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论文

大宗淡水鱼养殖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2-10-05 19:53:12 大专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宗淡水鱼养殖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大宗淡水鱼养殖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1】

  摘 要:当前在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中,绝大部分的养殖模式已改用投喂配合饲料养殖,通过科学调整混养比例可大大节省养殖成本,笔者在乡镇养殖一线总结淡水鱼养殖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淡水鱼;病害;防治

  1 鲢鳙鱼白皮病

  1.1 鲢鳙鱼白皮病的具体症状

  这种病症的死亡率非常高,多发生在夏季,发病初期,群鱼浮起,尾鳍上出现白斑,通常是外伤或尾柄处出现白色病灶,之后会迅速发展到背鳍与臀鳍基部,出现溃烂,一部分病鱼会出现头部朝下,尾鳍朝上,与水面近似垂直,随即死亡。

  一旦身上出现白斑,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结果。

  1.2 鲢鳙鱼白皮病的预防方法

  保持水质清新,多投喂高品质饲料;在捕捞、运输等操作时,注意避免擦伤鱼体。

  1.3 鲢鳙鱼白皮病的治疗方法

  用溴氯海因全池泼洒,浓度:0.3~0.4g/m3;用五倍子(中药)全池泼洒,浓度:2~4g/m3。

  2 爱德华氏菌病(红头病、暴头病)

  2.1 爱德华氏菌病的表现症状

  初期表现为部分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游,随后的2~3d内,病鱼头顶部出现充血并不断扩大,部分严重病鱼头盖骨裂开,脑组织裸露,悬垂在水中,失去平衡,继而死亡。

  2.2 爱德华氏菌病预防方法

  鱼苗下池第7~8d左右,无论有无车轮虫,用防治纤毛虫的渔药杀虫1次。

  2.3 爱德华氏菌病治疗方法

  镜检是否有纤毛虫,外用杀虫药,饲料中添加多维(维生素K3粉)+三黄散+芳草纤灭+青莲散+芳草菌尼+复方强力霉素+地锦草,每天1次连喂5d。

  3 细菌性烂鳃病

  3.1 细菌性烂鳃病的表现症状

  病灶是出现在鳃盖骨的内表面,充血、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鳃丝边形成略圆形的透明白斑块状。

  病情控制后可见到原病灶边缘逐渐清晰,健康部分颜色复原,最后坏死部分脱落,在鳃瓣留存缺损部分,康复后可部分愈合。

  3.2 细菌性烂鳃病的预防方法

  做好消毒工作,鱼种放养时用2%食盐水浸洗5min。

  3.3 细菌性烂鳃病的治疗方法

  五倍子全池泼洒,水体浓度:2~4g/m3。

  4 肠炎病

  4.1 肠炎病症状

  病鱼腹部膨大,体色变黑,腹部显红斑,肛门外突,红肿,剖开腹部,有很多腹腔液。

  病鱼失去食欲,离群缓游,不久死亡。

  4.2 肠炎病的预防方法

  适当稀养,勤换新水。

  定期用药物如大蒜素、三黄粉等和微生物添加剂(主要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拌饵投喂。

  4.3 肠炎病的治疗方法

  采用大蒜素或鲜大蒜汁拌饵内服投喂,或土霉素药饵投喂,以每kg饲料拌土霉素0.05g为标准,连用7d左右即可。

  5 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

  5.1 症状表现

  水霉菌适宜的繁殖温度22℃以下会可迅速繁殖,感病初期病鱼并无异常表现,在约2~3d左右,病鱼伤口长出层层白色丝状菌落,镜检可见伤口粘满水霉菌,随后,菌丝很快蔓延扩散到全身。

  5.2 水霉病的预防方法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操作力求细致、耐心,勿使鱼体受伤,适度稀放,不收集受了伤的鱼作亲鱼。

  5.3 水霉病的具体治疗方法

  2%~3%食盐溶液浸浴5min,或以0.5%~0.6%食盐水较长时间地浸洗。

  400g/m3食盐加400g/m3小苏打或0.2~0.3g/m3亚甲基蓝或10~15g/m3生石灰,治愈率可达96%。

  6 白点病(小瓜虫)病原:多子小瓜虫

  6.1 白点病症状

  小瓜虫的幼虫浸入鱼体的皮肤或鳃丝组织后,吸取鱼体营养,引起组织分泌大量黏液。

  病鱼的体表肉眼可见一个个小白点,开始发病时,体表、鳍基部略见发红,病鱼呆滞于池底或堆积在鱼池的角落,继而白点出现,逐渐增多,严重时,体表形成一层白膜,皮肤发炎,拒食,多从鳍条边缘开始腐烂,最后导致死亡。

  6.2 白点病预防方法

  小瓜虫,适宜的水温为15~25℃,<10℃和>28℃发育停止,28℃以上时幼虫极易死亡,因此升高水温可预防小瓜虫病。

  小瓜虫幼虫24h找不到寄主即死亡,但目前已发现在28℃以上水温中有白点病发生;做好鱼池及鱼体消毒;防止池水过度污浊,此为白点病引发的重要原因。

  0.4g,连用5~7d。

  淡水鱼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2】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淡水鱼的养殖面积和产量逐渐扩大与提升,但养殖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比如淡水鱼容易发生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文章介绍了淡水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并且分析了发生原因,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病害,增加生产效益。

  关键词:淡水鱼;常见病害;原因;防治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将本市的淡水鱼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一对一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其在近3a内发生的病害,分析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结果

  淡水鱼的常见病害包括白点病、水霉病、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爱德华氏菌病和鲢鳙鱼白皮病。

  发生原因主要是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喂养方法不当,养殖户缺乏养殖知识等。

  3 讨论

  3.1 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的原因

  在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

  微生物、病原体感染。

  微生物和病原体会导致养殖区内的淡水鱼受到干扰,进而使鱼类的健康受到影响,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是常见的微生物和病原体。

  受到病原体感染后的鱼类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充血等,其发生部位在淡水鱼的身体表面,主要就是鱼口、体侧、背鳍。

  与此同时,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率,感染该病的鱼会向整个鱼群传播疾病,进而导致养殖者的经济损失严重[2]。

  喂养方法不当。

  大部分养殖户在养殖淡水鱼的过程中,并未采用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法。

  除此之外,一些养殖户不仅使用的饲料较为单一,还随意对各种小杂鱼进行投喂,并且没有形成一个规律,未控制投放量,经常造成鱼类消化不良,甚至会引起淡水鱼消化不良,导致其体内堆积大量脂肪和肝脏,不会对鱼类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

  近几年,我国引入和研发了许多先进的淡水鱼养殖技术,然而许多养殖户其实并不了解养殖知识,导致淡水鱼很容易发生各种病害。

  3.2 淡水鱼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3.2.1 白点病

  该病的病原是小瓜虫,当其幼虫浸入鱼体腮丝或皮肤组织后,会吸收鱼体营养,盗贼组织大量分泌黏液。

  肉眼可观察到病鱼体表有许多小白点,最初发病时,鳍基部与体表略微发红,病鱼在鱼池角落堆积或在呆滞于池底,接着出现白点,数量增加,严重时体表出现一层白膜,鱼的皮肤发炎,不吃饲料,腐烂通常是先从条边缘开始的,最终病鱼死亡。

  为预防该病,养殖户要了解小瓜虫的特点,其适合在温度15~25℃间的水中生存,一旦超过28℃或不足10℃均会停止发育,而且幼虫在超过28℃的水中死亡率很高,所以将水温适当升高能起到预防白点病。

  小瓜虫幼虫离开寄主的时间只有24 h,一旦超过就会死亡,然而现阶段已经发现,温度超过28℃的水中仍然可能发生白点病,所以养殖户要定期为鱼体和鱼池消毒,避免池水太过污浊,这也是导致白点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3.2.2 水霉病(白毛病、肤霉病)

  水霉菌适合在低于22℃的温度中繁殖生长。

  病鱼在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通常要到2~3d 之后,病鱼的伤口上有一层层的白色丝状菌落长出,经过2镜检可发生水霉菌粘满了伤口,接着霉丝就会向全身蔓延和扩散。

  为预防该病,养殖户要使用石灰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洁,一定要耐心、细心操作,避免伤害鱼体,适当稀放,受伤的鱼不能选作亲鱼。

  一旦发病后,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在较长时间内采用0.5%~0.6%食盐浸洗病鱼,或者在2%~3%食盐溶液中进行5 min浸浴。

  在400g/m3 食盐中加入10~15g/m3 生石灰或0.2~0.3g/m3亚甲基蓝或400g/m3小苏打,可达到96%的治愈率[3]。

  3.2.3 肠炎病

  该病的症状主要是病鱼肛门红肿、外突,腹部有红斑,体色变黑,腹部膨大,将腹部剖开,发现有大梁腹腔液。

  病鱼食欲不振,离群缓游,很快死亡。

  为预防该病,养殖户要勤换水,并且适当稀养,定期在投喂的饲料中拌入微生物添加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和三黄粉、大蒜素等药物。

  发病后,养殖户可在饲料中拌合土霉素药、鲜大蒜汁或大蒜素投食,每千克饲料中加入0.05g土霉素,用药时间大约7d。

  3.2.4 细菌性烂鳃病

  病灶生长于鳃盖骨的内表面,病鱼会出现充血、腮丝边有近似圆形的透明白斑块形成,间断组织发生腐烂。

  控制病情后可发现病灶边缘略显清晰,健康部分恢复原本的颜色,坏死部分逐渐脱落,留存在腮瓣的缺损部分在康复后有所愈合 。

  为预防该病,要加强消毒,放养鱼种时先浸洗于2%食盐水中约5min左右。

  在治疗时要用全池泼洒五倍子,使水体浓度达到3g/m3左右。

  3.2.5 爱德华氏菌病(暴头病、红头病)

  该病的症状表现随病情进展而变化。

  初期一些病鱼食欲不振,离开鱼群独自游走,接着2~3d后,病鱼头顶部发生充血且逐渐扩大,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头盖骨裂开,裸露脑组织,在水中垂悬,平衡感差,最终死亡。

  为预防该病,将鱼苗放入水池约1周后,采用防治纤毛虫的渔药进行1次杀虫。

  发现病鱼后要进行镜检,观察有没有纤毛虫,将地锦草、复方强力霉素、芳草菌尼、青莲散、芳草纤灭、三黄散和多维加入饲料中,每天喂1次,连续5d,同时外用杀虫药。

  3.2.6 鲢鳙鱼白皮病

  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通常在夏季发病,初期症状主要是群鱼浮起,有白斑出现在尾鳍上,白色病灶出现在尾柄或外伤处,并且逐渐向臀鳍与背鳍基部发展,尾鳍向上,垂直于水面,很快就会死亡。

  如果病鱼身上有白斑出现,很可能整个鱼群都受到感染并死亡。

  为预防该病,要定期换水,使水质保持清新,经常投喂高品质饲料,进行运输和捕捞时,不要擦伤鱼体。

  为治疗病鱼,要全池泼洒溴氯海因,达到0.3~0.4g/m3的浓度,全池泼洒五倍子,达到2~4g/m3的浓度。

  综上所述,许多原因会导致养殖淡水鱼发生病害,养殖户要针对具体的病害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日常养殖工作中,要把握好各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要注重鱼类水生环境的调控。

  淡水鱼的生长发育是以良好水质为基础的,为了使养殖效益提高,养殖者要构建安全、稳定的水环境。

  将定期将水底淤泥清除干净,并加强消毒,以免水中藏匿微生物和病原体。

  投放鱼苗前,先检查养殖条件,保障鱼的生活环境梁良好。

  在各种病害的高发季节,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结合使用中草药类型的药剂,以免二次污染水体;要科学选择喂养方式,合理搭配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要积极改善水质,控制好放养密度、混养安排等。

  参考文献

  [1]殷守仁,姜志强,徐立蒲,等.淡水鲨鱼的生态特性及其常见病害与防治[J].水产科学,2013(4):24-26.

  [2]庄树文,吕冬云.银龙鱼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黑龙江水产,2015(4):33-36.

  [3]陈志民,杨敬锋,彭晓琴,等.珠海市斗门区水产品病害网络诊断与防治系统算法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5(17):9348-9349,9378.

【大宗淡水鱼养殖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相关文章: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10-26

观赏凤梨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08-11

大白菜病害的发生及防治10-05

道岔常见病害调研报告01-06

风信子的病害虫害防治知识10-05

文竹的养殖方法04-27

冬青的养殖方法10-26

钱串子的养殖方法10-26

佛甲草的养殖方法10-26

玉树的养殖方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