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最后的演讲》的读后感

时间:2022-10-06 05:13:3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后的演讲》的读后感

  作者兰迪·鲍许是一位执着于教育的大学教授,在20xx年事,医生宣布癌细胞转移,只剩下3到6各月的寿命。之前因学校的邀请,答应举办一场演讲,经过挣扎后,最后选择舍弃于家人的相处时间,到学校去发表他人生中最后一场演讲,内容因他的幽默有笑声,也因他看待人生的方式有泪水,他谈的是人生的重要课题。而专栏作家杰弗里·扎斯洛,多次的采访兰迪.鲍许,再写成这本书。

《最后的演讲》的读后感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已经长生想阅读之本书的兴趣。在书中知道他的遭遇,总会自己思考若今天那个主角是我的话,能像他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度过剩下的时间吗?还是就是自怨自艾一直堕落让病情加重呢?而我会做哪些事让我剩下的生命过的更精彩更有意义,不后悔的离开?同时我也感到相当的惋惜,一个这么热衷于教育,对家庭的付出和实现梦想的人生际遇的人,却遭遇了这样的事。欲用短暂的生命,告诉大家待人处事、时间管理、家庭亲子关系和实现梦想……等人生重要课题。一翻开是的第一页犹如是跟着书去了一趟兰迪·鲍许的人生旅程。

  兰迪·鲍许把癌症当作是一个人生的经验,或许有人觉得有点可笑,我一开始也不例外。他选着用跟一般人不一样的方式看待它,让我好佩服!以为兰迪·鲍许一直以很好的心态面对噩耗,其实在一开始还是与妻子抱头痛哭,我想没

  有人一开始就能接受,是后来重拾正确的心态才是重要的吧!而他还跳脱消极的形象,因为他乐观和珍惜的过每一天,大家很惊讶的感觉到其实他很健康,一点都不像是病人该有的印象。

  究竟自己的儿时梦想是什么?老师、音乐家、空姐…等是不是多到连记都记不清楚了,我深信兰迪·鲍许所说的儿时梦想绝对不是我那芸花一现的幻想。而是在心中根深蒂固有着非达成不可的赤子之心的梦想。若要我全力实现儿时的梦想,第一步应该不是挤破头相处梦想是什么,而是在于我要真么过人生,和现在身份该做好的事,我是学生就作好学生该做的事,是什么就该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必说梦想是什么,我相信梦想会随着一步一脚印而实现!

  有着能让他任意发挥的爸爸妈妈加上许多人都体验不到的人生经验,才能现在的兰迪·鲍许!原来人生中的阻碍或挫折不一定代表失败,也不代表就该放弃某些东西,而是能让你自己知道是多么想达成这个目标或是得带这个东西,才有继续往前进的力量,让我彻彻底底的多挫折有另一个看法。

  当我看到后头,早有泪水盈眶,看到兰迪·鲍许在四百人面前帮妻子过生日,妻子在他耳边说了句求求你不要死。这句话是全书让我觉得最震撼的一句。每个人都是这样吧,不到死刑执行的那一刻每个人总还是忍不住抱着希望,不愿

  看所谓的将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句乞求使得他比预计的时间多活了半年。只是必然的宿命还是会来到。就像即使他少有沮丧郁闷的字眼在书里当我合上书本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沉重。现在,至少他体验了足够多。

  兰迪·鲍许给了全天下无比的感动和改变人生的影响力。

  當你得知自己生命所剩無幾,會做哪些事,讓自己不後悔也讓生命過得更精采,更有意義呢?

  当我们得知自己生命所剩无几是,现在我们应该会做哪些事,让自己不后悔也让生命过的更精彩,更有意义。

【《最后的演讲》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青春征文:最后的最后10-07

最后的你,最后的随笔诗歌10-07

最后的秋游作文07-11

最后的告白随笔11-13

最后自然作文10-20

最后的战役作文06-11

最后的冲刺作文06-09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左右06-12

《最后的母爱》的读后感10-08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