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都柏林人》读后感优秀作文

时间:2021-04-10 19:10: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都柏林人》读后感优秀作文

  在苏童一篇谈短篇小说的文章中偶遇乔伊斯的《阿拉比》。

《都柏林人》读后感优秀作文

  “少年手里抓着一枚硬币,夜里独自一人坐火车去远处的阿拉伯风格集市……”这清新朴拙而颇富神秘感的远行情节是如此莫名地令人激动。读完这篇似乎没说什么却令人难忘的短篇,心中是静静流淌的感动与隐约的忧伤。在读完《都柏林人》后,我却发觉自己没能如愿再寻到那份有关流浪的美丽,或者说寻到了,只是其中突如其来的深刻令人猝不及防。

  《阿拉比》中的忧伤情感出乎我意料地浸透了整部《都柏林人》,它如同一股孤独的凄风,从这个民族的历史深处幽幽吹来,裹挟沿途的尘埃与失落的枯叶不断改变形态,呜咽着穿行于都柏林每一条棕褐色的街道。而解读这些小说时,我发觉比“冷漠僵化、麻木无知”的评断更本质的,似乎是一种心灵的孤独。

  童年的孤独

  《阿拉比》的开篇描述了一个细节,小男孩在废纸堆中找到了几本书,他最喜欢最后一本,仅仅因为它的书页是黄色的。简单的细节让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有着怀旧情结的小男孩,从而传达出他细腻敏感的性格。这样的一个孩子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特别是当时都柏林特殊的历史语境中,是最容易感到孤独的。

  文中有一处耐人寻味的场景。男孩陪姑妈去市场,灯光闪耀的大街上熙熙攘攘,充斥着劳工的咒骂和店伙计的尖声吆喝,醉汉和讨价还价的妇女推挤着他,街头卖唱者唱着关于祖国动乱的民谣……这些声音在男孩心中汇成一种独特的生活感受:他想象自己捧着圣杯,在一群敌人中安然通过……( )

  这是一种静寂与喧嚣的对比,仿佛将男孩的内心世界从俗世中抽离了出来。当整个世界都在为生计变得粗俗、冷漠、麻木不仁时,男孩的全部内心世界却是一份美好的爱情。孩童与成人的世界在喧嚣的市场中被鲜明地隔离开来。

  若要细致解读这一场景,对于劳工的咒骂和祖国动乱的民谣,我们完全可以作出更深刻的历史政治层面上的解读。但在一个不谙世事,此刻正醉心于朦胧初恋的小男孩看来,这不过是生活中最寻常的背景音罢了。“圣杯”在全书中多次出现,无疑暗喻天主教会对人心的操控,这也是乔伊斯所强烈突出的主题。而此刻圣杯出现在小男孩手中,或许正暗示了宗教的精神专制对天真的孩子所产生的潜在威胁。但当男孩捧着圣杯,进行自己并不理解的祈祷和赞美时,心中只有迷惘的爱慕之情产生的热流与真诚的期盼,他从未意识到宗教阴霾的存在。这是一个孩子同超越其理解力的社会现象的天然隔离,或许也正是这种隔离,使《阿拉比》成为《都柏林人》中少有的充满浪漫色彩的作品,孩子的天真与朦胧的爱恋是如此清纯地闪亮着,在我看来甚至超越了作者与研究者们试图揭示的令人失望的社会现实。

  认知程度产生的天然隔离可以说是童年孤独在情感意义之外的一层,而“敌人”一词则体现了童年情感层面的孤独。“敌人”这个意象,首先直指成人与孩子心灵世界的对立。这种对立,除却思维逻辑上的差异,指向成人对孩子心灵声音的漠视甚至蔑视。《阿拉比》中姑父的态度显然是一种漠视,而姑妈表面上虽关心孩子的需求,却也未提供真诚的心灵呵护与交流。

  从更广泛的层面而言,“敌人”所代表的更是人的心灵渴盼同社会既成现实的对立,是令孩子本能地抗拒,甚至也令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爱尔兰的许多成年人本身也厌恶却无法挣脱的苍白的生存状态。用《画像》中斯蒂芬的话来说:“它就是一张大网,在一个灵魂刚刚诞生时就会铺散下来把他扣住,不许他飞翔。”

  小说中,乔伊斯也着力刻画了这张大网对小男孩的'阻滞,造成了他心灵上的煎熬。而这种阻滞也似乎正制造着某种结局:童年的天然隔离正渐渐磨损,当他从童年隐约的孤独感中解放出来后,便将必然走向更大的孤独和一个令人失望的世界。

  青年的孤独

  不知是直觉使然还是刻意为之,乔伊斯将表现青年人生活的时间点全部安排在夏日。他笔下“灰色温暖”的夏日混合着浓重的酒精味,催化着腐烂的进程。这样的环境氛围使读者从视觉、触觉和嗅觉上奇妙地体会到都柏林青年面对生活时混乱而迷惘的状态。《两个浪汉》中有一段莱尼汉的内心独白,在昏暗的小巷里,对于科利尔令人不齿的风流韵事的谄媚态度使他在某一瞬间产生了对自身的厌恶,他突然深切感到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贫乏”,他厌倦了自己沉闷甚至堕落的生活。或许是暂时的孤独给了他思考的间隙,他是如此孤独地审判过去,甚至开始期许未来。是的,他还没有失去所有的希望,他又将手伸向了行将抛弃的信念与尊严。研究者将乔伊斯的这种创作手法称作“顿悟”,几乎应用于他创作的所有小说,通常是人物在某一瞬间对自身现状产生相对正确的认识和悲凉感叹(在《一小片阴云》中小钱德勒身上尤为显著)。“顿悟”的手法突然跳出使读者产生疏离感的对象化描述,通过心灵特写赋予了人物更为复杂的性格。这种精神生活的存在,使人不禁将他们从麻木僵化的定性评判中暂时地抽离出来。这大概同乔伊斯本身的性格相关,“乔伊斯的性格似乎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组合,部分粗野,部分软弱和冲动”他身上也有爱尔兰游吟诗人的某些共性“他们往往是盲目的、流浪的和饮酒的男子”。(《詹姆斯?乔伊斯》安格鲁?吉布森)这种“顿悟”极有可能是都柏林青年生活的常态,也是乔伊斯在展现出懦弱的性格侧面或产生个人困惑时抒发自身情感的一个出口。

  思索与孤独总是相伴相生,那些经典的“顿悟”时刻,实质上是人物孤独感显现的时刻。

  孤独对于不同生命状态的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于热情洋溢的青年人而言,孤独感在沉淀后往往会促成一种信念,变成一股革命的力量,但都柏林青年人的这种孤独却被环境所压抑而失去了蜕变的空间,致使他们陷入了信念与屈从循环的怪圈,制造了一个个“心灵注定失败”的故事。《两个浪汉中》有一个细节,“他说话显得粗野,为的是掩饰他斯文的样子”,写的是乔尼汉独自一人在酒吧点餐时不自然的状态,此刻,孤独感带给他的是被外界所排斥的不安。小小的细节,展现的是一个孤独者屈从于环境的过程,或者说是环境如何控制人的过程。

  我想,无论这种环境是天主教会的统治或是英国殖民者的压迫所造就,都必须通过集体作用于个体,而每一个个体都是集体中的孤独者。他们或许都有“顿悟”的时刻,可个人的怯懦和彼此的封闭却掠夺了星星之火而燎原的可能,因此,他们可怜的信念便永远只能蜷缩在心灵幽暗的角落,除此之外再不可能激起任何勇敢的共鸣或改变的波澜。在乔伊斯称之为《葬礼》的《守夜人》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响亮堆积的苦难,还缠绕着低矮的笑声,这就是我们的艺术。”这也是他们的孤独。

  成年的孤独

  《都柏林人》中的成年人,他们大都接受过所谓良好的教育,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讽刺的是,他们孤高自许,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深受文化的困扰而不自知。《痛苦的事件》中那位杜菲先生是自我封闭的典型。“他没有伴侣也没有朋友,没有宗教也没有信条。他过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不与任何人交流。他也不承认任何支配公民生活的习惯常规……”这段描述使他听上去很洒脱,很自由。可事实上,他却任由一种偏执的文化支配着自己枯乏的生活。如果说文化是一种心理习惯(余秋雨),那么杜菲的心理习惯就是不停为自己设立伦理教条和服从于教条,自我限制已然成为了他的生活方式。他认为那些教条充实壮大了自己,使自己变得高尚。事实上,教条本身并不是高尚,而一颗被教条填满的心不但远离了高尚,而且是僵化而脆弱不堪的,杜菲不愿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正是源于内心的恐惧,他害怕外界的诱惑会使他触犯那些教条而“被生命盛筵所抛弃”。

  终于,得知悉尼考太太的死讯后,杜菲感到自己正直的生活正全线崩溃。那似乎是一种被掏空的感觉,教条带来的固执的虚荣像浑浊的液体般从杜菲僵硬的躯体中流掉了,他变成了空空如也的躯壳,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独的荒凉。

  杜菲的孤独之所以在小说的最后一刻才显现出来,是因为在一切颠覆之前,他都被一种伦理规范所同化,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思索和反抗,自然感受不到孤独。

  孤独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孤独感产生的前提至少是一部分“自我的完成”(蒋勋),而文化的作用正是帮助人们逐步完成自我。因此,正常情况下,文化应当会造就一批体制下的孤独者,通常也是革命者。但在当时的都柏林,文化似乎远没有完成它的使命。不论是误读文化和道德的杜菲还是《死者》中陷入矛盾与痛苦的加布里埃尔,文化都没有给予他们力量,而只是一个“可供他们蜷缩的外壳”。

  尾声

  读《都柏林人》,有一种坐在湖底的感觉,轻飘飘的,却总有一种幽深的东西荡漾在周围。我试图弄清楚这种幽深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现在,算是把它暂定为孤独的感觉。

  孤独是一种充满无限潜力的状态,它可能蜕变为革命的勇气抑或沉淀为平和与清明。但无论终点是什么,总不可避免地经历一段静默的路程。对于没有达到“自我完成”的都柏林人而言,孤独不是一种持续的情绪,而外在环境也决定了他们的孤独没有蜕变的空间。他们注定只能充满美学意蕴地流浪在那条静默的路上。或许,正是这没有尽头的静默带给我幽深的错觉。

【《都柏林人》读后感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雾都孤儿读后感(15篇)11-20

《雾都孤儿》读后感(15篇)11-01

雾都孤儿读后感15篇03-31

简爱优秀读后感02-18

《简爱》优秀读后感02-14

《都挺好》观后感12-02

神农氏的女儿都叫什么07-07

硕士论文盲审都看什么07-11

我们都叫红领巾校园广播稿07-29

素材植物描写优秀优秀作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