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电视剧在路上观后感

时间:2021-01-05 16:49:5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视剧在路上观后感

  想到底明天,现在就要启程,所以我们需要在路上。那么关于在路上的观后感如何写呢?下面小编带来在路上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电视剧在路上观后感

  《在路上》观后感【1】

  一位很喜欢看书的老同学以前就经常说《在路上》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开学的时候我就买了这一本书。

  接下来就用了这四周的时间把这本书大致地看了第一遍,觉得此时来评论它有点为时尚早,但还是忍不住抒发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路上》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以自己曾经的经历为基础而创作的,正如中文译本作者王永年所说,杰克·凯鲁亚克通过这次的创作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要在美国寻找一个位置的故事而找到自己的声音和真正的主题。

  书里的五部分故事大多都是根据杰克和他的朋友们的遭遇写成,此中又不时地糅合自传和虚构小说的因素,但他所描述的事迹都倾注了自身最真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垮掉的一代的真实情感。

  看书的同时我仿佛跟着四五十年代美国这群年轻的疯子在路上狂飙一样,一想到老莫里亚蒂就想发笑,完全不深沉。

  全书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老莫里亚蒂和萨尔在大厅里离开,萨尔把钱包掉到了沙发上,他回过头,亲眼看到迪安捡起他的钱包揣到怀里,当他意识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钱包时,老莫里亚蒂的表情失望至极。

  也是这样的感受会让人认为我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走进那个作者所要表达的世界里;也许我该特别深沉的讨论《在路上》的文化意味,以及垮掉的一代是怎么垮掉的为何垮掉如何拯救这样的问题,但由于我自身怕我所知的局限地讨论会破坏了这部经典的意味。

  也许是因为我本来就从心底里喜欢书里描写的这种流浪的生活,或者说一直“在路上”的状态,所以至少它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思。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对那种能够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无限向往,流浪对我而言一直像是一种心的向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一直都认为流浪的态度才是对人生的真正自信---从来不害怕失去,也不在乎得到。

  大部分的我们特别是周遭压力很环绕的情况下或许曾经在某个时刻有过放下一切去流浪的遥远梦想,因为人生唯一的精彩全都在于流浪的路上,而不是被世俗所羁绊。

  流浪虽然没有安全感,没有稳定的生活,漂泊无依,但是似乎却总是充满着意想不到的际遇。

  流浪也并不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变的多伟大,只是让自己变的更加清醒。

  就像书中主人公萨尔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上路也不过就是因为他需要在旅途中通过结识那些千姿百态的面孔才能帮助他更清楚的认知这个混乱的世界。

  读万卷书也总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又比不上阅人无数。

  而且流浪的目的其实又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回归,在没有抵达理想的圣地之前我依然只能在放任自流和不甘堕落的十字路口间继续徘徊。

  我还会再读这本书很多次,因为我要让我的心先去流浪。

  又或许,我会再买一个英文原著来真正体会杰克·凯鲁亚克最原始的心情。

  《在路上》观后感【2】

 

  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

  本片2012年拍摄,改编自同名原著小说,而小说创作于1957年。

  表现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被视为“垮掉的一代”奠基之作,主要写“我”同一个狂热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亚蒂以及其他几个朋友三次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的穿梭旅行,以及最后一次前往墨西哥城的长途跋涉。

  欢乐、欲望、恣意、背叛、出逃~~~~最后,还是归来,作家可以回到打字机前,回到自己的正规;被描述的“垮掉的一代”典型人物(主人公)安迪,落魄萧瑟,似乎也正欲踏上回归正常生活的艰难旅程!

  本片可以堪称经典的一个原因是:在路上的精细、在路上的实质!

  ◇艰苦的拍摄过程

  这部从1950年代就开始筹拍的影片终于在2010年8月4日开始了拍摄。拍摄过程显然有些不遂人意,因为现在的社会里,很少能找到当年感觉的道路和建筑了。影片的拍摄非常断断续续,先是在蒙特利尔开拍,随后移师魁北克;2个月之后,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拍摄了5天。然后,整个剧组又来到了墨西哥和新奥尔良,拍摄了一些镜头。而后期 又在旧金山补拍了一些镜头。辗转反侧的主要摄影工作拍完后,剧组又带上了加内特·赫德兰来到阿根廷和智利,在这里拍摄了加内特·赫德兰驾驶着一辆1949年产的`哈德逊大黄蜂汽车穿越山峦和雪峰的画面。毫无疑问,即将出现在影片中的雪山是安第斯山。加内特·赫德兰说:“这部电影拍摄得就好像是在打游击一样,我们总是在路上,总是在准备出发。很多时候,剧组里一共也没有几个人,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因为剧组里工作人员极少,所以摄影师埃里克·戈蒂埃也没有带太多的重型器材。很多场面都是通过手持式摄影机完成拍摄的。在拍摄加内特·赫德兰在安第斯山上的镜头的时候,他就使用了手持式摄影。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镜头里,操作摄影机的是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本人,他当时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操作摄影机,还有一个摄影机则被架在了车子外面。

  “垮掉的一代”:

  BeatGeneration,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指的是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

  “垮掉的一代”则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用“垮掉的一代”作为称谓也表达了公众对他们的失望和不满。此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去。

  他们被描述为“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

  其后还有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作为一个文化分支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活跃于40-50年代的“披头族”们开始被更加活跃的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群体所替代,这一族群的名称也被改为“嬉皮士”。

  从人类的心理发展角度去看,应该是全球大战,造成很多生命的快速逝去,而书籍、绘画,尤其是战争影片更加放大了各类阴影,使得真实生活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发达国家年轻人,可以担忧一下自己的命运与前途!

  为何说发达国家呢?因为,就影片描述的1948年、1949年、1950年、1951年,乃至1952年,作为不发达国家的我们,还处于内战如火如荼、新中国初步建立的求稳阶段,也没有物质条件去消费所谓“自由,纵欲、吸毒、沉沦“。

  另,就人类漫长的河流而言,一战、二战后出现的上述二类XX代,归结为文化现象也好、那时代年轻人整体面貌描写也罢,其实应该都不新鲜。

  因为,战争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古老悠久传统的长剧!想来,若干代以前的那些年轻人,也是非常渴望能被冠名一下XX代吧!

  想起一个例证,说是很久以前,欧洲某大城市的年轻人嘴角叼手绢,走在大街上,以示自己的潮流、潇洒和独特,更是美!

【电视剧在路上观后感】相关文章:

风景在路上作文05-10

文明在路上征文03-26

《上学路上》观后感11-25

上学路上观后感05-27

在路上中考满分作文02-17

电视剧《功勋》观后感11-03

电视剧《沂蒙》观后感03-04

走路上学观后感03-19

《走路上学》观后感10-26

风景在路上中考优秀作文素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