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

时间:2022-10-05 17:33: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国学经典的读后感

  关于国学经典的读后感【1】

关于国学经典的读后感

  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国学经典》,从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出则孝,入则悌。

  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那么要怎样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呢?孔子曾强调孝的关键,在于和颜悦色。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乎。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有好东西要先给父母品尝。

  身为人子“父母在,不远游。

  孝顺父母的思想在《弟子规》及其他国学中均有体现,古人也有很多孝顺父母的典范,如:为父温席的黄香,“卧冰求鲤”的王祥。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与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会以先人为楷模,不断改进自己。

  诚—“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者,物之始终。

  不诚,无物。

  意思是,世界万物都以诚为信,为本,不诚者就失去了万物。

  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生意人,一直坚守”以诚为本“的信念。

  有一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语重心长得说:”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好处,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真正的财富—诚信。

  “正因为他的诚信,生意才会做得风生水起,可见诚信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了!

  《国学经典》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为人为子的道理。

  我觉得:当今社会经济越来越快,可人们的人文素质却每况愈下,让人担忧。

  而正掀起的《国学经典》学习热潮用又让国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拥有崭新的明天!

  我与国学经典读后感【2】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

  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着作选读。

  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

  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

  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

  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传承国学经典的读后感【3】

  初识国学经典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经典的份量,它定是我国文学界中的奇葩,并且觉得那是文孺志士的专属区,像我这种肤浅的文学造诣不高之辈怎能领会其中的奥秘。

  我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网上查阅起来。

  详识国学经典让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只是冰山一角。

  国学经典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

  不知多少人对它们肃然起敬。

  像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治天下,可见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其实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我们说孔子是圣人,因为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他是一位最具人格魅力的人。

  曾有这么一种说法,现在姚明代表中国,而在古代代表中国的却是孔子。

  这说明孔子的影响力深远。

  像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句子朗朗上口影响久远。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受最深的孔夫子好学的精神。

  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扪心自问,我是何其肤浅,何其妙小。

  我为自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惭愧,这是个信息化,网络泛滥的时代,学习条件优越极了。

  可每当要我们学习各种理念理论时,总是一副心烦意冗的样子。

  要是到了交论文的时间,国学经典中的那些华丽辞藻那能从我这种庸俗之辈的笔尖中“陈列”出来,大多在网上东拼西凑,借东家梁换西家柱。

  就这样西稀里糊涂上交了一篇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

  正如《法言·修身》中所言:“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

  意思是:“三年不见日光,瞪眼而看不见;三年不见月亮,目光就短浅。

  长期不学习必定愚昧短浅。

  看来立志学习才是当前明智之举。

  正如《礼记·儒行》中:“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意为:“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也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成为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教师。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那份谦虚、豁达、坦然和乐观。

  像《老子》:“不自矜,故长。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我,故有功。

  意思是:“不自高自大,所以能保持长久。

  不自我表现,所以别人能理解你。

  不以为自己绝对正确,所以能是非分明。

  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

  再如《贞观政要·刑法》中:“乐不可报,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意为:“享乐不能过分,过分就会带来哀愁;欲念不能放纵,放纵就会酿成灾祸”。

  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感受也颇多。

  也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语出《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中的语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

  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这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自古都有“书中自有语无玉,书中自有黄金无”的说法。

  通过这次学习坚定了我立志学习的意志和信心。

  如出自明·王y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的:“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意思是:“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又如《礼记·中庸》中的:“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意思是:“君子不断自我反省,无损自己的志向。

  再有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

  意思是:“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这些都证实了孔子所言,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其人生价值。

  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使人变得聪颖睿智。

  宋·杨万里《诗论》中说到:“愧斯娇,娇斯复、复斯善。

  “意思是羞愧就会改过,改过就能回头,回头就成为好人。

  我真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能正真改变自己。

  试想想自己,昨天的我像一匹稚嫩激情高昂的马驹有驰骋沙场的欲望;可在残酷的现实中这匹有追求有抱负的马驹变成了今天的未老先衰、没有目标、颓废的拉着石磨的驴;通过这次影响,希望明天的我能成为一匹体态丰盈的骆驼载着智慧,载着希望,载着毅力穿过迷茫的沙漠寻找到一片新的绿舟。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征文11-11

国学经典的作文01-19

“国学”教育的思考10-26

国学经典培训心得07-25

国学电影语录12-19

国学经典作文12-23

国学知识pdf11-14

幼儿国学礼仪09-20

国学堂全集08-18

国学经典全集下载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