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初二语文对联题的知识点拨

时间:2025-07-15 11:11:41 诗琳 对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语文对联题的知识点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对联吧,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你所见过的对联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对联题的知识点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语文对联题的知识点拨

  初二语文对联题的知识点拨 1

  一、对联常识储备

  ⑴对句和出句字数要相等。

  ⑵对句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⑶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⑷停顿也需对应。

  ⑸一般情况下是仄起平收。

  二、备考答题技巧

  使用“拆合法”对对联最有效。

  所谓“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我们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陋风”等。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又如,“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等。

  当然,以上“拆合法”是对答做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我想还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联的练习吗?同学们随口就有的',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等。

  二、多关注一些对联高手的佳联、妙对。像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

  三、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初二语文对联题的知识点拨 2

  中考新题型:对联欣赏与写作安徽鲍亚民请看下面这两道中考题:

  1、“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古楚淮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洪泽湖、大运河等自然景观;有关天培、周恩来等历史名人;《西游记》在这里诞生,淮扬菜从这里扬名……现在,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对出下联。下联的内容要能反映淮安地方特色。

  ①大运河原远流长②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③古楚文化名扬四海上联:下联:(200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2、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福州市)这是两道集对联知识、仿写于一体的开放性试题,主要从语言运用方面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对联知识来考虑。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从内容上看,第一题下联必须紧紧围绕淮安地方特色来写。“大运河”是景,“周恩来”是人,“古楚”是地域。第二题下来年必须紧紧围绕奥斯特洛夫斯基来写。根据上联内容,结合对联知识,就可以完成这两道题了。示例:

  1、①洪泽湖烟波浩渺第一山峰奇景秀;②关天培铁血雄心报中华吴承恩呕心沥血著西游;③淮扬美食香飘九州。

  2、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想想下面这几道题如何做:

  1、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历史古城雄风再振下联:

  2、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

  3、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4、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示例:

  1、刺桐新港万帆高悬

  2、略

  3、“暖日融泥“改为”“日暖泥融”

  4、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

  初二语文对联题的知识点拨 3

  1.理解对联的基本结构和意义:对联由上下两句组成,要求上下两句切题、对仗、平行、对联。其意义要表达出对比、评论、概括等。要理解对联的基本结构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作答。

  2.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对联题目通常会有一些关键词,如“春节、年味、民俗、文化、传统、家庭、祝福”等等。考生需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帮助自己快速理解对联题目的主旨和意义。

  3.了解相关知识:对联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如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俗语谚语、诗词歌赋等等。要想做好对联题目,需要积累相关的知识。

  4.注意字词的搭配和用法:对联题目中,每个字词都非常重要,需要注意字词的搭配和用法,如字义、音韵、词性、词语搭配等等。

  5.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联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考生可以在基本的.结构和意义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创作出富有创意、富有表现力的对联。

【初二语文对联题的知识点拨】相关文章:

关于对联的知识09-10

以小孩对联为题的作文07-09

以对联救人为题的故事一则08-23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总结09-09

以贴对联为题的春节趣事文章05-15

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窍门点拨06-07

初中语文结题报告05-14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06-03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辅导题02-06

语文形题研究报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