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高校审计的论文

时间:2020-12-02 12:14:13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高校审计的论文

  大家有没有烦恼过论文要怎么写?其实论文写作是有格式的,下面是关于高校审计的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关于高校审计的论文

  关于高校审计的论文【1】

  [摘要]本文通过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专项经费绩效审计实践,尝试探索将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开展审计,为高校完善绩效审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孔子学院;绩效审计;审计战略;经验;启示

  一、专项经费绩效审计实施过程

  鉴于孔子学院事业部承担较多的孔子学院建设任务,国家财政拨款项目相对较多,北京语言大学(以下简称北语)的孔子学院事业部

  (以下简称事业部)内部审计尝试将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探索绩效审计应用实践。

  (一)做好审前准备

  1.

  实施审前调查。

  事业部具体承担海外教师培训、赴外教师和志愿者培训等任务,经费主要包括校内部门预算经费和上级专项划拨经费。

  上级专项经费主要由孔子学院总部按照每年上报的预算批复拨款,包括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推广、组织出访、接待来访、与孔子学院业务相关的研讨会等业务经费。

  2.

  收集准备资料。

  根据审计方案拟定访谈提纲、内控调查表,获取事业部的内部规章制度、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近三年预算计划、财务基础数据、组织培训

  的人员数据、活动推广及宣传资料、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相关资料。

  (二)明确审计重点

  1.

  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审计重点是对业务活动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内部业务环节流程控制情况以及大额现金使用情况进行测试。

  2.

  预算执行效率和资源配置使用情况。

  重点是对外教师及志愿者培训项目、各类来华培训项目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分析评价。

  (三)确定审计方法

  除采用常规传统的查阅资料法、穿行测试法之外,还采用访谈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及目标成果法等三种方法。

  (四)建立考核指标

  根据单位业务特点,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可量化的财务指标和非量化的业务指标。

  量化财务指标主要包括经费执行效率指标、政府采购执行率、资产利用率等;非量化业务指标主要以业务完成效果衡量,用来对预算执行绩效进行定性分析,可看作预算执行绩效的总体评价标准。

  在预算执行评分体系中,财务指标占40%,业务指标占60%,如表1所示。

  二、专项经费绩效审计成效

  (一)完善制度建设,细化流程管理

  根据审计建议,事业部结合业务特点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内部管理规定,包括《事业部财务管理手册》《外事工作管理手册》《行政管理手册》《人事管理办法》。

  财务管理制度涵盖了预算管理办法、国际会议经费管理办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日常报销管理办法等,对相关业务作出详细明确的要求。

  项目实现负责人制,明确要求负责人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

  同时,事业部细化了管理流程,如预算审批、报销审核、合同订立流程,力争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节点化、风险最小化。

  (二)提升预算的科学化及精细化管理

  1.

  加强财务基础性管理。

  做好项目专项资金划拨、日常运营收支等基本数据的收集、记录、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经费支出标准。

  2.

  强化预决算管理。

  本着高效节俭原则,结合制定的各类标准进行科学测算,编制精细化预算,保证重点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理,定期进行资源成本核算,核对并公开项目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提高执行效率。

  3.

  强化财务监管和审查评估。

  细化各项财务监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对重要以及大型的专项经费全程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预算执行初见成效⒈经济效益。

  如图1所示,赴外培训项目近三年平均预算执行效率为102.

  5%;如图2所示,来华项目近三年平均预算执行效率为88.

  37%。

  2.

  社会效益。

  一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强化孔子学院师资与人才培养,服务全球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自2015年开始,学校面向南亚七国(阿富汗、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开展南亚师资项目招生工作,共有337名南亚学生将在学校学习五年。

  二是服务于国家战略,开展“青年领袖短期来华研修项目”“中国文化体验之旅”等,推动中外青年交流与合作。

  三、专项经费绩效审计启示

  一是将“3E”观念贯彻于业务实施过程。

  “3E”观念,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观念,应将其贯彻于高校各类业务的实施过程,建立全体职工参与内部控制和办事讲究绩效的理念,

  增强内部质量保证意识。

  二是绩效审计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

  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个逐步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建立与时俱进、符合科学发展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以提高学校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探索绩效审计方法的多样化。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相比,具有目标多样性、标准模糊性、评价主观性、方法灵活性、建议非强制性等特点,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资料和进行审计评

  价时,可以根据审计事项的具体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方法。

  四是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目前高校审计队伍在业务能力上表现为查账能力强,但大数据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弱,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复合型人才少。

  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通过加强外部培训交流,培养审计人员善于总结经验的能力,尝试拓展业务领域,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其次根据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要求,广纳优秀人才,努力充实高校审计队伍,优化人员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为高校绩效审计提供保障.

  关于高校审计的论文【2】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突破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困境的对策。

  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部门管理,发挥内审的独立性;加强科研经费审计的全程追踪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审计队伍建设;构建科学的科研经费绩效审计体系。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对策

  自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科技投入日益增加,科技事业发展空前绝后。

  高校是开展科学创新工作与学术研究的主战场,大量科研经费投入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后勤保障支持,呈现出资金量大,来源渠道多,

  使用时间跨度长等特点,但与此同时,科研经费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为了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使科研经费能够真正为科研做贡献,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内审机构的作用,减少审计风险发生,提高科研

  经费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当前内部审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围绕科研经费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科研经费

  使用和管理程序,是否合规合法,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学校资源,是否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效益。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开展学术研究的两个主要阵地,如何将内部审计工作融入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对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至关重要,开展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是大势所趋。

  当前,面对着高校科研经费数量和规模如“井喷式”增长的实际,监督管理却滞后乏力,不可避免导致高校科研经费腐朽问题层出不穷。

  加强内部审计,促进制度健全和有效执行,确保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在目前形势下显得尤为迫切;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加强高校的职能部门强化对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

  科研管理部门在内审部门及内控制度联合约束下,会逐步开始从长远利益考虑关注科研经费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漏洞,切实保证对科研经费的有效监控。

  二、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部门机构管理不完善

  高校的审计部门无论在机构设置还是在人员配置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出现了与其他职能部门分担审计职能的情况;对审计职能不够重视,专职

  审计人员不够专业;高校主管审计的领导层级较低;高校审计部门受到种种管制,难以充分发挥审计独立性等。

  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内审职能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上的发挥。

  此外,高校的荣誉、排名与获取的科研经费密切相关,因此,很多高校的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不合理的项目支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科研审计丧失真实性。

  2、审计时效性差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大多以事后审计为主,由内部审计部门在项目结题后对科研经费业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查、监督。

  事后审计虽然能发现问题,但是缺乏对科研项目的全程追踪调查,不能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时间的滞后会导致既成事实难以及时整改,顺利结题受到重重阻碍。

  要想真正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审计就应介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审计,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咨询与服务功能。

  3、内控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内控机制薄弱,呈现出“三级内控失效,项目级内控没有,院系级内控虚设,校级内控乏力”的局面。

  完善的内部控制从根本上保障了科研经费安全和有效使用,同时内控制度也是科研经费审计的重要依据。

  此外,内部审计一般停留在审核报销票据层面,无法对内控进行全局把握,重点不突出,审查不深入,并且审计人员并没有全程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也就无法对一些支出是否真正应用于科研工作中给予准确的专业判断。

  因此,资源有效利用和项目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内部控制,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会减少审计的工作量和降低审计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4、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的矛盾性

  就当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来看,科研项目数量增多、经费资金量增大,内部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短缺的内审人员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项目审计需求;

  此外,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同一时间大量科研项目集中送审的现象,在这样审计工作量如此之大,人员又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审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如何协调有限的审计资源和繁重的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性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5、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对科研经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而忽视了对效益性的审查,致使科研经费在使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

  因此不适宜的审计评价标准会弱化审计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是有效开展科研审计的依据和前提。

  三、突破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困境的对策

  1、加强内部审计机构部门管理,发挥内审的独立性

  首先,明确审计部门职责,做到各职能部门之间既分工又合作。

  审计部门要严把监督审核关,并密切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将预算支出控制到位。

  为使高校审计人员对科研知识掌握更加专业化,审计部门可以分派审计人员到科研机构参加培训,接受科研专业知识,增强审计人员对整个科研

  项目的宏观把握,使得审计工作更加适应项目发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高校的审计工作往往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使得审计功能难以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