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时间:2021-01-21 15:01:27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汉语言文学教学【1】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摘 要:作为汉语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间,都应该充满魅力。

  语言体现了一种整体的美。

  这种整体的美就体现在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选择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教学语言、发掘语言魅力等方面。

  这些因素凝集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和教学本质就蕴涵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并为学生评品体验,使教学课堂充满学习的美,人文的美。

  美的语言让学生冲破了枯燥而令人窒息的学习氛围,让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汉语,真正地走进民族学生的心里。

  这就是我在汉语教学中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

  作为汉语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间,都应该充满魅力。

  语言体现了一种整体的美。

  这种整体的美就体现在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选择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教学语言、发掘语言魅力等方面。

  这些因素凝集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和教学本质就蕴涵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并为学生评品体验,使教学课堂充满学习的美,人文的美。

  美的语言让学生冲破了枯燥而令人窒息的学习氛围,让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汉语,真正地走进民族学生的心里。

  这就是我在汉语教学中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一、课堂魅力缺失之现象及分析

  现在的汉语教学课堂上,时常感觉到缺少了点优化的教学过程。

  课堂上要么是教师僵化的老一套的词语教学模式,要么是眼花缭乱的教学形式:比如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却不见有多少实际可学的内容;有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的本身上下功夫,而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知识信息输入的内涵。

  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写寥寥几个汉字,学生也很少动笔;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出现概念偏误,给学生输入错误信息还浑然不知;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问题拿来让学生讨论。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于汉语教师缺失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课堂上缺乏灵动的活力,教法呆板,学生不积极配合,思维被抑制;教师按部就班,学生亦步亦趋,缺乏创造性;教师只顾复制教材内容,然后粘贴给学生,使学生缺乏创新的空间和土壤,这样的课堂必然呈现出冷清的思维流动,教材便成了束缚学生自由灵性的锁链,大量的词语、语法、课文、阅读、写作等课程便成了许多民族学生不可逾越的障碍,学生感觉乏味就在所难免了。

  二、把人文关怀渗透在教学中

  怎样上出充满趣味的汉语课?有人认为汉语课就应该做到室中书声朗朗,教室热热闹闹。

  我认为:这只是课堂的表面形式。

  实际上好的汉语课应是教师情感投入,学生积极参与,充满讨论气息,充满人文关怀。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汉语知识,而且在双向互动中情感得到交流,运用汉语的技能得到提高。

  由课文而悟道,由悟道学做人,真正达到教书育人完美结合的境界。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

  强调对人的培养,对个性的张扬。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趣味的选择。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处处依赖课本,而要对课本内容做出独特的解读和情景创设。

  不同侧面地引导民族学生琢磨、体会、领悟,掌握。

  同时,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

  例如刚初中毕业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对爱这个词非常敏感。

  当老师讲到爱这个词时,学生的反应往往是:有的羞涩,有的脸红,有的窃窃私语,通过观察我发现同学们对爱的理解比较狭窄,一谈到爱就会联想到情爱。

  为了引导民族学生对爱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便启发学生让他们说说什么是爱,爱都有哪些?并且围绕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再让学生把列举的`每一种爱都用一个事例来进行说明。

  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列举了各种不同的爱。

  通过这种方法,同学们懂得了爱的博大,爱的美好,并且明白了只有不断地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爱,才能赢得更多的爱,更多的尊重。

  最后再请学生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多做类似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累语言,更能吸引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的效果。

  三、让汉语课堂洋溢着爱的情感

  在汉语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着重关心学生的自身及其发展,笔者认为汉语教师的语言应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诚恳并富有激励性,应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语言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

  我经常要求自己的行为须在真挚的、没有偏见的情感下面对我的学生。

  比如汉语基础水平差是汉语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大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特别希望老师能够理解,并鼓励他们。

  但是往往在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这个细节,对某些学生的无知和理解上的困难,表现出焦躁不耐烦,语言生硬,甚至鄙视,这对心灵稚嫩而敏感的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

  俗话说得好:亲其人,信其道。

  此刻学生感情受到了伤害,那么他对老师的尊重、信任、爱戴势必大打折扣,你所传授的道他能主动接受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相反,老师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肯定欣赏的眼神,都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打开他自卑闭锁的心灵,激发他学习的热情。

  老师的爱象一盏灯,给学生迷失的心带来希望和光明,让他们有了勇气和自信。

  这样做的结果能促使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到全面地涵养和提高。

  要让每一位民族学生都能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的爱,享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从而创造汉语课堂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民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如地运用汉语表情达意。

  总之,充满趣味的富有人文内涵的新课堂将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求知的渴望,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师生灵性的互动。

  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际遇。

  因此,为这些纯朴的民族孩子上好汉语课,成为他们发自内心呼声。

  虽然我还没能很好地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只要站在这三尺讲台上,这就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也应该是我们汉语教师的共同追求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2】

  【摘 要】汉语言文学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人文动力,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使人具有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全面的人文素质,本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原则、教学改革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原则;教学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把人文科学列为了人类社会三大类型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一,足见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么作为影响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到底是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首要问题。

  无可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所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工作离不开对人的教育、对人类的研究、分析和思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将业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大多数高等教育学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1)适应性原则。

  教育是为实践服务的,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

  现代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使得社会各行各业要求毕业生掌握一定的现代技能,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要注意紧跟时代,设置有关新课程,更新课程体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2)系统性原则。

  在课程体系结构规划过程中,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充分考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要注意保持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最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稳定性原则。

  课程需要更新,但同时也需要维持稳定性。

  因为从文学的角度讲,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专业中的一些基本课程是经过多年实践考验的,已经被证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中核心的部分,是必须保留而不能轻易取消的。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设想

  (1)用实用性理念来指导教学。

  第一,强化文学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程包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

  教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一是精简课程内容。

  按照学科发展的形势,去除过时的课程,根据最新的知识结构增加新兴课程。

  二是优化课程结构。

  应运用各种媒介,包括电脑、电视传媒,广播传媒等等,与本专业结合起来,声、文、图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提起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强化课程实用性,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率,必须用就业的方向指导教学改革,也就是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

  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学生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能力必须得到强化。

  也就是培养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掌握汉字意义的能力。

  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阅读各种文体的能力,写作各类文体的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能力以及信息调研能力。

  (2)用创新性理念指导教学。

  第一,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辐射面广,却不如其他专业毕业生具有市场竞争力。

  所以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的限制,可以结合该专业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

  事实上很多现代新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演生而来的。

  因此,突破传统的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更好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

  第二,提升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本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思想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教育创新意识。

  教师思想上要勇于开拓、行为上要善于探索、潜心钻研、不断进取。

  不满足只做文化的声筒,要以综合人文素养为依托,通过文化评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其次,汉语言文学的思考题目应该是多元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抛砖引玉,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激发学生产生独立性、创新性,发散性、批判性思维。

  参 考 文 献

  [1]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潘家明.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纵横.2010(1)

  [4]刘畅.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J].才智.2011(22)

  [5]赵君玉,程玉红.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方法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05-30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论文12-25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01-26

汉语言文学教学12-21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07-17

大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析02-03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论文04-16

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07-17

汉语言文学优化教学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