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风筝》教学方案参考

时间:2022-10-08 09:18:55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风筝》教学方案参考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方案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感情变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内容之前,老是想邀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幻灯:风筝图片。同时……)记得有一首老歌这样唱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起风筝,我总会联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像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绳牵系着我们,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风筝有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的亲情故事。(幻灯:课题、作者)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著名的作家。(幻灯:鲁迅照片)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里请注意这“三家”的排列顺序。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在三个领域建树的大小)原名周树人(“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鲁迅父亲早逝──从小康人家陷入困顿)。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结合《藤野先生》)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幻灯:鲁迅照片,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背景知识介绍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建议阅读《野草》中的《狗的驳诘》、《颓败线的颤动》、《秋夜》、《希望》、《墓碣文》、《复仇》、《立论》,欣赏《野草》中的名句)。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野草题辞: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五、字词教学

  1、“读一读 写一写”(个别读、全班读)

  2、多音字。

  3、词语解释。

  六、整体感知:请大家带着问题,迅速浏览课文

  1、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2、你读了以后有哪些感受?

  明确:

  1、小时侯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认识到自己当年的行径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一直过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学生根据阅读感受谈体会。

  七、布置作业

  抄词注音解词、朗读课文尝试发现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理解“精神虐杀”那一幕。

  2、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深意。

  3、多角度理解课文。

  4、学习自我解剖,勇于改过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精神虐杀”的深意所在;多角度理解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课文──《风筝》。作者──鲁迅。鲁迅是作者的笔名,那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二、课文分析

  1、这篇散文写“我”小时侯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的把弟弟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认识到自己当年的行径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一直过意不去,然而兄弟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下面请你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我”回忆往事的段落。

  明确:回忆往事(2~11小节)

  那么第1小节与第12小节说了什么?

  明确:第1小节:“惊异和悲哀”──引入回忆;

  第12小节:回到现实,呼应开头。

  3、研读课文,探究性学习: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你还不太理解的地方或是觉得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尝试自己在课文中找找答案。下面小组讨论,现提出问题,然后归纳、解决问题。派小组代表提出本小组问题。归纳问题:

  ⑴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⑵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⑶ 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我”对小兄弟放风筝态度的语句,从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⑷ 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⑸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不幸”?

  ⑹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⑺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⑻ 课文最后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小组代表尝试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适当补充。教师总结归纳。

  ⑴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⑵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⑶ 略。

  ⑷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但究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被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所支配。从“我”的身上,可以明显看出那种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所打下的烙印。

  ⑸ 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说,良心受到了谴责,可谓“不幸”。

  ⑹ 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是“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偷做的风筝抓断踏扁了。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的天性、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而付出代价。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

  ⑺ 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内心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⑻ 因为我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而这种悲哀又是没有预料到的。

  三、拓展延伸

  1、我对待小兄弟放风筝的态度前后有巨大的变化。由“不爱放风筝”、“嫌恶”风筝、反对小兄弟放风筝,毁坏风筝到后来接触到课文后“送他风筝,赞成小兄弟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这中间,“我”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从这里看出,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明确: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2、作者在叙述二十年前儿时的一段生活时,心情沉重地感到自己当时对小兄弟做了一件错事,是怎样充满内疚的书写自己的心绪的?你是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这种做法的?

  明确:鲁迅先生写道:“心也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多下去了。”

【《风筝》教学方案参考】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参考方案11-17

风筝活动方案02-27

风筝教学教案12-07

《风筝》教学教案11-15

中秋活动方案参考03-10

关爱活动方案参考11-26

超市促销方案参考04-21

网络促销方案参考10-09

节日促销方案参考10-09

关于促销的参考方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