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乌篷船有感

时间:2022-10-26 15:26: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乌篷船有感

  读《乌篷船》有感,欢迎阅读借鉴。

  读《乌篷船》有感【1】

  著名作家周作人先生近年再度红火。

  走红网络,走红校园。

  故我也去找了他的代表作《乌篷船》来欣赏。

  我一看,十分失望。

  文章很短,我勉强看完的。

  心想,这是不是他的涂鸦之作啊,“究竟知道一点情况”,“不必啰嗦地多讲”,“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简直有些文理不通,前后又自相矛盾,再说,你写信给朋友,到底要介绍你家乡的什么情况,总得让人家子荣君有些获益吧。

  心底下暗暗嘀咕,写得太硕了,还没有那些非著名作家写得好。

  他要不是鲁迅的弟弟,谁会注意到他这样的散文。

  不是碍着鲁迅面子,谁会来捧它?天知道那些粉丝中,又有多少是居心叵测,打着自以为得计的小九九,趋炎附势,借船出海。

  抬举他是假,显摆自己为真。

  请名人唱戏,搞经济搭台。

  还有将它编入了世界最美散文,当然这些人是为了自己的票房价值,我连电影和出版都混为了一谈。

  还不知有没有稿费给他家里。

  偷书不是贼。

  盗版很风行。

  不过也真是好像有点故意在讽刺他了。

  其实,早在我们上语文课时,老师就说过了,他们兄弟不睦,是两个阵营的人,一个是革命者,一个是汉奸,而且是日本汉奸,要知道中国人有多恨日本人啊,你还去做他们的汉奸,你还讨日本女人做老婆,你是鲁迅先生的老弟呢,你真是不得了了。

  可是为什么,心里老记挂着这篇散文。

  是因为想探究一下,它为什么会走红吗?是想了解一下,是些什么人在喜欢它吗?毕竟他是散文大家,已属盖棺定论,这又是誉为代表作的。

  于是乎反复看了好几遍。

  网上有很多的评论,评论比文章好看。

  真的有人质疑他人品骂他汉奸呢。

  但更多的是欣赏,赞叹,钦佩和敬佩。

  说它平和冲淡,清隽幽雅者众。

  说它平淡如水,自然如风。

  1926年11月作者写这篇文章时,中日未曾交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发生。

  二战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始于1931,终于1945。

  而他早在辛亥革命之前的宣统元年即1909年,就已经和日本女子羽太信子结婚了。

  那语文老师乃信口雌黄。

  他不久后也被打倒在地,罪名是漏网地主子弟,被红卫兵关了数月禁闭。

  那么,子荣君是谁?应该是他的一位朋友。

  听名字好像也是个日本人?

  啊,原来,子荣是周作人先生的笔名,他的《乌篷船》,是写给自己的。

  这就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

  文人也是人。

  他写他的文章。

  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文责自负。

  他没有恳求你们来抬举来恭维来彪炳我。

  他一个典型的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他就是这样说了,你们中谁又会肯听他的?

  这就用不着考虑文理了?

  可是,要知道,1926年,白话文运动,即伟大的划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不久,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文章,而作人先生,当年亦是新青年的编辑,是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细细察看,就能在《乌篷船》中找到很多那个时代的语言特点。

  人不可能超越时代,就像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上山下乡时期发生的事件流行的术语,对如今的年轻人说,他们就不感兴趣,甚至怀疑那是不是谎言啊。

  同理,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打酱油死磕爪机毛先,这些玩意儿,过了几百年,就是打哑谜。

  自相矛盾吗,如果不矛盾,何须与灵魂对白?兄弟成为参商,交织了多少激烈的心理矛盾啊。

  1923年,他写信给自小怡怡的老兄,“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文人满腹悲悯,给予世界,给予自然,给予大众,却不能给予手足,该是何等的悲凉悲苦。

  此后悠悠岁月,此情没完没了。

  那绍兴的乌篷船,我是见过的。

  东湖有很多脚划船,算是三道船罢。

  船夫坐在船尾,用双脚划船,相当灵巧,仿佛不用花什么力气,坐船上才能看到辛勤的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

  那些簇拥停泊在鲁迅故居门前河里的小乌篷船,是一个特色旅游项目,坐上去体验一下要几十元钱。

  它们早就不是周先生笔下所描述的是用于代步的交通用具了。

  坐在乌篷船上穿街过巷,船不时钻进黑洞洞的水道,隔着水泥板块,头上是车水马龙的大街,水泥板就在你的印堂之上二三寸的地方,你怎敢不低头?水道里空气沉闷,水气腥臭,那隆隆滚过头顶的噪声,动魄而惊心,让你哪还有坐乌篷船的心态,周先生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天吧?

  大搞城市建设,小河小港被繁华市井拦腰截断或割裂开来。

  不过区区百年时光。

  说百年还太久,就在四五十年前,它还是水乡人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

  昨天,亲戚站在她家电梯房十四楼指着不远处东南方向的楼群向我絮叨,说那一带原来是她的娘家,从前完全是乡下,她在娘家做女时,经常要摇船进城卖菜买东西,现在不过十分钟的车程,那时走水路得划半天的船,摇船好累啊,浑身都疼。

  她摇的也是乌篷船么?她五十多还不到六十呢,因为交通不便,没上过学。

  不过几十年光景,乌篷船,就变成了从历史中撕来的一页书了。

  周先生当年是这样乘坐乌篷船的:

  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蓬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骇上,还把手都露在外边。

  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做,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难道先生真的是在劝你我吗,是先生已经不喜欢坐这一叶扁舟了,还是先生对它印象特别深,特别钟情这种小船?不管怎样,让我们知道了,乌篷船曾经这样妩媚有趣,又这样容易发生危险。

  先生不过是如实把它们记录了下来,他对它们印象很深刻,他的心灵驱使他做这件事情,他循着心迹而行走,让我们感觉那么安静,只是一幅幅静态的画面,那些文字的后面,有着先生怎样的回忆与沉浸,那么细腻,多么温和,没有激烈,没有绚丽,只有不尽的留恋,满溢着爱意。

  他幽幽说道,你可不能象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

  先生劝自己说,你不要去了,那是有危险的,他有过亲身经历了。

  可他又说,也颇有趣味。

  这又矛盾了吧,还是想要去的,心海里荡起了轻舟,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何况一奶同胞,手足亲情。

  那血缘的河流,源头有如五爪挠心。

  他语无伦次了。

  他说,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

  ……他就这样对自己说,那里没有什么可怀恋的,虽然有写不尽的风土人情。

  是真的是没有什么可怀恋的吗?

  那些乌柏,红寥,白殇,鱼舍,清茶。

  骑驴去游兰亭,呵呵,那于你很不相宜的。

  不用等着看唱本吧。

  那挂着薛荔的东门,那水声,橹声,犬吠鸡鸣,那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他坐在错把他乡当故乡的北平,坐在人力车,电车,汽车上,无以排遣地思念他的家乡。

  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它们。

  他平淡清雅地描写着他的最爱,缓和地解开那些心头的缠绕。

  他寂寥地调侃自己,“四个人围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吧?”我似乎看到挂在他嘴角的一丝苦笑。

  同一时代,他的哥哥却那么投枪匕首,金刚怒目,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是浴血的斗士,革命的先驱……可是,图解应该不是所有作文的初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如夜空般深邃神秘。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乌篷船啊乌篷船,是否能载着他抱歉而惆怅的魂灵,引渡他去往故乡,解开那些恩恩怨怨,稀释心头的五味杂陈?至此,我已经被《乌篷船》深深打动,深深感动了。

  我开始说过的那些话,真是满嘴胡说八道,请不要记在心里,请忘了它们吧。

  那是我的浅薄与无知。

  我为之忏悔。

  乌篷船读后感【2】

  我以前,不会写也写不出一篇让人记忆深刻的文章。

  可是一艘“乌篷船”却慢慢驶入了我的视野中......

  “篷是半圆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上涂黑色。

  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些透明……”

  整个一艘乌篷船,便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

  我再写作文时,就知道要简单明了。

  让人一看便觉得写得很美,可以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样,才可以让人百读不厌。

  就想让人亟不可待去试一试,描写得还要细致,抓住每一个小细节。

  我每次写作文都按照这些去写,作文果然提高了一些。

  真要感谢乌篷船,也要感谢它的作者周作人。

  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景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殇,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仓中拿出随笔来看,或是冲一杯清茶喝。

  这段是浙东的景物描写。

  文中描述的故乡的点点滴滴和乡土风情,总是跃然纸上。

  写任何景物都要尽力把它们写活了,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那肯定是再好不过。

  写的东西还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就像这段,故乡像肉体上一种擦不去的符咒。

  不过闪耀的灵光,如影随形。

  我有试着这样做,作文又提高了一些,真是感谢周作人。

  但是令我诧异的是,一个开头,一个结尾。

  “子荣君”“岂明于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子荣就是周作人的笔名,也就是说这是一篇给自己的文章。

  他在文中极力淡化对故乡的眷念,却在另一方面表现出对家乡草木,风土熟悉至入微的思念,凸现着感情的丰膄沉眷,显示一股深情。

  他能面对自己的不足,在文中指出。

  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我可以把缺点写在信或者作文上,发送给自己。

  这样不仅可以改正自己的缺点,还有利于提高作文能力。

  真感谢周作人。

  我现在的作文有所提高,这不仅仅是那一边《乌篷船》,更是那一种敢于面对自己的精神,一直鼓励我。

  几十年后,有一位学生念道:“夜间睡在轮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

  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算是理想的行乐法。”

  读《乌篷船》有感【3】

  周作人(1885—1967)作家,翻译家,浙江绍兴人,鲁迅的胞弟。

  1906年赴日留学,1917年由鲁迅介绍到北京大学任教。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谈龙集》,《谈虎集》,《雨天的书》,《泽泻集》,《知堂文集》等;文学著有《新文学的源流》,《欧洲文学史》等,译著有《炭画》,《现代日本小说集》,《城外小说集》等。

  周作人的这篇文章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它很恬淡,这是一封写给友人的书信。

  友人去自己的故乡,作者写这封信作指导,他没有过多介绍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那是写不尽的,“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而是说了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这种代步工具在周作人笔下完全成了一种消遣悦乐心情的工具,在信中他这样写到:“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

  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蘋,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来喝喝。”我想,若是我,也会选择这种方式。

  我羡慕,希望,追求。

  因为早已厌了这种钢筋水泥的生活和车水马龙的繁忙,乌烟瘴气的污染,如果城市中真有这样的绿洲,我会一辈子不离开这样的城市,因为里面有我要的恬淡和平静。

  可惜,这座城市被时尚和前卫冲刷得太厉害,无时不刻都在改变它的风格,使得原汁原味的风格不复存在,它早已不再是若干年前的小渔村了。

  夜晚夜深人静之时,会失眠,有人会用现代科技的睡眠,或喝牛奶,而我,如果可以,想去乌篷船里躺着,因为周作人的信中提到“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提及故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浮现在脑海中的会是白墙绿瓦,青苔石板路,清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有青壮年挑着扁担上集市,鸡犬椎鸣……至少,对于我来说,若不是自己的故乡,别人的故乡应该会是这种情形吧!这种想法好象和现代社会脱节了,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变化的。

  那一年,我们匆匆挥别故乡。

  像一只候鸟,在一个陌生的村庄和都市里扑腾,不经意,许多年便无影无踪。

  突然发现,我们再也无法长久驻留于故乡,但是,故乡成了我们无法忘记的纪念。

  那熟悉的乡音俚语,那熟悉的一草一木,那些亲密无间的故交知己,一想起来就另人心旌摇动。

  我们的心始终跋涉在回乡的路途中……

【读乌篷船有感】相关文章: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_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4-01

读《窃读记》有感09-21

读活着有感11-14

读《童年》有感12-07

读《张海迪》有感12-07

读《匆匆》有感10-28

读《爱迪生》有感12-13

读秘密有感12-17

读故乡有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