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13 02:02:12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的调查报告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达到“个人形象如一面旗,工作热情如一团火,谋事布局如一盘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弄清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流、大政策、大环境,准确把握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解决影响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科学发展,促进改革大深化,开放大推进,工作大落实,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和谐,实现**的“二次跨越”。围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科技管理职能部门面对存在的问题该怎么办,如何解决,按照州委的统一布置,结合此次的学习活动,3月底4月初,单位主要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到四个县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认真调查研究了全州科技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的科技现状分析

  “十五”以来,**州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初见成效,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州委、州政府制定了《**州“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措施。各级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队伍自身建设也得到发展。全州共有科技管理机构5个;独立科研所2个;29个乡镇配备了科技助理员;全州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635人。

  (二)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进步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结合**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引进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术208项、科技成果156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五”以来,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44项,其中,省级项目55项,州级列项及配套项目289项;项目资金共投入1889万元,项目涵盖了农、林、牧、卫生、生物等大部分行业,一批科技项目已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开始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民族贫困地区科技综合示范项目所实施的优质稻、优质蔬菜、沼气、稻田养鱼、庭院经济、科学养猪等十多个种养业和能源开发示范项目,项目区粮食产量和人均经济收入均突破千斤千元,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取得了较好示范效果。

  (三)科学普及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积极组织开展民族贫困地区科技试验示范、科技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服务及科普阵地建设等科普创建活动,开展科技扶贫,有效提高公众科技素质。十五以来,共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4934场次,受训农民达84。7万人次,印发各类科技、科普实用技术资料10。2万份,共招收省级农函大班55个专业,74个单科班4525名学员,培养了一大批农村能人群体,广大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科技合作交流和专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举办云南**科技展洽会、组织参加云南省科技展洽会和省院省校科技成果洽谈会等形式,搭建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州内企事业单位先后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国林科院昆明资源昆虫所、云南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实施的云黄连、萝芙木、咖啡、漆油、木蜡、草果、老窝火腿腿源标准化示范等开发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产学研结合取得新突破。一期工程10万吨电解锌项目已建成投产,为把兰坪建成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专利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得到强化,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级干部的科技意识不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少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自满意识;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保守思想;求稳怕乱、怕担风险的畏难情绪;做事习惯于条条框框、按部就班,缺乏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胆略和气魄;遇到实际问题却一味强调客观原因;浮躁心态、工作不够深入、急功近利;学习理论和业务不够系统,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分析问题粗浅;考虑局部多、考虑全局少、发展理念不强。具体表现为全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引进、项目的推广上基层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重视不到位,常常持观望态度,致使一些成熟和适用于我州的科技项目,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

  按照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10年计划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要增至25084人,从现有人才状况分析,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数只有7251人,人才的需求缺口还比较大。实现增加现有人才总量的目标,特别是高尖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总量提升的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

  2、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我州现有的10635各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人数分别为60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07%,副高级职称596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6%,)、3753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5。29%)、6279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9。04%),显示出高级职称人数偏低,初级人才基数偏大。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数量的不足,目前缺乏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等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第三产业高层次的金融、商务、法律、外语、计算机、建设规划等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州严重缺乏大批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划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我州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严重影响,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3、人才分布亟待调整

  从专业技术人才隶属关系分析,州直机关人才量有1229人,虽然只占全州的11%,但集聚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各类从事职业人才分析,教育、卫生人才的数量为814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8%。我州是农业大州,各事业单位中农林牧渔人才总数995人,占人才总量的9。02%,占农业人口总量的0。27%,比重明显偏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仍偏低,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总量中,中级以上职称仅占人才总数的31。9%,研究生仅有11人,只占专业人才总数的0。1%;本科学历的有954人,也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8。64%。人才分布不均衡,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在“三次产业”第一线的人才较少,在所有制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单位人才占总量的比例高达90%以上。

  4、留住人才工作日益紧迫

  “十五”期间,**州人才外流严重,主要流向昆明等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高级职称人才,出现“流出不流进”现象,高级职称人才流出28人,中级人才流出127人,而调入的中高级职称的人才为9人。

  5、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政治边防的影响,**的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受市场经济大潮锻炼的人才较少,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个私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缓慢。

  6、人才队伍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

  全州人才总数占人口总数的4%,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为145人。

  (三)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调查中了解到我州公众科学素养接近零,全民受教育程度只为6。1年。而这其中已含受傈僳文教育人员。因此我州的很多农民不是文盲就是半文盲,这样,科学普及和适用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群众的接受能力也较弱,一些干部群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依然形成对自然资源,对国家的依赖思想严重,“靠山吃山、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观念还依然存在。不仅给我州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还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四)我州的各类企业创新能力低

  从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各类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很高,但我州的各类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客观制约因素多,难有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我州工业科技难以发展。

  (五)科技工作显示度不够。

  科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容易出现“政绩”工程,不少领导对科技工作“口号”重视,没有从人、财、物的资源上支持科技工作,导致科技工作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显示度。

  三、积极推进我州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1、人才总量

  按照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10年计划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要增至25084人,从现有人才状况分析,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数只有7251人,人才的需求缺口还比较大。实现增加现有人才总量的目标,特别是高尖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总量提升的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

  2、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我州现有的10635各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人数分别为60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07%,副高级职称596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6%,)、3753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5。29%)、6279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9。04%),显示出高级职称人数偏低,初级人才基数偏大。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数量的不足,目前缺乏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等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第三产业高层次的金融、商务、法律、外语、计算机、建设规划等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州严重缺乏大批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划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我州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严重影响,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3、人才分布亟待调整

  从专业技术人才隶属关系分析,州直机关人才量有1229人,虽然只占全州的11%,但集聚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各类从事职业人才分析,教育、卫生人才的数量为814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8%。我州是农业大州,各事业单位中农林牧渔人才总数995人,占人才总量的9。02%,占农业人口总量的0。27%,比重明显偏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仍偏低,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总量中,中级以上职称仅占人才总数的31。9%,研究生仅有11人,只占专业人才总数的0。1%;本科学历的有954人,也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8。64%。人才分布不均衡,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在“三次产业”第一线的人才较少,在所有制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单位人才占总量的比例高达90%以上。

  4、留住人才工作日益紧迫

  “十五”期间,**州人才外流严重,主要流向昆明等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高级职称人才,出现“流出不流进”现象,高级职称人才流出28人,中级人才流出127人,而调入的中高级职称的人才为9人。

  5、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政治边防的影响,**的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受市场经济大潮锻炼的人才较少,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个私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缓慢。

  6、人才队伍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

  全州人才总数占人口总数的4%,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为145人。

  (三)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调查中了解到我州公众科学素养接近零,全民受教育程度只为6。1年。而这其中已含受傈僳文教育人员。因此我州的很多农民不是文盲就是半文盲,这样,科学普及和适用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群众的接受能力也较弱,一些干部群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依然形成对自然资源,对国家的依赖思想严重,“靠山吃山、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观念还依然存在。不仅给我州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还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四)我州的各类企业创新能力低

  从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各类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很高,但我州的各类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客观制约因素多,难有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我州工业科技难以发展。

  (五)科技工作显示度不够。

  科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容易出现“政绩”工程,不少领导对科技工作“口号”重视,没有从人、财、物的资源上支持科技工作,导致科技工作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显示度。

  三、积极推进我州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1、人才总量

  按照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10年计划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要增至25084人,从现有人才状况分析,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数只有7251人,人才的需求缺口还比较大。实现增加现有人才总量的目标,特别是高尖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总量提升的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

  2、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我州现有的10635各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人数分别为60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07%,副高级职称596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6%,)、3753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5。29%)、6279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9。04%),显示出高级职称人数偏低,初级人才基数偏大。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数量的不足,目前缺乏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等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第三产业高层次的金融、商务、法律、外语、计算机、建设规划等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州严重缺乏大批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划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我州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严重影响,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3、人才分布亟待调整

  从专业技术人才隶属关系分析,州直机关人才量有1229人,虽然只占全州的11%,但集聚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各类从事职业人才分析,教育、卫生人才的数量为814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8%。我州是农业大州,各事业单位中农林牧渔人才总数995人,占人才总量的9。02%,占农业人口总量的0。27%,比重明显偏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仍偏低,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总量中,中级以上职称仅占人才总数的31。9%,研究生仅有11人,只占专业人才总数的0。1%;本科学历的有954人,也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8。64%。人才分布不均衡,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在“三次产业”第一线的人才较少,在所有制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单位人才占总量的比例高达90%以上。

  4、留住人才工作日益紧迫

  “十五”期间,**州人才外流严重,主要流向昆明等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高级职称人才,出现“流出不流进”现象,高级职称人才流出28人,中级人才流出127人,而调入的中高级职称的人才为9人。

  5、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政治边防的影响,**的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受市场经济大潮锻炼的人才较少,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个私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缓慢。

  6、人才队伍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

  全州人才总数占人口总数的4%,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为145人。

  (三)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调查中了解到我州公众科学素养接近零,全民受教育程度只为6。1年。而这其中已含受傈僳文教育人员。因此我州的很多农民不是文盲就是半文盲,这样,科学普及和适用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群众的接受能力也较弱,一些干部群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依然形成对自然资源,对国家的依赖思想严重,“靠山吃山、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观念还依然存在。不仅给我州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还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四)我州的各类企业创新能力低

  从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各类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很高,但我州的各类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客观制约因素多,难有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我州工业科技难以发展。

  (五)科技工作显示度不够。

  科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容易出现“政绩”工程,不少领导对科技工作“口号”重视,没有从人、财、物的资源上支持科技工作,导致科技工作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显示度。

  三、积极推进我州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二次跨越”战略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国家级水电基地、国家级多元民族文化及生物多样性基地,打造**大峡谷世界知名旅游品牌”,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进一步明晰科技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推进创新和科技进步发展方面的职责定位,做到紧扣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协调推进持续发展。“强抓农业科技,推动工业科技;强化科技普及,提高科技素质;强化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州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采取切实措施,实施提升我州传统产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民族文化保护开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发展领域创新行动。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我州企业的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二)完善我州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创新科技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为科技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理顺政府、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关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和客观要求,把培育我州各类企业创新主体放在优先地位,通过政府政策和科技投入的引导,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2、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基础条件的共建共享。我州属“三江并流”区域,同时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种质资源极其丰富,为了更好地了解资源情况,达到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整合资源,高起点开展建设工作,依托高等院校技术支撑,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工程中心,使其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以点带面拉动全州生物资源开发,同时达到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利用、构建网络科研环境、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整合,形成一个开放高效的科研保障体系,改善区域创新基础条件。

  3、加大省院省校和周边国家缅甸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对外开放的力度。组织开展与发达地区的信息交流、人才交流,开展项目开发、基地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工作;积极推动我州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与对外合作方建立长期、深入、有效的合作。

  4、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在引导社会投入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科技投入作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重点来加以确保,有力保证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重要支撑作用。

  (三)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加强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规范科学技术评价活动,减少或避免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倾向,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鼓励创新的环境。积极鼓励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创业人才和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四)加强科技普及及科技宣传,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健全科普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推动,团体和部门齐抓共管的科普工作格局。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农村、社区、青少年,广泛开展解决“学科技难”科普活动,加强科技培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力争每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自主创新。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通过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的形成能力和保护能力。

  (六)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及社会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州的各项科技法规政策,加大科技行政执法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政策环境。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化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落实,营造全社会共同重视科技工作的社会氛围。

  四、对策措施

  我州作为经济后发展、欠发达州,开展科技工作还存在不少障碍,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让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总体布局,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部署,科技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统筹协调,实现科技攻坚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安排,州内和州外科技资源的统筹利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

  (一)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按照州委州政府科教兴州战略,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宏观管理,把重点放在研究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各级领导要强化科技宏观管理意识,把科技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弱化对竞争性研发活动的具体干预,建立机构完整、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联动的科技管理机制。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统揽科技工作全局的责任,统筹区域科技发展,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评价和公众监督机制。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方针,围绕我州重大科技需求,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和合作,学习引进国内外、省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在消化吸收中再创新,结合我州实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各类科技合作,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进步。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投融资支撑体系

  要把科技投入作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重点加以确保,有力保证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金融机构及各种社会组织加强科技投入,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支撑体系。

  (三)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改善科技服务环境

  随着科技强州战略的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要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改善科技服务环境,提高科技服务质量。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我州科技队伍自身建设,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机构;二是要整体提高我州科技人员队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县基本建设投资规划,进一步改善各县科技服务环境;四是出台科技有关的政策法规,围绕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合作、研发、推广应用、特色产业培育等,大力改善州县科技软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建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紧紧围绕我州的支柱产业,围绕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选题指南,加大争取科技计划项目力度,做到思路项目化,项目数字化。按照合理布局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安排好州级科技计划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形成“实施一批项目,培训一批农民,涌现一批农村能人群体,发展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地方特色品牌,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局面。以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构建和完善企事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我州的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五)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培养引进科技人才

  实施人才强州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

  一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研机构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新局面,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靠给舞台、压担子培养和凝聚高层次科技人才。通过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数据共享、科学资料提供等多种方式,为各类人才的科技活动给予公平的对待。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鼓励创新的环境。

  二要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鼓励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与投资、分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评价科学、运行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

  三要围绕科技发展需求,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针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知识集群和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引导和支持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形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保障。

  (六)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和技术普及工作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竞争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基础工程来抓。

  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技普及教育,使全体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与我州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相适应。传播科学文化,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利用边疆“解五难”的机遇全面提升我州科普工作。在我州可以考虑建立少数民族科普专业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要健全科普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推动,团体和部门齐抓共管和科普工作格局。各级党政领导带头支持和参与科普,有关部门积极制定科普规划及相关标准,建立投入保障、竞争激励、监测和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协调一致,资源共享,共同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

  三要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普能力。确立科普的公益性主导地位,确保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要重视和强化科技场馆建设,各级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优先实施,抓好科普基地建设,并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现状调查报告04-17

科技创新活动方案02-07

科技创新大赛方案04-19

消防现状调查报告06-17

体育现状的调查报告11-26

家庭现状调查报告10-14

经济现状调查报告11-07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02-27

学生现状调查报告01-30

教学现状调查报告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