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23 10:40:02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范文(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范文(精选8篇)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篇1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xx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知。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三、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①“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②但是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

  如《保护大自然》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如学完了《保护大自然》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四、虚实互补,优势互补。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如讲雨的形成、行星等知识,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给学生观看,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对这类知识就不会只知理论却茫茫然了。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催生的结果,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把握网络和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探索网络教学与科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篇2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1.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将有时用语言难以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实验过程等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创设出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直观。例如:在《神奇的能量》一章中,由于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能量的存在和转换。

  2.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策划每一节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在《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中,教学重点是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我通过收集当地特有的树化石给学生进行实物展示,让学生亲眼看、亲手摸,同时播放化石形成的视频。让学生亲身的感受化石的真实形态并观看了化石形成所经历的漫长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讲一些抽象或者不好讲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如:在《探索宇宙》这一单元,关于宇宙、星座和银河等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也很难找到相关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视频给学生播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4.充分利用展示台,为教学活动提供便利。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展台来展示学生作业、图表、考试卷、一些比较微小不易观察的物品或标本等,以便于学生观察。例如:在《馒头发霉了》一课中,课本中用图片出示了霉菌的三种形态:绒毛状、蛛网状和絮状。由于霉菌分布的不规则,通过显微镜,很难观察到三种形态的典型样本。这时通过大屏幕出示图片,可以给学生一个非常形象的比较,加深记忆。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实验教学同样起着很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于目前实验室条件有限,实验教学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很难充分体现。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不仅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能提高实验的演示可见度,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丰富学生的实验知识和经验发挥巨大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自我检测。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很多有趣的练习,可以将机械、重复的练习多样化。例如,可以设计成学生的通关游戏。将知识点设计为通关障碍,学生答对才可以通关;答错化学实验引起爆炸;地震逃生,如果措施不当,引起伤亡等。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吸引学生关注教学重点。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育提供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的深入,对传统的课程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篇3

  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许多趣味性的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大有助益。由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忽视趣味实验活动的设计,对学生也没有做出明确地要求,导致趣味实验过于形式化,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作用。对此,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确保趣味实验能够有效地开展,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动机)一般来说,趣味化学实验的类型可分为夯实基础型、生活实践型、拓展延伸型和探索创新型。下面将在每个类型中分别列举1~2个实验,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和借鉴,希望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一、夯实基础型

  夯实基础型的实验可以看作是基础类化学实验,其设置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转变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此类型的实验有红糖制白糖和烧不坏的手帕。

  (一)红糖制白糖

  活性炭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利用活性炭的这一特性实施红糖制白糖实验,温习《各种各样的液体》相关知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向学生展示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化学仪器,主要有红糖、水、活性炭、烧杯、玻璃棒、漏斗等;其次,将红糖和水充分搅拌混合并加热,向烧杯中加入活性炭,用过滤设备将红糖水滤出,所得无色液体经过蒸发浓缩处理,直到所剩液体为原来的1/4;最后,将烧杯放在常温下冷却,会发现杯底有白糖析出。

  (二)烧不坏的手帕

  讲《雨天中的布料》时,可以反向设计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学生既可以巩固原有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实验流程:将2份酒精和1份水制成混合液,手帕全部浸入到液体中,用镊子夹住手帕放在酒精灯下,一边燃烧,一边甩动手帕,此时会发现手帕并没有燃烧起来。教师也可以进行对比实验,将没有浸泡酒精的手帕用酒精灯燃烧,发现手帕会迅速烧起,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产生的实验效果截然不同呢?接下来教师要解释实验原理,虽然乙醇燃烧释放了热量,但是水分和乙醇的蒸发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时晃动手帕也会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手帕的温度被一再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理所当然地就无法燃烧了。教师解释过后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之感,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也会更为深刻。

  二、生活实践型

  生活实践型实验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类实验的材料易于获取,教师可以将其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比如说碘遇到淀粉会变蓝,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维生素C会变成无色液体,根据这一原理来检验蔬菜和水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中需要学生能够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及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在实验过后加以总结,明确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通常情况下,生活实践型实验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发掘化学的趣味性,进而学会用化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现象,养成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品质,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化学水平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型

  通过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将学生带入科学知识的海洋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和原理,教师还可以尝试延伸课堂知识,设计一些拓展延伸型的小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化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化学现象,体验化学变化,教师可以设计“魔棒点灯”趣味化学实验,具体实验方法是:将高锰酸钾晶体研细,放在蒸发皿上,在晶体上滴入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轻轻地将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混合均匀之后用一根较长的金属棒或者玻璃棒蘸取混合物,用其点燃灯芯。该实验的原理是: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Mn2O7,该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当遇到易燃有机物时会立即发生燃烧现象。四、探索创新型创新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无论各行各业都亟须创新型人才。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化学实验中引入探索创新型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学生也会对化学实验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比较有代表性的探索创新型实验有透明的铝片和污水变纯净水,这两项实验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一)透明的铝片

  先准备一片高纯铝片,测量铝片厚度,进行清洗和抛光处理,再将其放入到草酸溶液中,去除铝片中的铝基并扩孔。最后将实验所得的铝片放在电镜下观察可以发现,铝片上出现了众多均匀排布的小孔,每个孔径都在0.1μm以下,且铝片的厚度也远远低于最初状态,近似透明的效果,这就是“透明的铝片”的由来。实验原理为,铝片和草酸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阳极氧化和电解反应,导致铝片厚度变薄,同时出现了小孔。

  (二)污水变纯净水

  烧杯中加水并滴入3~4滴红墨水,待其扩散均匀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从红色变为无色透明状态。该实验的原理为,红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色素,这是其呈现红色的关键原因,而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将有机色素降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达到了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趣味化学实验不胜枚举,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篇4

  我在执教《蚂蚁》这一课时,根据学生大多都见过蚂蚁,对蚂蚁都比较熟悉,也比较喜爱,但是因为蚂蚁的个体不大,学生对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不是很清楚的实际。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蚂蚁的过程,逐步建构自己对蚂蚁的认识,培养并保持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为后面对其它小动物的观察等做准备。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经过课前精心准备(提前用白糖引诱蚂蚁,确定准确的观察地点。上课前一天,我在校园的花坛、树木、操场等蚂蚁可能出没的地方放上白糖,经过一天的观察,找到了十多个蚂蚁比较多的地方,上课的当天早晨在这十多个地方再放点白糖引蚂蚁出来,确保上课时学生能观察到。)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

  (一)视频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激趣:你们见过蚂蚁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见过的蚂蚁的样子吗?(通过问题激活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虽然此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还是错误的。)

  2.播放课件,出示课题:蚂蚁。激发学生探究欲(通过鲜活的蚂蚁活动视频,引发学生联想。)

  (二)室外观察前的`准备,让学生了解怎样观察蚂蚁。

  1.说说你以前观察到的蚂蚁?(从地点、数量、在干什么、吃什么等方面回答,尊重学生已有经验。)

  2.引导学生从蚂蚁的样子、身体有哪几部分、怎样搬运食物、怎样交流信息、怎样排队行进、遇到食物时的反应等方面进行观察。

  3.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安全、观察工具的使用、准备、爱护蚂蚁等。)

  (三)室外分组观察,引导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新知。)

  (四)分组回报观察结果,开展研讨。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对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没有说完整的由另一个学生补充。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即使错误的发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记录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当场讨论不能解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外再观察再做出结论。(通过实验、观察、研讨再形成新的经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希望被别人认可的欲望。因此尊重学生已有经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篇5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极为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但是,这与开设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初衷相背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因此,这样的教学策略更加不利于科学课程的开展。

  2.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教育方法的不断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政策需要被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见许多学校依然没有将学生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由于教师硬性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使得其产生抵触心理。由于学生的不配合,所以,就使教学工作不能够顺利地开展。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争取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发其主动学习知识的想法。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神奇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用酒精等加热试管时,教师可以通过酒精灯所发出的蓝色火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其燃烧时所发出的蓝色火焰进行讲解。因为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乙醇燃烧时就会发出蓝色火焰。这样一来,首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此,之后再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直接的观察不但能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中,更能记住实验现象,以便为后续的科学数学学习做铺垫。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从外界得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小学生的观察意识非常薄弱,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帮助其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但是观察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发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观察力。例如,在教学液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时,教师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步骤则是分别用烧杯称取100mL的水与酒精。然后让学生将其同时放入另一个大烧杯中进行混合摇匀,随即让每位学生说出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时就会发现混合后的体积不是200mL,而是少于200mL。随后教师告知是因为两者的密度不同,所以混合后的体积不是200mL。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后续的科学学习。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其善于观察的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落实这两点工作内容。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篇6

  一、封面

  (一)课题名称

  (二)单位

  (三)课题组成员

  (四)日期

  二、正文

  (一)题目

  (二)单位和署名

  (三)摘要:用简炼的语言介绍本研究课题内容,一般在300字左右。

  (四)前言:

  写明

  1、本课题的来源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当前社会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包括国外、国内、省市区内对该课题或有关内容研究的状况,如深度、广度、已取得的成果或存在的问题,有何问题还没有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等。

  4、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背景、研究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研究、现状如何;已做了哪些前期研究,取得了哪些和本课题有关的初步成果;本课题是在什么平台上进行研究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思路等。

  5、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五)研究方法及步骤

  1、本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依据和研究原则;

  2、本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4、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过程采用什么方法、用此方法研究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目标、得出什么结论;

  5、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的实施:写出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实施情况;

  6、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调查和实验,要特别写出以下内容:

  (1)对调查的实施,着重写出

  调查的目的、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

  调查方法要说明是普查还是非普查(如: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随机等);

  调查方式是座谈会、访问、还是问卷或测试;

  调查问卷要说明问卷来源、编制依据、发放方式、问卷有效数量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对于测试要说明测试量表的来源、编制依据、测试依据、对象和方法、评分标准和有效性的保证等。

  (2)对实验的实施,要写明:

  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和思路; 实验的假设和理论依据;

  实验的条件、时间、数量、结果及适用范围;

  实验的具体步骤等。

  (六)研究的主要结果和产生的效果

  注:要讲究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要写成“我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

  (七)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形成的理性认识

  1、对现状研究的理性分析;

  2、要提出有效的措施、可操作的对策和方法;

  3、写明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新理论、新观点、新见解、新认识和新方法等。

  (八)问题和讨论

  1、应该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

  2、已经进行研究但由于条件限制未得出结论;

  3、与课题有关但未列入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

  4、需和同行商榷的问题等。

  (九)参考文献、引文注释等。

  1、对调查或实验数据(可用图、表的形式)的分析和初步结论;

  2、在调查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效果。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篇7

  自97年起,我们承担了英语学科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课题。通过3年以来的实践与探索,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目前实验已进行完毕,即将申请上级验收。下面,就中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浅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有先进的硬件和软件作前提,有优秀的课件作保证

  为了使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为教学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提供全方位的训练,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多媒体电脑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比较关键。有了先进的硬件和软件作前提,还要的优秀的课件作保证。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或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课件应集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于一身,溶视,听,说于一体,应具有亲切友好的界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寓乐与教。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要求制作人员,不但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具备相当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和丰富的多媒体创作经验,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音乐,美术修养和创意能力。在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建设方面,我们采取的是引进和开发的办法。我们先后购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阶梯教育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和杭州托迪斯多媒体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高中英语教材光盘版多媒体课件,翰林汇英语多媒体软件,还有科利华英语软件等。另外,我们还购买了与教材配套的录像带。同时,我们还根据教材和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先后自行开发和改进了与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完全配套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感到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针对每个对话或课文的实际,设计出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训练,事半功倍

  我们的英语课堂上,老师只有一本书,一只笔和一台录音机(有的老师甚至连音机也没有或不用),是很难达到视觉,听,说统一的教学效果的。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图,文,声与一体的特点进行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繁重劳动,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

  五,典型成果

  牛志禄,魏树欣被市评审组评为优秀课改实验教师;

  李冬梅老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被市评审组评为优秀课。

  牛志禄老师的系列课件被评为国家级一等奖,盛金斗老师的复习课件被市评审组评为优秀课件。

  薛晶萍,周玉梅,王秀敏,李冬梅等老师的12篇论文被市评审组评为优秀论文。

  以上是我们几年来开展中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我们深信,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给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带来深远的影响,必将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篇8

  在这一阶段的科研工作中,在校领导和梁教授的带领下,以课题《课堂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为牵动,以全面落实新课改为中心工作,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弃科研课题,有序进行教科研工作

  结合学校科研课题和主攻方向,制定了科研课题《课堂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通过有计划的、科学规范的组织,从而培养学生乐学、甚,主动探究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益,从面唱响科研兴教的主旋律,把我校的教科研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增强教育科研活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的韵自,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仍普匾存在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倡导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探索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师采用的重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知琳只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学习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探究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势在必行。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个教有科研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教师组织起来,一起搞科研,增强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使教育科研充满勃勃生机。为了使教科研更加正规,我不仅与本校教师互相沟通,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交流会。认真听取教师的经验总结,取长补短。我致力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而不仅仅把精力放在“播种”与“收获”上。课题在期初都必须有学期研究计划,在期中有课题研究活动,在期末有学期研究小结。这样,几个研究课理都能在每学期有量的积累,从而为最后质的飞跃即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吸取别人先进的科研经验,大胆探索,积爪经验,提离科研能力。教师学历是教师文化素养、业务能力的一个标志。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本人积极参加进修,除此以外,我还继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进程,并通过学校教育网站,拓展教有空间,拓展信息渠道,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三、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以互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张晓光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构建出“提出问题一一收集数据一一形成解释——评价结果”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四、学习与交流

  1、多聆听

  当前的社会更强调开放、合作与交流,教育也不例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多角度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自身的能力。一方面邀请有关专家、名师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另一方面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多观摩、多讨教。做到心中有标准,心中有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阅读

  教育理念始终引领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改革的步伐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与充实自己的教有理论。这就食哭我们多阅读各类有关教有教学、教有科研的书籍与刊物,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学习最优的教育策略,室握最有效的科研方法,使自己能采用更合适的教育行为来帮助岸生的发展。

  3、多交流

  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有观念,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我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互相交流,让个人最大限度地成长。并且增长专业知识,走教师专业化之路。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有规律的反思教与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种反思的结果用来指导和调整进一步的实践。

  五、成果与收效

  本学期我坚持做到每节新课都做反思记录。听课节数达到32节,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力争今后进一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更待解决和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时惧进,务实创新,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性跨越。

【科研课题工作报告范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教师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9-05

2017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6-27

国家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01-03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写作要求03-25

月工作报告范文06-28

工作报告范文大全05-19

科研课题如何写开题报告02-27

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方案02-26

教育科研课题优秀开题报告06-27

职业技术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