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床畔》读后感

时间:2022-10-09 13:46: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床畔》读后感

  这部小说是严歌苓2015年出版的,她从二十多年前开始创作。第一次铺开稿纸,到最后完成,经过了三次颠覆性的重写。

《床畔》读后感

  《床畔》(原名《护士万红》),严歌苓把它定义为爱情故事。讲的是一名年轻的军队女护士和她护理的一个英雄铁道兵以及一个军医之间的奇特的爱情故事。

  这也是一个美人救英雄的故事。严歌苓觉得女性心目中对英雄的衡量与定义非常能够体现时代和社会的定义。

  故事开头以倒叙的手法展开,接着镜头迅速切换到万红十九岁,在医院第一次遇见张谷雨的情景。万红作为护校优秀毕业生,被调到云南小城的56野战医院,特别护理成为植物人的张谷雨——一个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两个年轻战士的生命的英雄连长。

  胡护士带领万红来到了特护病房,看到张连长手臂上落一只绿头苍蝇,拿起苍蝇拍,手起拍落,苍蝇死了。万红就在那一瞬间看到了英雄张谷雨猛一眨眼睛。因而,她对张连长是植物人的医学判决一直不服。从那以后,她一再发现英雄秘密活着的迹象。为此,她一直多方努力,希望医院修正对张连长下的植物人判决。故事就是围绕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展开的。

  万红到达医院后,医院开了个大会,专门研讨选谁成为张谷雨的特护。在吴医生设置的一个个难题面前,万红成为唯一一个有资格胜任英雄张谷雨特护的人。万红在会上发表“获奖”感言时,第一次提出了对张连长是植物人的判决的质疑。吴医生也在这时候对美丽勇敢优秀的万红动了心。

  万红精心地照顾着张连长,细致又耐心,观察到了张连长很多细微的感知力。

  比如张连长在闻到吴医生抽烟时,喉结往上轻微提了一下。万红看到了,想验证下自己的判断,就从吴医生那里借来一根烟,点燃了放在张连长的鼻子上,在闻到好烟的味道时,张连长以一种几乎不被观察到的方式吸着烟。

  比如万红给张连长念他妻子写来的信,念到孩子花生的情况时,突然看见张谷雨的手指向内勾动着,一下、两下、三下。万红眼睛定定地看着那右手轻微而缓慢的召唤动作,如同人在梦里的动作。再去看他的面孔:半启开的嘴唇带着一种难以辨认的笑意,也像是困在梦中的人那样欲说不能。

  比如医院领导把张连长的妻子儿子接到医院,感知到妻子和儿子时,他眼神中的温柔,他睫毛的颤抖,他嘴唇上浮起的亲吻欲念。

  比如胡护士给万红八卦张连长妻子玉枝和小乔师傅相好,并且领着张连长的津贴的事情时,张连长眼睛里和嘴角里会有显著的悲哀——他成了一块供人取钱的肉体银行了。这时他出声地长叹一声。连胡护士都停下手里和嘴里的繁忙,愣住了。

  比如吴医生离开医院去重庆深造前夕,来和万红告别。因为爱恋万红不舍得她,而动情地拥抱了她。万红突然瞥见张谷雨的变化——他在毯子外的那只右手不知什么时候握成了一个拳头:具有自控的力量,亦具有出击的力量。她还看出那身体在一层毯子下紧张起来,与他的面部神色,以及那拳头构成了一份完整表白,那表白明明是被压抑得很深的痛苦,以及被困在身体里的打斗。

  张连长微小动作演变成大动作的高潮,爆发在和儿子相认的那一刻。万红在山洪暴发,医院一片汪洋的情况下,奋不顾身的救了张连长,被评为英雄,接受采访。万红不在期间,张连长的儿子花生调皮地带领一群孩子,把植物人老爹从帐篷里拖出来当玩具玩,却并不知道那就是自己的老爹。因为他妈妈玉枝和小乔师傅好上了之后就不让他去看他老爹。熊孩子们把张连长拖到一个秘密山洞,把他摆成一尊雕像的样子。万红采访一结束,回到帐篷里,却发现张连长不见了。她凭直觉带着黑狗一路追踪血迹找到了张连长,并告诉花生,那就是他的英雄父亲。父子相认,张连长用尽全力握住了儿子花生的手,以致于后来儿子费了好大劲才抽出来。本以为事情会有转机,花生的说辞会向世人证明张连长不是植物人。结果花生最终被妈妈玉枝阻拦,没有说出事实真相。

  面对着这一系列由细微到巨大波动的生命感知特征。万红一直在不断地抗争着,想为张连长赢得活着的英雄的待遇,却次次被打击。张连长在渐渐被人遗忘,万红的抗争也一次比一次艰难,可她一次都没有放弃。

  吴医生通过张谷雨认识到了敬业的万红,细腻的万红,内心纯净崇高的万红。他陷入爱恋万红的情感里无法自拔。

  对于张谷雨,虽然吴医生跟万红一样执拗,但他是纯粹尽医学者天职。他还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想在植物人生命状态上做些惊世骇俗的医学发言。他渴望他的创举性推断能使死寂了许多年的医学界活跃一阵。虽然他和万红的想法是不同的,但他们的愿望是相同的,这让他们俩的心走在了一起。万红在一次次的抗争中,因为有吴医生懂得和支持,也对他渐生好感。

  但是也正是因为万红的敬业精神,在长时间的护理中和张连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让万红放弃了和吴医生去重庆医大深造的机会。

  万红对张连长的呵护也特别让人动容。

  胡护士在张连长蚊帐离打蚊子,在张连长脸上留下红红的巴掌印,万红特别生气。胡护士解释说张连长像木头一样不晓得疼。万红像看着敌人一样问道:“你怎么晓得他不疼?你们就把英雄当成木头来护理的?”

  胡护士给张连长换床单,粗心大意地把张连长的手指在床和墙壁间一个晚上。张连长手指发黑坏死需要截肢。万红从张连长的细微表情里感受到他巨大的痛苦,再三恳请做手术的医生用麻药。医生不肯把麻药用在无知觉的植物人身上,不肯给张连长用麻药。为了求来同意,万红借个三轮车一路飞奔,几番折腾找到院长,签了个“同意”二字,谁知还是晚了一步。

  看完小说我对始终如一敬爱英雄的万红那种超乎常人的信念给深深折服了。但小说有些地方也挺让人不理解的。想说道说道,和志同道合的人探讨一下。

  比如万红成为张连长的特护时不到20岁,到万红因为护理有功,成为英雄时,也就二十多岁,头顶就有了一小撮白头发。七十年代的人二十多岁才结婚的还是极少数的。文中提到万红的父母在女儿成为英雄后和女儿的距离变得遥远,有点上下级的关系。我觉得这点不够贴近现实。无论儿女成为多大的人物,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都需要父母呵护和操心的。文中万红的父母在信中提到,退休后要去万红所在的小城。万红在护理张连长的过程中竟然没有父母方面的阻力?而且父母竟然不操心女儿的终身大事?父母竟然没有因为女儿把青春耗在那个不起眼的小城,而对那个小城心生怨恨,还有那份闲情逸致到那个小城养老?

  比如万红作为一个女人,护理张连长这样的人,即使要付出很多精力,也不应该以自己的青春为代价,也可以结婚嫁人,再想办法继续护理张连长。婚姻跟护理张连长并不是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单选题。人生也不是只有崇高的英雄主义就完整了。我觉得把万红写得太理智了,太缺少七情六欲了。

  总之小说中的情感深沉细腻,人物形象饱满,非常值得一看。

【《床畔》读后感】相关文章:

未来的床作文02-19

宝宝的床教案02-02

宝宝的床教案优秀01-31

多功能床作文06-07

铺备用床的感言11-26

床的自述作文12-08

榻榻米好还是床好10-26

一张神奇的床作文04-16

未来的床小学作文 3篇08-10

未来的床小学作文 (3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