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

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化学教育

时间:2022-10-08 11:16:23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化学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化学教育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化学教育

  【摘要】本文概述了化学与环境的紧密联系,通过列举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内容和体会,表明为适应现代知识更新、学科结构变化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中学化学环境化学渗透

  化学正面临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巨大挑战。

  21世纪是化学学科飞速发展的世纪,同时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也将越来越深入。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空气、水、土地和大量的生物及矿物资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地改变着这些环境条件,甚至引起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到21世纪多方面的全球环境问题,无不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

  所以,如何阐明这些危害人类的环境问题的化学机理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化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

  环境科学与化学学科交叉形成的环境化学在这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

  我是多年的中学化学教师,下面谈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的内容以及一些体会。

  (一)电解质溶液与酸雨

  中学化学中"电解质溶液"一章,主要介绍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这几种体系pH值的计算。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溶液pH值的计算。

  这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给学生提出雨水pH值如何计算?我们现在经常说酸雨(广义讲pH<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露等,均称为酸雨),酸雨的pH值又是多少呢?在讲课中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讲解。

  近年来通过对降水的多年观测,已经对pH为5.6能否作为酸性降水的界限以及判断人为污染的界限提出异议。

  有人认为pH在5.0~5.6之间的降水有可能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但没有超过天然本底硫的影响范围。

  或者说,即使认为影响存在,由于降水中有H2CO3-HCO-3缓冲对存在,有足够的缓冲容量,也未超出天然缓冲作用的调节能力。

  因为雨水与天然本底硫平衡时的pH为5.0,如果雨水pH小于5.0就可确信人为影响的存在,所以提出5.0作为酸雨pH值的界限更为确切[1]。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以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例,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变死记为活用,而且认识到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的。

  (二) 化学平衡与地球碳循环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是一个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自然界也存在许多平衡。

  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人为因素破坏了这些平衡而造成的。

  例如,地球碳循环分陆地和海洋两部分。

  陆地生物碳量比大气碳量稍低,而土壤碳却是大气碳量的两倍,是陆地生物固定碳量的3倍,因而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对整个地球碳素的平衡有重要影响。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每年植物和光合微生物固定碳量与土壤中植物残体分解量大致相等,达到动态平衡,如果环境条件改变或者由于土地不合理利用,就会打破这种平衡造成土壤有机碳库的亏缺。

  例如,由于能源消耗量增加,大气中CO2含量不断提高,可能会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和空气中CO2浓度提高,产生温室效应。

  因此,维持地球碳素循环平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金属元素与水中金属污染

  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

  其中以轻元素为最丰富,常量元素几乎没有重金属在内,相反金属浓度较大时将引起生物的毒害作用。

  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通常是采矿业、金属冶炼、电镀、化工等工业所产生的"三废"经过种种途径而进入空气、水源和土壤的。

  如Cd是水迁移性元素,除硫化镉外,其他镉的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在水体中镉主要以Cd2+状态存在,进入水体的镉还可与无机有机配位体生成多种可溶性络合物。

  水生生物对镉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其富集是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种形式,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

  众所周知的日本痛痛病就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所引起的中毒。

  还有日本著名的水俣病是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造成的。

  这是由于水体中汞的生物迁移,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与威胁人类安全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

  其他可渗透环境化学教育的内容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不仅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环境化学教育。

  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介绍有机氯农药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农药所带来的隐患等等。

  实践证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化学的渗透,即在进行中学化学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与环境化学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思维更新。

  通过这种画龙点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化学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3]。

  由此可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4, 54-55.

  [2]汪朝阳,李景宁.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中学化学, 2001, 16 (2): 19-24.(

【中学化学教学中环境化学教育】相关文章: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10-08

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贯穿10-08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论文10-08

新时期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论文10-10

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论文10-09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论述论文10-08

绿色化学意识在中学化学教学的渗透10-05

高中教学中化学教育论文10-08

如何做好中学化学教学辅导教育论文10-12

浅析新课标下的中学化学教学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