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

时间:2022-10-08 07:03:58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

  摘要:孟姜女故事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之一,源远流长,而其流传的形式也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孟戏”。作为一种文化范本的孟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流传演变至今仍生生不息,体现了文化传承演变的本土化过程以及文化范本的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孟姜女;故事;地域习俗;广昌;孟戏

  孟姜女故事以不同的文本形式和内容在我国广为流传,至今已有2 500年的历史。从文本形式看,有传说、戏曲、歌谣、诗文等;从文本内容看,既有与历史时势和风俗相融的纵向变化,又有横向的地域差异。在时间方面,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乃至于隋唐五代,其故事情节得到极大丰富,思想内容也得到不断深化。在地域方面,孟姜女故事沿长城一带发展演变,出现了诸多文本。长城西到临洮,有敦煌写本之孟姜女寻夫的小唱、敦煌卷子之孟姜女变文。长城东到山海关,有《同贤记》之孟姜女哭夫崩(秦)长城。陕西、山西、湖南亦出现了孟姜女传说和孟姜女古迹。南面的广东、广西则一方面承受了北方传来故事的影响,衍化出了海丰的孟姜女传说和福老民族的孟姜女传说;另一方面又往东传到福建、浙江,并由浙江传到江苏,故事结合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发展出了众多版本的戏曲和歌调。明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年),由于受到士大夫的大力支持,海盐腔先后流传于浙江嘉兴、湖州、温州和台州以及南京、北京、江西等地,与弋阳腔同时风行大江南北,盛极一时。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推断,江西省的广昌“孟戏”就是从浙江海盐腔流传发展而来。

  最初对孟姜女故事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继他之后,又有诸如钟敬文、魏建功、刘半农、路工及饭仓照平(日本)、李福清(苏联)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加入到该研究行列并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果实¨ 』。近年来,不同地区学者又对他们所处地区孟姜女故事文本作了大量的研究,形成孟姜女故事文本的流变。

  江西省广昌县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文本的民间戏曲,即广昌县甘竹镇大路背刘家“孟戏”和赤溪曾家“孟戏”,并演变为家族戏,绵延四五百年。

  2006年,江西省广昌“孟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末以来,学术界也对广昌“孟戏”给予极大的关注,产生了一系列的优秀研究成果,主要以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流沙和毛礼镁的研究为代表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民间戏曲形式的孟姜女故事与当地的宗族祭祀活动及其传统仪式习俗结合起来,进而探讨孟姜女故事以民间戏曲形式在这一特定区域内流传和演变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一社区概况与宗族由来

  广昌县位于江西省东部边境、抚河上游,现属江西抚州地区管辖。县境四面环山,北邻同属抚州市的南丰县,南界赣南的石城,西连宁都,东与闽西建宁、宁化二县接壤,地处赣、闽、粤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志载:“易日,地险山川丘陵,邑有形胜地险之谓、非佳山水游观之谓,昌故僻。邑因界壤深阻,数有寇攘。” ‘卷 《志略》\’ ’广昌县甘竹镇位于县城之北境,东靠千善乡,南连盱江镇,西接翠雷山垦殖场,北邻南丰县,总面积为114平方公里。早在宋代,其地为芦毛渊(即甘竹圩),盛产之芦毛形似甘蔗、翠竹,故名“甘竹” ‘ 乡镇 甘竹镇 , ¨。又由于镇政府所在地甘竹圩,距县城l3公里,为溯抚河人盱源的第一个圩镇,故有“盱源首镇”之称。甘竹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交叉,平原面积占总面积一半,为全县之首。故其境内交通比较方便,水路古有舟楫之利,今盱江虽沙淤水浅,但春汛期间竹筏仍可直通抚州市;陆路有南城至于都公路干线纵贯南北,各行政村也均有公路相通。具有明代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海盐腔余韵— —赤溪曾家和大路背刘家“孟戏”正是发祥于此。

  赤溪村与大路背村隔河相望,仅1公里之距。

  其中,赤溪村的主要居民为曾姓,相传是曾巩的后裔。今天甘竹赤溪曾姓各户中堂的“天地国亲师位”上,都题有“鲁国郡上昭穆祖”几个大字。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修曾文定公族谱》对曾姓源流记载道:曾之先姒姓,夏禹五世孙少康分封次子曲烈于鄯(音c ng,今山东峄县东),因其封国而命之氏,自是子孙遂以为姓焉!历鲁僖公十九年诸侯会于曹南,鄂君不及与会,宋襄公使邾人(邹人)执而用之。至鲁襄公元年,鄙子复修先君之业,六年秋莒人灭邯,世子巫奔鲁,依襄公官。故失其守更仕于鲁,立为桑梓焉!巫因叹日:国即灭矣,邑亦宜除,遂去邑为曾。 ‘卷首《撰述序此为曾姓之始。又载:曾之得姓自巫始,巫三传至点,四传至参父子,为圣门高第。童冠咏归所以臻乎道之化也,忠恕一贯所以悟乎道之真也,而曾之著姓自点与参始。历周、秦、西汉至十九世日据,为关内侯,不仕王莽,南迁豫章之庐陵,清风亮节,不激不随,所以守乎道之正也,而江右之有曾氏,自据始。 ]‘卷首 同 。巳旧谱大序此为曾姓人赣之始。后经两晋五代到晚唐传至四十三世曾洪立“仕唐为南丰令,时值王仙芝倡乱,黄巢应之,群盗蜂起,特募义兵防剿。……因家南丰,卒葬南丰,故南丰之有曾氏自洪立始,而又别为一世祖’’ 卷首 同治己巳‘ 谱大序\"。此为南丰曾氏一世祖,其时广昌仍属南丰县。曾氏族谱康熙丙子旧谱大序云:丰邑称世家望族,惟曾氏为最盛。盖曾氏自洪立公发祥以来,由唐而宋或以功名显,或以节烈著,或以文章而垂不朽,其为史书所标名而邑乘所记载者,固多流芳古今,即自三文以后,其间贤哲挺生,人文蔚起,不可胜纪。[ 。](卷首《康熙 子 谱大序)’“洪立生延铎,延铎生仁旺,仁旺生致尧,致尧生易占,易占生晔、巩、牟、宰、布、肇”[19]‘卷首‘撰述序\",巩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南丰曾氏六世祖。

  除曾巩外,其祖辈、兄弟亦皆功名显赫。据《续修曾文定公族谱·撰述序》记载,曾巩祖父曾致尧,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志称“盱江进士”,曾任主簿著作佐郎、户部郎中等职,并先后封为密国公、沂国公,以散文名世;父曾易占,登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1024年)进士,曾任如皋、玉山等县县令,仕至太常博士、银清光禄大夫,亦善诗文;兄弟晔、牟、宰、布、肇皆举进士。曾巩次子曾综后裔、南丰曾氏22世的曾永宣,于元末明初由南丰渣溪晒禾石迁居广昌甘竹舍溪,由此,曾永宣成为广昌甘竹的曾姓一世祖。《续修曾文定公族谱》的“广昌甘竹赤溪舍溪世系分

  图”记载:文定公十一传至复古公,复古公五传至永宣公,乃岳宗公次子伯清公四世孙,由南丰渣溪晒禾石迁居广昌甘竹市舍溪,永宣公生二子,长圆居零角里甘竹下次(毛礼镁作‘麟角里下市’,今甘竹镇一带),次匾居甘竹舍溪(后称舍上),为本支共祖… … 匾公生子,紫荣居煅上,紫华居舍溪,紫明居大小洋背,俱为本支分祖… …以后子孙分迁各处。E ](卷首《广昌甘竹赤溪舍溪世系分图》)族谱上记载,匾之孙曾以清(圣洙公)约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迁居甘竹镇盱河之东赤石渡,即现在的甘竹镇赤溪村。由此可知赤溪曾氏家族是由曾巩次子曾综一支发展而来,为广昌甘竹的名门望族。赤溪的曾姓村民也一直自称本族是曾巩的嫡系后裔,除了《续修曾文定公族谱》中有明确记载外,在曾文定公祠堂内也供奉着曾巩的金色木雕像和刻有“鲁国姒鄯曾列祖列宗之位”的牌位。现在的赤溪村除了曾姓居民外,也有一小部分魏姓村民,其各户中堂悬挂的“天地君亲师位”上,都题有“钜鹿郡上昭穆祖”。据毛礼镁在《江西广昌孟戏》中考证,巨(钜)鹿郡是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现巨鹿属河北省邢台地区所辖。从中可看出,甘竹赤溪的魏姓也是北方迁来的客住居民。

  大路背位于甘竹镇政府所在地。其地名的由来,据说原是一条大路(即赣粤通道)后面的村庄,后取名“大路背”。居住在甘竹大路背的刘姓,据考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现刘姓中堂都题有“彭城郡上昭穆祖”,彭城郡,即今江苏省徐州市。根据《外堑刘氏九修族谱》记载:汉太上皇煸公,是我刘氏始祖。章公,陶唐氏帝尧的第七子,封于刘国,受姓为刘的第七十四世裔孙,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

  煸公生有四子,伯、仲、交,邦公是我太平岗刘氏的远祖,交公是外堑刘氏远祖,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受封为楚元王,封邑在彭城(今徐州I)。 ‘卷首《序刘氏族谱上进一步记载,刘孟隆为三十四世刘寅的宗支后裔,刘寅为江南探访使,移居抚州的赤栏关(今抚州石门驿),为江西临川刘姓始祖。刘孟隆为北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曾任彭山县丞,后因江南大饥,兵民吞噬,无法生活,遂带领族人百余口从临川赤栏关溯盱江而上,散居各地,刘孟隆自身则携子定居南丰上游图石大井头,成为广昌甘竹刘姓的始祖。《外堑刘氏二修族谱总序》云:此二氏亦各有闻人,而最先最著者无如刘,予江右之刘又无如豫章之梓溪与建武之广昌,缨缕互缀金石,齐名海内,称钜族者,必首归焉!又《外堑刘氏四修族谱序》载:予祖曷公由隆公分支,自本支四世祖四琪公,由明经历婺州主簿,与吕东莱先生讲学问难,赋诗赠答,以后世无显者。然而忠厚之风,诗书之泽,代不乏人,皆由祖宗积德所致。[20](卷首《序》)从中可看出刘姓亦为广昌乃至甘竹一带颇具影响力的氏族。除刘氏外,甘竹镇大路背一带,还居住着其他几大姓,如魏、姚、罗、谢、李等。每姓每户的中堂上也都题有原始祖的居住地,魏姓为“钜鹿郡”(河北)、姚姓为“平阳郡”(山西)、罗姓为“豫章郡”(江西南昌)、谢姓为“陈留郡”(河南)、李姓为“陇西郡”(甘肃)等,说明这几大姓亦多为北方迁来的客住居民。

  以上可以说明一点,广昌甘竹镇是客家氏族的一大聚集区。据姚瑞琪撰《广昌县志》所记载,广昌人口中,已没有土著先民的后裔存在,先秦以来世居广昌的氏族,溯其本源,均为外籍移民,其中中原氏族辗转迁居广昌者尤多 ‘卷 人 ‘人。源流 ’ ’。说明整个广昌县都是客家氏族大聚集区。

  二 曾、刘两家“孟戏\"的源起传说与传承沿革关于广昌“孟戏”的源起,目前尚无学者查找到原始确切的文献记载,只是在民间流行着这样一些传说。

  姚瑞琪在《广昌县志·杂记·奇闻趣事》中记载日: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甘竹镇舍上村曾子(紫)华素性孝友。其母双目失明,子华嘘寒问暖,端茶捧饭,久而不倦。

  某年春,战乱至,情势险恶,子华背母逃避深山,忽有三员神将自天而降,退乱兵。子华正待拜谢救命之恩,三员神将化作旋风,不知去向,但闻锣鼓之声发自山谷。子华循声四找,竞在一个山崖后面发现二只斗大木箱装满《孟戏》戏本及二十四只大小面具,其中有三只大面具正像杀退追兵的三员神将。他呼喊群众认领,但四周空寂无人。子华将木箱搬出,母亲用手一摸,顿使瞎眼重光。此时,子华认为是神灵相助,这二十四个面具就是《孟戏》中扮演的角色,三元大将即蒙恬、王翦、白起,赐《孟戏》戏箱乃是要他依此演出,以传后世。子华回家,与族人筹建戏班,按戏本和面具分角色排练。从此,赤溪、舍上、黄泥排三地曾姓每年新春时节必演《孟戏》,藉以酬神祭祖,祈年求雨。[ ](《<盂戏)的传说》,Pl。 一 03 )从史料记载我们得知,至少从明初开始(有认为是明永乐年问,有认为是明正统年间),曾氏就已开始唱孟戏,同时三元将军被曾氏家族奉为家神,每年正月十二曾氏族人开锣唱戏,藉以酬神祭祖,为曾氏家族纳祥祈福。

  曾紫华的长子曾圣洙(名以清)在世时,举家由舍溪(舍上)迁入赤溪居住,其后人修建了曾以清公祠,并于其侧修建戏台。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戏台时,将族人曾孔增撰写的关于曾紫华偶拾戏箱、三元将军显灵保佑村人诸事镌刻于木匾上。如今曾以清祠堂和戏台虽都已不复存在,但祠堂原址早被列为县文物保护遗产。木匾在文化大革命时也遗失,可庆幸的是匾文被抄留在族人中。明初曾紫华所拾得的两只戏箱,虽历经了五六百年的沧桑,现也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赤溪村一曾姓家中。现将匾文抄录如下,以作又一例证:赤溪曾以清公祠,同治五年戏台重修捐资花名匾之序(花名略):三元将军盖自宗致公,事亲至孝,素敬神佛,相感而来,其时兵变,流寇扰乱,公因母瞽,负背奔逃,适贼围至,公惟仰天告祝,余无活计,母日勿惧。祥空三神,下拒贼败,他鼠矣。回顾母瞽重明,意甚奇之,夜寻金光处,得三元圣像,捧祝于母,母悦日:显圣神符,此非儿之素性孝行、喜敬神佛,焉有此感耶!因以遗传子孙,为永远之福主,历经数百余年矣。

  兹因西匪肆虐,灭像欺神,三元金容损其二,人民逃离。积九年,我曾姓避于永吉砦,交讳三元,置坐一像,暂在关楼中,祀奉香火。值甲子初夏,邻砦为贼攻急,炮火连珠,一无O斋,我砦唇齿为援,欲发炮惊坐(疑为“挫”字)贼锐。信士荣华,叩神祝毕,踹炮发火,霹雳一声,滚翻炮向,直击贼之大队,毙贼无笄(通“算”,计算之意),一时瓦解。想孽匪流

  毒,人神共愤,惟三元将军之震怒,暗中使击,甚奇!荣华之祈祷成功,明公虔诚不谬。尝闻神藉人力,人赖神扶,正此之谓也!爰是同人,凛神通之赫应,体祖宗之深遗,各房捐资,仍在砦新建殿宇,重塑金身。我以清公支下,捐资五十五两八钱,助入公用,而我赤溪戏台,被贼焚毁,合堡复又开捐重新构造,今凡事竣成,立匾刊名于不朽,并志神灵之奇显云。

  又传大路背刘家“孟戏”开演于明万历年间(1572—1620年)。有一年新春之夜,甘竹赤溪村曾姓族人照例上演“孟戏”,与赤溪村隔河相望的大路背村村民刘金铎①带着孙子过河看戏,戏演完后,其孙子仍眷恋剧情而迟迟不愿回家,刘金铎只好以“明年我们自己也来做戏”一语哄骗孙子回家。冬去春来,刘金铎却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夜里,他梦见神人以“君无戏言”相责。于是,刘金铎立即创建大路背刘家戏班,以对其孙子践诺。对此,姚瑞琪在《广昌县志·杂记·奇闻趣事》中同样有着详细的记载:弘治间(1488-1505年)新春某夜。赤溪村曾姓裔孙照例上演《孟戏》。当地大路背村农户刘金铎携孙儿过河看戏,戏演完,小孙仍眷恋戏情,不愿回家。金铎只好以‘明年我们自己也来作戏’一语哄孙儿。

  冬季去,新春到,但金铎却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入夜,梦神人以‘君无戏言’相责。

  于是,他立即组织族人学戏,创建刘家戏班。形成与曾家《孟戏》(二夜本)不同的刘家《孟戏》(三夜本),同样在新春演出。[18](((孟戏)的传说》,P 03 一 036)虽然县志所载的刘家“孟戏”创建时间与传说中存在出入,但基本情节还是一致的。由于赤溪曾氏族规明确规定曾家“孟戏”不传外姓,当时刘家只好从广昌县宜黄班请了浙江人宋子明师傅来传教“孟戏”传奇本《长城记》。至今,在大路背刘家三元将军殿里供奉的木刻戏神牌上,除了中间刻的“西川灌口清源妙道真君之神位”②外,右边也刻有“宋子明师傅”字样,以供后人瞻仰祭拜。

  于是,广昌甘竹镇就形成了曾、刘两家的“孟戏”剧本。每年的春节期间,在隔河相望的赤溪村和大路背村同时上演着“孟戏”,这种上演家族戏的习俗在曾家已经延续了500多年,在刘家也有了400多年的历史。

  分别开演于明正统年间的赤溪曾家“孟戏”和万历年间的大路背刘家“孟戏”,在祖祖辈辈的老艺人和曾氏、刘氏后裔子孙的共同努力下,承前启后,一直沿演至今。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于以宜黄腔为主的乱弹在江西盛行,广昌各地民间戏班纷纷成立,这些戏班盛演乱弹,甘竹曾、刘两家“孟戏”也深受影响,除了唱高腔外,也唱乱弹,成为高腔、乱弹并存的地方大戏。清末民初,高腔戏开始衰落并渐次失传,只有甘竹曾、刘两家“孟戏”保留了下来。建国以后特别是在十年“文革”期间的破“四旧”下,孟戏停止演出,老艺人只能暗中传教“孟戏”。“文革”以后,曾、刘两家“孟戏”再度复苏。赤溪曾氏后裔曾国良、曾卓文,老艺人曾风孙、曾贵云、曾寿文、曾德祺等重新组织曾氏“孟戏”剧团并吸收年轻学员学戏排戏 ,大路背刘家也同样地积极组建剧团并广纳村民排演“孟戏”,一直至今。

  不管是曾家子孙还是刘家子孙,只要是男丁都有学演“孟戏”或担任剧中某角色或参加后场乐队伴奏的责任和义务。就传承方式而言,两家孟戏都是El传心授。曾家“孟戏”按照族规,只传曾姓后人而不外传异姓,只传男而不传女①,且不出村演出。

  近年稍有放宽,规定如若他姓多代在本村居住想学孟戏者,须经曾氏德高望重者担保方可上台演出。

  传承也基本上是在家庭中进行,一般是上一辈扮演什么角色下一辈就接任这个角色。为了使“孟戏”更好地传袭继承,曾家有~套专门供孩童学戏用的儿童戏服。据曾氏“孟戏”剧团老团长曾国梁说,近年来很多角色都由娃娃们来扮演,这些娃娃大的十五六岁,小的才七八岁,至今“孟戏”已传到了第二十六代。相比之下,大路背刘家则没那么严明的规定,早在清康熙年间刘家就请外族人参加演戏n ]‘ ,这是由于刘氏家族人丁一直不旺,所以有甘竹街上的魏、谢、李等姓(均为客家人)来参加演出。刘家“孟戏”开始时也是只传男不传女,后又可以传给女性,并形成即使是远嫁他乡的,如果戏情角色需要也要回大路背参加演出的习俗。

  近些年来,曾、刘两家剧团在经济条件上出现了差异。一方面刘家“孟戏”剧团经常应邀外出上演孟戏、吉庆戏、折子戏或皮簧戏等,挣得一些经费补充给养,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得到了剧团内外各方人士的赞助,所以在表演场所、舞台灯光、道具、服装及化妆等方面都向专业剧团靠拢。而曾家“孟戏”剧团则没有接受像刘家那么多的赞助,故经济条件有限,在表演场所和舞台灯光等方面也稍显逊色。因此,在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土话:“甘竹是个戏窝子,大路背的神气,赤溪村的土气。”三 曾、刘两家“孟戏\"的剧情内容及演出风格赤溪曾家“孟戏”剧本《孟姜女送寒衣》是两夜本,共六十四出,分两个晚上演出。

  其首夜本有三十三出,分别为:一出“打钱”;二出“报台”;三出“排朝”;四出“采花思凡”;五出“许念三济贫”;六出“金星奏朝”;七出“贬下凡尘”;八出“还愿”;九出“遇四郎”;十出“产孟”;十一出“庆寿”;十二出“发愿”;十三出“阿单起病”;十四出“说媒”;十五出“美女观灯”;十六出“发兵”;十七出“打报”;十八出“奏朝”;十九出“起兵大战”;二十出“复命”;二十一出“观花”;二十二出“出榜”;二十三出“议事”;二十四出“挂榜”;二十五出“看榜游玩”;二十六出“分别”;二十七出“登程”;二十八出“蒙恬监筑”;二十九出“筑城宽限”;三十出“行访”;三十一出“复点”;三十二出“浴水遇范”;三十三出“受责团圆”。二本也有三十一出,分别为:一出“报台”;二出“赏花”;三出“李信挂榜”;四出“四郎看榜”;五出“四郎扯榜”;六出“画桥分别”;七出“元华招兵”;八出“铜头大战”;九出“娥皇寄书”;十出“斩范”;十一出“姜女拾书”;十二出“辞父登程”;十三出“元华差将”;十四出“姜女被捉”;十五出“杭山相会”;十六出“拜别元华”;十七出“喽罗送孟”;十八出“四郎寻主”;十九出“主仆相会”;二十出“姜女投见”;二十一出“招雷劈城”;二十二出“滴血认夫”;二十三出“蒙恬勘城”;二十四出“庙中被捉”;二十五出“四郎寻兄”;二十六出“落万公店”;二十七出“姜女见蒙”;

  二十八出“兵刑勘问”;二十九出“金殿对词”;三十出“河边超度”;三十一出“天宫团圆”。

  大路背刘家“孟戏”剧本《长城记》是三夜本,共七十出,分三个晚上演出。

  其中首夜本是二十一出,分别为:一出“老君上寿”;二出“王母谪星”;三出“范氏生儿”;四出“秦王排朝”;五出“如珠生反”;六出“卢生启奏”;七出“将军接旨”;八出“范母庆寿”;九出“许公训女”;十出“范张讲学”;十一出“姜女观灯”;十二出“将军议事”;十三出“姜女游园”;十四出“差官挂榜”;十五出“张看榜”;十六出“杞良寄母”;十七出“得成分别”;十八出“范张启程”;十九出“将军点夫”;二十出“五月划船”;二十一出“蒙恬奏帝”。二本是二十四出,分别为:一出“姜女庆寿”;二出“命使筑城”;三出“起工筑城”;四出“将军查夫”;五出“范张逃走”;六出“梦教武艺”;七出“浴水遇夫”;八出“杞良拜见”;九出“大行争长”;十出“劝姑不从”;十一出“七朝赴宴”;十三出“差人访范”;十四出“杞良被捉”;十五出“范郎宿庙”;十六出“姜女得梦”;十七出“赵卒生反”;十八出“将军闻报”;十九出“二比大战”;二十出“父女分别”;二十一出“经历勘问”;二十二出“主仆分别”;二十三出“将军斩范”;二十四出“板桥遇兄”。三本是二十五出,分别为:一出“开场”;二出“兄弟宴乐”;三出“掳掠姜女”;四出“元华归里”;五出“姜女送衣”;六出“范母问卜”;七出“范母归寨”;八出“哭倒长城”;九出“得成荣归”;十出“归家遭叱”;十一出“四郎报主”;十二出“父女途会”;十三出“婆媳相会”;十四出“李斯奏帝”;十五出“四郎辞主”;十六出“将军出师”;十七出“天王抗剿”;出“将军破贼”;十九出“定计受抚”;二十出“元华纳款”;二十一出“将军回旨”;二十二出“元华荣归”;二十三出“杞良还阳”;二十四出“合家团圆”;二十五出“天阙团圆”。

  从曾、刘两家“孟戏”的剧情内容看,两家“孟戏”故事有着很多相似性,比如都有虚构的色彩,都有神仙下凡的情节以及玉皇大帝、金星、金童玉女等人物,且戏本所发生的故事都以秦王修筑长城为背景,都描写秦王朝为修筑长城,就是单丁独子也要服役,使范杞良抛弃无人照料的年迈父母,身处忠孝不能两全其美的境地,后因筑城逃逸被捉回并斩首于长城下。但两家“孟戏”后来的剧情发展稍有不同:曾家“孟戏”故事中的孟姜女为送寒衣,千里寻夫来到长城下,咬破手指滴血认夫骨,但蒙恬不但没有同情孟姜女的悲苦,反而垂涎其美色。孟姜女以心中对蒙恬的三不平,抨击了秦王朝。虽然秦王见孟姜女美若天仙欲立其为正宫皇后,但孟姜女对爱情坚贞不渝,以死殉节。可见曾家“孟戏”中的孟姜女很具有反抗性,她的以死殉节烈举对统治者有着极大的讽刺。而刘家“孟戏”故事中的孟姜女对丈夫死于筑城处虽有悲苦怨恨,但却显得有点逆来顺受,除了向秦王哀奏千里送寒衣之苦以博得同情外,还请求秦王的宽恕以携丈夫尸骨回家为满足。刘家“孟戏”中也没出现秦王想立孟姜女为正宫皇后的故事情节,而是发展出秦王见孟姜女如此贤孝,封其为天下一品夫人,赐玉带和黄金令其护丈夫尸骨回故里,并为孟姜女修造节义坊,流芳万古。另外,两家“孟戏”剧终的“大团圆”方式也不尽相同,曾家“孟戏”中的范杞良与孟姜女是在天宫团圆的,而刘家戏本中范、孟二人则是在人间团圆的,如此等等之例不复详举。两家“盂戏”故事之所以出现如此大不相同的结局,笔者以为大概与两家“孟戏”戏本所产生的年代背景有关。曾家“孟戏”戏本源于古南戏,写于明代《永乐禁令》颁布之前,所以敢于出现这种讥笑辱骂反抗朝廷乃至皇帝的写法,而刘家戏本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由于受到禁令的余威,反抗统治阶级的主题思想自然而然也就被隐去。 在演出风格方面,赤溪曾家和大路背刘家“孟戏”演唱的曲调都比较优雅,旋律婉转。一般用本嗓演唱,只是到了帮腔处才把调门提高。据曾家老艺人介绍,早先的“孟戏”从头至尾都是一个人清唱,没有帮腔,在后来传唱的过程中,由于演唱者多为农民,有时容易忘词或把不准音,在音调起伏较高处由众人帮唱一下,形成了今天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两家“孟戏”的演唱都用广昌官话,中间有唱有念,曲调中夹杂着道白。除了上述共同的演唱特征外,两家“孟戏”高腔在曲调上也各具特色。曾家的高腔词曲较为土俗浅显,音调较平且字多腔少、原始简单,故当地人都称之为“民戏”或“俗戏”;刘家的高腔则词曲较为文雅深奥,唱腔委婉且种类丰富,被当地人称为“官戏”。虽然曾、刘两家“孟戏”都以唱高腔为主,但两家的高腔也各有自己的分类。曾家“孟戏”高腔的曲牌在戏本中标有名称的共42支(其中12支失名),分五大类;刘家的高腔曲牌在戏本中标有名称的则有98支(其中11支失名),分六+ 米[23](附录4《曾家“孟戏”高腔曲牌名目及其分类》,附录5《刘家“孟戏”高腔曲牌/ 、.名 及其分类》)。两家的曲牌板眼形式也略有不同,曾家“孟戏”通常在一支曲牌中板眼变化不多,而刘家的变化则相对明显。此外,在演出形式方面,曾家“孟戏”与刘家基本相同,都是由演员根据角色妆扮好后在台上表演,乐队则在台侧或台下伴奏。台上演员一律清唱,配锣鼓等打击乐伴奏用于过门。两家乐队的组成形式也基本相同,都由锣、鼓和钹组成,其中锣又分为大锣、小锣和云锣,鼓有边鼓和堂鼓两种。起先乐队中无管弦乐器,后来为了使表演者能把好音准,也为增加唱戏的艺术效果,两家戏班在演出时才加入笛子或二胡之类的管弦乐器伴奏。戏台布置方面也较为简陋,台上仅摆放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来作为模拟情景的道具。总之,曾、刘两家“孟戏”在表演风格上,既原始简单,又不失文雅;既富土俗乡味,又不落入俗气,确实在地方戏剧中别具一格。

  综上所述,广昌甘竹曾、刘两家“孟戏”在剧情内容和演出风格方面虽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由于两家“孟戏”文本不同,开演时期不同,其剧情和风格也各具特色。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相关文章:

孟姜女哭长城作文04-23

孟姜女哭长城缩写01-04

文化经济与时间空间的现代流变论文10-15

国庆节习俗故事10-05

孟姜女庙导游词10-08

孟姜女庙的导游词10-01

陕西地域文化论文10-01

有关地域文化的论文10-09

慈溪地域文化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