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

时间:2022-10-07 16:28:18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

  开始看课文之前,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春秋时代各国的地理草图,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当时秦、晋、郑三国的位置关系和秦晋联军兵临城下时郑国的窘境。我给学生的问题是:如果你是郑国的大臣烛之武,你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保全郑国?在短时间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们得出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必须离间秦晋联盟,而其关键是如何说服泰国。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

  于是我对学生说:“现在假设我是秦伯,你是烛之武.你要怎样才能说服我退兵?”有一位平时就比较积极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郑国离泰国那么远,灭了郑国对你有什么好处? ” 我说:“灭了郑国,我们秦国就可以多很多土地了呀。”学生反驳道:“郑国离秦国那么远,却离晋国那么近,即使你灭了郑国也没办法直接管理郑国,这不等于将你攻打下来的土地白白送给晋国,增加晋国的实力吗? ”我说:“秦国和晋国关系向来很好,我即使得不到郑国的土地,晋国也一定会分给我相应的好处的呀。”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愣住了。这时我注意到其他同学也都跃跃欲试,于是我示意这位同学坐下,请另外一位同学继续回答。那位同学站起来说:“难道你就那么相信晋国一定会分给你相应的好处吗?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晋国和你们秦国都是大国,如果晋国的实力因为吞并郑国而得到增强,那么万一它背信弃义,撕毁盟约来攻打秦国怎么办?这样一来你非但得不到你想要的好处,反而帮助了你的敌人,不是吗? ”我想了想,说:“这倒有些道理。但如果我在攻下郑国之后立刻向晋国要求分给我相应的好处的话,看到我的军队就在身边,晋国的国君也不至于敢随意敷衍我吧?”没等那位同学反应过来,下面就有同学抢着举手了:“你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个利益问题嘛!灭了郑国固然可能对你有好处,但是保全郑国难道就没有好处了吗?以后万一秦国和晋国发生矛盾的话,我们郑国就可以和秦国互相呼应,这样一来晋国还敢轻举妄动吗?即使我们联手灭了晋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

  讨论至此,尽管学生们并没有看过课文,尽管他们的想法和反应也并没有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但课文中烛之武对秦伯的说辞的各个层次已经基本上都体现出来了。这时候我说:“好,你们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要说服别人,是否只要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就行了?我们知道,烛之武是一个即将被吞并的弱国的大臣,而秦伯是当时一个强国的君主,考虑到双方的立场,我们是否能够把烛之武的言辞组织一下、润色一下,让秦伯更容易接受一些? ”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在思考,但是这个问题也许比较抽象不易回答,于是我换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烛之武,我还是秦伯,你见到我时一开始说什么比较好?”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郑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小,你如果要进攻我们的话我们一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我怒道:“你敢挑衅我?!明天就灭了你!”同学们哄堂大笑。又有一位同学很自信地站起来:“秦伯你的目光太狭隘了!你们灭了郑国、晋国……”没等他说完,我就大声说道:“你敢说我目光狭隘!拉出去砍头! ”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我继续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回答?”同学们沉默了很久,我于是提示道:“现在的情况是,我当然知道你来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已经动用兵力千里迢迢到了这里,郑国指日可灭。这一点你也完全清楚。而在前面的讨论中,你也已经知道怎样的分析思路能够打动我。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我此时的心理,能顺理成章地引出之后的分析呢?”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试答:“我们郑国很弱小,在秦国的军威之下当然是不堪一击的。但是……”

  我说:“很好!这是一种以退为进式的开头。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有时候主动示弱坦陈自己面临的不利的客观情势也是谈判中很高明的技巧。这使得双方对问题的认知能够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进一步的分析。当然,谈判中的技巧很多,这只是其中一种。比如前面有同学一开始就指责秦伯目光狭隘,这其实也是一种以进为退式的策略,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风险比较大。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更多地留意一下人与人交流中的语言策略问题,这对大家以后的人际交往是大有好处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烛之武到底是怎么说的。”

  这时候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烛之武的说辞和刚才的讨论惊人地相似: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以退为进的示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进一步的以退为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灭亡郑国对秦国没有好处。

  “邻之厚,君之薄也。”——灭亡郑国对秦国反而有害处。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保存郑国对秦国的好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以事实证明晋国是不可相信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国的野心进一步说明灭亡郑国对泰国的害处。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将选择权交回秦伯。

  这时候快下课了,我就要求同学们课后结合课本的注释和字典的解释来理解这些语句,并在第二天的课上让同学们翻译这些语句,共同梳理文中的多义词、词类活用以及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法现象。我发现,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不仅那天的作业做得特别好,连第二天上课时文言知识的讲授过程也变得容易很多。

  如果这样的良好状态能够持续下去的话,我相信学生们无论是在文言知识的积累上还是在对人文传统的认识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在这篇课文之后紧接着上初唐魏徵的骈文《谏太宗十思疏》时,我发现学生的兴趣又低沉了下去,任由我费尽口舌,学生学习时仍然显得相当沉闷消极。这不能不让我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

  或许对现在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文言文已经几乎等同于一门纯粹为了应付考试的外语;而文言文的教学,也似乎成了一种并不好玩的繁难的文字游戏。这当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令人相当困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方面,在文言知识的积累上,由于学生从小缺少文言诵读的环境,他们很难通过积累语感而使文言知识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从而导致文言知识的习得只能停留在教师讲授的层面,而无法成为一种相对轻松的理解和归纳。另一方面,在文言篇章内容的理解上,也正是由于学生对文言文体的陌生与抵触,再加上现代日常生活的平庸单调,他们往往很难和古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一种呼应,而是觉得这些文章只是早已过时的古董,这就导致他们用消极的心态来对待文言文的学习,即使在理解文言文的人文内涵时,也很可能只满足于套用一些现成的条条框框,而不能产生切身的体悟。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当然是让学生从小就阅读、背诵大量的文言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使文言的知识体系内化为个人的思维习惯。这样就能使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超越现有的知识传授的模式,而成为一种相对轻松的、对已有思维习惯的归纳、整合与提升;并使学生在语言障碍较少的前提下对文言作品的人文内涵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实现与古人的心灵交流。然而这样的做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显然并没有太多的实现可能。但即便如此,我们能做的仍然很多。就上面所分析的两层问题来说,我们就可以从教材的编排与教师的讲授两方面分别着手,研究总结文言知识讲授和人文内涵探讨两者各自的循序渐进的科学教学规律,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和抵触心理,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为什么《烛之武退秦师》上得还算成功?说到底,并不是因为我上课水平高,而更多的是因为这篇文章符合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从人文精神的传递上说,这篇文章生动地写出了一个通过口才而达到实际交流目的的实例,尽管它未必有非常深刻的人文内涵,却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占人的生活与今人的生活并非格格不入,今人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了解古人思想的兴趣;而从文言知识的讲授上说,这篇文章中的典故生动而不晦涩(如“东道主”的来历),知识点的体现丰富而不庞杂,学生有能力自己进行归纳,并将其消化吸收。

  但是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整体而言,对文言文学习中文言知识讲授和人文内涵探讨这两方面各自的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的研究,似乎都不尽如人意。即以教材的编排而言,将《谏太宗十思疏》这样一篇对现在的高一学生而言显得枯涩无味的骈文紧接在《烛之武退秦师》之后讲授,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还打击了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顺带可以一提的是,这两篇课文所在模块的题目是“寻觅文言津梁”,该模块又分为“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两篇文言文。从标题来看,这个部分似乎的确有循序渐进的意思。然而我感到不解的是,就这三个标题选择教学文本时的标准是什么?同属于“因声求气”的《烛之武退秦师》和《谏太宗十思疏》有多少可比性?)又以苏教版高一第四册课本中的《滕王阁序》为例:从文言知识讲授的角度看,学习这篇文章对学生文言阅读水平的提高能有多少帮助?说得功利些,这篇文章中有多少实词、多少典故是高考需要掌握的?又有多少句子是能够按照高考要求逐词逐句对应翻译的?而从文学性上来讲,当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们一点一点极为费力地啃完《滕王阁序》这样一篇连很多中文系的大学生都无法轻松读完的、充满典故而又难以翻译的骈文之后,有多少教师还有自信唤起学生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兴趣?另一方面,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在看不到一片完整的天空的城市中长大的学生们,能有多少人曾经看过宏阔的“落霞”、明净的“秋水”,看过形单影只的“孤鹜”?而对学生解释一幅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甚至无法想象的画面的美感,又能有多少有效性?

  语文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我曾经以《你来做做烛之武》为题在08年10月的《语文学习》上发表过一篇课堂记录,然而在反思这篇课堂记录时,觉得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方面仍不是非常透彻。因此在最近第二次上这篇课文时,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因有此录:

  第二课时

  师:我们在上一节课的讨论中已经可以发现,烛之武要说服秦君,可以有这么几条理由:第一,秦国帮助晋国灭了郑国的话,只会对晋国有好处,而对秦国无利。这条理由在那句话中体现?

  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师:好,第二,如果不灭郑国,那么郑国今后能够为秦国提供战略上的帮助,这对秦国有利。这是原文中的哪句话?

  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师:很好!第三,晋国是言而无信的,如果灭郑助长了晋国的势力的话,那么晋国的野心将会使其觊觎秦国,这反而会对秦国有害。这又是哪一句?

  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师:不错!还有没有?

  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师:很好!我们可以看到,烛之武就是用这么一番话来拯救了一个国家。可见语言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好,现在我想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烛之武与秦君交涉的场景,要注意: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语言往往能够反应出说话者的心态、同时也是为了抓住接受者的心态的。所以请同学们在准备的时候,注意体味一下,如果你是烛之武,你的口吻和神情应该是怎样的;如果你是秦君,你又希望听到的是怎样的说辞。好,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准备,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开始讨论,五分钟)

  师:好,现在请两位同学上来为我们演示一下:

  生1:你们秦、晋两国包围了我们郑国,我们已经快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对你有好处的话,那就来灭了我们吧。

  生2:好,我来灭了你!

  生1:(一愣,磕磕绊绊地)越过别国而把远地作为边邑,这是很困难的,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你如果不打我们,我们以后就可以招待你们的使节,这对你们也是有好处的。晋国很是贪婪,它曾经对你们秦国背信弃义,这你是知道的。它吞并郑国之后一定会要继续扩张它的土地,到时候就要来打你们秦国了。你就退兵吧!

  生2:哦,我就退兵吧!

  (台下学生大笑)

  师:大家说,她们表演得好不好?能打几分?

  (学生纷纷说,90分!100分!)

  师:我觉得只能打80分。为什么呢?我怎么觉得这个烛之武说话的神态比秦君还“牛”啊?好像反而是烛之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呢!(学生大笑)好,我们再换一组同学:

  生3:(谦卑地)秦公,您和晋国联合包围了我们,我们已经知道肯定快要灭亡了。但是我冒昧地向您提出,您灭亡了郑国的话,恐怕……对您没什么好处。

  生4:哦?说说看?

  生3:您知道,秦国和郑国并不接壤,如果您灭掉了郑国的话,如果要获得郑国的土地,您知道,那是相当相当困难的。那么,岂不是白白让晋国增加土地吗?

  (台下同学笑)

  生4:嗯,有道理……

  生3:而如果不灭了郑国呢?我们可以为您的使节提供往来的方便,这对您似乎也没什么坏处。另一方面,晋国那可是很贪婪的国家啊!它曾经不守信义地赖掉了允诺给秦国的土地,如果再灭郑来增加它的土地的话,它是否会更进一步地提出对秦国的领土要求呢?难道您愿意这么做吗?您还是退兵吧!

  生4:不错,我还是退兵吧!

  师:好,大家看,这一组同学能够得多少分?

  (学生纷纷说,100分!)

  师:我看,还是只能打90分。

  (学生有些疑惑的表情)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一组同学在对语言交际的把握方面,要比前一组同学感觉好很多。虽然在内容上多加了一些自己的阐释,但是反而要比前一组同学的逐句翻译好些。而且从表演的神态上讲,那种既谦卑又不自卑的神情同学也是抓得相当准的。我们要知道,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写在纸上的语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定要细心体味语言背后的心态。这种心态包括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心理活动的揣摩,也包括说话者本身说话的神态等等。但是为什么我只打他们90分呢?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表演的过程中,有两句关键的话被漏掉了。是哪两句?

  (学生纷纷插嘴:“邻之厚,君之薄也”。)

  师:不错,这一句确实通过对比来使秦君更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形势。还有一句呢?

  生:“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好,我现在请一位同学站起来,由你来当一下秦君,我来当一下烛之武。

  (一位学生站起)

  师:事情已经很明白了,您还是退兵吧!

  (学生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师:我再换种说法:侵损秦国而对晋国有利——您再考虑考虑?哪种说法你更容易接受?

  生:后一种。

  (台下同学也纷纷点头)

  师:为什么呢?是不是大家觉得后一句话更加婉转一些,不显得太“冲”?(学生们点头)所以我们说,一句话不仅要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有时候更要看它怎么说。现在我请同学们再从文章中选出一段对话来为我们演绎一下。仍然要注意:从对话当中可以看出双方各自怎样的心态?好,确定角色之后开始小组讨论!

  (学生开始讨论,五分钟)

  师:好,现在我们请这一组同学上来表演。哦,上来三位同学,看来是要表演佚之狐、烛之武和郑君的这一段咯!

  (生5扮演佚之狐,并且手里拿着一把用纸折成的扇子。生6坐在讲桌前的椅子上演郑伯,生7在讲台的另一头扮演烛之武。)

  生5:(一边摇着扇子,一边上,声音洪亮)如今天下大事非常紧张,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我看您还是用用烛之武吧,让他去见秦君,敌军肯定会退去。

  生6:(不住点头)我信你的,那就用用烛之武吧。麻烦你请他到这里来。

  生5:(高声喊道)烛之武,快些过来。

  生7:(高声答道)是。

  生6:现在国家危难,需要你出力帮忙呀!

  生7:我年青时,就不受你的赏识,现在,我年纪大了,没有用了。

  生6:以前没重用你,那是我的不对,现在很危急,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为了国家,你就去一趟吧,求你了。

  烛之武:好吧,看你的面子,我就去一趟。

  (表演的过程中台下同学不时大笑)

  师:很好!这几位同学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表演这一段场景,很自然生动!但是我仍然只能给他们打90分。大家觉得为什么?

  (学生们纷纷议论)

  师:还是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他们的台词和原文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生:原文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而他们改成了“我年青时就不受你的赏识”。

  师:哦,那么这样改好不好?我还是请同学来分辨一下这两种感觉。来,请这位同学做一下郑君,我来做一下烛之武。我现在对你说,“我年轻时候就不如别人”,你听了之后是什么感觉?我再说,“我年轻时候你就不赏识我”,你听了之后又是什么感觉?

  生:后一句让人感觉听起来很不舒服,很不礼貌。

  师:有些刺耳是吧?似乎抱怨的意味太明显直接了些,对于郑君来说显然是不够礼貌的。而说“我年轻时候就不如别人”呢,就显得含蓄了很多,是不是?(学生点头)所以我们说,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使用,必须要体察语言背后的心态,说话者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样说话对于他想达到的目的来说有怎样的作用?好,我们再回想一下,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中还有什么地方是和原文有出入的?

  生:好像没有说到“子亦有不利焉”。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对你也是有不利的。

  师:那么郑君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这句话听起来让人有什么感觉?

  生:好像有些威胁的口气。

  师:威胁?好像是有一些。但是郑君说的是“你不去我就要对你不客气”,所以对你来说不去是“不利”的吗?这里的威胁的味道似乎并不是很浓。有没有其他的解释?

  (学生一时沉默)

  师:我们看,在同学们的表演中,烛之武为什么最终会答应郑君去见秦君呢?

  (学生纷纷插嘴:“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为了国家”)

  师:好,如果烛之武一直得不到郑君重用,他为什么要给郑君这个面子呢?同样,对于郑君来说,他是否一定能够用国家利益来打动烛之武?(学生摇头)而在这种情况下,说“子亦有不利焉”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从烛之武自身的利益出发,更容易打动烛之武。

  师:很好!怎样的语言才能够更容易地打动别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又可以注意到,在郑君请求烛之武去见秦君时,郑君首先说的并不是“郑国灭亡对你没有好处”,而是什么?

  生:“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师:这句话刚才同学们在表演时解释得相当准确:“我不能及早地任用你,现在事态紧急了再来找你,这是我的错。”那么这句话又有什么用意?

  生: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师:不错,这和上节课我们所分析的烛之武去说服秦君时所说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样,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言说策略。这种策略显然是更容易说服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对如何在交际中使用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归结到一点,也就是必须要通过语言来把握语言背后的心态。言说者是怎样的心态,接受者又会产生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语言能够更容易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仔细捉摸的。

  反思:就这个课堂实录而言,我自认为比起以前的上法来是有所突破的。就以前的上法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口语和思维的训练,而课文本身则与学生的思考缺乏有机的结合。在这一次的上课中,学生的表演立足于对课文的理解,而表演之后的评价也以是否与课文中的语言有出入为旨归。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中语言的体会无疑是更加深入的。但是,问题仍然很多。正如孙老师所指出的那样,在很多环节上我没有及时抓住学生表演中明显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只有当教师把文本弄得通透的时候,不论学生这个主体在文本里钻到哪一条死胡同里去,你都可以把他给领出来。”也就是说,对文本本身的理解仍然有值得深入的地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结合字词落实和思维训练的关系,也是值得我更进一步思考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02-04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教学10-09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3-05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优秀02-0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通用05-26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06-05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最新03-10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10-12

烛之武退秦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10-08

高二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