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

时间:2022-10-07 15:58:26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

  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1】

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

  摘要:韩愈作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巨公、唐代怪奇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中有着白青红绿等各种色彩,这些色彩的使用或有异同,恰到好处的烘托点染了诗歌。

  本文对韩愈诗中出现的各种颜色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诗歌,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韩愈 诗歌 色彩

  诗人往往将情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描写揉进诗歌,引导读者突破心理界限,实现感觉的交互。

  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必须在他的想象里把感发他的那种意蕴,对适当形式的知识,以及他的深刻的感觉和基本的情感都溶于一炉,从这里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

  读韩愈的诗,总似有劲风破空而来,以慑人的气势将人卷入诗歌独特的奇诡瑰丽的世界中去,使人或如狂涛中的一叶扁舟,或如风暴中随风势徘徊的海鸟,在激荡的诗句中酣畅淋漓不能自已。

  晚唐诗论家司空图就评论韩诗:“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

  在韩愈的诗作中出现的颜色有青、白、朱、紫、黄、绿、金、翠、赤、黑、丹等,除开联诗,以青、白两色的使用频率最高,红、绿、黄、紫、金、朱次之。

  一、韩诗中的“白”

  “白”在诗句中单独使用时,常与“白头”“白发”等意象相伴,多言人之年老、鬓发斑白,感慨时光流逝,世事白云苍狗,瞬息万变。

  如“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孟生诗》“聆”或作“怜”,“耻”),写清宵之夜、万籁俱寂中,静对着白发孟生的苦吟。

  虽整句无一怨怼之词,但与前文所述孟生求官的遭际相结合,却使人生出深深的哀感与不平。

  未能施展抱负便已“发白”,已经白头却依然吟咏,这“发白”虽似写实一笔带过,却格外刺目,惹人感慨了。

  韩诗中此类的诗句很多,例如: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感春四首》

  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短灯檠歌》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

  《和归工部送僧约》

  李白曾有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韩诗将原本的漫长变的短暂,又将短暂压缩在一句之间。

  巨大的时间跨度使人徒呼奈何,生死之问及人生价值本是人们一直追寻的不解之题,朝夕之间,青丝成雪,便有了使人动容的气势。

  如:

  瞥然一饷成十秋,昔须未生今白头。

  《刘生诗》

  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赠郑兵曹》

  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东都遇春》

  此外,当“白”作为“白日”这个意象并在同句有与之相反的意向对照出现时,在诗中往往有象征义,如:

  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重云李观疾赠之》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

  《龊龊》

  二、韩诗中的“青”

  韩诗中叠用“青”字的有6处,为写景、寄兴之作。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青青水中蒲》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秋怀诗十一首》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

  《题张十八所居》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闲游二首一》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过南阳》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盆池五首其五》

  韩愈诗词中单用“青”字的有很多,除一两处用“青”字形容烛光和植物,多表现为“青天”“青云”“青山”“青冥”。

  在这些诗句中,并没有染带很浓烈的怪奇色彩,气势也不是很强。

  在韩愈诗中单独出现的“青”用法相对传统,多凸显天之高远或山之耸峭,很少借“青”色造势。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古意》

  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郴口又赠二首》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荐士》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感春五首》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

  《送陆畅归江南》

  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

  《感春三首》

  决云中断开青天。

  《利剑》

  韩愈诗中其他的颜色如红、绿、金、碧等单独出现的情况不多,往往是与其他颜色形成组合或进行对比,在此仅小述单独出现较多的红色和绿色。

  红色多以形容花、叶,如:“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梨花发赠刘师命》、“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感春四首》、“三月嵩少步,踯躅红千层”《送侯参谋赴河中幕》、“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题百叶桃花》;形容旗,如:“半作军人旗上红”《赠张徐州莫辞酒》、“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赠刑部马侍郎》。

  绿用以形容树:“森森绿树猿揉悲《岣偻山》”、“绿杨匝岸蒲生迸《寒食日出游》”;形容水:“泓澄湛凝绿,物影巧相况”《岳阳楼别窦司直》、“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东都遇春》、“平沙绿浪榜方口”《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红色和绿色在韩愈的诗作中更多的作为明快鲜艳的色彩在写景抒情的作品中出现。

  三、多种颜色共同使用

  与单用一色相比,一句或一联中使用两种或多种颜色,能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产生情感联想。

  在韩诗中,两种颜色的搭配有青白、红白、红绿、红黑、黑白、红紫、黄绿、黄紫、白紫,在这里只取出现数目较多的青白、红白、红绿进行简要分析。

  1.红白。

  红白的颜色对比强烈,有的描述花开时彼此交叠纷繁热闹的景象,如:“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寒食日出游和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感春三首》;有的描述某一时段中的光感,如“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感春五首》;也有的在一联诗句的前后两句中形成对仗,“傍砌看红药,巡池咏白�”《和席八十二韵》,总体来说风格是明快的。

  2.青白。

  青白二色的运用在双色搭配中出现的最多,效果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并列,青白二色出现在一联诗句中,无所谓对仗或不对仗,共同构成某幅景象,如“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题韦氏庄》、“玉�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昼月》、“浮云散白石,天宇开青池”《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一种是两种颜色处在对仗的位置,相互强化突出彼此的存在,如“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谁氏子》、“泉绅拖修白,石剑攒高青”《答张彻》。

  3.红绿。

  红绿的色彩组合一直为很多诗人所喜爱,在韩愈诗中也频频出现。

  与其他诗人朱栏翠袖碧水红花的一贯表现方式不同,这一组合在韩愈诗中有自己的特点。

  如:“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青红连用,本身已经给人强烈的色彩反差,形容的对象竟然是寺院壁画上的鬼物,这青红便更罩上一丝宗教色彩。

  在《晚春》中“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红”和“绿”以“慢”与“妖”形容,也不似以往诗作的明丽旖旎,别有一番风韵。

  除此之外,韩诗中不乏通篇运用多种颜色的作品,这些色彩搭配往往与宏大、怪奇的写作手法相结合,烘托出更强烈的情感表达。

  如《李花赠张十一署》中的“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漫天的李花竟把夜空照亮,群鸡误以为天亮,纷纷惊起鸣啼,接着太阳似从海底飞出,耀目的红光驱散天空中的青霞,白、金、朱、青四色连用,一气呵成,完美的映衬出诗中奇壮至极的宏阔意境。

  又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中“彤幢绛旃紫纛幡,炎官热属朱冠�”“丹蕤�盖绯翻㠾,红帷赤幕罗��”用彤、绛、紫、朱、丹、�、绯、红、赤一系列语义相近的词语却无一重复,极尽铺排的渲染的营造了一个充满奇幻神话色彩、颜色艳丽张扬的世界,使人如临其境、叹为观止。

  参考文献:

  [1]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韩愈诗歌风格的成因及其演变【2】

  韩愈的诗奇崛险怪,戛戛独造,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对韩愈诗歌品评的著作浩如烟海,褒贬不一。

  赞扬韩诗的,司空图说“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撑抉于天地之间”,叶燮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都承认他是开宗立派的大家。

  持贬抑论者,沈括说,“退之诗,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

  王世贞以为“韩退之於诗本无所解,宋人呼为大家,直是势利他语。”。

  两种评论,各走极端。

  本文主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当时的审美风尚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韩愈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一,韩愈诗歌风格的形成首先与诗歌本身的发展规律有关和审美风尚有关。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后,各体兼备,空前繁荣。

  有高适、岑参之悲壮,李白之豪放,杜甫之沉郁,孟浩然、王维之冲淡、空灵、恬静。

  这就给中唐诗人提出了严峻的现实问题,即在盛唐声律、气韵、风骨兼备之后如何写诗。

  韩愈鉴于李、杜两大巅峰之不可逾越,只得另辟蹊径,致力于诗歌革新,在诗歌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造,从而开拓出一条与李、杜诗歌不同的创作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次是社会政治环境和审美风尚有关。

  韩愈尚奇求变的诗歌风格,是他们变革的精神在文学上的反映。

  中唐社会百病丛生,矛盾交织,内忧外患不断,但政治上保持着一定的顽强活力,贯穿着不断改革的呼声。

  这种特殊的时代条件造成了寒士文人的心理特点:既现实又理性,既躁进功利,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忧患意识。

  韩愈就在这种乱后思治的时期,以儒家道统的传人自居,投身于恢复古道、重建唐帝国的社会文化结构的大业之中,并在诗歌中表现出来。

  就审美风尚而言,盛唐人那种昂扬威武、乐观向上的精神气魄消退了,代之以怀疑、困惑和幻灭;丰腴、健硕、大方的审美风尚逐渐被重神骨、尚瘦劲、多理趣的审美心理所替代。

  第二,韩愈诗歌风格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吸取前人创作经验和友人的影响有关。

  韩愈一生宦海沉浮,两次南贬。

  政治的黑暗,仕途的险恶,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他内心十分压抑和愤闷,甚至形成了双重性格。

  尤其是两次贬斥南荒,更使他怀着被抛弃的巨大忧愤和悲凉,在苦海中挣扎呼号,默默地体验着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

  生活的动荡不安,盘亘于心头的忧郁和怨愤又不能直接地发泄,他只有把居心险恶的权贵及其爪牙的感觉印象移情于自然界险怪的东西上[1];又由于南方凶险的山水和地方巫风的影响,加上他本人喜欢汉赋,爱读屈原、宋玉和庄子的作品,促使他形成了奇崛险怪、以丑为美的诗歌特色。

  此外,韩愈对李白、杜甫极为敬佩,把他们看作诗作学习的最佳典范。

  韩愈学习李白奔放壮阔的气势、灵活多变和不受拘束的表现方法。

  韩愈的气质和李白相近,使他十分喜欢奇伟的事物。

  他的诗歌,往往也以这一类事物为对象,写名山大川,浩渺湖泽,连天白雪,都能敏锐地抓住这类事物气势磅礴,震慑人心的某些特点,并凭借自己的学力,创造出一系列崭新的意象。

  他学习杜甫,主要是杜甫的布局谋篇的方法、追求新奇之句和感时伤乱的现实主义精神。

  友人孟效师古创新的精神和搜集冥怪、盘空硬语的创作方法亦对韩愈产生了很大影响[2]。

  二、韩愈诗歌风格的演变

  第一,清新豪迈的早年诗(35岁前)。

  韩愈的早期诗,成功之作虽然有限,但是他在不断学习的道路上,诗艺逐渐走向成熟,风格逐渐形成,大抵以清新豪迈为主。

  在现存韩愈的诗里,《条山苍》云:“条山苍,河水黄。浪波去,松柏在山冈。”这是他走出家门,投入社会,开始游宦生活的第一首诗。

  写他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远望苍茫巍峨的中条山,近眺奔腾东流的黄河,抒发了青年韩愈对人生的憧憬和未来的抱负。

  《青青水中蒲三首》是他唯一的情诗,以物起兴,用反衬手法,写自己的羁旅孤独和妻子对他的怀念,与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十分相似,古朴率真且带有模仿的痕迹。

  《山石》写黄昏时蝙蝠乱飞的山寺,新雨后寺院堂前的芭蕉,若有若无的古壁佛画,阗寂无声的静夜,清凉的月色等,从而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深山古寺的幽静神秘。

  全诗白描,无险语僻字,为韩愈诗中所仅见,确是好诗。

  第二,奇崛险怪的中年诗(36~52岁)。

  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以“奇崛险怪”为主要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奇崛中可见豪迈、雄伟、壮阔,这类作品占据韩诗的大多数,以五七言古诗为主,在艺术上十分成功。

  例如《调张籍》诗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 诗人以其雄健的笔力,凌厉的气势,驱使宇宙万象进入诗中,表现了宏阔奇伟的艺术境界。

  全诗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直下,而其中又曲折盘旋,激溅飞泻,变态万状,令人心摇意眩,目眩神迷。

  《石鼓歌》这首长诗记述了石鼓文的起源、经历和价值的目的,章法整齐、气势豪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这首诗以接近散文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诗人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自己不平的遭遇,心中的郁积。

  情调感伤而低沉,景色清丽而意境悲凉,全诗结构上起落多变,让人觉得奇崛险怪。

  二类则奇崛中苛求险怪,诘屈聱牙,是韩愈诗歌中比较失败者。

  例如《陆浑山火》虽然构思奇特,但出现了大量的怪字、怪句,使人不能卒读。

  《南山诗》《城南联句》意境上可取,但散文化严重,以议论和逞才为诗,亦不可取。

  第三,清丽淡远的晚年诗(52~57岁)。

  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

  韩愈这时已步入晚年,精神上已不及当年,政治热情在日渐消退,诗歌上恢弘的气势不再,诗人开始反躬自省,转向宗教。

  诗歌炼字而不留痕迹,气韵悠远,神似陶谢。

  这段时间他写了不少清新平淡的小诗,正是他晚年心态的反映。

  如《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送桂州严大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枯树》《南溪始泛三首》等。

  特别是像《送桂州严大夫》:“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写桂林山水清新峭丽,堪称绝唱。

  此外,《左迁蓝天示侄孙湘》和《戏题牡丹》《独钓四首》之三等均是佳作。

  韩愈402首诗作中,其中古风235首,格律诗167首。

  格律诗中,七律14首,五律39首,七绝79首,五绝21首,排律14首。

  韩诗的基本风格是以“奇崛险怪”为主,贯穿了各个时期;韩诗里的佳作和基本上好的占多数,失败的糟粕的占少数。

  我们不能仅仅只研究了一部分韩诗就轻易得出结论。

  清乾隆编《唐宋诗醇》认为韩愈的诗歌因为作者性情所致。

  以奇险为主,但淡远清丽的诗歌,偶尔为之,其功力亦能和同代的人相匹敌,他认为这两种风格都是诗家的至高境界。

  韩愈胆力过人,先以“奸穷变怪”求异于前人,再用平淡自然归于自身。

  总之,韩愈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包括主、客观两方面。

  韩诗的艺术风格是多样的,他以自己杰出的创作成就卓然独立于唐诗之林,并直接影响到宋诗。

  【参考文献】

  [1]邓潭洲.韩愈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王立增.论韩愈诗歌创作的艺术渊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5).

【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相关文章:

个人简历上的色彩运用12-14

包装色彩运用的艺术表达研讨论文10-10

分析《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色彩运用论文09-09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中的悲剧色彩10-26

旅游文学在导游工作中的运用10-26

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分析10-26

大学数学中数学思想运用研究10-26

简述乡土材料在班级环境中的运用10-06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的论文10-13

数控加工中UG软件的运用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