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韩愈和孟郊的组诗

时间:2021-02-03 16:31:48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韩愈和孟郊的组诗

  韩愈和孟郊的组诗

  摘要:困穷、穷老多病、孤独无子是孟郊组诗苦吟的几个主要方面。

  组诗成为孟郊表现苦吟、情感及景物等多种情态的极好形式,顶针是孟郊对组诗结构及手法的创新与发展。

  韩愈组诗继承了魏晋及盛唐组诗的成就与经验,他在组诗的声律方面有所发展。

  关键词:韩愈;孟郊;组诗;结构

  中唐韩孟一派,以韩愈、孟郊为主导,包括李贺、卢仝、马异、刘叉、贾岛诸诗人。

  奇险冷僻诗风在韩孟一派组诗中有突出的表现。

  韩孟喜好以组诗表现困顿的处境,寄兴抒怀,表达怀才不遇的感受,对唐代组诗的发展有所贡献,值得深入研究。

  一

  孟郊的组诗,咏怀如《感怀八首》、《秋怀十五首》,山水如《石淙十首》、《寒溪九首》、《峡哀十首》,田园如《立德新居十首》,送别如《送淡公十二首》,悼挽如《吊元鲁山十首》、《杏殇九首》、《吊卢殷十首》,纪事如《济源寒食七首》,记人如《大隐坊三首》,酬赠如《乐府戏赠陆大夫十二丈三首》等,所作甚丰,题材多样。

  综观孟郊所作组诗,足见诗人对组诗一体颇用心力,多有与前人及时辈不同的方面。

  孟郊一生苦吟为诗,为中唐怪奇诗风的主要诗人之一。

  苦吟、险怪是其诗歌的主要特色,它们不仅使孟郊在中唐乃至整个唐代及中国古代诗歌占有一席之地,孟郊的组诗也因这两点特征在唐代组诗的发展中独具特色。

  孟郊“诗苦动天地”(石介《赠张绩禹功》),孟郊的苦吟首先是“吟苦”,是对悲苦人生际遇的悲歌。

  尤信雄《孟郊研究》道:“惟详考其苦吟之因素,……归纳之则有下列六端:一为困穷,二为科第之挫折与薄宦失意,三孤独无子,四对现实之失望与不满,五穷老多病,六多愁善感与悲观。”[1]

  总结了孟郊诗歌的内容及表现对象,前五点都与诗人艰难悲苦的人生境遇相关,南宋叶适:“郊寒苦孤特,自鸣其私,刻深刺骨,何以继古人之统。”[2]苏辙以为孟郊“起居饮食,有戚戚之忧,是以卒穷以死。”[3]

  可见孟郊的苦吟在内容上是对其悲苦人生的不休“悲鸣”(元好问诗云“东野悲鸣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孟郊之前辈诗人如杜甫虽也苦吟为诗,但未在组诗中吟咏自我的艰难与悲苦,孟郊开启了用组诗反映艰难悲苦人生的先河。

  困穷、穷老多病、孤独无子是孟郊组诗苦吟的几个主要方面。

  《秋怀》十五首 “集中抒写了对于己身之老、病、穷、愁的体验与感受,并表述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处世原则,写实性很强。”[4]是诗人穷老多病悲愁的集中反映,组诗中反复出现如“老客”、“老骨”、“孤骨”、“老病”等语词,即可见一斑。

  《杏殇》九首序云:“杏殇,花乳也。

  霜翦而落,因悲昔婴。

  故作是诗。”[5]王建《哭孟东野二首》其二云:“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6]《杏殇》九首悲悼幼婴早殇,体现诗人孤独无子之悲苦。

  《济源寒食七首》中云“无子老人仰面嗟”[7]则更是因孤独无子而沉痛、无奈的表达。

  《吊卢殷》十首悲悼卢殷无子穷困而亡,诗云“诗人多清峭,饿死抱空山”,又云“饿死始有名,饿名高氛氲”,慨叹卢殷饥寒而死。

  “羞见入地时,无人叫追攀”,“可怜无子翁”,“孤丧鲜匍匐”“嗟嗟无子翁,死弃如脱毛”,[8]组诗多处表达了“无子翁”的悲凉。

  穷困无子,这是两位诗人的共同命运,因此,《吊卢殷》十首既是悲悼卢殷,也是诗人对自我穷困无子命运的悲叹,孟郊最终也如卢殷,在饥寒贫病无子中亡逝。

  孟郊《夜感自遣》诗云:“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9]孟郊的苦吟另一层面上的意思则指的是在艺术上的冥搜苦索、刻苦雕琢。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论孟郊“及其为诗,刿目�心,刃迎缕解。

  钩章棘句,掐擢胃肾。

  神施鬼设,间见层出。”[10]“刿目�心”“掐擢胃肾”是韩愈对孟郊苦吟的过程描述,用语狠戾,说的却正是孟郊的刻苦思索。

  后来朱熹说孟郊作诗是“吃饱了饭,思量到人不到处”,[11]陈贻�先生以为孟郊“最爱挖空心思作诗”,[12]“挖空心思”故而“思量到人不到处”,说的直白却直指孟郊对诗歌的刻苦思索。

  据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所载:“(孟郊)或比日,或间日,乘驴领小吏径蓦投金渚一往。

  至则荫大栎,隐丛�,坐于积水之旁,苦吟到日西而还。

  ……吾闻淫畋渔者,谓之暴天物。

  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刻削,露其情状乎。”[13]则孟郊的苦吟也是对诗歌反映对象的长时间反复观察、浸淫苦索。

  苦吟之结果则如吴相洲先生云:“孟郊生性执着,一旦专注于某一事物,非到究竟,不愿放手,因此常常能在同一事物中比别人发掘出更多的内容。”[14]

  执拗的、挖空心思的思量,导致孟郊多感而思绪繁杂,纠缠于某一情感而不能自拔,同时又颇能发现某一情感及物象的多种情态,反复吟咏,其结果便是“神施鬼设,间见层出。”以《秋怀》为例,组诗以“秋怀”为题,因秋而感兴,是一组感怀诗,“集中抒写了对于己身之老、病、穷、愁的体验与感受,并表述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处世原则,写实性很强。”[15]

  这组孟郊最杰出的作品,刻意地“提供了寒苦的老人形象”,[16]组诗中出现了十二个“老”字,可以认为《秋怀》的核心诗歌意象是“寒苦的老人”,而“老、病、穷、愁”不过是“寒苦的老人”的人生遭际与体验。

  孟郊在展现“寒苦的老人”自我诗象时,不是单一平面的,而是立体、多角度的。

  先看看这组诗歌中“老”字的相关组合,“老泣”“老客”“老骨”“老更贫”“老病”“老人”“老力”“诗老”,孟郊反复不断地用“老”字,可见他对“老人”这一自我形象的执拗的心理认同。

  对这些词深入考察可以发现,诗人的“老”是多角度的,有情感层面的如“老泣”;有身体状态的如“老骨”“老病”“老力”;“老人”是一个进入暮年的个体形象,是生命层面的;“老客”“老更贫”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诗老”则是诗人的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同。

  具体到诗歌的表达,有衰老思乡,有老病而客居的“志气单”,有老而病的时逝悲叹,有老而贫病的生命衰微,有老病者的精神状态,有老病而诗衰的感伤,有老病而见谗的规箴,有衰老而对年轻轻薄的自悔反思,有诗老的“忍古”信念等等,从生存晚景、精神状态、信念追求及人生反思诸多方面共同建构一个既是诗歌的也是现实的'“寒苦老人”形象。

  孟郊对“老人”这些情态的发掘,当是根基于诗人“挖空心思”的执著思索,在同一事物中比别人发掘出更多的内容。

  《石淙》十首从流水之性、流水之形、流水之势、流水之用、流水之趣、水边之人、流水之异等角度描写石头上的流水,也是诗人搜奇发微,多角度苦吟表达的结果。

  险怪的风格是孟郊组诗另一值得关注的特征。

  众所周知,孟郊为中唐怪奇诗派主要代表之一,近年的研究者也纷纷表明,孟郊是中唐怪奇诗风最早的创作者。

  [17]与怪奇诗风的另一主将韩愈相较,孟郊的怪奇诗风体现的更为彻底,他的怪奇诗风不仅在单首诗歌与联句中,而且也表现在他的组诗创作中。

  《峡哀》“十首中�思怪语,变换百出。”[18]雄奇险峻的三峡在孟郊的笔下,变成磨牙吮血、阴风惨惨的人间魔窟,构思、造境、拟喻、设词诸方面都可见出孟郊的险怪诗风。

  《寒溪九首》、《秋怀十五首》等组诗历来也是论者每每拿来论证孟郊怪奇诗风的经典例证,其他如《感兴八首》等也偶露险怪。

  总而言之,险怪与苦吟是使孟郊组诗极为特殊的两个方面。

  孟郊的组诗在结构上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孟郊的诗歌创作是很注重技巧的,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都指出了这一点刘先生以为:“唐诗的发展,专从艺术的技巧上讲,到了孟郊,是呈现一种明显的转变。”[19]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排比、复沓、重叠、连绵、顶针、辘轳等修辞技巧在在孟郊的诗歌中的运用,这其中顶针一格尤其值得关注。

  孟郊将顶针这一修辞方式运用于组诗的前后联接,往往是前一首的最后一句的某些语词(意象),成为后一首开篇的语词(意象),几首诗歌前后联接,词意反复,连绵不绝。

  最为典型的组诗为《吊元鲁山十首》:

  “搏鸷有余饱,鲁山空长饥。……鲁山不自剖,全璞竟没躬。”(其一)

  “自剖多是非,流滥将何归。……以兹见鲁山,道蹇无所依。”(其二)

  “君子不自蹇,鲁山蹇有因。……始知补元化,竟须得贤人。”(其三)

  “贤人多自霾,道理与俗乖。……所以元鲁山,饥衰难与谐。”(其四)

  组诗第一首以“鲁山不自剖”为结,第二首以“自剖多是非”为起,第二首以“道蹇无所依”为结,第三首以“君子不自蹇,鲁山蹇有因”为起,第三首以“竟须得贤人”为结,第四首又以“贤人多自霾,道理与俗乖”为起,第六首以“庶合箫韶音”为结,第七首以“箫韶太平乐”为起,孟郊将顶针之格运用于组诗,在相同或相似语词的前后衔接中,使得诗意前后相连,环环相扣。

  在《送淡公》的其三、其四、其五中也使用了这样的手法。

  二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端,可谓极盛。”[20],韩愈诗歌改变了汉魏、盛唐以来的诗歌传统,并启迪了有宋一代的诗风,为中唐诗歌新变的主要代表之一。

  而就组诗而言,韩愈却是复多变少,更多地继承汉魏、盛唐的传统。

  韩愈的咏怀组诗多具汉魏之风。

  《秋怀》十一首是一组悲秋为主题的咏怀组诗,这组诗因秋而感兴,有生命不居的悲慨,有志士不遇的感叹,有功业不就的悲凉,寄兴悠远,感情沉郁豪宕,然夏敬观一语中的“退之《秋怀》效阮籍”[21],《秋怀》十一首在寄兴悠远的表现风格,悲慨沉郁的情感特征,甚至在秋夜不寐的具体情节上,与阮籍《咏怀》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为阮籍以来的咏怀组诗传统在中唐复兴的典型。

  《感春四首》、《感春五首》、《感春三首》,大都因春感兴,或感时事,或悲际遇,或叹生命苦短,自抒郁怀,为咏怀组诗,与《秋怀》同承汉魏之余风。

  在韩愈的咏怀组诗中也时露险怪之风,如《秋怀》之九对落叶的描写,《唐宋诗醇》云:“一叶之落,写得如此奇峭。”[22]另外如“语阱”“心兵”等此语的运用,皆可见韩愈奇峭险怪的诗风。

  韩愈的组诗也可看到《诗经》的影响,《青青水中蒲三首》为韩愈代内寄远的作品,“篇法祖《毛诗》,”[23]三首诗皆以“青青水中蒲”起兴,反复咏叹,流畅古朴,语浅意深,深得《诗经》之意蕴。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朱彝尊云“是学国风,”[24]程学恂云:“真得三百篇遗意,在唐诗中自是绝作。”[25]都认为该组诗与《诗经》有着莫大的联系。

  韩愈的一些写景组诗则继承盛唐的传统,如《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首》,这是一组五言绝组诗,后人多将其与王维《辋川集》相较而论,蒋之翘云:“退之《三堂二十一咏》,盖亦步武摩诘《辋川杂诗》而未逮者。”[26]朱彝尊云:“首首出新意,与王、裴辋川诸绝颇相似。”[27]显然,这二十一首诗歌与王裴诸作实为一脉相承。

  或云:“二十一章校王、裴辋川唱和,古渐远”[28]在艺术上不及王维,而《辋川集》中的某些特征在韩愈的诗中还是有所体现的,如以绝句组诗的形式描写园林景观,皆以景点为诗题,依题进行创作。

  又如《辋川集》诸绝或押平声韵,或押仄声韵,这一点在韩愈诸作中亦有体现。

  二十一首中前十七首皆为平声韵绝句,后四首为仄声韵绝句,如此有规律的编排,应不是巧合。

  韩愈《感春五首》在结构上及韵律上值得关注。

  汪琬评第五首云:“以辛夷起,以辛夷结,中间历叙所感,夷犹骀宕。与前四首神理自别。”[29]用于五首的结构评价也是极为妥当的。

  其一由“辛夷高花最先开”起兴,中间或哀洛阳宫殿,或感国家战事难平,或感性命艰难,终以“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胜须频来”作结,结构环复严谨。

  欧阳修云韩愈“工于用韵”[30],王士祯《师友诗传续录》云:“善押强韵,莫如韩退之。”[31]说的都是韩愈单篇诗歌的用韵,韩愈又将其“工于用韵”推及组诗,由《感春五首》可见。

  《感春五首》用韵如下:其一“开、�、杯、陪、哉”,其二“来、�、埃、嵬、裁”,其三“催、�、哉、来、�”,其四“�、�、埃、来、哉”,其五“开、来、埃、颓、�”。

  查《广韵》,“�、杯、陪、嵬、催、�、颓”属灰韵,“开、哉、来、裁、�、埃”属�韵,《广韵》灰�同用,五首诗歌皆灰�同用,可见用韵一致。

  参考文献

  [1]尤信雄著 《孟郊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84年3月版

  [2][南宋]叶适著 《习学记言序目》 中华书局1977年10月版 第701页

  [3][宋]苏辙著 《栾城集》卷之八《诗病五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版,第1554页。

  [4][唐]孟郊著 郝世峰笺注 《孟郊诗集笺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144页。

  [5][唐]孟郊著 郝世峰笺注 《孟郊诗集笺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6][清]彭定求等编 《全唐诗》卷三百一,中华书局,1996年1月版,第3433页。

  [7][唐]孟郊著 郝世峰笺注 《孟郊诗集笺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209页。

  [8][唐]孟郊著 郝世峰笺注 《孟郊诗集笺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514~523页。

  [9][唐]孟郊著 郝世峰笺注 《孟郊诗集笺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127页。

  [10]孙昌武选注 《韩愈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第348页。

  [11]引自[宋]蔡正孙撰 《诗林广记》,中华书局,1982年8月版,第123页。

  [12]陈贻�著 《从元白和韩孟两大诗派略论中晚唐诗歌的发展》,《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丛》(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版,第208页。

  [13][唐]陆龟蒙 《书李贺小传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百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3731页。

  [14]吴相洲著 《论孟郊诗的表述方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5期第109页。

  [15][唐]孟郊著 郝世峰笺注 《孟郊诗集笺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144页。

  [16][美]宇文所安著 田欣欣译 《韩愈和孟郊的诗歌》,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53页。

  [17]尤信雄《孟郊研究》、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戴建业《孟郊论稿》等皆以孟郊为中唐怪奇诗风最早的创作者。

  [18][明]邢�编 《唐风定》, 转引自陈伯海主编 《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1890页。

【韩愈和孟郊的组诗】相关文章:

韩愈散文中的叙事艺术02-12

韩愈诗歌中色彩的运用02-12

学习的理论和方法11-06

火锅的历史和由来07-10

贺信的格式和范文12-26

公函的写法和范文09-26

和人握手的礼仪11-19

春节的对联和古诗10-30

和励志有关的对联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