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论文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与对策

时间:2021-02-10 09:10:24 大专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与对策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与对策【1】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与对策

  摘 要:近年来,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和种子产业的发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速度明显加快,新品种层出不穷,几乎每年都有一批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因此,当前种子工作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否则有些品种可能还未推广就被淘汰,造成科研成果的浪费。

  本文阐述了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对策,对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应用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问题;对策

  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一大批优质、高产、稳产和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出现在种子市场中,既丰富了种子市场,也为农民选择良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新品种推广工作中一些环节未做到位,有明显增产潜力的新品种并不能很快为农民所接受,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1.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1.1老品种退出市场难

  目前,在一些地区种子市场中销售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其推广年限有的可以追溯到20年前,但因一些种子企业没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所以一直使用这些老品种,这是老品种迟迟退不出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之一。

  另外,部分地区因自然条件特殊,一些老品种虽然没有高产的优势,但在早熟稳产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从而获得一些农民的认可,这是老品种退出市场难的另一个原因。

  1.2品种来源多,农民选择难

  种子经销商通过与大型种子企业签订代理协议,取得该企业专利品种在本地区的代理权,引进不少未经在本生态区试验、示范而任其夸大宣传的新品种,甚至有的未经审定、认定的品种也纷纷上市,造成同一作物经销品种往往可以达到四五十个,让购种农民在众多品种面前无所适从,难以放心选择,只能听任经销商单方面的夸大宣传,从客观上影响了适应性强、产量表现突出的新品种的推广。

  1.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发挥不充分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是农技推广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在职技术人员熟悉本乡(镇)的农业生产情况,因此在新品种推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在近些年的良种推广中,一些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偏重追求利润,即重点宣传、推销让利高的种子企业,客观上造成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主导品种与大田生产以及农民用种上出现断层。

  1.4优良新品种价格普遍偏高

  绝大多数新品种是《种子法》颁布实施后审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价格比普通品种高许多。

  以玉米种子为例,普通品种市场价一般为5~7元/kg,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市场价达到13元/kg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元/kg。

  多数农民在选择种子时对新品种的高价难以认同,仍然选择价格低廉的老品种。

  1.5农技推广部门对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大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新品种的最终使用者是农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和育种手段的不断提高,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投入市场,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新品种缺乏足够的认识,接受缓慢,致使许多新品种在推广阶段得不到及时推广而失去价值。

  实践证明,新品种多点试验示范是大面积推广的重要途径,为此,作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主体的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做好种子的试验示范工作。

  但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难以对区划品种进行多方位、大面积布点试验示范,无法让更多的农民在短期内对新品种有较深的认识。

  2.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采取的对策

  2.1加大新品种的宣传力度,健全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最终主体是农民。

  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建立农民科技书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依托种子推广管理部门信息和技术优势,广泛引进近年来省内外投放市场的新品种,通过试验,严格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再进一步延伸向各乡(镇)的示范点进行多点示范。

  对示范成功的品种,通过报纸开辟专栏,电台、电视台设立专题节目,还可以印发宣传资料以及结合“三下乡”活动到农村进行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尽快使新品种深入民心,并在大田生产中得到全面使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作用。

  2.2完善品种更新机制,尽快消除品种多、乱、杂现象

  根据各地不同地生态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主推品种与搭配品种的合理布局,按照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制定退出机制,逐步消除品种多、乱、杂现象。

  每年夏收和秋收前组织农业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推广部门各进行1次夏秋作物的现场观摩,认真评估,选出主推品种,确定退役品种,取消品种使用终身制,使品种数量在生产上保持合理水平的动态平衡。

  2.3增加投入,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

  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新品种多点大面积示范工作,并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种子管理部门的新品种示范推广职能。

  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新品种进行大规模多点示范,做到县有中心示范区,乡有示范点,村有示范户。

  这样,可使新品种零距离展示在农民面前,使农民对新品种有及时而准确的'认识,从而增强示范效果,为下一步推广打好基础。

  2.4强化推广方式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实践证明,新品种示范展示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用户提供了直观评价新品种的平台,是加快新品种推广的有效途径。

  目前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中,今后,在新品种推广中要不断创新机制和方法,在抓好粮食作物示范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瓜果蔬菜等高效作物的示范展示,特别是设施栽培技术的宣传推广,对农机的宣传要突出品种效应,把农技、农机、种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示范。

  要让真实可靠的种子信息进村入户,科技入户重点应该是种植高效作物的农户,这些农户更注重投入产出比,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术。

  2.5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其农技推广职能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是最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是新品种推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要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增拨人员经费,吸收农技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彻底改变目前乡(镇)农技中心人员不足、技术老化、经费偏少的现状,以进一步强化其基层推广职能,使新品种推广形成网络,让农民尽快用上适合本生态区域的优质、高产、高效品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2.6对新品种增加补贴

  良种补贴是国家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其目的有3个:一是推广良种,增加单产,提高产量,促进高效农业发展;二是改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推动科技创新。

  由于政府对新品种实行授权生产经营,使拥有新品种权的企业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从而提高了育种者的积极性。

  针对新品种价格偏高的问题,政府可在原有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在新品种开始推广的最初1~2年再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以相对降低专利品种的价格,逐渐消除农民对种价高不愿增加投资的心理,一旦农民对新品种有了充分的认识便可自然接受,从而使新品种得到快速推广。

  2.7充分利用种田大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农技推广部门应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与有代表性的种田大户建立联系,对其进行有关新品种、新种法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使他们对新品种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从而积极使用新品种,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综上所述,引进推广新品种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新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品种推广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把新品种变为生产力,变为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必须认真搞好新品种推广工作。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摘要:阐述了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对策,对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应用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问题对策

  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一大批优质、高产、稳产和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出现在种子市场中,既丰富了种子市场,也为农民选择良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新品种推广工作中一些环节未做到位,有明显增产潜力的新品种并不能很快为农民所接受,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1.存在的问题

  1.1老品种退出市场难

  目前,在一些地区种子市场中销售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其推广年限有的可以追溯到20年前,但因一些种子企业没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所以一直使用这些老品种,这是老品种迟迟退不出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之一。

  另外,部分地区因自然条件特殊,一些老品种虽然没有高产的优势,但在早熟稳产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从而获得一些农民的认可,这是老品种退出市场难的另一个原因[1]。

  1.2品种来源多,农民选择难

  种子经销商通过与大型种子企业签订代理协议,取得该企业专利品种在本地区的代理权,引进不少未经在本生态区试验、示范而任其夸大宣传的新品种,甚至有的未经审定、认定的品种也纷纷上市,造成同一作物经销品种往往可以达到四五十个,让购种农民在众多品种面前无所适从,难以放心选择,只能听任经销商单方面的夸大宣传,从客观上影响了适应性强、产量表现突出的新品种的推广[2]。

  1.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发挥不充分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是农技推广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在职技术人员熟悉本乡(镇)的农业生产情况,因此在新品种推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在近些年的良种推广中,一些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偏重追求利润,即重点宣传、推销让利高的种子企业,客观上造成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主导品种与大田生产以及农民用种上出现断层[3]。

  1.4优良新品种价格普遍偏高

  绝大多数新品种是《种子法》颁布实施后审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价格比普通品种高许多。

  以玉米种子为例,普通品种市场价一般为5~7元/kg,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市场价达到13元/kg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元/kg。

  多数农民在选择种子时对新品种的高价难以认同,仍然选择价格低廉的老品种。

  1.5农技推广部门对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大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新品种的最终使用者是农民。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和育种手段的不断提高,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投入市场,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新品种缺乏足够的认识,接受缓慢,致使许多新品种在推广阶段得不到及时推广而失去价值。

  实践证明,新品种多点试验示范是大面积推广的重要途径,为此,作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主体的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做好种子的试验示范工作。

  但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难以对区划品种进行多方位、大面积布点试验示范,无法让更多的农民在短期内对新品种有较深的认识。

  2.对策

  2.1加大新品种的宣传力度,健全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最终主体是农民。

  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建立农民科技书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依托种子推广管理部门信息和技术优势,广泛引进近年来省内外投放市场的新品种,通过试验,严格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再进一步延伸向各乡(镇)的示范点进行多点示范。

  对示范成功的品种,通过报纸开辟专栏,电台、电视台设立专题节目,还可以印发宣传资料以及结合“三下乡”活动到农村进行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尽快使新品种深入民心,并在大田生产中得到全面使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作用[4]。

  2.2完善品种更新机制,尽快消除品种多、乱、杂现象

  根据各地不同地生态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主推品种与搭配品种的合理布局,按照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制定退出机制,逐步消除品种多、乱、杂现象。

  每年夏收和秋收前组织农业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推广部门各进行1次夏秋作物的现场观摩,认真评估,选出主推品种,确定退役品种,取消品种使用终身制,使品种数量在生产上保持合理水平的动态平衡。

  2.3增加投入,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

  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新品种多点大面积示范工作,并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种子管理部门的新品种示范推广职能。

  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新品种进行大规模多点示范,做到县有中心示范区,乡有示范点,村有示范户。

  这样,可使新品种零距离展示在农民面前,使农民对新品种有及时而准确的认识,从而增强示范效果,为下一步推广打好基础。

  2.4强化推广方式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实践证明,新品种示范展示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用户提供了直观评价新品种的平台,是加快新品种推广的有效途径。

  目前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中,今后,在新品种推广中要不断创新机制和方法,在抓好粮食作物示范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瓜果蔬菜等高效作物的示范展示,特别是设施栽培技术的宣传推广,对农机的宣传要突出品种效应,把农技、农机、种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示范。

  要让真实可靠的种子信息进村入户,科技入户重点应该是种植高效作物的农户,这些农户更注重投入产出比,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术。

  2.5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其农技推广职能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是最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是新品种推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要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增拨人员经费,吸收农技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彻底改变目前乡(镇)农技中心人员不足、技术老化、经费偏少的现状,以进一步强化其基层推广职能,使新品种推广形成网络,让农民尽快用上适合本生态区域的优质、高产、高效品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2.6对新品种增加补贴

  良种补贴是国家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其目的有3个:一是推广良种,增加单产,提高产量,促进高效农业发展;二是改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推动科技创新。

  由于政府对新品种实行授权生产经营,使拥有新品种权的企业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从而提高了育种者的积极性。

  针对新品种价格偏高的问题,政府可在原有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在新品种开始推广的最初1~2年再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以相对降低专利品种的价格,逐渐消除农民对种价高不愿增加投资的心理,一旦农民对新品种有了充分的认识便可自然接受,从而使新品种得到快速推广。

  2.7充分利用种田大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农技推广部门应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与有代表性的种田大户建立联系,对其进行有关新品种、新种法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使他们对新品种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从而积极使用新品种,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蓝海,吕富棠.我市玉米新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种子科技,2010(2):18-19.

  [2] 杨大勇.当前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12.

  [3] 杨冬华.农业新品种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下半月,2009(12):59.

  [4] 赵玉山.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推广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J].科学种养,2010(2):4-6.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与对策】相关文章:

探析推广农业经济管理与技术的对策论文03-15

农作物种子的加工与贮藏技术02-13

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对策论文03-26

农作物病虫害成灾特点与防治措施02-13

我国税制改革与对策06-17

畜牧兽医防疫现状与对策07-16

网络安全风险与对策02-11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策论文03-21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与对策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