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罪与罚读后感200字

时间:2022-10-05 20:59:5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罪与罚读后感200字范文

  罪与罚读后感200字【1】

罪与罚读后感200字范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不是圣贤,我有很多过错。

  有时候还错得极其离谱。

  人最大的过错,就是不知道自己做错。

  然后一错再错,大错特错。

  我深知自己罪孽深重。

  我努力在赎罪。

  直到有一天,我被释获,重新向往光明。

  最纯洁最光明的地方,就是黑暗的极端。

  那么我该堕入黑暗之渊吗?造孽。

  罪与罚。

  罪与罚读后感【2】

  如果没有一颗坚强的心,命运便会罄其所能向你展现他的残酷、冷漠及复杂性。

  你有多犹豫,他便会有多复杂。

  只因生命不过是一场反抗与追捕的游戏,其主角分别是灵魂与命运。

  生命以灵魂屈服于命运而终结。

  在简单的头脑中,命运总会施舍一条狭窄的小径,小径伸向并不遥远的远方;对于一个敏感、聪慧且不甘被愚弄的头脑来说,命运陡然化作无法逃逸的迷宫。

  拉斯科利尼科夫〈罗佳〉便不幸长有这样一颗不甘平庸的脑袋。

  自他了解了思考的妙用后,无情的命运便站立在其对立面,毫不吝惜的向他施舍贫穷和痛苦。

  然而命运低估了罗佳的顽强和忍耐力,第一次追捕也随之宣告失败。

  罗佳杀死了老太婆——这是命运的第二次出手。

  不知不觉中,罗佳陷入了命运的奸谋——杀人犯、刽子手的罪名似乎意味着命运即将可以唱起欢乐的颂歌。

  然而世事难料,罗佳幸运的逃脱了——没有目击人,没有物证,什么证据也没有。

  想要治罗佳的罪门都没有,除非他主动自首。

  一切就这么顺顺利利、简简单单的完成了,命运只能空欢喜一场。

  这可激怒了他,命运注定不会让罗佳尽享天年。

  但对于这颗顽强的灵魂,命运却苦无对策。

  怎么办才好呢?命运的诡计无所不能——一味的追赶既然不能把灵魂逼上死角,那么就该换一种聪明的方式——诱捕。

  于是命运在现实的世界里制定了法则——反抗命运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正直的人应该反省并付出相应的代价,理应接受命运的惩罚。

  这一法则立刻显现了致命的效果。

  罗佳这只可怜的小虫子想到自己曾经因为逃命而损坏了蜘蛛的罗网。

  这是多么沉重罪恶啊!犹如泰山压于胸口一般沉重的感觉——无奈、烦闷、忧郁、内疚、苦恼、悔恨所有这些无从宣泄的情感顿时接踵而至。

  如果灵魂不堪此重负,自杀对罗佳来说可能是唯一的解脱。

  命运从未如此接近成功,似乎已禁不住要呐喊欢呼拉!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打碎了命运的美梦——索菲亚——一个天真善良、纯洁无瑕的女孩解救了罗佳。

  她为罗佳带来了天使的福音——罪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赎罪的勇气。

  由此罗佳获得新生!命运的第三次追捕随之烟消云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之路,如果是傻瓜拿破仑代替罗佳的话,那注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要么作为刽子手死亡,要么作为暴君而登顶。

  与他不同的是,罗佳的灵魂是善良而高贵的,他最终选择的是条不伤害任何人的自我牺牲之路。

  这并不能理解为对命运的屈服,恰恰相反,这是一条勇者之路!

  罪与罚读后感【3】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歌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

  与此同时,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欲,不断干出令人发指的勾当……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竟然去行凶杀人,“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

  正是这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主人公不断地动摇在对自己的“理论”(即关于“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人”的观点)的肯定与否定之间。

  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如果甘愿做逆来顺受的“平凡的人”,那么等待他的是马尔美拉陀夫的悲惨结局,如果去做一个不顾一切道德准则的“人类主宰者”,那就会与为非作歹的卑鄙之徒卢仁和斯维德里加伊洛夫同流合污。

  他的人格中的主导面终于在白热化的搏斗中占了优势,并推动他最后否定自己的“理论”,向索尼娅靠拢。

  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原则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批判了这一原则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并且从客观上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学基础上的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因为这种反抗决不可能给被压迫者带来新生活的转机。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

  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

  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

  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

  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

  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罪与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

  作者始终让人物处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刻画也极为出色的。

  小说中,由于作者着力拓宽人物的心理结构,情节结构相对地处于从属地位。

  尽管作品中马尔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凶杀事件扣人心弦,但它们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的组成部分。

  正因为这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这部小说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过程只用了几天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

【罪与罚读后感200字】相关文章:

罪与罚的读书心得08-24

罪与罚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06-28

罪与罚读后感600字(通用5篇)12-02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1-05

《狼王梦》读后感(读后感10篇)06-23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 》读后感11-05

稻草人读后感《稻草人 》读后感10-29

诗经读后感10-26

孔乙己读后感10-26

《锁》读后感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