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时间:2023-12-10 13:25:04 晓丽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1

  余英时先生所著的《士与中国文化》,陆陆续续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全书浏览一遍,其中许多地方不乏是跳跃式的阅读,即使这样,自己从中也得到许多启发。

  其中最深的就是对文言文教学的起始段设在何处的思考。

  本人也曾在中学和师范学校里读过一些文言文,但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文言文引文时,深感吃力。

  有的只是一知半解,有的是囫囵吞枣,还有的只能是浏览后跳过,这对文章的整篇语义、语境往往会产生曲解,这样的读书应该是不科学的,然反观“70”“80”“90”后的人,文言文对他们的普及程度似乎更弱,欣闻此次高考有一学生用古代骈体写了一篇得高分的作文,像这样的学生是否应该得到保护,因为他大学的专业似乎与他的爱好并不相一致。

  由此我产生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是否要前移,毕竟这是我们的国粹,从上一例子中也可得出,多读文言文的作品对文学素养的养成也是有利的,宁可压缩一些其他篇幅的学时,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髓多多普及,这为今后的学习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不知我的见解是否有失偏颇。

  这是题外话,暂且打住。

  应该说本人尚算一个读过一点书的知识分子,按照意大利思想家、共产党领袖葛兰西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社会中都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

  那本人也就忝列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了,当然在社会中并不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

  余英时先生对中国史上的“士”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

  他认为中国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和我差不多),但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在社会中并不具有知识分子的作用)。

  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因此,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又为何,普及度又有多少)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言,其出现的时代大概不能早于十八世纪。

  而余英时先生认为,在西方出现的具有知识分子性质的阶层,在中国先秦时代似乎已经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士”(只不过相似)。

  并认为中国的“士”自孔子以来便形成了一个延续不断的传统,两者之间在基本精神上有许多契合之处,但不能画等号。

  康德先生对近代知识分子精神则概括为“有勇气在一切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

  这与资中筠女士对方孝孺的点评相一致,她认为方孝孺之死与布鲁诺的死有明显的质的差异。

  一个是为帝王的“家事”操心,耗尽聪明才智、献出理想、忠诚和生命,对推动社会前进并无作用;而一个是为科学真理“日心说”而死。

  笔者以为,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为什么封建社会意识形态较长的结论所在!

  对“士”的进化,我完全赞同顾颉刚先生《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中的观点,认为“士”最初是武士,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然后方转化为文士。

  因为至少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了“文士”的产生,如文字、书籍等等,当然这是笔者自己一点小小的思考,与大家先哲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顾颉刚先生对“士为低级之贵族”的判断,得到了大家的首肯,但我以为,这只是因历史条件限制而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士”只不过是舞文弄墨之人的归属性和自我定义。

  余英时先生在“哲学的突破”这一节更让人们有所思考。

  由于哲学的突破,整个西方文明中,理性认知的文化基础由此奠立,哲学、科学、以至神学都跳不出它的笼罩。

  相反,我国历史上似乎在哲学、科学以至神学都是较弱的学科。

  余先生在“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中用了孔子《论语》中的许多章节,笔者从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中一一找到对应的注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精义和脉络,从中也能产生自己正确的理解。

  比如李零先生对“士”的注解为:“士”,即君子,也叫“士君子”,是贵族下层的一般称呼。

  而我的理解是:君子与贵族并不相通,庶民中也有君子,君子似乎更是跟人的文化素质、教养、信仰追求的结果。

  余先生在“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第27页中有这样的描述,“荀子的时代,儒家与其他各派在政治上的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因此他(荀子)推崇儒家与排斥诸子(从结果看,是成功的)”。

  我在边注上写了“斥诸家,则不可谓士,故中国无士也。”第28页上,荀子主张在政治上“禁非道”。

  我在边注上这样写道:“禁不同意见,非士之人所为,即为,则不能称之为士也,只可谓‘犬’也。”第29页上,我这样写下了自己的认识:“政治化的士还能称之为士吗”第30页上,“将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此乃中国士之特色。”第34页,“国人之‘士’,为君王服务,又为君王利用。此乃中国一特色。”第36页:“士争名,而不争理。”第38页,我对齐国陈仲的评价,“此乃真士,一旦士与政治相互结合,似乎只能变成余先生所说的‘知识人’而已了,货与帝王,以求相当,与西方知识分子定义相去甚远。”第40页:“中国之士似乎开始时即为霸道与独尊而战斗,故在传统文化历史上,我们没有好的学术氛围,最终导致了现在的国民性。”

  也许我们从来就没有什么知识分子,我们只有智识分子。

  像班达所言“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甘冒被烧死、放逐、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危险。”当然它的前提是如萨义德所说“我一向觉得知识分子扮演的应该是怀疑,而不是顾问的角色,对于权威与传统应该存疑,甚至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诚如余英时先生所言,“研究通俗文化史尤其不能以‘科学’为借口而持一种非历史德态度。”我们不能以18世纪后的要求来要求中国文化传统上的“士”,同样我们也不能借中国历史上一些圣人的片言只语,与近代知识分子画等号,这也是一种非历史的态度。

  因为我们本身似乎就缺少培养知识分子的土壤!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2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士”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士”的形成及演变在中国历史上也确然具有高度连续性的传统。

  余英时先生在他的《士与中国文化》中说:“中国历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但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我们如果要追溯历史,从孔子算起,中国‘士’的传统至少已延续了两千五百年,而且流风余韵至今未绝。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

  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因而古代中国的“士”在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不大喜欢“知识分子”这种说法,或许是源于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吧。

  比如每次回家,我妈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总是“呀,我们家的知识分子回来了!”,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我总觉得这无形中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其实我并不是什么知识分子,也不符合知识分子的定义。

  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并不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他首先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同时还必须深切的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于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厉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所以,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知识人”的提法。

  我们再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324页)中,“分子”是指属于一定的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而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分”别也。

  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因此我个人觉得“分子”这个词带有一定的团体的性质,是一类物的整体;而“人”就可以具有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自由。

  中国古代的“士”虽在早期是带有团体性质的贵族阶层,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与发展,“士”的界限便不再限于某一固定的阶层了,因而我个人觉得“知识人”比“知识分子”更为贴切于对中国文化中“士”的表述。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3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中国文化和士人的重要著作,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士人的精神追求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角色。士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和道德规范。他们不仅是学者和知识分子,更是社会价值观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社会指明方向,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士人的坚韧不拔、忠诚正直的品质所打动。他们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尽自己的一份力。这种精神品质,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魅力。

  此外,书中对于“士”这一特殊社会角色的分析,让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士人是古代中国的精英阶层,他们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他们的行为举止、道德品质都代表着朝廷的形象,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士人的精神追求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相通的。他们追求真理、忠诚、勇敢、公正等品质,这些也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通过了解士人的故事和精神追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本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总的来说,《士与中国文化》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著作。它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和历史,也让我对现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探索和研究中国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4

  《士与中国文化》是中国著名文化学者陈寅恪的一部代表作,全书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概念和价值观。读完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士”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这本书中,陈寅恪对“士”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认为,“士”是指有文化修养、有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士”是社会中的精英阶层,他们的言行举止代表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同时,“士”也是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士”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不仅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和道德的象征。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言语影响着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士”的身份和地位已经有所变化,但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依然是我们需要传承和发扬的。

  此外,在这本书中,陈寅恪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他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陈旧和过时的观念和做法,需要我们进行批判和反思,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读完《士与中国文化》这本书,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士”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批判和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士与中国文化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根本精神03-30

中国文化作文03-07

助产士述职报告10-31

药士工作总结08-20

助产士个人总结06-12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02-07

呼叫助产士读后感03-16

检验士转正工作总结06-02

助产士的工作总结05-14

助产士个人总结范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