮四”这个词的历史渊源了。传说,在洪武四年,朱元璋设专门人员每天早晨五更在谯楼山吹三遍号角,并高唱:“为君难,为臣难,难也难”。晚上起初更时在谯楼上吹四遍号角,并高唱:“保家难,保身难,难也难”。不久,朱元璋朝三暮四的“警示号角”和“唱喊”便深入民心。后来,西南边陲的百姓每天敬神时也沿袭了朱元璋的“警示号角”,也就是民居主人每天的“朝三暮四”了。

  好了,在参观完民居的重点建筑,请大家跟着我继续往前走,接下来我们就到古时候等级分明的客厅了。

【民居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有关民居的导游词10-06

客家民居的导游词样本10-05

客家民居的导游词范例10-05

客家民居的简单导游词10-05

客家民居导游词模板10-05

豫西窑洞民居10-07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10-05

民居建筑文化的传统与开发10-05

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10-05

贵州苗族民居建筑与规划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