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10-09 03:18:5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培养各类国际化人才。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了国外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关键词:高校 工商管理专业 国际化人才 培养

  一、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自从2O世纪90年代国家推出“2l1工程”,尤其是“985工程”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批重点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基本人才培养目标,国内高校备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专业也陆续采取了各种措施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进程。

  1.逐步确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确定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清华大学培养“面向世界的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和北京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型人才”等。不仅部属重点大学而且也包括地方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也逐步形成了国际化培养目标。如表所示,各高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都含有国际化、国际视野、全球化等的规定。

  2.逐步形成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备高校采用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学者到本校授课和从事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将本校教师派遣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从事科学研究等,回国后从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这样陕速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

  3.逐步增设了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首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授课,工商管理专业多以本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进行双语或全英文授课。其次,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自2O世纪90年代以来引进《哈佛商学案例精选集映文影印版)》、《全球化管理经典英文教材》等~系列原版教材,重点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利用引进的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授课,这成为缩短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措施之一。最后,在国际化理念指导下,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开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管理、跨文化交流等。

  4.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除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各高校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学生交流与人才培养。这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们带来了国外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理念,引进和借鉴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融入教学当中,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质量。同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学生们开拓了国际视野,提升了国际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国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

  部分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这些国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一些共同经验和特点。

  1.强化国际人才培养理念。政府和大学具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识,很早就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1945年英国发表了《帕西报告》,提出大学的国际化是解决英国大学教育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国1946年《富布莱特法案》规定:把美国在海外的剩余财产用作美国学者和教授在国外讲学或研究的基金,并专门邀请发展中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赴美留学。日本在1987年提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具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具有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能够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由此可以看出各国非常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并且强化自身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2.改革课程体系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美国大学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之一为专业性研究课程的国际化和一般性研究课程的国际化。前者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研究项目,后者为学生开设具有国际意义的普通课程,同时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增加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法律、国际贸易等相关领域的内容。欧洲国家高校课程国际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初级课程开发,即加强各国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合作;二是高级课程开发,主要是为研究生教育及培养高质量}向人力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三是欧洲模块课程开发,包括欧洲国家历史、社会、文化和政策模块,欧盟法律、欧盟组织机构、欧洲经济等欧洲一体化模块以及与某学科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等内容;四是语言整合课程开发,包括为满足学位课程要求而建立的学科专门化的语言模块和为学生选修提供的语言模块课程。

  3.有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推动力一方面来自跨国项目、国际条约、国家合作协议的支持;另一方面来自学生、教师、大学管理者的自发性。例如,英国不断地扩大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配额,建立了国际事务办公室,到海外举办教育展览,并且在国内加强改善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德国参与“欧洲共同体促进大学生交流计划”,已经促进约40万名学生参与交流,并使5万名教师有机会到另一所大学授课。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与教师交流更是位于世界前列,不但交流人数多,交流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

  4.发展留学生教育。发达的留学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历来重视发展留学生教育,例如,日本政府在1983年就提出了“在2I世纪初接收lO万留学生”的计划,2008年又提出了“接收3O万外国留学生计划”。韩国政府把发展留学生教育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制定了《吸引来韩留学综合方案》,以此力图把韩国建设成为留学生教育强国。澳大利亚1997年公布的有关高等教育财政和政策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增加外汇收入。美国作为招收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留学生教育早已成为其最主要的海外获取收益的产业。

  三、完善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1.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培养目标体系。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首要问题。在目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考虑学校整体层面的战略与规划、学院教学管理层面的计划与制度以及学生层面的培养和发展目标三个方面。本文认为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学校的战略与规划和学院的教学管理计划和制度都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的培养和发展目标为中心,进而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其次,在目标体系的构建中应该重分地调研国际和国内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最后还要结合学校发展的自身特色、资源约束以及学科专业优势来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

  2.因地制宜精心设计适合校情的国际化培养途径和内容。国际化的培养内容中包括的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具体又可包括理念与目标体系的国际化、澡程的国际化、人员(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国际化、服务体系的国际化、国际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不同的高校在国际化培养途径和内容上是有差异的,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强调以课程国际化为主要措施,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主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国际化。对于地方高校应以教学国际化为主,以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为突破点,以师资的国际化为保障,进而推动了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本专业的国际合作。

  3.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应该加强学生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修正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 个别访谈等形式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走出去”的教师不但要注重自身知识、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积极地学习国际的教学与管理办法。对于“引进来”的教师,校内的教师应该多与他们就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国际前沿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与沟通。

  4.建立国际化管理运行机制。学习国际著名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可以聘用世界名校的管理人员参与我国的高校管理,以提升高校的国际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学,2009

  [2]吕培明.国际化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一哈佛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综述与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9,4

  [3]耿彩芳,钟厦.高校本科生教育国际化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分析,2010.6

  [4]许登峰.经济管理类国际『匕人才培养的探索[J].文『艺教育市场,2010,10

  [5]曾满超,王美欣,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相关文章: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10-08

研究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方案论文10-08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03-25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研究10-01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研究范文10-01

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论文10-08

高校工商管理培养模式研究论文10-08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10-07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