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1-01-20 16:38:5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面带来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摘 要:结合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教师应该进一步改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

  简要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解决方法

  2014年2月11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发布了2013年度才市分析以及2014年才市供求预测报告。

  报告显示:从需求的专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企业所需专业中成为首个热门专业类别,占总需求的11.03%。

  然而,从近几年人才市场的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潜力、自我认知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所以,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高校的发展。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不够重视,师资力量缺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实践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普遍对实践的不关注,很多同学不理解实践教学的意义,对其方式不了解。

  老师对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不透彻,也就随之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教师资源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并且,从教师的自身角度来看,一大部分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忙,教学工作负担较重,没有闲暇时间去探究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方法。

  大部分老师很注重专业理论上、科研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这个竞争力越来越强的今天,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老师自身都意识不到,那么就带动不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就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2.没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

  “创新”一词近年来越来越流行,各个行业也都非常需要它,工商管理专业自然也不例外。

  很多学校也会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挑战杯”中的沙盘模拟大赛、创业大赛、技能文化节等大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是在很多学生看来,这些活动不仅占用学习时间,还消耗他们的大量精力和财力,学习成绩下降,还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理解,也得不到相应的鼓励,让他们心里有了负担,身心疲惫;同时由于他们的创新意识不强,综合素质能力不够,这就导致学校每次开展实践性活动学生参加的人数很少,而且流于形式。

  所以,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刻不容缓。

  3.学生自身不重视

  学生是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本身就不是很重视实践活动,也造成了实践教学的一道障碍。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实践的意识不是很强,没有思考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高,应该从思想上提高对它的认识。

  他们也都知道实践教学对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有很大的益处和帮助,但是,由于他们懒惰的性格和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实践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对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学校应完善实践教学的计划和体系

  学校方面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它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应该对实践教学课程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这四年里做一个自我检测,给自己制订一个全面性的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活动,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步阶段性地完成自己的目标,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例如:本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由教研室牵头并组织成立了“尚能服务公司”,该公司从总经理到部门领导,下至员工都是由学生组成,由学生自主经营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经营管理中,活学活用。

  同时,这一过程让他们自己也知道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自身的缺点和自身素质的高低,及时改正和提高,使他们以后能够更好的就业和工作。

  同时,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可以从根本上切断学生不重视实践的思想。

  2.突出实践目的,拓展实践方式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才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担子就越来越重了,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身的经验,把自己所学得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这个过程不仅要循序渐进,还需要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合作、努力。

  学生要给自己制作一份详细和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交给老师,老师再加以修改、完善并给予建议。

  这样,学生在大学里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方式和方法。

  当然,这种方式和方法不是单一的,是有很多种形式的,它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探讨、研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和老师分享,并让老师给予建议,老师虚心接受并加以揣摩和完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师生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大胆的创新。

  3.培养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

  学生的意识里对实践教学不重视,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不愿意去付出和行动。

  那么,学校就必须采取一些政策和方法,来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尽可能快地适应来达到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第一,学习成绩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总成绩,因此,只要他们做到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就给他们对应的学分,让他们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要把课本上专业、理论的知识变成实际的行动力,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帮助,学生要把自己思考的实践形式主动告诉老师,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当然,解决工商管理实践教学问题的措施还有很多,很多学者前辈也都做了深入地研究。

  笔者在这里只是简单阐述了自己在教学这几年的体会和看法。

  我们要努力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为培养懂理论会实践的综合性人才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雷,叶勇,李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4).

  [2]孙淑桦,宋媛光,郭秀影.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9(4).

  地方工科院校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2】

  摘要:通过分析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突出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探讨“管工融合”导向下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提供一种创新实践范式。

  关键词:管工融合 工科院校 工商管理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并对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了部署。

  与此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突破口,也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大举措。

  “先进制造业”的“先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先进性。

  对于制造企业来讲,要实现管理的先进性,急需一批既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流程,又具备一定工科背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良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总称。

  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先进制造企业更需要能够将管、工等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管工融合,指的是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与互补共进,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创新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

  1.培养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

  工科院校可通过创新教学氛围及管理制度支持,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通过创新实践环境的不断创造和优化,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工科院校可实施以下各种层次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举措: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建设及课外实践活动的培训;开展专业基础素质的训练和竞赛活动;组织参与国家及省内高层次专业竞赛;开展校内外实践创新活动。

  这些举措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

  2.培养扎实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

  管工融合导向下的教学体系,既使得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交叉学科知识的广泛学习,又使得学生提升了知识重组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

  从知识结构上看,管工融合教学体系在工科院校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论运用能力的提升,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既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突出的综合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不仅体现为专业表现,还表现为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

  借助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

  为企业培养各级管理人才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但行业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此前单纯的管理类知识的学习,使得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以及多层次的实践环节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不仅要完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还要经历从学校到企业就业所需的行业实践。

  在校期间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有效实施,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培育,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职业行为得到了规范化与标准化,职业意识得到了强化,实现了就业的“高位对接”。

  二、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工科院校可以依托学校工科背景优势,按照“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融合、区域特色鲜明”的原则,吸收世界先进管理教育理念,扎根地方本土经济,服务先进制造业,经过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工科技术教育及企业实践等环节,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用意识。

  人才培养框架如图1。

  1.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培养目标是办学的方向和目的,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不同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三块:理论知识、通用知识和职业知识。

  理论知识包含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包含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以及一定的产品设计、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科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专业核心课程,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用知识是普通高等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职业需要的非专业工作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法律知识和工具技能知识。

  职业知识是围绕理论知识在具体职业岗位运用而形成的实践知识,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与职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

  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技术能力、通用技术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三块。

  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紧密相关,总体反映学生在特定职业岗位上具有的专业业务能力,它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

  通用技术能力主要反映学生在工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强调适应性和规范性。

  社会发展能力主要反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容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它强调迁移性。

  素质结构包含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三块。

  专业素质指在所从事的职业或承担的专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本质属性是职业性。

  人文素质指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即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气质和修养。

  身心素质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它是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以建立和提高的基础。

  2.打造四大理论教学平台。

  课程设置要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统一,注意知识的交叉融合。

  为此,理论教学体系可以按照四大平台来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科技术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

  基础课程模块含科学人文与基本技能工具性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相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含专业核心主干理论课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所应具备的能力来设计;工科技术课程模块围绕先进制造业相关工程技术知识设置;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含实务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以管理体验和实践为基本特色,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增设一些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有明显时代特征、体现学科交叉等的课程,专业教学总学时控制在一定的幅度。

  3.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打破原有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在课程设置和训练方法上融合系统工程的原理,通过与工科知识相结合,构建知识、实训与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课程体系设计如图2。

  公共基础课是专业的基础科学,围绕专业课程展开教学。

  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群的纽带,专业基础课要注重综合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为课程设计做前期预备知识。

  鼓励学生运用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课程群的教学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做中学”贯穿整个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之中,将多门课程关联起来做课程设计。

  工科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先进制造业工程技术知识,结合工科技术实训,分组做综合设计项目,培养专业知识运用和团队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校企合一实践则为最终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4.建立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方法,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由简到繁,逐步形成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训、实验、实习、创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图3),从而达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实训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实验教学主要是在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

  近年来,开设了企业运营电子对抗赛、ERP沙盘演练活动、人力资源模拟实验、综合物流实验等;实习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

  由于先进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不仅包括一般管理问题,还常常存在着一些具有工科背景的特殊管理问题。

  因此,在知识结构方面,先进制造业的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而且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科知识。

  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是适应现代化制造企业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学生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素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各个环节去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益丰,黎美玲.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重集聚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

  [2]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1(5)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文章:

病案复印存在问题及对策02-09

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17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11

《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3-17

制药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11

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1-28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2-02

中国券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2-13

我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