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成本会计》教学论文

时间:2020-12-09 16:14:42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成本会计》教学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的《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成本会计》教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职业教育的目标发生很大变化,“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创新教学方式,让就业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大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能仿真就业环境来学习专业知识成为职业教学的新方向。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一)是对基础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是《成本会计》的先修课程,只有熟练掌握这两門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是对成本核算的一种细化,最终它的核算都会体现在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之中。

  成本会计也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要求具备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如预算、决策、分析、控制,因此成本会计通过获取和消耗资源的成本来核算所有生产费用,以核算为核心,既对财务会计提供了实际的全部生产成本和耗费,又对管理会计提供预测和决策的相关信息。

  (二)方法多、公式多、难度大

  《成本会计》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和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

  核算的一般流程包括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析、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析、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内容。

  这些费用的分配过程复杂且涉及很多计算公式,这些计算公式有些区别并不大,使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加大。

  (三)实务性强

  《成本会计》是一门与实际联系极为密切、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成本的各个要素的归集与分配过程都离不开各种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账簿的登记,因此《成本会计》与《基础会计》的内容有密切联系,只有学会《基础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

  二、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成本核算内容滞后

  教材沿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按成本核算程序进行讲解,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划分以及各种具体的成本计算方法,这些内容难度很大,单纯理论讲解虽然详实,由于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学生听得似懂非懂。

  而教材中介绍的有些核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并不会使用到,教学内容与实际成本核算内容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因畏惧而提不起学习兴趣

  成本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计算复杂、图表多等特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数学基础知识、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知识不扎实,不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中的要素消耗项目,缺乏整体的观念,就难以听得懂课堂讲解的内容,

  如区分不清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不会计算各种辅助成本计算方法,对平行结转与逐步结转似懂非懂,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从而提不起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三)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成本会计》课程中采用多媒体进行理论内容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得一些图表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教学效果值得肯定,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有月末在产品的复杂计算中,有限的PPT文档无法呈现整个计算过程,

  课程上学生往往会对结转过来的成本不太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结转方式,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式,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思路

  (一)通过案例教学法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某个成本会计处理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推理,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营造活跃的课堂讨论气氛来鼓励学生对该案例进行深入讨论,从而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地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通过自己动手掌握复杂的理论知识。

  (二)通过到制造型企业调研组编写实用的成本会计教材

  《成本会计》课程教材改革应与教学改革同时进行,目前市场上的成本会计教材在体例、结构、内容等大体相同,内容不新颖,与成本会计实际工作相脱节,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应组织专任教师到制造型企业走访调查,根据现代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和学生学习能力来编写适合教学的教材,结合实训需要,把全书内容分解为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损失性费用、成本核算方法、综合应用等模块,每个模块安排配套练习和实训要求,让学生通过课后训练,具备成本会计各岗位所需的素质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多参与成本会计模拟实训

  随着计算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给《成本会计》课程实训教学提供很大帮助,如厦门网中网软件公司开发的会计实训平台中的成本会计模块,为教师进行成本会计仿真教学提供很好的平台,在系统中,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模块中的各个小练习,就可以打开完成这个练习所需的资料和表格,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这些表格,系统会根据填写情况给出评分意见和错误之处,做对了能让学生产生自豪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做错了,也能引导学生去查找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其实学生已经在学习本门课程。

  提高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务操作能力来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成本会计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我国各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均将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其他经济组织从事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初中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1]。

  企业成本核算岗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一般会计人员在参加工作5年左右才能胜任。

  为使学生适应现代大中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需要,毕业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缩短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岗位人员的培养时间,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有必要将“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作为成本会计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力争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使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就就业,就业就胜任[2]。

  一、成本會计综合实验教学现状

  (一)高质量的综合实验教材匮乏

  目前,可供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学生使用的成本会计实验教材丰富多彩,但大多数是分项实验教材,高质量的综合实验教材实在是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分项实验是成本会计教材课后练习题的再现,内容简单,与实际生产联系不够紧密,编撰相对容易。

  而综合实验涉及的成本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十分复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由于大多数的成本会计实验指导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而高校现有的以科研为导向的职称评定机制无法激励教师参与企业成本会计实践,因此广大教师无法为编写高水平的综合实验教材积累必要的经验和资料。

  (二)实验过程仿真度低

  多年的高校扩招导致专业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实验基地和实验设施供给不足。

  成本会计综合实验因涉及岗位工作内容复杂,对实验软硬件的要求比较高,而实验的软硬件条件不达标造成的实验过程仿真程度低,具体表现如下:(1)缺乏让学生熟悉实验企业生产过程的模拟沙盘。

  成本会计综合实验需要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即便不能在校外实验基地进行,也必须在校内实验场所配备成本会计教学用的企业模型沙盘,让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了解其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的名称以及物料的流向、主要生产车间名称、辅助生产车间名称等。

  (2)实验场所计算机配备不足。

  即便采用手工实验方式,实验场所也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安装Microsoft Excel软件的计算机。

  因为成本数据计算多为重复性劳动,并且涉及大量公式,许多公式是企业根据其生产特点自行定义的,外购的通用财务软件无法满足企业的成本数据计算需要。

  这就要求实验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用于成本数据计算。