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钢琴师观后感

时间:2022-10-10 00:30:2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钢琴师观后感

  影片的导演是著名的罗曼。波兰斯基。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擅长在血腥中探索人性,在悬疑中制造浪漫,具有很强的艺术气质。大多都体现了他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向笼罩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二战时,波兰斯基被无情地卷入了时代的风暴,最终,他独自一人逃离波兰的集中营,幼小的身躯里锲着无法磨灭的阴影顽强地活了下来。这个两世为人、现今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垂暮之际,回首往昔,开始直面自我童年的巨大伤痛。为了记忆中碎片似闪烁的烙印,为了六十多年前那场人类的劫难,波兰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说性质的集中营电影――【钢琴家】。

钢琴师观后感

  看过这部电影我发现,它的影像风格与波兰斯基一贯的黑色阴暗有所不一样,反映战争残酷的电影,却用了较为明亮的色调。可正是这种明亮,反衬出战争所带来的那些残无人道德罪恶,使它们暴露于阳光之下,无可掩饰。就像另一部著名电影的名字,阳光下的罪恶。影片的镜头清醒而体贴入微,近乎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冷酷的镜头中充斥着人性的温暖关怀。男主角阿德里安充满魅力的侧脸带着隐忍痛苦以及对生的渴望。镜头轻轻抚廖钢琴师忧郁的面庞,紧张关注着满街的尸首,冷静旁观生命在瞬间破碎。在这些镜头下缠绕着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流转着一幕幕真实的存在主义生死剧。比如”德国人让犹太人都要在袖子上戴一个六角星标志以易辨别,斯皮尔曼认为这是一种屈辱,他说:“我不戴。”很多人都这么说,但是他们最后只能妥协。再比如刚被赶到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德国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欢乐的乐曲,两眼含泪的跳着欢快的舞步。还有那个因残疾而无法向德国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连人带轮椅从楼上扔下?死在路上。新年的夜晚,犹太苦力们挨了一顿皮鞭,理由是那帮德国兵在庆祝新年。而类似的场景在这部影片中比比皆是,战争中被压迫的人民,只能无奈的忍受痛苦,以求得一丝生的期望。生命显的脆弱不堪,前一刻还鲜活生动的表情瞬间便被凝固在了德国兵的枪下,毫无理由的,毫无迟疑的。

  战争磨灭了人性,也摧毁了艺术。有人也许会说,战争往往也能够催生艺术。但是我总觉得艺术不仅仅仅是满足温饱之后才能被提上日程的东西,更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一种灵魂碰撞的产物。我始终相信艺术无国界。整个影片将超多屠杀史实的残酷毫无修饰的渗入人心,唯有开头和结尾清冷的包含复杂感情的钢琴声,能够给人疗伤般的抚慰。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正是开头和结尾,两次将影片带入高潮。影片刚开始,钢琴家正在波兰电台弹钢琴,他完全沉浸于优美的音乐之中。突然间,一声巨响破坏了他的演奏,电台遭到了德军的轰炸,他的指尖还在钢琴键上停留,他不愿意终止那首未完的曲子,可炮火也在继续,这一刻炸毁的是墙壁,下一刻可能就是他自我。在电台同事的崔促下,他不得不停止录音,逃离了电台。这让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那些放下逃生的乐师,他们奏响的不仅仅是他们认为高于生命的艺术,更像是所有遇难者的一支安魂曲。虽然二者的选取截然相反,但传达的同样是对生命的尊重。结尾时当主人公在废墟里为了打开一个罐头而被德国军官发现时显得如此卑微,也许是为了活命,或者说当时的状况根本别无选取,他战战兢兢的顺从了军官的要求。阳光洒在钢琴家的脸上,慢慢的,音乐随着指尖流动释放出压抑长久的感情,画面如么的唯美,但是摆放在钢琴上的那个罐头显得那么突兀,猝不及防的打入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波兰斯基保证了这电影的真。每处都如此。无从道,只举小细节――炮弹炸落,主角有个当场耳鸣的音效。影片在结尾打上字幕说明了那个德国军官的名字,沦为俄国战俘,死于俄国,1952年。

  那,或许是波兰斯基对自我刻入生命的那段记忆的一份郑重的祭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