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的改革论文

时间:2021-03-17 20:29:36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古代文学的改革论文

  第一篇:古代文学的改革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古代文学的改革论文

  鉴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当前面临的问题,应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和改革。

  (一)根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修订教材

  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味强调数量而忽略质量的问题,缓和“课时少”与“任务重”之间的矛盾,在课时不能增添的状况下,重新进行教材的编写是个可行性较强的办法。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多数高校使用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还是古代文学史,而文学史它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研究,这其中既贯穿了数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也融合了诸多名家的精彩之作。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就不仅要讲述形成各个时期文学特点的社会背景,也要讲解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这样就使得在介绍某一时期文学时所耗的时间较长。如此一来,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就不能被细致入微地理解、品味。基于这样的现状,不妨将专业必修课的教材进行精减,保留各个时期典型作家的典型作品,进行细致的讲解,在时间有限的状况下,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吃透,在真正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渐渐欣赏古代文学中包涵的意蕴和魅力。为了避免教材精减造成古代文学知识点遗漏,可以在设置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选修课程,在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必修课中没有涉及的非典型内容加以补充。如此将典型与非典型相结合,既可以缓解课时少给教学实践造成的紧张局面,又可以避免一味进行教材精减造成知识点遗漏。

  (二)调整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即“文学史结合作家传记加作品评述”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从学科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讲,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然而,面对新时代的要求,这一模式渐渐暴露出注重知识性、忽略审美性以及僵硬呆板的弊端,这一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文学史结合作家传记加作品评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过程中文学史与作品选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两部分内容一般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外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同时讲授、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分开讲授两种形式。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同时讲授,往往因课程实践有限或任课教师偏爱,要么侧重于文学史的讲解,要么侧重于文学作品的讲解,容易造成既没有讲透文学史,也没有分析透彻文学作品的局面。而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分开来讲授,又容易使得教学内容孤立片面,文学史往往比较抽象,而文学作品难以概括升华。2.按照时期进行分段教学。由于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大,难以将各个时期的内容一气讲完,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依照朝代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段落。然而,古代文学无论是史还是作品,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独特的审美特性,简单的政治史的划分不能替代文学史的划分。比如杜甫的乐府诗与汉魏乐府诗之间,宋词与五代词之间都有承袭关系,而分段教学容易将这种关系割裂。3.分析作家时采用传统的“三段论”模式。受到固有教学方法的限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作家作品分析时往往采用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内容、作品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三段论”模式,比较僵硬。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有待于丰富和发展。因此,目前较为可取的措施在于根据实际教学现状,在适当保留上述某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增添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打破传统僵硬呆板的格局。而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到在强调知识性的同时兼顾到审美性。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呆板,不妨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采取开放式教育,即把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打开,将部分教学活动延伸到教室以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查阅图书馆资料进行课程预习,课下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等形式,还可以结合相关视频、音频资料适当增添一些多媒体教学方式,如此既可以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针对传统教学中强调知识性忽略审美性的问题,可以用情趣来引导教学,将知识性、趣味性、抒情性的引导贯穿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主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相关知识。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启发学生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研读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审美体验。

  (三)多学科延伸教学

  所谓的多学科延伸教学,是指借助相近学科的知识对本学科的知识点加以解读和阐释,以强化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就中国古代文学而言,其本身与美学、艺术等这些相近学科紧密结合,理解了相近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比如掌握了美学的相关理论,在进行古代文学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就能更好地品味其艺术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若用这些相近学科的知识来帮助理解或者充实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比如在讲《卫风·氓》时对古代婚礼六礼和当今的婚俗礼节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主人公从恋爱到婚姻的过程;而在讲解王维的诗作时,因其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联系绘画和音乐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王维的诗歌。中国古代文学进行课程教学的目标,一方面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得知识的积累,又能够使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教育条件在日益优越,社会环境也在日益改变,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身适应新的环境,经受住时代发展带来的考验,不断向着更优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得文学的现实价值得到实现。古代文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于生活,只有抓住古代文学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按照时代提出的新需求不断注入新的诠释,使古代文学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才能确保古代文学能够长足稳步地发展。

  第二篇:古代文学的改革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当中的诗歌流派教学改革思路

  虽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设置改革并没有将课程当中的诗歌流派教学的现状改变,但是从现状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当中的诗歌流派教学做系统、全面的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笔者尝试做以下探索:

  1.教学改革的目的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新路子。从课程的教学大纲看,诗歌流派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建安风骨”、“永明体”、“初唐四杰”、“盛唐边塞诗派”、“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大历十才子”、“元白诗派”、“韩孟诗派”、“江西诗派”、“明代前七子”、“明代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虞山诗派”、“娄东派”等等。它们既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但是又分散于各章节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归纳与总结。从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对诗歌流派的教学没有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来看,固守多年一成不变的分段教学固然有利于对章节的掌握与应用,但是毕竟不利于整个诗歌流派的分析与理解。教学改革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中诗歌流派的教学。

  2.教学改革的途径

  首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所有的诗歌流派打破章节界限做一次系统、全面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其次,遵循“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诗歌流派的特点,进行实事求是的教改。鉴于本次教学改革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一次打破章节界限、系统全面的教改,很少有别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所以务必从大纲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做好整理工作,然后再进行改革,按部就班来实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诗歌流派的概念问题

  理论研究在古代一直是中国的软肋,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对中西文化做了比较:“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Generalization及分析Specification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吾国人之所长,宁在于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之也。”[1]即使经过多年的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理论研究到现代还是中国的软肋,如李壮英、李青春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绪论说:“首先是所谓‘失语症’的问题。这本来不是直接的古文论话题,但它隐含着对古代文论的一种很大的期望,所以对古文论的研究来说也就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失语症’的提出,无疑是基于对西方学术话语充斥学界这一现状的不满。这当然不仅仅是文学理论方面的事,它可以涵盖当代中国整个学术界。”[2]又如吴建民著的《中国古代诗学原理》黄霖序:“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论零碎散乱,不成体系,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体系是‘可怜无补费精神’。”[3]如何解决理论方面的问题确实令普通的高校教师感到有些不知所措。诗歌流派的概念问题迄今为止没有得到解决,一些权威的教材都没有这方面的结论。全国性的教材,如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只有关于文学流派风格的阐释:“文学流派的风格指某一文学流派在他们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点。”[4]省级教材,如欧阳友权、季水河、夏昭炎、余三定主编的《文学原理》也只有关于一般的文学流派的阐释:“文学流派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一批创作倾向相同、艺术见解相近、文学风格相似的作家自觉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文学派别。”[5]季水河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沿用了这一概念。[6]而国外的权威文学理论著作,如美国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7]根本没有章节讨论一般的文学流派的概念。如果说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学”课程方面的书,一般都只对比较普遍的理论进行探索,而不会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当中所面临的诗歌流派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但是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方面权威的教材,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集中了国内一流学者们的力量编撰而成,对课程教学当中比比皆是的诗歌流派,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又如李壮英、李青春主编的教材是“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方面的权威教材,该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的选修课程,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补充以及深化,但是也没有诗歌流派的明确的理论概念。又如吴建民著的《中国古代诗学原理》,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用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在《绪论》当中说:“诗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主体,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成就、价值、特色等,在诗学理论中得到了最充分地体现。”[8]该教材确实对中国古代诗学体系做了非常系统的探索,力求把中国古代诗学的“潜体系”变为“显体系”,对诗歌的本质论、创作论、诗人论乃至鉴赏与批评论等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做了非常周密的研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百密一疏地遗漏了诗歌流派的概念,如第十一章《诗歌风格论》当中说:“古人所论及风格成因、风格形态、作品风格、诗人风格、时代风格、地域风格、诗体风格等,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风格论的庞大体系。”[9]这一章是全书涉及诗歌风格的唯一一章,可是在论及诗歌风格的方方面面当中就没有诗歌流派的概念方面的探索。

  4.诗歌流派的`概念界定

  虽然笔者所见的教材都没有这方面的结论,但是在教学当中又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这一问题,所以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综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文艺学”3个课程5种权威教材,同时考虑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阶段在授课时候不宜讲授深奥的接受特点,将诗歌流派的宏观理论概念暂时简洁地界定为:“中国古代诗歌流派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由一批创作倾向相同、艺术见解相近、诗歌风格相似的作家不自觉或者自觉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诗歌群体。”而诗歌流派微观概念界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且要与宏观概念界定互相联系界定,因为两者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在授课时候特别要向学生讲清楚,即不自觉的诗歌群体较自觉的诗歌群体更普遍。自觉的诗歌群体是组织性较强,有明确的理论纲领的诗歌群体。这样很容易辨别,但是它们属于少数,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的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在第一节《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当中对韩孟诗派的形成与“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的诗歌流派特点进行阐述说:“韩孟诗派及其诗风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通过这两次聚会,诗派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10]“作为一个诗派,韩、孟等人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平则鸣’说。”[11]“韩孟诗派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笔补造化’。”[12]“韩孟诗派在倡导‘笔补造化’的同时,还特别崇尚雄奇怪异之美。”[13]教材归纳得非常明确具体而且生动透彻,学生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一般不会有什么疑问。但是像这样组织性较强,有明确理论纲领的自觉的诗歌群体,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当中不多见,只有“元白诗派”、“江西诗派”等少数诗歌群体具备这方面的特征。不自觉的诗歌群体是自发的,也就是没有组织的,没有明确的理论纲领的诗歌群体。它们属于多数,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章大历诗风》归纳“大历诗风”的概念说:“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14]像这样自发的,没有组织的,没有明确理论纲领的诗歌群体,如果没有教材具体而且生动的阐述,学生要靠自己归纳而得出结论,恐怕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像这样的诗歌群体却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当中相当常见。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候,可以简单明了地阐述为什么不自觉的诗歌派别较自觉的诗歌派别常见的一些基本原因。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课后的延伸阅读,以开拓视野,同时教师也可以探索这方面的研究性教学。需要强调的是诗歌流派宏观理论研究和微观的流派研究必须统一于课程的教学。教学研究与纯粹的科研不一样,它遵从教学规律,面向课堂,面对学生。

  5.教改的研究方法

  教改的研究方法是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诗歌流派发展为线索,以名家名篇为重点,把宏观理论研究与具体流派研究相结合,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在诗歌宏观理论方面启发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论纲领与实际创作、流派领袖与一般成员、流行的时间与地域、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流派的自觉与不自觉等方面。在微观流派方面,启发学生掌握具体的流派,可以专题为核心进行讲授。教改的研究路线是:拟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基本思路,建立一套“中国诗歌流派研究”的“中国诗歌流派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国诗歌流派宏观理论研究;第二,中国诗歌流派微观流派研究;第三,中国诗歌流派宏观理论教学;第四,中国诗歌流派微观流派教学。

  二、教改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教改的特色可以从纵向性和横向性两方面做简单的阐述:从纵向性来说,教改建立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的纵向教学改革上,将大纲中所有的诗歌流派打破章节界限,做一次系统、全面地整理、归纳与分析。这既有利于教师对诗歌流派做出既宏观又具体的把握和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对诗歌流派的全面理解与掌握。从横向性来说,教改从诗歌流派出发,注重与其他文体流派如散文流派、词体流派等等比较,以突出诗歌流派的特点。例如,同为唐代文学,“初唐四杰”这样的诗歌流派就与“韩柳”这样的古文流派不同,前者注重在诗风方面的教学而后者侧重于文风方面的教学;又如,“虞山诗派”这样的诗歌流派就与“浙西词派”这样的词体流派不同,前者注重在诗风方面的教学而后者侧重于词风方面的教学。从以上对教改特色的简介就不难理解教改的创新之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打破章节界限对诗歌流派做一次既宏观又具体的教学改革,并把诗歌流派与其他文体流派进行比较而显现出特色。

【古代文学的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07-29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论文10-21

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措施论文08-26

教育改革与古代文学衔接论文08-03

古代文学与人生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8-25

浅析地方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论文07-21

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论文04-16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注重论文08-24

浅谈古代文学的论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