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楚辞的渊源

时间:2021-01-29 10:50:29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楚辞的渊源

  楚辞的渊源

  摘要:楚国的地方文化、北方的《诗经》、先秦诸子散文分别影响和促使了楚辞的产生,楚辞是中原文化和楚国的地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创新发展过程,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的浪漫主义创作的典范。

  关键词:楚辞;楚国民歌;巫歌乐舞;诗经;诸子散文;渊源

  在中国文学史上,“楚辞”这名称,有两种含义:一是诗体名,指战国后期在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的诗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二十几篇;二是指骚体类文章总集名,是由西汉刘向集辑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后人模拟的作品,名为《楚辞》。

  宋代黄伯思在《新校楚辞序》中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若‘些’、‘只’、‘羌’、‘淬’、‘蹇’、‘纷’、‘宅傺 ’者,楚语也;顿挫悲壮,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礼、修门、下药者,楚地也;兰、苣、荃、药、蕙、若、草、蘅者,楚物也,率若此,故以楚名之。”

  这一解释,使我们对楚辞的名称由来和特色更加明确。

  简单地说,因为源于楚国,所以称为“楚辞”,它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到了战国末期,划时代的楚辞,以异军姿态,兴起于南方,这一新诗体的出现,使中国古典文学园地开放了异葩,永远闪耀着绚丽的色彩,扩散着馥郁的芳香。

  楚辞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究其渊源,有多方面的影响和因素。探索起来,笔者认为大约有以下的渊源。

  渊源之一,春秋时代楚国的民歌、诗歌及楚地传统的巫歌乐舞。

  (一)楚辞首先是吸收了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的一种诗歌体裁。楚国民歌便有直接孕育它的关系;而楚国春秋时代的诗歌,是出于楚国人的书面语和口语,在形式和音节上,都对楚辞有直接影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十五国风中却独无楚风,事实上并不是楚国没有诗歌,而是楚国的诗歌自有其特殊之处,是有别于从容朴素,形式整齐的北方诗歌的,也许就因为这点而不被采录吧!其实《汉广》、《江有记》等诗,亦收入了“二南”,只是未署“楚风”之名,可见楚地是早有诗歌流传的了。

  楚国民歌来源古远,收入在《诗经》中的“二南”,都是土风歌谣,虽然不称楚风,实际就是楚地民歌。诗中有楚地楚物之名,有的篇章还是用了楚辞中常用的“兮”、“思”等楚语虚词。

  此外,汉刘向撰的《说苑》[1]中,载有最古的两首楚诗:一首是《子文歌》,一首是《楚人歌》。《子文歌》是说楚国的令尹子文家族的一个族人犯了法,官厅来抓捕惩办,询知是子文的族人,便释放了他。子文知道了,就把这个族人送到

  官厅来,并说:如果你不惩办我这个犯罪的族人,我就自杀。于是官厅就把这个族人处以极刑。国人知道了这桩事,都感动地说道:有子文这样公正的令尹,我们还有什么忧虑呢?于是便把这段故事编成歌曲传唱开来。歌词是:

  子文之族,犯国法程。

  延理释之,子文不听。

  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楚人歌》是说楚庄王修筑层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大臣劝阻者皆被杀。这时有一个叫诸御己的农民,放下了耕具,跑去谏庄王,一席话就说服了他,庄王下令不再筑层台。于是国人欢喜地歌唱起来。歌词是:

  无诸御己,讫无子乎?

  《说苑・奉使篇》中还有一首翻译的《越人歌》。据说,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楚康王时代。前528年,楚国令尹鄂尹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云。在盛会上,驾舟的人是越人,越人歌手对鄂君摇楫而歌:“滥兮扑草滥予昌弦泽予昌州州湛州昌乎秦皆胥缦予乎昭澶秦渝渗堤随何湖。”鄂君子皙听不懂唱些什么,于是一位懂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

  这首歌全文原有54字,用汉字记录下来只有32字。可见意译并非其本色全貌了。据语言学家研究,这首歌原词的语言可能与壮语有系族上的关联,因而也可以说它是一首古老的壮歌[2]。

  刘向撰的《新序》[3]中又有一首《徐人歌》。说是吴公子季札将聘于晋,路经徐国,顺道拜访徐君。徐君见季札所佩的宝剑,甚为喜爱,季札也察觉了,但出使他国,不能将所佩的宝剑立即送人,只在心里默许下回来时一定将它送给徐君。谁知返回时徐君已经死了。于是季札便将这剑挂在徐君坟旁的树上。徐国的人民大为季札的行为所感动,便唱起歌来。歌词是: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脱千金之剑兮挂丘墓。

  后于《徐人歌》约五十年,又出现了两首诗歌:一首是《接舆歌》(《论语・微子》[4]),是孔子乘车往楚国,楚王在路上迎其车而歌。歌词是: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拣,来者犹可追。

  巳而,巳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另一首诗《孺子歌》(《孟子・离娄》[5])。也是孔子在楚国听见小孩子唱的歌。歌词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另外,在《左传・哀公十三年》[6]文中,又载有一首讽刺吴王夫差不能与士卒共饥渴,使申叔仪乞粮于鲁而作的《庚癸歌》。歌词是:

  佩玉�兮,余无所系之。

  美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

  以上所举的几首诗歌,形式和音节,都和楚辞很相近。

  可以断定:这些诗歌都是楚辞的先河。

  其中所举的《越人歌》、《接舆歌》、《孺子歌》这些民歌,句式有二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错杂参差,灵活多变;并多用“兮”字来加强音韵节奏,更与楚辞类似。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

  特别是《越人歌》这一首民歌,更用了兴句和双关语,在体裁上已与“楚辞”相似,很有特色。

  诗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与《九歌・湘夫人》中的“沅有苣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从句式、语调上都能明显地看出两者的承传关系。

  (二)楚国特有的民间习俗,传统的祭歌、巫舞,是产生楚辞的重要因素。

  楚国地处江汉平原,国界北至中原,与韩、魏、齐为邻,西至黔中(湖南沅陵)、巫郡(重庆巫山),与巴蜀和秦为邻,南到苍梧(湖南九嶷山),东达海滨,是战国七雄中地域最大的国家。

  虽然楚国的建国和开发不及北方的黄河流域历史久远,但南方富庶的自然条件和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楚国经济、文化发展很快。

  生产力发展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为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因此,这样一个南方大国,虽然它在政治、文化上虽与中原地区有所交往,在文化上很大程度地一直保持有自己的传统,在诗歌、乐舞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楚国的风俗喜好以巫乐来祭祀鬼神,祭祀时则载歌载舞以娱神,所以这一带很早就流传着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楚声。

  这种祭神歌曲,蕴藏着许多优美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同时在一些寓于想象的悦耳动听的祭歌中,又塑造了许多荷彩衣、戴高冠而起舞的生动优美的人物形象,屈原在《天问》里,集中描绘了这些生动丰富的神话传说和优美动人的人物形象。

  因此,楚国的民间风俗是哺育楚辞的养料。

  渊源之二,是《诗经》的影响。

  (一)春秋时代,《诗经》由中原传到南方。

  北方学者常到楚地游学,传播了中原文化;楚国人也爱读《诗经》,并能熟读运用。

  每当谈话时,就和中原国家的人一样,随时引用《诗经》。

  如《左传・文公十年》里,子舟引诗:“刚亦不吐,柔亦不菇”(《大雅・蒸民》),“毋纵诡随,以谨周极”(《大雅・民劳》);《左传・宣公十二年》里,孙叔引诗:“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小雅・六月》);《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楚��如晋莅盟,晋侯享之,将出,赋《既醉》” ,《左传・昭公三年》:

  “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赋《吉日》”;《左传・昭公七年》:芋尹无宇引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小雅・北山》);《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沈尹戍引诗:“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大雅・文王》)。

  以上引诗的人,皆是楚国人,可见当时楚人学习《诗经》之勤,也可见《诗经》对楚人影响之深。

  因此,我们用文化继承发展的观点可以推测,楚辞在形式上决不会是空穴来风,在一定程度上受了《诗经》的影响。

  (二)楚辞中最常见的一个“兮”字和一些篇章里句末用的一个“思“字,在《诗经》[7]的篇章中早已出现了。

  如《诗经・周南・汉广》首章: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之永矣,不可方思。

  如《诗经・小雅・采薇》末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又如《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再如《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再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些诗歌中都用了“思”、“兮”的语气词,以舒缓语气、加强节奏、渲染气氛,作用十分明显。

  所举的第一、二两首句末的“思”字,相当于《楚辞・招魂》中的“些”字;第三、四两首句末的“兮”字,竟和楚辞完全一样了。

  不过,《诗经》的“兮”字,多在句末。

  而楚辞的“兮”字,大都放在句中。

  《诗经》只有少数篇有“兮”字,而楚辞几乎每篇都有“兮”字,可见楚人特别把这“兮”字的用途扩大了。

  屈原《离骚》以“兮”字为节,使句法伸展,作了开端,而即导源于《诗经》。

  (三)屈原在辞作中大量采用了比兴手法。

  所谓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以彼物引起所想象之物,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形象思维的表现手法,是早在西周至春秋时期诞生的《诗经》中就已大量应用过的。

  而屈原不仅学习、借鉴,更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将《诗经》中使用过的比兴材料,如草木、昆虫、鸟兽风雨、雷电等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使他们具有与人相同的感情、信念、意志,不仅用以寄托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政治内容,给人以形象的教育和感染。

  渊源之三,是先秦诸子的散文。

  著名学者林庚先生在《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8]中说得很明确:

  当时《诗经》已经结束了约二百年,诗歌似乎暂时停顿了发展。

  直到屈原之前,诗坛是静悄悄的冷落荒凉。

  若再与当时锣鼓喧天、如火如荼的散文对照起来,诗歌简直无人过问。

  这二百年间人们把心思全绞尽在解决现实的问题上。

  这是一个理智思维的时代,而不是一个感情歌唱的时代。

  然而当一切思想都诱导向同一的感情的时候,当一切苦闷的忍耐与煎熬都要求着呼喊出来的时候,人们是必须歌唱的。

  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光荣的传统,没有一个民族在那样古老的时候就有了像中国《诗经》那样值得成为经典的歌唱。

  这民族素来就以诗歌骄傲着自己。

  可是《诗经》的时代无疑已经结束,现在面对着的是新兴的都市生活,都市的语言,与朝夕变幻的政治行情。

  《诗经》所代表的来自农村的从容朴素的'作风,以必须有一种偏激纷繁,紧张尖锐的表现所代替。

  这正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形态,就也必然成为散文时代的诗歌的形态。

  我们知道,文艺是反映现实的;文体又是被它的内容所决定的。

  战国时代急剧发展的生产力和风云变幻的政治局面,必然要求适合于它们的新的生产关系;反映在文艺上,新的思想内容,必然要求适合于它的新的形式。

  冲破旧形式的诸子散文既已闹得锣鼓喧天,四言诗的诗歌也就不得不改弦易辙,那么《诗经》的衰竭和楚辞的出现便是必然之事了;而楚辞的长篇大论,光焰的辞采,悠长的节奏和激昂奔放的基调,又和诸子散文的特色相映相联。

  概括地说,楚辞是中原文化和楚国的地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楚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方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北方文化,形成了南北混合的文化形式,这就为楚辞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战国末期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与诗人屈原的理想、情操、才华相碰撞,加快了楚辞的创新、发展、成熟的过程,楚辞才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的以丰富的想象力、壮丽的色彩、极度的夸张为特征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向宗鲁《说苑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

  [2]郭沫若《屈原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版。

  [3]赵仲邑《新序详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年版。

  [5]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7]樊树云《诗经全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林庚《林庚文集》第六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楚辞的渊源】相关文章:

试论楚辞渊源及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承02-03

刑法的渊源01-23

楚辞研究方法01-28

楚辞与《诗经》的诗学意义08-14

楚辞对中国文化的影响07-06

中药前胡的功效及应用渊源探析02-07

认知主义的哲学思想渊源论文03-15

楚辞中的古代建筑艺术文化研究论文04-05

论近代中国宪政文化的渊源文化论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