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毕业论文

应急通信需求

时间:2021-05-27 13:41:40 电大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应急通信需求

  应急通信就是支持应对突发事件的通信,加强应急通信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需求。

  应急通信需求【1】

  摘 要:应急通信是用于支持应对突发事件的通信,不同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不同阶段、突发事件中的不同群体对应急通信的需求是不同的。

  本文主要针对应急因素分析应急通信系统功能,并分别对突发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和不同突发事件对应急通信的需求进行了相应分析。

  关键词:应急通信;需求;分析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重大自然灾难频繁: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1月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

  这些灾难的发生后通信中断或瘫痪,导致救援延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应急通信建设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所谓应急通信就是支持应对突发事件的通信,加强应急通信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需求。

  1 应急通信系统功能分析

  应急通信不是单一的通信方式,它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急需求的一组通信方式。

  应急是指就对紧急突发事件,也就是由谁来应对哪种突发事件,以及在突发事件的哪一个阶段如何应对这种突发事件。

  应急所包含的因素有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类型,什么程度和如何应对等。

  实施应急通信的主体是人,这里主要包括不同层级组织救援的领导者(指挥者),专业抢救人员,民众;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用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可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过程和应对方式又分为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的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抢救、突发事件事发生之后的恢复重建。

  由此可以看出,满足应急需求的通信系统应该具备支持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监视和预测、支持地方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支持灾区最高指挥员实施现场指挥、支持现场抢救、支持灾区群众对外通信等功能。

  2 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对于应急通信的需求

  事先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尽可提前发出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预测,尽快发现和证明灾害已经发生。

  对于地震、水灾、火灾、疫情、恐怖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用于支持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监视和预测应急通信系统,主要通过国家纵向管理各级政府监视和测量本辖区是否发生了突发事件,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横向管理,监视和测量相关职能力面是否发生了突发事件。

  对于地方性的刑事案件、政治动乱、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用于支持地方多发突发事件的日常应对监视和预测通信系统,主要通过辖区独立管理或与相信区域协调配合,利用固定电话、传真,移动电话等完成报警、处警业务。

  上述两类系统传输的数据业务量大,质量要求高,且要求保密性强。

  3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支持抢救工作的应急通信需求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首先是抢救,抢救工作需要广泛的协作、是一种相对短期的、高强的群体工作,此时应急通信系统主要满足支持支持灾区最高指挥员实施现场指挥、现场抢救、现场情况转播、灾区群众自救和呼救和灾区群众对外通信的需求。

  应急通信系统应能够为现场开设的指挥所提供固定电话、会议电视、图像等业务,满足最高指挥员对整个灾区抢救力量的指挥,同是能够与中央及附近的政府、部队保持联络;为各抢救群体提供移动电话业务,用于现场抢救领导与协调;根据需要将军区现场情况及实况或通过录像向外转播;满足灾区群众发送呼救信号和对外联络的需求。

  4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支持恢复重建工作的应急通信需求

  突发事件之后,在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基本温饱之后,将转入恢复重建工作。

  在恢复重建初期,部分外地支援力量还需继续在灾区开展工作,此时仍然需要部分应急通信系统支持。

  在复重建初中后期,主要依靠本地自力更生,原有公用通信系统得到恢复,可心满足支持灾区的恢复远建工作,这时不再需要应急通信系统。

  5 不同突发事件对应急通信需求

  应急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应急用户群体对应急通信的需求,它主要体现在通信业务量的大小上,而不同应急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应急通信保障方法和措施有很大不同,其需求也不尽相同。

  像交通事故等类似应急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和损失都较小,对通信基础设施基本上不会造成损坏,此时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只需保障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现场的通信畅通即可。

  但像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广、破坏程度大,可能使通信基础设施本身遭受损坏而造成通信中断,首先需要通过应急手段保障指挥通信畅通。

  而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来说,波及面广、影响范围大,虽然不会对网络基础设施造成损害,但在一段时间内通信量会急剧增加,给网络承载能力带来最大压力,应急通信保障工作要及时疏通事发地区的业务流量,保障重要的指挥和灾情信息及时可靠地传递。

  由以上分析可见,要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应积极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情畅通。

  破坏性地震的应急通信需求与应用【2】

  摘要:通过分析Ms5―6、Ms7―8及Ms8以上地震案例造成的地面通信受损规律,剖析不同震级地震应急通信的主体通讯业务,针对目前地震行业的通信技术系统现状,探讨了地震应急通信开展方式。

  关键词:破坏性地震;应急通信;地面通信;卫星通信

  引言

  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以保障救援、紧急救助、灾害评估等得以顺利进行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总称为地震应急通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会对地面通信手段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破坏的程度因地震等级、地理环境等因素而异。

  地震应急工作将产生大量灾情信息、救灾决策意见等,前后方的各种信息交流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一个重要环节,震后的应急通信至关重要。

  研究破坏性地震造成的地面通信破坏规律,探讨应急通信的相关应用,对震后的应急通信工作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主体通信根据传输载体由地面通信设施及卫星通信构成,地面通信设施作为常用的通信方式具有便捷、覆盖广、资费低等特点,但在破坏性地震中,地面通信设施往往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卫星通信具有全球覆盖性,环境要求较低,不受灾害、气候等因素影响,而且安全、稳定等特点。

  对比两者的特点可以看出,破坏性地震的应急通信工作应结合使用两者,研究如何更合理搭配使用,对提高应急通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林智慧,李磊民,2007;郭宝,高谦,2007)。

  随着通信技术的逐步发展,震后的应急通信手段日趋完备,同时地震工作者对应急通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通过“九五”、“十五”的建设,地震行业的应急通信技术系统逐步完善,为震后的应急通信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

  在破坏性地震达到一定程度时,地震行业需开展灾区现场的灾害评估、预测、监测、救援等工作,虽然各项工作对应急通信的要求不一,但总体来看应急通信的主要业务包括语音通信、数据传输、视频会议。

  研究如何应用地面通信与卫星通信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应急通信业务的保障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李大辉等,2001)。

  1 地震对地面通信的影响及卫星通信需求分析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对灾区的通信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地震使通信磁场受到影响;(2)地震造成通信设备的损坏;(3)震后灾区的通信量激增,通信设施超负荷运转,通信成功率降低。

  地面通信设施包括通信机房、基站、光纤、节点、宽带等,无线网络包括GPRS、CDMA及近年发展起来的3G业务。

  1.1 Ms5―6地震的通信状况总结与分析

  笔者选取2003年以来云南省发生的5~6级地震震例进行地面通信设施破坏的统计分析,见表1。

  可以看出:(1)GPRS、CDMA等基本承受不了海量数据的传输业务,3G业务应引入使用;(2)语音通信基本正常,但在烈度VII度以上区域存在一定盲区;(3)地面网络基本正常;(4)应急通信主体依托地面通信,卫星通信可作为极端条件下的备用手段。

  1.2 Ms6―7地震的通信状况总结与分析

  对2003年以来云南省发生的Ms6~7地震震例进行地面通信设施破坏统计分析,见表2。

  可以看出:(1)地震造成的地面通信破坏比重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低烈度区地面通信能保持基本正常;(2)CDMA、GPRS基本不可支撑海量数据传输业务,电信3 G业务在低烈度区可正常使用;(3)语音业务除高烈度区外,基本能正常使用;(4)地面网络在VII度及以下区域基本正常;(5)Ⅷ度及其以上区域需要卫星通信支持。

  1.3 Ms7~8地震的通信状况总结与分析7~8级地震均会造成灾区在数天甚至更长时间内的通信彻底瘫痪。

  如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一耿马7.6、7.2级地震和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O级地震,分别导致澜沧、耿马、丽江3个县城通信完全中断。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2级地震致使灾区通信中断,而周围地区通信量激增为平时的50倍,通信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日本政府动用自卫队机载卫星系统才将灾区信息传出。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造成杂多、襄谦县电信固定网不通:全州44个c网基站中有22个基站退服,218个小灵通基站中有209个退服;中国移动:全州98个基站有34个正常、64个阻断;中国联通:全州联通基站37座(其中3G基站4座),地震造成15个基站退服(其中3G基站1座)(李永强等,2007)。

  经紧急修复,震后第二天,主要区域的通信能保持基本正常。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1)地震造成的通信设施破坏范围较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震后恢复效率明显提高;(2)语音业务在极灾区大范围中断或拥堵,通信成功率偏低;(3)无线网络在早期的地震中基本不可用,在近年来的地震中3G通信可起到一定支撑作用;(4)地面网络极灾区属于瘫痪状态,紧急修复后可有限使用;(5)对卫星通信具有较大依赖性。

  1.4 .8级以上巨震的通信状况案例――汶川地震

  据不完全统计,在汶川地震中受损的有线交换局为616个,无线基站累计受损16 507个,传输光缆损毁达10 960皮长公里。

  由于突发的巨大通话量超过了交换设备的设计极限值,四川全省移动通信的3个交换机全部阻塞,许多人不得不通过短信的方式和家人联系。

  在地震中,共2 300个移动通信基站受损,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通信完全中断,几大通讯运营商的网络全部告急。

  由上可得出推论:在8级以上巨震的影响下,极灾区的通信业务遭受毁灭性破坏,基于地面通信设施的蜂窝移动电话、地面宽带、无线宽带等业务处于全面瘫痪状态。

  语音、数据、视频会议通信业务全面依赖以卫星信道平台为主的通信保障。

  2地震行业应急通信技术系统现状

  随着“十五”项目建设,地震行业已初步建立涵盖全国20多个省(市)的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主要建设以云南、四川、新疆、甘肃为代表的车载集成式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以及以山西、山东、广东等为代表的箱体式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师向华等,2009;姜立新等,2004)。

  从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主体构成来看(图1),应急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应急通信的语音、数据、视频会议三大业务来看,系统的主体通信方式可概括为:

  (1)VSAT卫星通信:利用亚太lV号卫星信道资源,带宽8 M,支撑视频、语音、数据通信的各项业务。

  (2)海事卫星通信:包含MINI―M4、BGAN一500等终端,支撑语音为主,数据为辅的业务应用。

  (3)亚星语音通信终端:支撑语音通信。

  (4)北斗移动通信:以国内的北斗卫星为通信信道的定位、文传系统,支撑定位、简单文本信息传输等业务开展。

  (5)CDMA/GPRS:逐步被3G技术取缔,支

  撑语音、数据、视频会议业务。

  (6)地面网络:包括目前国内各大运营商的地面宽带网络,支撑数据、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