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现象

时间:2021-01-31 18:06:44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现象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现象【1】

  【摘 要】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并没有文学这一独立的门类。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了独立的一个门类。

  【关键词】文学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有意义的是文学的自觉,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文学自觉之后的文学。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这种文学自觉有三个标志,下面分别就从这三个标志来浅析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自觉现象。

  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先秦文学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

  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是文学的萌芽期。

  接着到了两汉文学,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

  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

  文学风格格式化,凝重板滞。

  汉代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学创作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如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等。

  这一时期文学最终成为了独立的门类。

  先秦时期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这一时期没有纯文学的散文,散文的创作往往和历史和哲学掺杂在一起,但是仍然具备一定的文学性。

  先秦诗歌有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则注重了抒情性。

  先秦没有赋这种文体,汉代的赋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相关因素,而形成的新文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词赋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特色,文学性得到加强。

  先秦小说是神话和寓言一类的故事。

  汉代没有小说的文学形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小说逐渐成为一种正式文体。

  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先秦时期各种文体区分不太明显,文史哲不分,诗舞乐结合。

  各种文体之间无明确的分界。

  到了汉代,文体看似有了一定的分别,但文体掺杂现象仍然存在,但是大部分文体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写作要求和基本风格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体辨析开始被文人重视,文体分别更加明确。

  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将文体明确分为“四科八体”。

  关于文学体裁分类的作品有很多,作家们也开始注重文体特点,有了自己的风格。

  三、对文学的审美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能称为文学,就是因为其有它的审美特性。

  文学自觉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一)散文

  先秦散文文史哲不分,散文具有说理性或描述历史,没有纯文学的散文。

  诸子说理散文,有些具备相当的文学性。

  到了汉代,散文的文学性相比先秦没有太大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有着格式化,呆板凝滞的风格。

  西汉散文成就较高的是政论散文,贾谊的《过秦论》是这一类的代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辩文的创作出现高潮,主题广泛,名家辈出。

  嵇康的论辩文最为杰出,他的论辩文析道缜密,辞喻丰博,兼几家之长,将论辩文推到新的高度,如其《养生论》阐发了形神交相养之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逐渐骈化,作家开始推崇追求美文,骈散逐渐合一,散文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家们开始自觉追求文章的审美特性。

  这个时期散文的要求不断变化,体现着文人的自觉意识的增强,不断增强文章的美感,审美特性极大增强。

  (二)赋

  先秦没有出现赋这种文体,赋自西汉出现,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

  汉代骚体赋出现最早,逐渐形成了一种体制,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以“九体”为代表。

  骚体赋体制固定,主题相类。

  汉大赋在骚体赋之后出现,最有成就者是司马相如,他的《天子游猎赋》对汉赋而言有范式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辞赋创作受时代影响很大,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句式结构发生变化,受骈化影响很大。

  魏晋时期的辞赋变得出抒情化、小品化,个性化也得到加强,而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表现主要就是抒情性的增强。

  王粲的《登楼赋》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这一时期的大赋也开始抒发作家自己的感情,不再拘泥政治,如潘岳《西征赋》、谢灵运《山居赋》。

  由于永明声律说兴起,赋的创作也受到了影响,抒情小赋的创作涌现。

  如江淹的《恨赋》既充分发挥了赋体空间结构优势,又能以情感主线加以贯穿,造成跌宕起伏的气势,藻饰也恰到好处,是南朝抒情小赋的名篇。

  诗体赋是魏晋南北朝齐梁文章新变的成果,是对赋的抒情化的进一步尝试。

  赋的变化是魏晋南北朝文化自觉的充分体现。

  (三)诗歌

  先秦诗歌主要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是抒情性的,为后世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它们都是诗舞乐的结合,与音乐还有很大关系。

  《诗经》中的“风雅”思想被后世诗人立为准则,比兴手法为后世提供典范,魏晋时期许多人都借鉴了《诗经》的手法。

  但《诗经》的手法还是比较古朴。

  《楚辞》开诗歌浪漫主义先河,为后世浪漫主义创作提供了典范。

  《楚辞》的形式自由、富于变化,它的象征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到了汉代,汉乐府诗歌与音乐仍有联系,但是汉乐府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度。

  进入东汉后,五言诗取代了四言诗,完整的七言诗也产生了。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是古代抒情诗歌的典范。

  《古诗十九首》运用的抒情方法也多种多样,后世很多文人以此作为范例,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自觉的产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的建安时代,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建安风骨”成为诗歌美学典范。

  个人创作的五言诗大量涌现出来,每个诗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曹植的《白马篇》抒发了自己对前途的信心。

  曹操对乐府诗进行了改造,使之脱离了民歌成为一种独立文体。

  至此,诗人开始自觉追求审美特性。

  西晋诗歌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

  陆机的《拟古诗》藻饰华丽,《猛虎行》诗风繁复,《赴洛道中作》句式骈偶,这种诗风的有简单向繁缛的转化时文化自觉的明显表现。

  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而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

  谢灵运作山水诗,鲍照善边塞诗,梁陈出现宫体诗,诗歌类型多样化,个性化。

  齐梁陈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偶,四声的发现和运用,促进了“永明体”的成熟,使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

  诗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巨大改变可以说是文人对文学审美自觉追求的成果。

  (四)小说

  先秦时期的各种神话是小说的源头,但这些神话还不能算作小说。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才真正出现。

  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和志人两类。

  志怪小说主要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

  最具代表性的是《搜神记》,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的爱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铁事、言谈举止,成就和影响最大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言谈描写使人物生动形象,对故事进行一定的提炼。

  《世说新语》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机智和幽默。

  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没有艺术的想象和细节的描写。

  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但是为后世小说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无论在文学门类、体裁风格还是审美特性上都有其“自觉性”,各项文学体裁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自觉【2】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期,诗、赋、小说等体裁,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

  在此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开始走向自觉性和个性化。

  本文将从文学体式、抒情性、题材三个方面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自觉,由此凸显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和贡献。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先秦两汉;文学自觉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孕育新变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孕育着、萌生着、成长着,一种活泼的、富于创造力的文学冲动,使文坛出现一幕接一幕的景观。

  与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充满了自觉性和创作的个性。

  一、对于文学体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同时又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学体式

  与先秦两汉时期的五言诗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的五言诗更加臻于成熟和完善,成为“众作之有滋味者”。

  五言之外,七言古诗和乐府歌行也形成和成熟于此时。

  由于对汉语格律的的深入研究,齐永明间又创造出一种新诗体,其后宫体诗人更大量地写作五言四句的小诗,并使七言诗体隔句用韵的规律固定化,对绝句和律诗的基本程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为近代诗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多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这一传统文体一部分保持它奇句单行的本色,另一部分则受诗赋的影响而演变为骈文,成为声律和骈偶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期,亦不乏内容深刻的作品。

  二、由民歌到文人抒情诗,文人的创作意识明确,在创作的`过程中敞开情怀,显示自己的灵感与个性,文学本身的抒情性鲜明而突出

  在先秦两汉,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诗赋。

  先秦的《诗经》奠定了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道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但是《诗经》内容多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民歌,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

  由此可以概括,在魏晋南北朝之前文学的形式主要为民歌,尚未能显示作家的性灵和特色。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抒情文学开始涌现。

  建安时期由于时代的现实基础不同,文人对传统思想有了很大的突破,故眼界和心胸得以开阔。

  此时的文人作家均能敞开胸怀、无拘无束地抒写自己的性灵和个性,具有较高的文学抒情性。

  三、开掘了许多新的文学题材,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内容方面显得多姿多彩

  这一时期的文学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后世盛行的各类题材几乎都在此时滥觞或发展盛行。

  以诗而论,感时伤乱、揶揄世态、咏史咏怀、游仙谈玄、男欢女爱、闺情闺怨、出塞从军、郊游留别、田园山水、宫庭园囿、风花雪月等等,都是当时写得较多的题材,辞赋也大体如此,这些题材当中,尤以山水文、田园文最值得注意。

  山水文: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一首完美的山水之作;近代王羲之等二十余人所作《兰亭序》中,亦有不少怡情山水之作;至东晋谢混,更大力写作山水诗;其后谢灵运、谢�、诸人,都以写作山水诗著称。

  山水不仅成为诗的题材,也成为骈文和赋的题材之一。

  田园文:田园被当作审美对象,是从陶渊明发端。

  在他的作品中,田园是与浑浊黑暗的世俗社会相对立的、完全诗化的存在,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审美世界,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一直影响到唐代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一个长盛不衰的文学题材。

  四、结语

  中国文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它的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它开始朝着独立成科的道路迅速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它逐步与学术分离,淡化它的政教之用的功利目的,自觉地追求审美。

  自内容言,重个人情怀的抒发。

  自形式言,辞采声律之美的追求,表现技巧的创新,创作过程的体认。

  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将要影响我国千馀年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已经呼之欲出。

  文学进入自觉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新变的重要一点。

  以394年的实践酝酿新变,虽然显得长了些,但和汉代大约四百年文学的收获相比,不能不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成就就是相当客观的。

  如果没有这段酝酿,就没有未来中国文学史上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论汉魏六朝问题辨析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傅刚,《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24-33页。

  [2]《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罗宗强主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现象】相关文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道教02-09

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背景与文学发展特点03-29

浅谈文学的自觉与作家的责任01-18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有哪些哲学思想07-06

魏晋六朝士人的文学教育与实践作用05-24

关于王朔现象的评价及“文学神经质”01-21

关于魏晋清谈研究述评07-06

关于魏晋玄学发展历史史07-06

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