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周恩来旅日日记》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22-10-05 01:12: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周恩来旅日日记》读后感1500字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而奔走劳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像一座雄伟的丰碑一样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深深地铭刻在百姓心中。我们缅怀他,更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精神。

《周恩来旅日日记》读后感1500字

  童年的周恩来十分懂事,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超越超越常人的成熟。家道中落,他以柔软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从不叫苦喊累。小小年纪,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人惊叹于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他酷爱读书,通常鸡叫三遍,周家花园就传出朗朗读书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有礼貌守纪律。他特别注意课外阅读,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他所读的书报,范围也比较广泛,除了社会科学的书籍外,自然科学和军事科学的书籍也是他喜爱的读物。他还把几本书的内容对照起来阅读,加以比较,探求最科学的内容和答案。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使他成为一个修养深厚的人。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当时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

  在沈阳上学期间,适逢辛亥革命刚刚成功,周恩来是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现在的男人是不留辫子的。但是,在清朝政府统治的封建时代,全中国的男子必须在脑后梳一根“猪尾巴”一样的辫子。男子梳辫子,本来是满族人的装束,满族的统治阶级占领了全中国以后,就强迫全国男子留辫子,作为臣服的标志。要不然,就被当作“反叛”,抓去砍头。梳辫,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引起过很大风波。当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沈阳,学校立刻沸腾起来,在欢呼声中,年轻的周恩来赶忙找来剪刀,剪掉了象征奴役、屈辱的辫子。

  中学毕业后,他决定东渡日本,开阔视野,寻求新知,为处于黑暗中的中国寻求出路。。

  筹措经费期间,周恩来在沈阳看望了伯父,他十分感谢伯父数年来的养育之恩。他还给给小学同学留下了“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

  当年少的周恩来离开祖国时,他的心情异常地激动。他满怀热血,随即作诗一首: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古体诗,唱诵了苏东坡“大江东去”的优美而豪迈的词章。用现代的文体,也很有气度。令人印象深刻。周恩来在留日期间,生活上十分艰苦。为了节省费用,寻找房租最便宜的地方,为此,他几次移居。他一般每日两餐,不吃肉食,买来最便宜的菜,自己动手做。买得最多的是那种价格极为低廉的豆腐。虽然生活很清贫,但精神却很富有,他认真学习各种新思想,从中汲取营养。

  除此以外,周恩来还十分重视与日本人民交往。周恩来与日本教师元木省吾结为朋友,互赠名片……。1972年9月29日,元木省吾的儿子作为日本代表团的成员访问北京,完成了父母的嘱托。周恩来接见该代表团时,忆起往事,深深怀念当年路遇的日本教师。由此可见,周恩来十分尊敬老师,这也是他的一种崇高的品德。

  1918年2月11日,正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一,订了一份新年计划,在计划中特别写明:“我平生最烦恶的是平常人立了志向不去行,我嫌他是多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是在说别人,其实也是在自我警策,自我节束。

  今天的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有着许多过去人们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和优势。尽管时代条件变了,但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应该被保留与继承。我们应该身体力行,使恩来精神永放光芒。

【《周恩来旅日日记》读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素材周恩来10-26

周恩来的故事读后感05-10

周恩来读后感作文10-11

《少年周恩来》的读后感10-08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10-08

《周恩来的故事》读后感10-08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周恩来10-26

《少年周恩来》的读后感300字10-08

《少年周恩来》的650字读后感10-08

《周恩来过草地》读后感作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