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组织行为学在大学社团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5 19:40:34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组织行为学在大学社团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不比作文,它有它的格式要求,不会写论文的,快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篇论文吧。

组织行为学在大学社团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内高校对学生社团组织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由自主娱乐性社团和自发性协会向专业性社团、校团委直属等规范社团转变,在高校社团组织改革创新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当前大学生社团中存在的社团组织文化缺失,组织结构设置缺乏合理,大学生加入社团动机与自身需求矛盾,社团成员价值观导向偏差、主体意识薄弱等,针对高校社团这一系列问题,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引入其原理和方法对社团中个体、组织及社团组织行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对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社团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个体、组织行为、群体、社团文化

  一、组织为行学发展

  1949年在美国召开的一次跨学科讨论会上制定了一门针对员工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以及行为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专业性综合学科——行为科学,60年代中期增加了对企业内部个人和 群体的行为研究,称之为组织行为学,斯蒂芬 P 罗宾斯定义该学科为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组织行为学在改革开放初传入中国,对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组织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学科的综合性,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为其他各类非营利性组织的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二、高校社团开展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社团虽然在学校和同学的积极推动下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由单纯娱乐性社团和自发组织社团向专业性社团、校团委直属等规范性社团转变,但普遍存在社团管理体制不规范、社团结构官僚化、社团活动缺乏内涵,层次不高、社团发展的物质条件欠缺、社团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相当一部分身处社团的同学满意度较低等问题,如何建设高效合理规范的社团组织结构,如何端正大学生参与社团工作动机,如何提高社团成员满意度并积极地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发挥高校社团的功能,加强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能力锻炼的作用,充分调动与发挥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大学生社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高校社团建设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对大学生社团的有关研究如社团建设、社团文化、组织建设,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等层出不穷,但从组织行为这一角度对高校社团进行综合分析的论述却很少提及,本文通过对社团成员、社团各部门、社团整体组织的行为分析,使管理人员了解其行为原因、特点及其规律, 进而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社团成员的行为的能力, 更好地促进社团工作的进步和社团的整体发展。

  三、高校社团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所有行为,这里分析高校社团组织成员的行为活动。

  1. 社团个体行为分析

  1.1 社团成员需求

  社团成员的需要引发动机,促使行为的发生,需要理论如马斯洛的“ 七层次需要理论”、奥尔德弗的“ERG 3 种核心需要理论”等大致都分为“ 物质需要” 和“ 精神需要” 两种。物质需要如衣食住行的保障, 精神需要如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知识、奖励需要等。社团成员行为的发生,一定是出于自身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离开了需要, 任何人的工作动机就无法产生, 工作积极性就得不到发挥。因此,作为高校社团管理者,要想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是他们进一步投入到社团工作中去,首先要认真分析他们的需要层次, 根据社团成员的组成结构和个体特征,找出其共性需要和个性需要,并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相应的社团制度,满足他们对社团工作,实践学习,能力锻炼工作成就等的需要, 通过必要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如大学生参加社团不外乎三个目的,第一,为了结识更多的朋友发展自己的人脉;第二,提高自己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和其他课堂上难以提供的锻炼机会;第三,通过社团平台取得工作经历和成就,为就业创造优势,社团管理者在社团制度和组织架构设计上应尽量照顾和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要, 使大学生参与社团工作的热情提高,从而促进社团的发展。

  1.2 社团成员个性特征影响其行为

  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人格、价值观,性格与能力差异会影响个体具体行为的发生。当代大学生由于初等教育受到地区和师资差异的限制,受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个性特征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内敛羞涩也有聪明热情,有愿意服从依赖性强也有锋芒毕露、独立好胜。这些个性特征上的不同,往往造成工作表现的差异。即使在学校规定和社团制度和规范下对社团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规范约束,但因社团工作的不同在成员具体操作中都会存在自由决定权,在那些社团规章制度条例无法涉及的的领域,是这种自主性允许不同的人在同一岗位上做不同的事,不同成员在同一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绩效也不同。

  以知觉理论来看,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认知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社团成员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社团工作的认知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工作本身为基础的。所以,了解社团成员的个性特征,分配其适当的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团成员的能力,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都存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如果社团管理者只关注成员的消极个性特征,就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积极方面,因此,社团管理者要承认大学生成员的个性、尊重其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成员的积极性。

  1.3 社团成员的行为受到其与工作和组织匹配性的制约

  约翰 霍兰德的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特点与他的工作之间需要匹配,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意向,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霍兰德提出六种人格类型分类,分别是现实性(技能、体力偏好),研究性(思考、理解偏好),社会型(帮助、提高偏好),传统型(规范、明确偏好),企业型(影响、权力偏好),艺术型(创造性偏好),社会型的个体应该从事社会型的工作,传统型的个体应该从事传统型的工作,不同的个体在人格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工作本身具有不同的类型,当人格与职业匹配,工作环境与个体的人格类型相互协调时时才会产生最高的满意度和最低的流动率。针对学生社团组织的部门和工作设置和社团成员的不同人格特质,社团管理者应适当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满足社团内人职匹配,在确保能力的基础上,使社团成员对自身的工作有足够的信心和胜任力。

  与个体与工作匹配一样,成功高效的组织还要求个体与组织的匹配,而由于组织面对着动态的变化的外部环境,组织要求个体随时改变既定的工作任务在不同的工作团队中轻轻变动,但相对于个体人格特点与工作的适应性来看,员工人格特点与组织文化的之间的适应性可能更为重要。使用大五分类从个体来看,外倾性高的人在积极进取和团队取向的组织中表现好,随和性高的人会在支持性的而非攻击性的组织中做的更好,另外,个人价值观和组织文化的匹配也对组织产生重要影响,在社团成员的选拔和培训中,可以针对成员不同的性向和价值观使成员与社团更为匹配,提高社团成员满意度和组织忠诚度,降低社团成员离开社团的可能性。

  2. 社团群体行为分析

  罗宾斯认为,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群体成员具有相关的活动意识,在群体中能找到一定的角色和地位并在行为上达到角色的认同,在工作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个体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开展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那么,作为社团成员学校环境下形成的群体,其行为对社团组织有那些影响呢?

  2.1 社团内群体类型和群体发展影响社团工作

  按照罗宾斯对群体分类,群体可被划分为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其中前两者为正式群体,后两者主要为非正式群体。在社团规范化进一步发展的大学校园,社团内越来越多的在以往并非正式的群体正在或者已经转化为命令型、任务型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中利益性群体也因大学生价值观变化而渐渐增加,友谊型群体在正式群体壮大阴影下显得力单势薄。大学生为什么加入社团及各类群体可能出于归属、目标实现、自尊等不同的需要,根据社团类型的不同,如专业性社团需要命令型和任务型群体来促进工作任务,专业课题的完成,而娱乐性社团则更多地需要友谊型群体来活跃社团气氛,使社团成员感受到群体娱乐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在各类群体发展过程中从建立形成到解体可能经历振荡、规范、执行几个阶段,社团在进行组织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群体形成到执行任务各个阶段对组织的影响,贡献,在震荡期对个体对群体的抵制和冲突加以控制,如通过社团动员大会,交流分享会,部门联谊活动等增强个体对群体的忠诚度和认同感使群体规范化,达到群体结构的稳固,然后社团内群体的主要任务由相互了解进入到完成工作任务,此时群体发挥着最大作用,从这一规律出发,社团管理者应根据社团性质和实际状况的不同,协调和巩固各类型群体凝聚力和群体之间的协调性,尽快推动社团组织建立规范,化解冲突增强社团成员群体意识从而促进社团在群体的推动下茁壮成长。

  2.2 社团内群体结构对成员行为的塑造

  我们来讨论一下群体结构对社团中个体行为的影响与塑造,首先,从角色来看,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个大舞台,所有的人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所有的群体成员都在群体中扮演一种角色,社团成员在整个社团中也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角色认同中,当环境发生变化和改变的时候,成员态度应与实际行为保持一致,能够迅速地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社团成员在委员与部长副部以及其他非正式职位的角色中转换时,应能够做到这一点;在角色知觉中,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中应该如何的表现其认识和了解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和反应,在社团中主要通过前任角色的表现给新成员以指引和影响,这就要求社团成员在扮演相对新的角色时,要观察和了解该角色的任务和职能,以及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在角色期待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理契约,社团与社团成员应以双方的相互期待为出发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社团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成员,给予每一位成员以归属感和满足感,社团成员应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按时完成社团日常工作,对社团具有相当的忠诚度;在群体规范中,共同性的群体和个体行为应当被建立并被社团成员认可和接受,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群体标准和规范对个体行为和工作产出长身更重要影响,在建立这一规范过程中,社团管理者和社团成员应共同制定和协商出绩效、形象、社交、资源分配等规范;再从内聚力的角度看,群体绩效规范决定内聚力对组织贡献的程度,社团成员之间应当有深度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增加社团成员在一起工作和交流的时间,例如在具体事项中交代两位委员一起完成,鼓励社团内群体与其他群体的竞争,例如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竞争,对群体而不是社团个人进行奖励,从而使社团成员之间产生极强的互动性,提高社团成员对社团的忠诚度,降低社团成员流动率。

  3. 社团宏观组织行为分析

  3.1 社团领导者行为

  在组织行为学中,领导被界定为一种能够影响一个群体实现愿景或目标的能力,领导者并非都是管理者,管理者也并非都是领导者。一个社团的组织设计中,社团管理者扮演着对社团组织及人员的管理,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既可以通过社团的正式命令产生,也可以通过社团群体自发产生。一个优秀的社团领导者,应该具备应有的特质,能够胜任社团的领导工作,使社团系统正常运作,那么更关键的在情绪智力方面,社团领导者应该具备足够的感染社团成员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能够感知社员的需求和情感,懂得倾听社团成员的话语,读懂他们的反应,这些就对社团领导者的选拔和培训产生更高的要求。

  3.2 社团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有的,用来指导彼此行为的价值观系统。社团组织文化特指社团所特有的且为社团多数成员共同接受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它包括社团的目标或宗旨、共同的价值观、作风及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健康的社团文化能营造一种氛围,约束和规范社团成员的行为, 使他们不仅仅注意自我形象, 更考虑到社团的整体利益。因此, 社团建设中应首先注重社团文化的建设, 树立社团的宗旨与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全体人员共同的价值观念, 这样才会在工作中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并激发持久的工作热情。

  3.3 社团组织学习与变革

  组织学习是指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从组织内部和外部获取知识,并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和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能力的过程。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不学习,不变革的社团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一个社团因循守旧,不注意调整社团组织与成员之间协调和忽视社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必要的人员流动和新鲜血液的注入,对社团人才引进和培训缺失,那么社团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不仅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平台,还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大学时光。

  结束语

  本文结合了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对大学生社团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行为进行了简单的对应分析,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只能据自己了解的大学生和大学生社团特点,对大学生社团行为作用过程做一个粗略阐述而无法探析出组织行为学理论对社团组织的内在作用机制。此外,在当前的关于大学生社团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到大学生个人素质,社团内外部环境,其他作用力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关于如何建设大学生社团也有了成熟的研究成果,而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综合性学科,对于组织研究来说可能会被认为是“万金油”,但一旦其作用机制被正确的利用,会对组织成长产生巨大的效果,我们不能忽视其在组织设计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效果依赖于理论转化为实践、结合实际的程度和是否得到系统的运用,社团的规范化和有效成长必将在一短时间内证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有效性,这将对社团管理者的管理眼光和管理要求产生极大地冲击和挑战。

  参考文献:

   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组织行为学》 第12版

【组织行为学在大学社团管理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10-07

国有勘察设计企业管理绩效的组织行为学探讨10-08

组织行为学的心得体会03-06

组织知识转化中的动态管理10-06

漫谈企业管理中的柔性组织管理10-01

组织行为学研究视野中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简单分析10-09

价值在工程变更管理中的应用10-08

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10-07

风险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