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小学《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3-14 09:00:20 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学《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方案

  江油市文化街小学:范先春

  设计思路: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的基础上设计的,旨在将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繁华、条理化。掌握等量关系,形成思维模式和优化和解题模式。

  在本册四单元中,根据数量关系而得到的两积之和(其中一个因数相同),从而引出ab+ac=(a+b)c的形式,这一类习题均与学生熟知的相遇问题有联系。正基于此,期望通过熟练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利用迁移规律,力求能运用这一思路解决与之特征相似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更喜欢“动态”的课程,他们更易于接受与生活紧密联系、触手可及的问题,同时,一旦知识深深烙入他们的脑海,只要适时点拨与梳理,更易于掌握与之相近、相临的问题。因此,本课设计,通过学生爱动、爱玩、爱表现的特点,通过一系列走、演、操作与交流等到形式,力求“走近”、“走进”生活,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数学,积极主动吸收知识,实现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升华。达成轻松学习、快乐学习、灵活高效的目的。

  教学内容:

  相遇问题及运用相遇问题解题思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立并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并能结合实际问题描述数量关系。

  2、运用迁移规律,将相遇问题解题思路运用于与之相似的问题之中,能将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一系列问题转化成相遇问题去分析、去思考、去高效解决。

  3、随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他们热爱数学,享受问题解决时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运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解决具有其特征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相遇问题演示器、玩具车、实物卡片

  学生准备:玩具车、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提问: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应该臬表示,你能用语言描述吗?(为相遇问题的两种基本选题关系的概括奠定基础)

  2、请最后一排的.一名同学走向讲台,同时老师沿直线迎上去,当与该生相遇时提问:

  我俩现在已经怎样——(相遇)(用生活中的场景理解、感 知什么是相遇)

  请思考后回答:我俩在刚才这一过程中,什么相同,什么不同,能建立一个怎样的等量关系。(建立“甲行路程+乙行路程=两人行的总路程”)

  二、建立模型:

  1、建立相遇问题等量关系

  (1)如果刚才我走了5秒,每秒行0.6米,后排的同学每秒行0.8米,出发时我们相距多少米?(感兴趣的问题更利于学生思考,他们会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

  根扰刚才建立的等量关系,结合这里的条件,你能把它变得具体一点?

  (2)通过引导得出:

  老师速度 明间+学生速度=距离

  (老师速度+学生速度) 时间=距离

  速度和 时间=距离

  (3)同桌交流:这样列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描述这些等量关系。(将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

  (4)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类题强化

  请两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用玩具车演示)

  小明和小东从相距560米的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经过6分钟相遇,如果小明每分钟行75米,小东每分钟行多少米?

  (1)台上台下学一演示后,请学生建立等量关系并提问:

  你能建立几种。建立后引导学生间交流(学生观察表演,自已动手操作,能更深刻掌握知识)

  (2)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引导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刚才是路程不知道,现在是速度不知道,怎么办呢?(可以设小东每分钟 米)

  (3)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建立模型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行走中产生的这一类问题吧。

  甲行速度 时间+乙行速度 时间=距离

  (甲行速度+乙行速度) 明间=距离

  速度和 时间=距离

  4、描述模型

  同桌相互描述理解这几个等量关系

【小学《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相遇的随笔01-06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08-08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方案10-12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方案10-11

识字教学设计方案10-11

最美丽的相遇作文素材03-26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方案10-18

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方案10-18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方案10-16

长城优秀教学设计方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