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海上劳工》读后感800字

时间:2021-03-12 19:26: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海上劳工》读后感800字

  海上劳工读后感800字一:《海上劳工》读后感

《海上劳工》读后感800字

  出于对雨果《巴黎圣母院》,《笑面人》的眷恋,我读完了这部同样感人至深的《海上劳工》,主人公吉利亚特,为了救回勒蒂埃利大师傅的汽轮发动机,孤身一人置于残暴的大海之中,面对自然的疯狂,面对条件的险阻,面对凶残的大章鱼,他凭着自己的毅力,让大自然见证了什么才是奇迹,什么才是伟大,然而当他凯旋回家时,命运却不再眷顾他。勒蒂埃利答应将戴吕谢特嫁给他,当戴吕谢特却暗自爱上了一位年轻的神甫,当得知此事之后,他怅然若失,但他那美好的心灵却成全了他们,不但如此,还暗自为他们举行婚礼,将自己原本买的戒指给了小神甫,让他在典礼上为新娘戴上。

  读到这儿,我暗自流泪,太伟大了。吉利亚特的心灵竟如此的善良,不管是在海上搏斗,还是在选定人生时,他竟然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的心被深深震撼,震撼不仅是他那两次牺牲,而是他那高贵的心灵啊!无父无母,只有一幢穿风小楼的吉利亚特,像一切的年轻人一样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但家中贫苦至极,只要靠着双手塑造未来,当自己成功时,当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他面前时,他凭什么放弃这一切,他本可以像那些小贵族一样生活于安逸之中,但他拒绝了。拒绝了生活,到最后竟拒绝了生命,这一切的一切来得太突然,我的心像被撞击似的。不禁又浮起《笑面人》中格温普兰的身影,他们都放弃浮华只是因为他们都知人间亲情爱情的可贵,吉利亚特舍弃了自己,只因为让戴吕谢特,和神甫能生活美满,更使人敬佩的是他并没有后悔先前在船上付出的一切,他知道,他与勒蒂埃利大师傅的亲情就是靠这互相帮助而联系在一起的,自己在危难时能帮他一把,也是个做朋友的本分而已。也有些人说吉利亚特是为了得到戴吕谢特才出手相助的,但是非已不重要,雨果只是想通过吉利亚特那人生的最后一幕,即望着远去的克什米尔号。当那船消失在天际时,他的脑袋也随着上涨的潮水鞭叱。

  吉利亚特在金钱与爱情之中更注重后者,但爱情没了。金钱又有何用,一切都没了,连希望也像这远去的海轮一样没于苍海,那么自身又有何价值呢?于是他就像格温普兰那样,选择了永辞。

  海上劳工读后感800字二:海上劳工读后感

  维克多· 雨果(1802~1885), 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领域都有重大建树。他在19年的流亡生活中,创作出了大量的名篇佳作,诸如广为人知、深受欢迎的《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受他感染,我在本学期的语文研修课中拜读了他的《海上劳工》这部经典著作。

  雨果在其于1866年发表的这部《海上劳工》中,着力地描写了吉利亚特对十分器重他的船主勒蒂利埃的养女戴吕谢特的纯洁的爱,为了抢救被破坏的迪朗德号的机器表现出的勇敢与才智,他孤身一人来到茫茫大海中的礁石上,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缺少食物,缺少淡水,缺少工具,最后又险遇章鱼,以及最后为成全其心里爱恋着的戴吕谢特与柯德莱神甫而作出的牺牲。真是叫人催泪而下,感动不已!

  这篇著作的另一个看点我认为是他的语言及写作风格,雨果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场景,但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文中的细节更然我为之惊叹,诸如航海的术语,地方语言,神鬼传说,风土人情,气候情况,岛民的劳动与生活等要不是作过深入调查或亲身经历过或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难想象他能写得如此绘声绘色,栩栩如生。

  “诗情画意”我看是他作品的另一大特色了。例如:“一类人绕着他们的田地走,度过了一生;另一类人是燃着地球走,度过了一生;这是两种耕地的庄稼人,土地上的庄稼人和海洋上的庄稼人。”“人的心是一个老练的密探。”“继承和财富所创造的专业用语中,死亡就是希望。” ……语言是那么富有含蓄哲理,但又一针见血。通过类比写了两类庄稼人,通过比喻写了人类心灵的探索,步步靠近,通过讽刺点明了现人的逝世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财富。这种艺术化的语言委婉但又犀利无比,比起直露露的叙述更富表现力,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咳!雨果不愧为文坛的巨匠啊!

  总之,雨果用他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观察、丰富的联想和浓重的色彩描绘社会现实,通过与现实的抗衡来衬托对人物褒贬,重视现实,真实再现,不吹嘘,不夸大,想象合理丰富,但又不脱离实际,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这也是永远值得我们要学习的!

  海上劳工读后感800字三:海上劳工读后感

  雨果先生的《海上劳工》是从罕见的雪天述起。也许这雪的纯净正代表着情字的'解释。被称奉的‘魔怪’吉利亚特邂逅了单纯美丽的贵人小姐戴吕谢特,这种恋情并不是相互的,而是吉利亚特的单相思。正如飞蛾欣喜于红艳的火苗,小虫迷上了绽放的猪笼草,小鱼嗅到了馨香的鱼饵。一开始便已为悲剧的收场做了铺垫,埋下伏笔。吉利亚特以其‘魔力’(其实是勤奋的结晶)挽回了戴吕谢特父亲勒蒂埃利的船机和遗失的金钱。高兴万分的勒蒂埃利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这是吉利亚特做梦都想得到的。风笛在召唤着自己的恋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吉利亚特却硬生生的说了‘不’。镜头转到那鱼饵座椅,粗心的人会在这里丢了性命。涨潮是难预测的,一旦袭来,势如破竹防不胜防。而恰恰吉利亚特曾救过一个粗心的贵人。这个人也就是戴吕谢特深爱的男人埃博内齐尔。命运给了吉利亚特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和一双勤劳智慧的双手,他却在为自己挖建坟墓,将自己窒息在命运的糟粕里。

  这个‘不’字是说给自己的,他不忍心将相爱的人因为自己而被拆散。当埃博内齐尔与戴吕谢特乘坐克什米尔号远去的那一刻,他让海水没过了自己的头颅。这座海上坟墓无形的在哀悼这种震撼人心的品质。

  命运,有是命运。读遍雨果大师的文章,贯穿始终的就是这两个字。无论是《巴黎圣母院》还是《悲惨世界》,或者是《笑面人》还有《海上劳工》,都得到了一一体现。正如自己被命运流放从法兰西到布鲁塞尔再到英属的诸岛,始终是这两个字在作祟。正是十九年的流放生活让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和善良。在冰封的里,这种流动的血脉却会被无情的截断。好人未必有好报,没有人会承认它的分量。好厚的一本《海上劳工》,选择了在寒假读,也是为了去体会这种发自内心的凄凉。吉利亚特顽强的在佛尔石礁与大海战斗的场面依旧在我心底澎湃。常人无法理解这种出于对情信仰的疯狂。海风像刀刃般磨刀霍霍,盐水肆虐冲击着岩石,凸肚船都开始憎恨主人的无情,唯有用咯吱咯吱的呻吟祈求……

  海上劳工读后感800字四:读《海上劳工》有感

  《海上劳工》是法国作家雨果所写的一部小说。虽然它没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那般有名,但是如果想要了解19世纪中期时人们的生活,那么《海上劳工》就是不能不读的一部名著。这点从《海上劳工》的卷首语中就可以看出:“宗教,社会,自然是人类所要面对的三种障碍。《巴黎圣母院》揭示了教理,抗争迷信,《悲惨世界》揭示了法律,抗争偏见,而《海上劳工》揭示万物,抗争自然!”这部小说形象地描写了19世纪中期时渔民和税收的生活,处境,揭示了善恶之人的灵魂!

  小说的主人翁吉利亚特时由母亲抚养长大的,由于他们来历不明并住在一个曾经闹鬼的屋子里,所以他们一直被小岛上的居民孤立,而这种情况在他母亲去世后就更加明显了。岛上有人说他是巫师,有人说他时魔鬼之子。而吉利亚特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地出航打鱼,并把多余的分给贫困的人家,“救出”那些被抓的小鸟。可是这些举动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为了里蒂埃利大师的“杜朗德”,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前去营救。在多佛尔礁,他克服了饥饿,暴风,潮汐等重重困难,找到了几千英镑……这一切的一切,使他逐渐获得了大家的尊重。最终,他得到了解放,从无边的孤独中得到了自由,他那善良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吉利亚特。他是一个喜爱飞鸟的人,他总是从人们手中买下小鸟放飞;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面对居民的帮助,他毫不回避,哪怕时冒着生命的危险也不后退;他是一个懂得真爱的人,面对心爱之人不爱自己,他也没有强求,而是送上了衷心的祝福。想想现在的我们吧:面对鸟儿,我们不是放入笼中玩乐,就是端上餐桌;面对别人的求助,就算力所能及也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更不用说牺牲自己了;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更会不择手段地将其弄到……

  吉利亚特就像是一朵来自天国的雪花,那么纯洁,可爱。如果现在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人,那么我们的城市讲变得没有争吵,没有欺骗,没有伪装,那该多好啊!

【《海上劳工》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海上运输合同【热门】04-20

海上运输合同【热】04-20

【推荐】海上运输合同04-25

海上运输合同【荐】04-24

【荐】海上运输合同04-20

【热】海上运输合同04-04

海上运输合同【精】03-30

分析1990到2000年美国增加临时技术劳工的原因论文03-24

关于《海上日出》教案范文04-30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