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激活汉语言的灵性

时间:2021-01-16 18:54:03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激活汉语言的灵性

  激活汉语言的灵性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摘 要:近年来,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对中国文学界影响力逐渐增大,作为中国现代写实派的代表作家,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对激活汉语言的灵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章简要概述乐风中国汉语言的灵性,根据贾平凹长篇小说作品的特征出发,从文人书面语、乡村口头语、都市大众语三个方面分析了各种汉语言的特色,总结了贾平凹长篇小说的话语策略。

  关键词:汉语言;灵性;长篇小说;话语策略

  前言:

  在中国文坛,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作品一直都是相关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

  通过对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贾平凹对中国传统文言文进行了继承和改变,大量吸取了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化的精髓。

  与此同时,贾平凹在创作长篇小说的过程当中,积极应用现代汉语。

  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将古、现代汉语使用的张弛有度,以此来激活汉语的灵性。

  一、汉语言的灵性概述

  汉语言的灵性是当代中国原创文学的主要魅力之一。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汉语言的灵性有着不同的意义,单从文学创作方面来分析,汉语言的灵性可分为文字灵性和文章灵性。

  汉语言的文字灵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语言选择方面。

  中国文字历经5000多年的洗礼,其中蕴含着含义,虽然汉语中很多词义比较类似,但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体现的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漂亮”和“美”是中国文学中形容女性最常见的两个词语,其意义大致相同,但是在中国文化的映衬下,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漂亮”指的是女性的脸型和身材都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而“美”更多的是评价人主观的、发自内心的评价,因此,在文学作品用“美”形容女性往往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漂亮”更多的是参考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进行评价。

  汉语言的文章灵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在为作品结构进行构思的过程中,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多变的文章结构是中国航语言灵性的具体体现,例如,贾平凹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文章的上一部分用文言文的形式写,下一步分用现代文的形式写,但是作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毫无突兀之感,这就是中国汉语言文章灵性的具体体现。

  虽然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传统的汉语言已经转变为各地方语言,但是所有地方语言仍附属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所以,中国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将地方特色语言与普通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显著的中国特色,而贾平凹先生正是这样做的。

  二、各种汉语言的特色

  (一)文人书面语:长短相间,行云流水

  中国自古以来都被成为礼仪之邦,其主要原因不仅是中国古代严谨的伦常纲理,也包括中国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文人书面语。

  文人书面语作为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精髓,在如今的中国文学领域仍得以传承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汉语言文化遭受到了各种现代语言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学的语言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确保当代文学创作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就离不开文人书面语的使用。

  中国传统文人书面语的主要特点是,长短相见,行云流水这一点在宋词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歇,三杯两盏淡酒”,李清照的三句话的字数各不相同,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其思想内容表达的十分连贯,李清照用“乍暖还寒时候”表示秋天,古人常以酒解愁,因此李清照用三杯两盏淡酒,抒发自己心中的愁闷之苦,这正是中国汉语言灵性的体现。

  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多数是用来唱的,所以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作品的节奏和旋律。

  仍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三杯两盏淡酒”平仄有序、双单音节字使用得当。

  因此,《声声慢》在演唱的过程中,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使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得以完全抒发。

  中国传统文学的旋律之美也属于中国汉语言灵性的具体体现。

  简练的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有一大特色,英国著名文学家债里斯就曾经评论过中国传统文学《聊斋志异》,说其文字极为简练毫无做作之嫌。

  可以说语言的简洁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结构的紧密性和文章内容的丰富性。

  文字的简洁程度不仅体现在文章的篇幅上,也体现在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方面。

  仍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全词结构简单明了,篇幅不大,通过对天气、心情、活动的描写,只表明了一个中心思想,“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作品都有了经济价值,因此,很多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增大文章篇幅,肆意增加文章中心,致使文章的思路不清晰,最后只能沦为败笔。

  (二)乡村口头语:地域特色,鲜活质朴

  乡村口头语最初指的是,乡村务农人员一些不文明,但是比喻比较恰当的常说语言。

  但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乡村口头语指的是,以口语形式存在的,具有明显乡土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方言[1]。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因此各地方语言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因此,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使用乡村口头语已经成为了作者和作品题材的主要区域标志。

  例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就大量应用了浙江绍兴、金华一代的相处口头语,正是由于这种乡土气息,引起了离乡读者的共鸣。

  利用乡村口头语创作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先例。

  《儒林外史》为了更加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所以有关人物之间对话的描写,作者多用乡村口头语代替。

  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仍有应用大量乡村口头语的现象,其不仅垃圾的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具体,也代表了社会底层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和渴望。

  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很多作家将独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和口语作为为学创作过程中的主要参考资源,试图通过挖掘乡村口头语潜在魅力的方式,有效的激活汉语文学的灵性。

  当代中国社会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文学专业性较强的作品,很难满足当代读者希望通过越多排遣生活压力的愿望。

  在长篇小说文学中加入适当的地方特色元素,使作品的空间感和时间感更强,可以有效的引导读者走入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排遣生活和学习压力[2]。

  (三)都市大众语:俚俗混杂,漂泊零落   都市这一词汇是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流行起来的,其主要文学功能是区别与城镇。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物,都市生活已经成为了我过现代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都市”不只是有别于乡村的社会群体、也不仅代表着高水平的生活方式,“都市”在文学创作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社会背景。

  文学作品中的都市大众语,是人民都市生活的普遍现象的具体代表。

  在具体的都市生活中,有的人忙于道理伦常、有人应付漂泊零落。

  相对于社会底层人民来说,“都市”一词更多的代表着他们试图摆脱贫困、认真生活的梦想。

  为此,文学作品中的都市大众语,俚俗混杂,但是其核心目的多数是抒发漂泊零落之感。

  三、贾平凹长篇小说的话语策略

  (一)继承文言传统,注重语言凝练

  纵观贾平凹先生的长篇小说作品,便用和借用古汉语的现象十分频发,其中包括:贾平凹在创作过程中大量的嵌入中国古语、用文言文的句式描写故事情景等。

  贾平凹先生长篇小说作品中的大量篇幅都是文白杂糅的文体。

  例如,贾平凹先生于1984年出版的《商州》中的片段“好文,亦好武术,是太极八卦掌一类,功于内不张杨舞爪于外,其文其武其言,似乎与其人不能统一。

  这是未久谙熟之缘故”。

  “其文其武其言”与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在节奏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美,之后的“这是未久处谙熟之缘故”在气势上明显处于下降状态,将文章的旋律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3]。

  贾平凹现在在创作长篇小说《废都》中,继承了《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的古色古香的语言使用特色。

  贾平凹先生书中描写的庄之蝶与唐婉儿之间聊天的手法,与曹雪芹先生的“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描写手法基本相似。

  (二)还原乡土世界,揭示乡土根性

  贾平凹先生在从事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思路。

  其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故事叙述过程中,大量应用民歌、民谣、秦腔、花鼓等艺术形式作为故事背景。

  第二,词尾的引用多为地方方言。

  第三、在创作的过程中,语气、音调、旋律等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贾平凹先生的《高老庄》有很多中关于“商周”人民声音的记录,例如:”咬文嚼字哩”、“天晴咧”、“又造景啦”这些乡村口头语都具有明显的商州特色。

  在小说中融入大量的地方方言,利用地方方言的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引起读者的共鸣是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这也是贾平凹先生作品影响之大的主要原因。

  (三)捕捉市井气息,反思都市文化

  贾凹平先生的长篇小说多以“乡土”题材为主,但是少有的以“都市”为背景的小说也极为成功。

  例如:《废都》、《高兴》等。

  这些以都市为背景的小说揭示了,在中国经济环境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性的沦落与泯灭。

  贾平凹十分重视对生活题材的吸取,并将其转化为都市大众语应用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在其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类似于“他娘的X”、“他母亲的生殖器”这样不堪的词语,但正是这样的词语,才将都市生活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缩小到最短[4]。

  结语:在中国文学界,普遍认为贾平凹的小说和散文最具创造力和中国特色。

  贾平凹的每部作品,都对中国文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浮躁》、《废都》、《秦腔》《古炉》等,在感受贾平凹的作品为中国文坛带来冲击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贾平凹的每部文学作品都具有激活汉语言灵性的作用。

  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贾平凹在创作长篇小说的过程当中,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学的特色,应用了文人书面语,具有明显的中华传统特色。

  第二、贾平凹在创作的过程中摒弃了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模式,利用乡村口头语,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加形象的描绘出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客观情景。

  第三、贾平凹在创作的过程中,将生活气息融入到作品的字里行间,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晓明.萤火虫、幽灵化或如佛一样――评贾平凹新作〈带灯〉[J].当代作家评论,2013,03(16):10-21.

  [2]黄平.贾平凹与80年代“改革文学”――重读贾平凹“改革三部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6):43-51.

  [3]徐水仙.初中语文类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7(16):27.

  [4]刘风光,李晨.言语行为类别视阙下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分析[J].外语教育研究,2014,01(16):14-19.

【激活汉语言的灵性】相关文章:

怎么激活社保卡11-03

数字文化再次激活思科论文04-15

优化课堂设计 激活美术教学01-28

歌唱中的汉语言12-04

社保卡怎样激活医保功能10-23

汉语言的文学论文提纲06-26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06-11

汉语言文学01-29

英汉语言比较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