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观后感想

时间:2022-10-09 11:56: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观后感想

  影片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运动和连续几年严重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为背景,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河北武安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末到动情时”,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干涩了几年的眼眶,随着剧情的变化,或同情或感动,频频落下激动的泪水。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观后感想

  观片后感受体会有三:一是脱离实际违背科学,结局必定是可悲的。“三年困难时期”是中国人心头挥之不去、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记忆。出生稍晚于哪个时期的我,对此并不陌生,儿时便从父辈口中得知,山上尽是被人吃的光秃秃的树木;用树叶或野菜清水煮出的汤水充饥,导致浮肿失去劳动能力的爷爷;因吃了花生皮、玉米芯做成的窝窝头而解不出大便的哥哥姐姐等。现在回过头去看看,这一切的发生虽与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不无干系,但也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决策有关,他直接导致全国性的粮食短缺;二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生活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当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提出村干部作风的问题时,总理听得严肃认真,并不时记录,会后即与毛主席通电话,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彰显出了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虚怀若谷的宽大胸襟;三是片中人物真实不回避现实。村委会主任郭凤林是个让人纠结的人物,群众对他的真实评价就是:“如果有合适的,早将你选下了”。影片伊始他便在极力掩盖着事实的真相,这和现在部分干部表现极为相似。现在也有干部或是出于宣扬自己的政绩,抑或是以关心首长为名,实则为讨领导欢心为目的,也确有部分源于不给组织添麻烦,关起门来自己解决困难的“硬汉子”。前两种情况污染了执政环境,败坏了党的事业,后一种情况干部实干精神吃苦精神可赞,但不自量力的一味迎对困难,容易次生弄虚作假等,这也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违背。

  我们党来自人民,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我党赖以生存的基矗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与现下个别领导基层调研如蜻蜓点水,视群众利益如儿戏,视国家财富如已有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践证明群众路线乃是党的生命线,观片后更加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时代的需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众望所归。作为老干部工作部门的一员,要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达到在思想上作风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满足服务老干部的需要。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观后感想】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素材周恩来10-26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想范例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6-05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周恩来10-26

变形金刚电影观后心得12-13

电影观后感-盗梦空间电影观后感大全03-06

地道战电影电影观后感02-08

天堂电影院电影观后感12-13

《天堂电影院》电影的个人观后感11-15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电影李保国的观后感02-01

感人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例文 海洋天堂 电影观后感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