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浅析陶渊明与佛教之间的意蕴

时间:2017-07-07 11:40:25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陶渊明与佛教之间的意蕴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浅析陶渊明与佛教之间的意蕴

  浅析陶渊明与佛教之间的意蕴

  内容摘要:本文在前贤今人的考释材料的基础上,结合陶渊明的事迹、著述及时代文化背景,从陶的不参加东晋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个案入手,揭示其中国文化本位立场。

  他融会传统的儒道玄思想,以审美代宗教,形成了一种独立世俗的委运任化的人生哲学,对后世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应仅仅以诗人和隐士视之。

  关键词:陶渊明;佛教;儒道;玄学;审美

  陶渊明的思想是陶学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其中以陶与佛教的关系最为扑朔迷离:唐宋以来流传已久的不入莲社、虎溪三笑的故事向来为人所津津乐道;20世纪以来,陈寅恪、逯钦立等学者对陶渊明与东晋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关系多有考释;

  今人邓小军、丁永忠等也多有创建;近读扬州大学童李君同学的论文《陶渊明与佛教关系略论》(《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下简称童文),对陶渊明最终没有追随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原因作了全面的论述,深叹其立论公允、取材详博。

  本文不是从事史料事迹的考辩,而是在前者的材料支持下,探讨陶渊明不入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行动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揭示其丰富的文化意蕴,疏略之处,敬请赐教。

  童文对陶渊明最终没有追随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原因归结为三条:一是陶渊明思想复杂,但是其行为上大体符合儒家的准则;二是陶的哲学思想与佛教有矛盾,文章论证了他对佛教“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说”的怀疑;三是陶受桓玄的影响,与慧远佛教集团保持相当的距离。

  由于研究视角的限制,对陶渊明的思想深刻挖掘没来得及展开,故结合陶本人的事迹、著述和时代文化背景,详童文之疏略,略其已有之论,以期窥见古代社会文化风气之真实情形。

  一慧远佛教集团的主要宗教主张是:法性实在的本体论、沙门不敬王者论、佛儒合明论以及形尽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论、弥陀净土信仰等,其中最后三条是其理论重点,社会影响深远,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应当说,慧远是继承并且发展了他的老师道安开创的佛教中国化的道路:法性本体论承袭道安的“本无”学说;沙门不敬王者论、佛儒合明论是力图调和佛教与中国本土政治、文化势力的矛盾;形尽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论、弥陀净土信仰更是将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的灵魂观念和实体性思想相结合,

  作了更为精致的论述;以上理论主张满足了当时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文化心理需要,加之慧远本人又是一位兼修内外的博学多才的学者,一时庐山成为东晋后期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从慧远与当时远在长安的鸠摩罗什的书信问答的《大乘大义章》可以看出:鸠摩罗什站在比较纯粹的印度本土大乘中观学派的立场上,对慧远所持“四大”是“实”、“自性”是“有”、“法身”永存的观点,持严峻态度,甚至指斥慧远所言近乎“戏论”。

  应当说,慧远的主张带有浓厚的中国本土色彩,但是佛教本质上毕竟是一种非理性信仰的宗教,加之慧远的主张带有明显的有神论倾向,更容易激发当时中国民众的宗教热情和虔诚恭谨,尽管他在佛教义理探讨上后退了许多。

  东晋以来,佛教大兴于士林,当时的名士文人如谢灵运、颜延之、顾恺之、宗炳、雷次宗均信奉佛教,宗、雷还同与渊明并称为“浔阳三隐”的刘遗民、周续之一起参加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宗教活动,于元兴2年(402),以慧远为首,集百二十三人,于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建斋,誓相提携,

  往生西方弥陀净土;又于义熙八年(412)立“佛影台”,作《万佛影铭》,宣扬佛的神道无方,或独发为形,或相待为影,诚一时之盛事。

  而此时近在咫尺的陶渊明却不为所动,并作《形影神》诗批驳佛教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说,[1]在当时不啻于空谷足音,其中意味颇发人深省。

  汉魏之际,儒家失去了独尊的地位,继而是魏晋玄学的繁荣,东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黑暗,使得魏晋玄学关于理想人格本体的追求日趋渺茫,并且失去了与黑暗现实相抗衡的意义。

  南渡以后的清谈虽然还继承前代的题目,可是已经成为门阀世族点缀风雅的装饰品,没有多少理论创建。

  而佛学,特别是般若学,本来就有可以和玄学相格义比附的一些地方,同时又可以为解决人的生死问题提供一种魏晋玄学所没有的精神慰籍,所以东晋玄佛合流成为一时风尚。

  同时陶渊明生活、隐居的江州在其青少年时期经学因范宣、范宁的提倡而兴盛一时;天师道活动也相当泛滥,陶出仕江州祭酒时的州刺史王凝之就是信奉天师道的世家;王还支持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宗教活动,并且对提倡经学的范宁进行假公济私的的诬陷报复。

  所以当时江州一带成为儒释道各种思潮矛盾斗争的焦点地区,上述情形对陶渊明的生活思想、人生价值趋向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2]

  二陈寅恪先生的鸿文《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曾指出:“夫渊明既有如是创辟之圣解,自可以安身立命,无须乞灵于西土远来之学说,而后世佛徒妄造物语,以为附会,抑何可笑之甚耶?”[3]陶渊明之不入庐山慧远佛教集团是有其深刻的思想背景和坚定的人生价值取向,并非单纯的个人好恶和一时之心血来潮。

  陶所处的时代思潮是非常动荡自由的,他本人又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的个性,

  所以在其诗文中可以看出他的阅读的典籍除《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儒家著作,

  还有《老子》、《庄子》、《列子》、《史记》、《汉书》、《楚辞》、《淮南子》、《山海经》、《穆天子传》、《高士传》、《列仙传》、《列女传》等书,从而知道他是一个知识渊博、思想活跃的人,如同蜜蜂采花酿蜜,吸取不同的精神养分,融会成自己的整个心灵。

  他与庐山慧远佛教集团有交往是学界之常识,诗文中出现“冥报”、“空无”等类似佛教的词语也是可以理解的,其《桃花源记》、《止酒》等篇章受佛经影响也不是没有道理。

  [4]

  但是以上仅仅是在文化形式上吸收佛教的某些因素,并没有对陶渊明安身立命的总体人生价值趋向有决定性的支配作用,他在根本上还是坚持中国文化本位立场,没有追随庐山慧远佛教集团,乞福于西天佛祖,往生弥陀净土。

  应当说,陶渊明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思想家、哲学家,但是从他的著述和行为取向上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思想倾向。

  从根本上看,他得力于本土固有之儒道两家的思想养分最多,并且有自己的取舍和融会。

  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在对人生解脱问题上,陶找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归宿,对后世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远影响。

  《形影神》诗是陶渊明唯一专篇发挥其思想的哲理诗,为学林所推重,童文也曾引用阐释,指出其与庐山慧远佛教集团的思想分歧,却没点明陶这首诗的思想渊源,需要我们着重论述一下。

  他明确指出:“人在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自然》),主张生而必死、形尽神灭。

  以上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先秦以来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料:荀子说过:“形具而神生。

  ”认为形是神的物质基础;汉初的《淮南子》也明确认为精神依赖于物质,指出形气神三者对于生命各自所起的作用,以及三者互相联系并且统一:西汉杨王孙主张死为终生之化,神离于形,各返其真,身体力行裸葬;东汉思想家桓谭,

  他以烛火喻形神关系,认为精神依赖形体,精神不能独立于形体而存在,人死形神俱灭,如同烛火俱尽,批判了当时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思想;后来的嵇康、杨泉等人对形神关系也有唯物主义的阐释。

  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则主张:“神也者,圆应无主,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

  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精神本体存在,它不依赖形体的变化而变化,感应一切,无穷无尽,还曲解薪火之喻,论证形尽神不灭,为其因果报应论提供理论基础。

  不难看出,两者是针锋相对的。

  从诗中体现的因任自然、委运任化的观点与郭象的“独化”论确有相通之处,按照古直的统计,陶诗用事以《庄子》最多,达49次之多,远远超过其他典籍。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经典之一,但是在魏晋时代,它是以郭象等玄学家注本的形式流传于世,陶渊明对于庄子的理解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郭象玄学的烙印。

  委运任化的观点,《庄子》已经开其端倪。

  如《庄子、德充符》说:“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复坠,亦将不与之遗。

  审户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

  ”陈鼓应先生的译文是:“死生是一件极大的事,确不能影响到他(指文中的圣人王骀),就是天覆地坠,他也不会随着遗落毁灭。

  他处于无所侍的境界而不受外物的变迁,主宰事物的变化而执守事物的枢纽”(见陈注译的《庄子今注今译》),描绘了一位理想人物的人生境界。

  郭象发挥了《庄子》的.与化乘运,与道和一的观点,如他在注《庄子、大宗师》说:“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寥寥而与天为一也。

  ”这些与《形影神、神释自然》诗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人生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诗中不仅反驳了慧远的“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说”,还批判了道教的神仙长生说(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见《影答形》),和放纵享乐的思想(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见《形赠影》),以及名教中人的追逐声誉的言行(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见《影答形》),认为这都是“营营以惜生”(《形影神》诗序)的行为。

  《归去来兮辞》中的结尾中也提到的:“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两者从根本上是相通的。

  这与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中的“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的观点截然相反。

  学界论述颇多,兹不重复。

  三分析他的《形影神》诗也只是集中反映陶渊明思想的一个方面,要想对其作深入了解,我们还要更全面地考察他的事迹、著述和时代文化背景。

  根据统计分析,陶渊明诗文中所用的“真”、“淳”、“道”、“自然”等词语,以综先秦道家的居多,服膺儒家者少{5}。

  这是当时的风气使然,学界论述颇多,兹不重复。

  但是从童文的论述看,陶渊明诗文中提及儒家之处也颇多,其一生行事也不离儒家的原则。

  这就牵扯到陶渊明的思想成分中儒道孰多孰少的老问题了,童文中引用了古今不少论点,也未置可否。

  应当指出的是,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区分并不明显,从新出土的郭店楚简就可明白。

  先秦以后中国“就思想、文化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