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交通体系完善工作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06 00:10:14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交通体系完善工作调查报告

  交通的问题是我国近几年发展一直存在的,交通问题该如何解决?交通体系如何完善?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交通体系完善工作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了解!

交通体系完善工作调查报告

  一、交通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对外交通现状及主要问题

  区对外交通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公路有杭甬高速、104国道贯穿东北部,杭金衢高速纵贯东部,杭金03省道、03省道东复线贯通南部区域,机场快速路连接、城区到国际机场,绕城公路把与连为一体,还有大桥、大桥、大桥、二桥、下沙大桥沟通南北两岸;铁路有铁路和铁路通过全区;航空有国际机场坐落其中;水运有运河与、富春江、浦阳江流经区内。总体看,的对外交通已形成了“水、陆、空”并举,公路纵横交错,与紧密相连的格局。近年来,随着城市职能的重新调整和定位,客运、货运的大量增加,的对外交通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1、流量增加,道路建设相对滞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境和内部的交通流量大量增加,公路建设不能与公路运输需求同步协调发展。造成车多路少的局面。

  2、过境交通量较大

  沪杭甬地区内部交通网络仍不完善,尤其是沪甬缺乏便利联系带来巨大的过境交通压力,同时,市位置偏西北,与省内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的联系给带来大量的过境交通压力问题。

  3、路网布置不尽合理,公路网技术级别偏低

  在的公路网中,低等级道路、乡道占的比例较大,同时,公路网规划弹性不足,公路两边发展迅速,拓宽的预留区域较小,路网升级、加密的难度大。

  4、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公路负担重

  近年来,水运占货运量的比例约3%,由于航道等级较低,水运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另外,铁路运输比例也在下降。这就导致公路运输量迅速增加。

  (二)城区交通现状及主要问题

  近年来,主城区道路按照“内成网、外成环”的建设思路,新建、扩建了市心中路、金城路、路、路、路、风情大道等多条高规格的市区道路,逐步形成了主城区的交通主干道网络,城市大框架基本确立。同时,为缓解城区“两难”,加密路网,畅通节点,先后实施了路、西路、路、路、路、路等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完成了市心中路与路交叉口下穿人行遂道、城区西通道、鸿达路公铁立交工程以及潘水南苑和路南端等多个停车场建设。到2006年底,我区城市道路总长达到226.3公里。但随着机动车特别是小汽车数量地迅速增加,城区道路拥堵现象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

  1、城区南北向交通存在瓶颈

  在南北向交通上,因受北干山山体制约,通行能力受到限制。市心路作为南北向主要道路,承担了大量的车流,使市心南路不堪重负;路因部分路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不分流,通行能力有限;工人路交通状况较好,但在其南端有铁路道口,至路处存在交通节点,使工人路在连接新、老城区通行上作用不大;通惠路因承担了部分交通道路职能,过境车辆较多,负担也较重。总体看,南北向的道路,特别在老城区段,通行不够顺畅。

  2、部分路段、路口拥堵比较严重

  老城区很多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杂行驶,道路岔口众多,导致通行能力低下。特别是沿路的学校、商场、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出口,成为道路交通的节点。目前城区最为拥堵的路段主要有市心路市心广场段、市心路人民医院段、市心路潘水路段、人民路百尺娄段、路路口、通惠路北山路口等。

  3、上下班、上下学成为堵车高峰期

  据统计,居民出行具有两个明显的峰值,早高峰时段为7:10——8:10,晚高峰时段为16:30——17:30,分别占全天出行总量的21.59%和13.10%,成为堵车高峰期。而在城区一些学校门口,如劲松小学、人民路小学、体育路小学、洄澜小学、湘师附小,在上学和放学时段,接送车辆集中,拥堵问题更为突出。

  4、车辆停放影响道路交通

  据统计,06年底我区汽车保有量已突破十一万辆,而城区各类停车泊位只有一万只,停车场严重不足。而部分停车场又因种种原不能充分利用,甚至一些被挪做它用。道路成为了天然停车场,使原本较窄的道路更为狭窄,此现象在商业繁华地段最为突出,最终使静态交通影响了动态交通。

  二、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市交通状况,从本质上讲,是交通设施与该交通设施上人、物流量这一对供需矛盾作用的结果。因此,分析存在的交通问题,需从交通设施和人、物流量两方面入手。

  1、交通设施的建设跟不上上路汽车数量的增长

  近几年,道路建设力度不减,道路长度和面积增加较快,城区各类停车泊位也达到了近一万只;但另一方面,汽车保有量增长却更快,短短几年,已突破十一万辆,而且增长势头依然强劲。道路与停车场的建设成果很快被迅速上升的上路汽车量所抵消,造成道路、停车场在建,而交通拥堵、停车问题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越来越突出。

  2、对外交通分割城市严重,与区内交通相互干扰

  区对外交通设施较多,城区地块被分为零散的区域。除了铁路外,线、萧萧联络线分别穿越城区和整个城区北部新区,对整个道路系统造成了较大影响。绕城高速公路有三分之一在区,104国道、03省道、杭金衢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机场高速铁路也在城区通过,路和通惠路仍承担部分过境交通。大量过境交通穿越市中心区,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交通秩序混乱,堵车现象频繁。

  3、特殊地形带来交通瓶颈

  特有的地形和行政区划,使本地公路网存在严重的交通“蜂腰”。就建成区而言,由于受到山体的阻隔,老城区和区之间的路网更是集中在北干山、西山之间几百米的地方,交通瓶颈现象明显。

  4、城市功能布局影响了交通

  由于城市集聚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区城市商业中心和人口密集区基本都处于老城区。很多商业中心本身就沿城市交通主干道布局,商业街区对人流的滞留性和城市干道对人流的疏散性形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例如,路商业城段上排布着建材、五金等市场,对路的交通影响很大。主要的发展腹地在北面,老城区的商业功能不能成功转移,也带来了很多交通流量。

  5、道路功能性质不分明

  路和通惠路作为城区中心地段的道路,仍承担部分过境交通;市心路是联系城区南北的主要干路,既要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保障机动车的行车速度,又要满足市民为方便购物而需横穿道路的基本要求,两种功能性质产生的矛盾难以解决,其后果是严重影响道路和中心商业区功能的正常发挥。

  6、交通管理缺乏系统措施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在城市交通上,有效、系统的交通组织、管理非常重要。特别在老城区,在道路扩建难度很大的情况下,进行交通组织、管理尤为重要。目前我区在对各交通节点的交通组织和疏导上缺少系统措施。道路违章现象较多,出租车随意上、下客的问题较严重。在静态交通上,汽车占用城市道路的现象较为突出,而另一方面,部分停车场建而不用,或没有充分利用,形成了资源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道路交通“雪上加霜”。交通管理部门虽然也进行了多次整治,但往往在整治过后依然如故,缺少长效管理措施。

  三、交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几乎所有的城市,在机动化高速发展时期,都存在交通拥堵的现象。良好的交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城市持续和谐发展。城市交通的发展,要达到“畅通”、“易达”的最终目标,既要缓解交通拥挤和减少出行时间,又要确保人和物能够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交通总体发展目标为:加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一个包括发达的对外交通系统、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的交通管理系统的优质、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根据上文对交通体系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在交通体系的完善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要将交通体系建设上升到城市发展规划的高度,坚持交通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十分重视建设时序问题,以交通设施建设引导城市土地开发。

  2、要有综合的观念、城市的理念、区域的概念,对交通体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枢纽规划等来指导交通设施的布局、建设和管理。

  3、要注重区域协调。加强同周边地区,特别是、滨江的对接,同时加强“一港四区”的内部连接。

  4、要注重对外交通系统与对内交通系统的衔接和有序组织,避免相互干扰。

  5、整个行政区划存在“蜂腰”现象,而老城区与新区之间更是受北干山、西山的分割。要根据这一特点,对的交通瓶颈和老城区地块的交通进行专门研究、重点突破。

  6、坚持以人为本、建管并举。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因此,在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另一方面,在建设交通设施以满足车辆通行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交通需求的管理。

  四、对策措施

  (一)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城市交通问题首先是城市功能布局问题。

  1、的四大发展平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世纪城、区块,要加快建设速度、发展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岗位、完善配套设施,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真正做到集约型建设、网络式发展,减轻主城区的人口、交通等压力。

  2、增加区块用地的混合性,实现城市经济功能和空间的多样化,使居民在较小范围内,可完成生活、工作、娱乐等活动,减少机动车使用量。

  3、针对老城区交通较为拥堵的现象,按照“降低密度、转移功能、改善环境”的总体要求,将一些行政、金融、商贸等功能转移到交通环境较好的城市新区。同时,对老城区建设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建筑面积,有效疏解老城区功能,缓解老城区道路交通压力。

  (二)加强交通规划研究

  对交通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编制层次分明、配套齐全的系列交通规划,既要有原则性、框架性的“纲”,同时也要有操作层面的“目”。当前重点要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火车站地区规划(南站规划)、城区快速路网规划、山口地区规划、非机动车交通规划,使的交通体系建设科学系统、有章可循。

  在编制交通规划的同时,要对交通设施建设时序进行重点、专门研究。交通设施建设时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规划的实施、建设的效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内容,突出重点、有序实施,尽快建立起结构合理的路网系统、换乘方便的交通枢纽、组织有序的交通体系。

  (三)优化路网,疏通节点

  1、公路建设

  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根据“城乡联动、水陆并举、南北呼应、区域协调”的建设方针,打通交通结点,以线带面,全力提高城乡公路网的便捷性和通畅性。

  1)、城乡联动:规划建设功能清晰、干支结合的三个层次的区内公路网络。第一层次为沟通城区到各镇、并贯通区内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的快速通道,由一级公路构成,形成区内公路主骨架。推进交通“十大工程”,提高干线公路、水路的通行能力。第二个层次为镇际间的主要县乡公路,由二级公路构成,形成区内公路的次骨架。该层次是一级网络的补充和配套,起到支撑和分流作用。今后几年,主要将完成对衙坎线、戴尖线等10余条线路的改建或新建,基本形成“九纵十横一绕”的格局。第三个层次为镇、村之间的农村公路,将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构建网络庄农村公路体系。今后几年,将全面实施联村联网工程和镇界桥梁改造,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条件,为开辟农村公交二级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更加便利。

  2)、水陆并举:目前已拥有较为发达的公路、航空和铁路运输体系。但是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船舶运输吨位偏小,运输成本高,运输能力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未发挥其运量大、运价廉、占地少、环境影响小的优点。据调查,仅“四化”企业和已在落户的几家企业目前的年货运量就已达1000万吨以上,公路运输压力已非常大。因此,今后几年,在持续保持公路建设投入管理的同时,将全力加大水运建设推进力度,分担公路网运输压力。

  3)、南北呼应:一是实现江南江北呼应。老城区与隔江相望,故其地理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加强南北交通呼应的力度必须大力发展以桥梁和隧道为主的管道式交通。今后几年,九桥、十桥、八桥及庆春路过江隧道等省、市重点工程将陆续建成或开建,要做好各项工程段的前期协调和配合工作。二是实现区内南北呼应。我区东部为水网河谷平原地形,在“十五”期间通过1918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三横三纵”的网络式公路骨架。今后几年,重点要做好现在网络的优化延伸,实施红十五线三期、塘新线延伸等工程。我区南部为典型的丘陵地形,骨干公路主要依托南北向几条主动脉及分支,所以必须集中力量提高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其中西大道四季大道段工程的建成,将进一步拉近与主城区的距离,西大道义桥互通至次坞段工程的建成,将有效改善西南区域到的交通状况。东大道新街至红垦农场段工程的建成,将使03省道东复线和红十五线之间的瓶颈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形成全线72公里的一级公路。

  4)、区域协调:一是实现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协调。今后几年,我区过境高速公路将达到5条,分别为杭甬、杭金衢、绕城、机场高速和通道。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多建互通,计划新建互通7处,到“十一五”末使地方公路与过境高速的上下互通达到18处,拉近与大城市的距离。其中,杭金衢高速公路浦阳互通工程的建成,将进一步解决南片对外交通高速化问题,对南片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争取在明年春节前后实现竣工通车;滨二路的建成,将使通道和江东大桥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改善江东、、世纪城、奥体中心等区块的外围交通条件。二是实现区域内部三大组团间的协调。将对区域间交通实行分流,在加快主城与副城、组团和区块的对接中充分发挥干线公路的交通走廊作用。全力推进“三快”工程,使与临浦、瓜沥、义蓬三大组团的公路交通更加快捷。目前至瓜沥、临浦快速通道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技术前期阶段,头蓬路也正在积极规划之中,它们的建成,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增强主城区与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提供良好的交通道路条件。

  2、城区道路建设

  按照“内成网、外成环”的原则,根据“主攻南北、贯通干线、延展东西、完善路网”的道路建设方针,注重区域协调,加快南北道路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实现城区内部交通的有序、畅通。

  1)、加强区域间的连接

  世纪城要按照已编制的规划,加快实施与主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接的道路建设。同时,充分利用开发的契机,结合地铁1号线的建设,加快确立该区块的路网结构,并实现与滨江区路网的沟通。

  2)、加快南北道路建设

  要尽快建设多条南北向通道,分流和在地铁建设时替代市心路的交通功能。工人路北伸、南伸工程,西河路和工人路全线整治工程,路北伸、南伸工程等尽快实施。通惠路作为城市主干道,要进行全线整治,可以全线做高架,作为城区内南北向的主要快速路。

  3)、确立快速路网系统

  城市快速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的特点。作为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应尽快完善快速路网系统。快速路网系统可以加强城市各功能区块和组团之间的联系,可以屏蔽过境交通,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区交通的影响,可以快速疏解出城交通,调节城市路网交通量。目前《区快速路网规划》已进行编制,该规划涉及城市发展的框架,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科学设计,定稿后尽快组织实施。

  4)、疏通交通结点

  研究表明,在相同截面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只有道路的三分之一。同时,一条道路上存在结点,将影响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在交通体系规划中,对结点要进行单独、重点研究。目前城区的主要交通结点基本都集中在老城区和老城区周边,分别有市心路路口、市心路人民医院段、市心路潘水路口、西山道口、崇化道口、路路口、路商城中路口、通惠路站前路口、江寺路文化路口等。这些结点的疏通有立交、交叉口渠化等方式,其中有的已经实施了下穿立交,如市心路路口,有的正在实施,如崇化道口、路路口。

  5)、老城区非机动车道建设改造

  在2002年底,曾对城区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进行了出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在区常住人口出行方式中,自行车(含助动车)占45.62%,步行占占37.92%,两者占了总出行方式的大部分。因此,在进行交通规划研究和道路建设中,要充分考虑非机动车的交通问题,特别在道路相对狭窄,商业流量大的地方,要对非机动车的交通进行倾斜,适当限制机动车的进入。

  (四)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以城乡公交一体化为目标,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全面完善三级公交网络。

  1、全力推进与公交一体化。公交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对区内公交资源的整合、与公交的对接,构建市区一体、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在2007年年内,加强宣传,进一步坚定推进公交一体化工作的决心,为全面推进一体化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扣清底子,理清资产关系,把握职工思想脉络;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订出台比较成熟的政策和实施方案。二是2008年春运工作结束后,立即开始方案的实施,争取尽早完成整合与对接工作。

  2、全力推进“公交优先”。广泛开展“公交优先”思想的宣传活动,采取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领域的群体进行“公交优先”的宣传教育,使“公交优先”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共识;制订完善《区城乡公交近期发展规划》和《交通系统公交优先实施细则》;以“资源共项,公铁一体”为方针,新建城区新客运中心站;完成瓜沥、河庄、益农、党湾、楼塔、义桥、衙前7个公交客运站;使全区公交站场设置率达到100%;新建93只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并使公交场站和配套设施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建设计划,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努力改变公交站场严重不足的被动局面;继续优化、调整区内公交线网,推广旅游观光线、小区巴士线路等新线种;全面推广公交IC卡系统及区优待老年人乘坐公交车的规定,继续推行无人售票,不断提高公交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利用GPS、GPRS系统平台、行车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加强安全监控力度,提高市民的公交出行率和满意率,缓解城区交通。

  3、全力推进“村村通公交”。根据调研,目前区未通公交的行政村有83个,占全部行政村的20%。今后几年,拟以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原则,以新辟、延伸等方式,争取增开农村公交二级线路32条,争取到2007年年底全区行政村通公交率达到90%,到2008年年底实现全区行政村“村村通公交”。

  (五)加快停车设施建设

  1、结合交通枢纽,多形式发展停车设施

  停车设施又称静态交通设施,为车辆和乘客的到达提供服务。它与道路设施同等重要,规模适宜和布局合理的停车设施是交通畅达的基本保障,也是调节动态交通需求的重要手段。停车设施布局将对道路交通量分布以及方式选择生产重要影响。停车场的建设应结合交通枢纽,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老城区以集约用地为原则,建立多层立体停车场;另一方面,通过规划控制,在新项目开发时提前介入,在地块开发时同步建设公共停车场。同时,要重新恢复急需的停车场点,如三江超市地下停车场、二轻大厦地下停车场等。

  2、推进停车产业化,建立合理收费制度

  目前区正处在汽车产业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解决日益突出的停车问题,将汽车产业化和停车产业化做平衡发展,是摆在政府、经营者和市民之间的一道难题。以目前的停车而言,城市静态交通还处在一个相当被动的状态。首先是公共停车场点的设置应当符合停车需求。其次,对停车场建设应进行政策倾斜,停车设施的经营应当完全社会化,向私营业主开放管理权和经营权。第三,根据停车需求来确定停车收费,同时引进咪表,提高收费效率。第四,从严控制道路停车。

  3、整合停车资源

  建立停车数据总平台,对停车场点的分布进行统计,并在入城口、主要路段建立电子显示屏,及时反馈停车场点的停车情况。同时,停车需求量大的单位,应承担起停车责任,开放内部停车空间。学校在上、下学时段,应开放学校空间,在内部设立专门的地方,让家长停车等候,减少对外部交通的影响。

  (六)强化交通组织管理

  1、转变观念,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传统观念,如果出现道路拥挤状况,就要增加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容量来满足交通需求增长,这样单方面改变的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危害不小,必须转变为对交通需求进行管理以适应道路交通设施容量的全新观念。交通需求管理,就是通过减少或分散需求使供需平衡,保证交通系统有效运行。其实质是通过交通政策的导向作用,运用一定技术,通过行政收费、限入、禁入等手段影响交通参与者对交通方式、时间、地点、路线的选择,使需求时间、空间均衡化,以保持一定的供需平衡。

  一是根据我区道路交通情况,对上下学、上下班高峰期的一些商业街区,实施收取拥堵费、限入(乘员少的)、禁入等措施,抑制机动车上路冲动,分流、调节道路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二是实行城区外围分流。组织人员在通惠路、建设一路路口,03省道、来娘线路口,萧明线、塘下金转盘,风情大道、三益线路口,风情大道、闻戴线路口等分布于城区东、南、西、北的路口对过境车辆进行外围诱导分流。三是设立电子显示屏。在城区主要道路设立若干个电子诱导显示屏,显示交通实时动态及停车位等静态交通信息,合理诱导交通流,缓解各主要道路交通压力。

  2、完善信号灯系统

  在城区复杂路口设立父子信号灯,进一步规范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区智能信号灯系统改造,逐步将目前的单点信号控制建设成为线控式信号控制,即绿波带,以减少主要道路车辆停车等候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加强停车管理

  一是要共享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在城市停车管理中,拥有执法权的单位包括有交警和城管,交警主要负责人行道以外的车辆停放问题,城管主要负责人行道上的车辆停放问题。两个部门要共享交通管理信息平台,联合执法,以加大查处力度;二是要运用经济手段,鼓励使用地下停车场,减少路面停车,最大限度提高各类停车场的利用率,缓解“停车难”矛盾。

  4、四小车整治工作

  研究制定城区“四小车”整治工作方案,针对城区三轮摩托车(包括三轮电瓶车)、燃油助动车、营业人力三轮车及装有动力装置的有证残疾人专用车,采取“区镇街联动、以镇街为主,统筹安排、分层明责,适时适度、分步推进”的办法;着眼于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立足于帮的方式;实行车辆置换和安置就业同步进行的措施,对不同对象实施不同的经济补偿、安置措施和保障政策,做到既体现政府的关心爱护,切实保障企业和车主(车工)的合法权益,又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交通体系完善工作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试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10-26

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10-26

探究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完善论文10-08

完善我国失业人口统计体系的思考论文范文10-08

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精选15篇)12-28

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方案范文(精选13篇)01-02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策略论文10-09

探究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问题及路径论文10-09

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通用15篇)12-30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