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我市南部山区开发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1-04-13 15:49:52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我市南部山区开发的调查报告

  前段,市政协经济委与**、**、**、**、**5市县政协和市农工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中小企业局、市农业银行、市农业发展银行等14个部门联合开展了一次关于我市南部山区开发调研活动。这次调研,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区域发展和市委提出的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综合了解我市南部山区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快开发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我市南部山区开发的调查报告

  一、我市南部山区开发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市山区涉及5个县市,35处乡镇,总面积3981平方公里,总人口138万人,分别占全市的25%和16%。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秘书网网址:6636.bak.cn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山区开发做了大量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现已完成绿化荒山68万亩,改造坡耕地54万亩,修建道路3600公里,建成林果基地39万亩,打机井2400多眼,建水库塘坝890多座。通过连续多年大搞山区综合开发,有力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2008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2元,比1992年增加2841元。

  南部山区开发关系到全市经济能否实现全面平衡和跨越式发展,但目前我市山区开发仍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我市大部分山区土层薄,砾石多,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有的就是荒山秃岭,且水源奇缺,地下水位深,取水困难,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加之交通闭塞,基础设施不配套,开发的制约因素较大。

  (二)投入不足,扶持政策力度不够。近些年来,全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山区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日益显露。由于山区开发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的成效,少数干部主观上缺乏开发的主动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未能拿出应对之策,存在面上发展不平衡。

  (三)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山区的多数镇、村种植业所占比重较大,工副业水平低,畜牧业仍是薄弱环节,农村市场经济不发达。有工副业项目的地方也普遍存在规模小、起点低的问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村级组织因为没有公共积累,无力兴办公益事业,无力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致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有的村至今未摘掉贫困的帽子,个别户仍需依靠救济渡过难关。

  (四)部分群众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滞后。据了解,在部分山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山区总人口的9.3%,初中文化的占3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5%,文盲半文盲还占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受教育成本日益加大,部分青少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又出现一批新的青少年文盲半文盲。因为文化素质低,致使山区群众视野狭窄,观念陈旧、保守,导致农业科技推广难,致富手段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

  二、进一步加快我市南部山区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形成加快南部山区开发的合力

  1、建立山区开发组织领导体系。市里要完善山区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全市山区开发的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各山区市县、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通盘谋划山区开发工作。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包靠制度。建立示范村、示范基地和样板工程,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并纳入山区各级干部工作实绩和任期目标考核。全市每年对山区开发工作进行一次调度和评比。

  2、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搞好山区开发,关键要稳定干部队伍。凡是在山区乡镇行政及延伸性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职工可适当上浮工资,每隔几年,固定一级;浮动工资可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当前要通过财政支持,切实解决在困难山区乡镇工作的干部职工的工资问题;对长期在山区乡镇工作,并担任乡镇主要领导职务且政绩突出的,可相应享受副县级有关待遇。加大对山区的扶持力度,出台包括税收减免、粮食补贴、群众就医和子女入学等方面新的优惠政策,帮助山区发展经济和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3、全社会大力支持山区开发。市直和市县各职能部门,都要围绕山区开发的整体规划,制定工作措施,实行重点倾斜,为山区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继续实施和强化部门、大企业包村扶贫制度。统筹安排山区开发与小康建设、扶贫攻坚、小流域治理、造林绿化、科技推广等工作。积极做好山区开发的项目服务,具体指导帮助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努力为山区开发多办实事。加大对山区开发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宣传山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和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明确思路,因地制宜确定山区开发重点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抓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选择一批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扶持,争创全国知名市场。进一步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围绕当地主导产品,鼓励引导国家、集体和个人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并进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进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长链条的产业,增强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升值能力,增加山区开发的后续效益。

  2、大力发展林果业。继续抓好山区丘陵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发展特色水果、名优品种,生产出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使林果业这一传统产业不断上档和升级。山区相当一部分土地水肥条件较差,种粮效益很低,应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引导群众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果,搞成经济林或用材林,以增加农民收入。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地,大力发展错季瓜菜、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作物等。

  3、大力发展畜牧业。挖掘山区的资源潜力,发展食草畜禽的特色养殖,加快适度规模的奶、牛、猪、鸭等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山区发展畜牧业,必须搞标准化生产,在建设标准化饲养场的用地、资金、技术指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4、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旅游业。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工商业,引导山区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对全市的山区旅游资源,市里要进行统一规划,加强各市、县之间的协调,尽量避免各自为战和无序竞争;现有景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功能,增强吸引力。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鼓励群众搞好矿产资源的开发。注重山区生态保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大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坚持以改善生产条件,搞好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山区综合治理和开发,并形成规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项目。同时,引导农民合理开发,长短结合,解决荒山开发布局散乱和盲目生产的问题,减少开发风险,提高开发效益。

  (三)创新机制,加大对山区开发建设的投入

  1、建立山区综合开发专项基金。市政府除每年安排的财政支农资金外,再安排一定的贴息贷款,利息可以由各级财政和农户按适当比例负担,并连续贴息3-5年,重点用于宜林山场的开发、特色龙头企业建设等。各市县必须投入相应的配套资金。

  2、市、县各有关部门加大对山区开发的投入。在充分利用好现有扶持开发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更大的投资支持。各级支持的项目和资金,除扶贫资金外,要按照统一投向、合理安排、渠道不变、捆绑起来使用的原则,纳入市山区综合开发建设年度计划,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重点开发项目的资金需求,做到专款专用。

  3、大力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引进、争取外资和社会力量投资山区开发。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搞好生态治理工程和重大山区开发建设项目。各金融部门不断增加对山区开发的贷款额度,其增长要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长率,特别落实好各类山区开发建设计划的贷款指标,最大限度支持山区开发。对已经承包或拍卖的荒山,在经营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限期治理,力争几年内见到成效;对尚未落实开发责任的,要尽快落实措施,放开限制,谁开发见效快谁先开发,并鼓励跨村跨乡跨区域开发。坚持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尽快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以及社会各界投资山区开发的良好格局。

  4、进一步完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山区引水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项目。大力支持帮助山区搞好道路、供电、通讯设施建设,在项目安排上实行重点倾斜,为山区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实施科教兴山战略,走科技开发山区之路

  1、组织好科技进山。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人员进入山区开展技术服务,实行定项目、定责任、定奖励,科技服务成果与报酬挂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技术研究推广中做出贡献的,大力表彰奖励;长期坚持在山区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相应提高物质生活待遇。

  2、抓好科技示范推广。山区各市县围绕山区开发,建设好科技示范园区,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市政府可选择部分园区进行重点扶持。建立健全县、乡、村、户四级科技推广网络,推动科技服务经济。

  3、拓宽山区人才培养渠道。立足于山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山区市县做到县有培训中心、乡有培训学校、村有培训场所。培训工作坚持“四个为主”即:期限以短期为主,形式以技能为主,内容以实用为主,方向以创业为主。每个青壮年农民达到掌握一两门创业致富本领,使农业新技术成果在山区开发中得以有效、广泛的应用。

  (五)强化就业机制,加快山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1、建立山区劳动力转移组织。要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关键一环来抓,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和有关市、县成立山区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或协调机构,摸清山区劳动力的底数,结合实际制定山区劳动力转移目标及规划,采取相应措施跟上指导,推动落实,加快转移步伐,力争“十一、五”末基本完成山区劳动力转移任务。

  2、合理调整村镇规划。山区人口分散,居住环境差,导致上学就医、水、电及道路设施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有的故土难离,观念陈旧,也影响劳动力的转移。因此,要做好群众工作,并合理调整山区部分镇村设置。人口适当集中,乡镇不宜过小。个别居住偏远、环境恶劣及住户稀少的村庄,可考虑整体搬迁。

  3、走多渠道转移的路子。打破就业壁垒,清理和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简化山区农民进城就业的手续;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保护用工双方权益,建立起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培训、输出、管理和权益保障“一条龙”服务的路子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www.gwxz.net,组建形成一种“输出一人,致富一家,输出一帮,致富一方”的良好工作格局;有关部门帮助在国内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发一批效益好、收入稳定的大中型企业作为劳务输出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定期规模性输出;积极拓展劳务合作渠道,实施多元化输出,鼓励和组织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山区农民走出国门,实现境外就业。

  4、落实培训转移保障制度。市县两级设立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强培训机构的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切实承担好山区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之重任。

【我市南部山区开发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我市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07-29

山区教师工作个人总结04-08

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2篇03-24

基于山区公路项目分析有效预防山区公路项目风险论文03-23

加快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研报告范文11-01

委托开发合同与合作开发合同的区别12-09

合作开发合同与委托开发合同的区别11-13

委托开发合同研究开发人的违约责任09-03

有关写给山区的慰问信4篇09-29

写给山区的慰问信汇编7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